■ 文|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杨宇晴 罗裕燕 吴锦辉 甘松永 刘苏 李忠 黄锦雄 黄培卫
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属鲈形目、鮨科、鳃棘鲈属,俗称东星斑,分布于西太平洋区,中国沿海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南海海域。其体色红艳,肉质鲜嫩,颇受南方沿海地区消费者的青睐,是名贵的食用鱼类和观赏鱼类。目前,豹纹鳃棘鲈人工繁育技术已经突破,苗种供应稳定,但养殖中存在生长缓慢、存活率低等问题,为保证其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选育出生长速度快的良种迫在眉睫。为此,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体质量为目标性状开展了豹纹鳃棘鲈的选育工作,本文主要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探讨豹纹鳃棘鲈主要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旨在为豹纹鳃棘鲈的选育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实验用豹纹鳃棘鲈苗种养殖于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亚湾海洋渔业试验基地的工厂化循环系统中,分别在 5月龄和 12月龄时,对养殖群体进行个体体质量和形态性状测量。形态性状包含全长、体长、肛前体长、头长、吻长、眼后头长、眼径、尾柄长、体高、尾柄高、体宽、眼间距等12项。在SPSS软件中,以体质量为因变量,其它形态性状为自变量,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剖分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建立最优多元回归方程。
所测各性状表型统计量显示(见表1),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5月龄和12月龄分别为0.134、0.211,而其余各形态性状变异系数均小于0.1。
表1 所测各性状表型统计量
各性状表型相关分析显示(见表2),5月龄豹纹鳃棘鲈所测12项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23~0.932之间,各项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从大到小依次为全长>体长>体宽>肛前体长>眼间距>吻长>头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眼后头长>眼径;12月龄豹纹鳃棘鲈所测12项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40~0.950之间,除眼径外其余各项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从大到小依次为体长>全长>肛前体长>体高>体宽>尾柄高>眼后头长>眼间距>头长>尾柄长>吻长>眼径。
表2 性状间表型相关系数
5月龄个体体质量主要受全长和体宽的影响,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大(0.622)、决定程度高(38.69%),体宽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399)较小、决定程度较低(15.92%),主要通过全长的间接作用(0.483)影响体质量;12月龄个体体质量主要受体长、体宽、尾柄高、眼间距和吻长的影响,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606)最大、决定程度最高(36.72%),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体宽、尾柄高、眼间距和吻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0.250、0.140、0.151、-0.126)较小,主要通过体长的间接作用(0.643、0.694、0.579、0.517)影响体质量(见表3、表4)。
表3 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表4 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
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全长、体宽为自变量估计5月龄个体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80.228+5.841x1+18.502x2,R2=0.932;以体长、体宽、尾柄高、眼间距和吻长为自变量估计12月龄个体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352.993+17.03x1+29.814 x2+56.586x3-22.561x4+28.991x5,R2=0.974。方差分析显示,多元回归方程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本研究发现,豹纹鳃棘鲈不同生长时期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不同,在选择育种时所选择的形态性状也应有所差异。综合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5月龄豹纹鳃棘鲈进行生长选育时,应以全长和体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对12月龄个体进行选育时,应以体长为主要选择性状,以体宽、尾柄高、眼间距和吻长为辅助选择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