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煜
(泉州城市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泉州 362000)
本项目选址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社区海边,方位坐东北向西南。鹧鸪口为泉州南部的海防门户,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建铳台,占地300 m2,高3.4 m,置巡检司。该遗址为明代闽南地区的海防建筑,1983 年被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侧为海,北侧近泉州理工学校,西侧靠近渔人码头,东侧为滨海公园。地势平坦,处于沿海地区平原地带。地处晋江北岸,内海系晋江下游与东海接壤的突出部,是咸淡水的交界之处。
本项目设计红线面积为28 500 m2,场地整体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部分区域由早期滨海公园建设时的土方堆积而成。本项目将该用地划分为3 个区域进行设计,分别为:亲子广场区域、生态湿地景观区域以及结合场地现有建筑还原明代军事训练场地的枪城庭院区域。
遗址上方建有两座石头方以及一座供奉妈祖的小庙,庙一开间一落。沿路往上还有一方立于2007 年的晋江海河分界点碑,前方的岩石上有一座修建于1997 年的灯塔,后方约600 m 为泉州沿海大通道和蟳埔社区。遗址右侧为蟳埔港口,内有该村的渔船停泊,遗址左侧为一小片沙滩。蟳埔社区是一个以渔业为主、工商业并举的沿海社区。当地居民多以渔业为生,青壮年则大批外出打工或经商。枪城内部植被茂密,多为原生地被植物,长势杂乱,植物景观效果较差;规划湿地区密植香根草等水生植物,除此之外还有种植较为稀疏的灌木,但长势较差,大面积黄土裸露;沙地区草本植物分布稀疏不规则,景观效果较差。枪城内部建筑仍有居民居住,除历史建筑枪楼、海曙楼和小公庙外,还有后期建设的石头房和现代混凝土建筑,简易铁皮房;沙滩区仅有一处仍在使用的造船基地建筑,场地整体无其他活动设施。设计地块位于城市主路丰海路一侧,无临近公交站点,且地块内除早期建设的石板道路以外并无建设修缮道路,通向场地的道路多为黄土路。
本项目区域位置较好,附近有学校与码头,区域内形成了自然的湿地景观,且内部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遗址建筑。但区域整体设计并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且未与区域内文化遗址特色起到良好的联系。此外原有景观中缺乏一定数量的休闲场地。现状道路单一,没有成环的旅游线路,不能够满足游人游览整个公园的交通体系。且道路的主次以及功能等分区并不明确,从而导致各个场地之间的空间上缺乏联系。场地中自然资源较好,有水流经过,场地中地形变化较小,视线比较开阔,不具有丰富的地形景观变化,区域内的草本植物长势并不够好,分布较为杂乱,因此,对人们活动空间的私密性设计增加了设计难度。湿地以及沿岸都为水资源区域,这也导致周围区域地下水位较高,从而给植物生长带来较大影响,需要在保证植物成活的基础上,打造优美特色的植物景观。
公园建设将为游人提供亲子娱乐互动、生态绿色屏障、历史文化体验的场所。将遗址特征与景观结合,让游人的文化感受更加深刻,实现公园价值的有效渗透,并带动周围环境,让生态建设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在公园整体改造的布局中,以历史景观与自然、生活相结合为根本,打造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相融合的场所[1]。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塑造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文化熏陶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休闲游憩型绿地。同时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城市局部生态环境。项目根据用地性质并结合景观主题,将场地规划为三大功能区,分别为:亲子广场区、湿地景观区域以及枪城庭院区域。按功能分区规划示意如图1 所示。
图1 公园总体区域划分示意图
场地内存在有一定的高差,为使各功能区能够协调融合,使公园景观和谐自然,需要对整体进行竖向规划。竖向设计原则包括: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道路现状标高以及场地现状测绘图,确定景观设计场地的基本标高;尊重场地现状的基础上,堆砌土坡,形成微地形,营造丰富竖向空间;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道路、水体以及管网条件等确定场内构筑物的基本设计标高。项目结合现有场地,营造亲子亲水空间、生态维护空间以及遗迹探寻空间,丰富景观观赏效果。
亲子广场区域整体较为平整,高差较小,是空旷的活动广场。湿地景观区域由于水流经过,区域内地下水位较高,在改造规划中根据原有的高差增加竖向空间的景观层次。在改造中,植物种植较多的区域,适当改造地形,增加微地形,确保在植物存活基础上,绿化空间更加丰富。枪城区域利用台阶结合景墙、花池等弱化现有的场地高差。
3.2.1 公园道路规划设计
原有的石板道路位于枪城庭院区域的北侧,连接滨海公园入口广场。亲子广成区域在滨海公园入口广场的西侧,在滨海公园入口广场的南部增加一条2.5 m 宽的园路,将滨海公园入口广场与枪城庭院区域的东部入口连接,园路将湿地景观区域以弧线形进行包裹,连接园内三大区域,充分考虑游客的动态观览感受,使游客能够更加便利地到达各个景观节点。道路系统整体设计如图2 所示。
图2 道路系统整体设计图
图2 中亲子广场区域位于丰海路边,进出较为便利,枪城庭院区域由于只有早期建设的石板道路,此外无建设修缮道路,通向场地的道路为黄土路,因此沿着湿地景观区域增加一条弧形园路,连接枪城和滨海公园入口。
3.2.2 驳岸设计及场地内铺装设计
驳岸是指沿海地面以下,保护海岸的构筑物,是保护园林中水体的设施。建于水边缘和陆地交界处,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边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破坏。结合原有的驳岸,根据整个公园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形式打造优美的海岸以湖岸景观。在驳岸改造中,主要分为两种设计,分别如下。
1)自然式的驳岸设计,减少人为的干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原有的生态效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生态性为主,利用合理的植物种植打造完美的驳岸景观。
2)利用人工硬质堤岸,建造挡土墙,岸上再通过植物进行绿化而达到护坡的效果。
亲子广场区域景观铺装以富有活力与张力的线型和色彩,起到丰富构图、活跃气氛、愉悦心情的作用。铺装选取材质较软、表面平整的铺装材料,带给游人舒适的行走体验。湿地景观与枪城庭院区域分别选取自然、做旧的铺装材料。给游人亲近自然、置身自然、融入自然的感受,同时表现出当地独特的风貌特征,突出遗迹留下的历史感。利用材料自身的特点,形成参差的、与自然合为一体的铺装效果,将铺装与景观巧妙结合。
3.2.3 绿植种植设计
不同区域种植不同的乔木,体现不同的植物景观效果。亲子区域内种植大树,为游人提供林荫下休憩场所。并在林下种植丰富的灌木植被,丰富植物景观层次,以达到在防风固沙的前提下,打造活力的滨海广场景观。湿地景观区域多以耐水性植物为主,维护生态系统,并与滨海公园绿化遥相呼应。枪城庭院内部以灌木地被为主,乔木点缀,主要衬出场地内的小品景观。具体数量和面积如图3 和图4 所示。
图3 场地内主要树种数量
图4 场地内主要植物景观面积
3.2.4 园林小品设计
场地以休闲游憩、感受自然、文化体验为主进行设计,各区域的小品设计遵循各区域的主题,整体风格质朴且具有时代感,拥有良好的穿透性,让游人能在游玩休憩的同时尽情观览当地特色的设计与风光[2]。
在亲子广场区域,设置有船型树池坐凳,给游人提供休息的同时,还让其置身于海洋遨游的体验[3]。同时设置船锚、船桨造型的小品,将蟳埔人出海、启航等传统生活方式用新的设计语言呈现,并与现代游憩、游憩观海功能相结合,展现蟳埔人扬帆起航、出海作业的场景。除此之外,将鱼儿、海浪、海螺等海洋元素融入儿童游乐区内,让儿童在游乐的过程中感受大海的奇妙,并激发儿童对大海的无限想象力。枪城庭院区域,利用有限场地还原,明代王者点将出征的场所,具体小品包括:以明代火炮为原型的仿真火炮、以闽南传统红砖制成,结合穿透漏窗、蟳埔特色海蛎壳等元素的特色景墙、仿木纹烤漆饰面钢板外观的指示牌。湿地景观为保持生态自然环境尽量不做小品。
鹧鸪巡检司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在遵循保护机制的基础上总体规划合理,各功能布局紧凑、有序、流畅。交通组织合理,充分考虑了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同时结合外部环境注重联系性和动态性,将各景观区和现状进行最优化布置。设计场地以历史景观与自然、生活结合为根本,打造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相融合的场所,打造了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塑造集体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城市休闲生态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