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农业与农业文明的发展探索

2023-12-21 14:54韩贤克
棉花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业知识文明传统

韩贤克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300)

作为世界农业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在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形成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取得了令世界赞叹的农耕文明成果,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壮大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立足于中国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对中国传统农业及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展开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汲取传统农业发展经验,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结合贺耀敏所著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本文梳理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特征表现,整合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历程,并就当前农业文明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指出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内外条件支撑,并对传统农业的特征进行梳理,全面呈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的样貌。中国传统农业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产生,并延续至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农业持续扩张,并逐渐形成独属于中国文明生态的基本特征,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其一,中国传统农业是一种与自然经济或产品经济相联系的农业,与商品经济并无联系。正如书中提到,中国传统农业诞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与自然的选择,即自然环境深刻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生产类型、农作制度、农业再生产等要素,造成农产品商品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其二,中国传统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农业经营往往以一家一户为单位,集中式的大规模农业生产较为少见。其三,中国传统农业讲究经验世代相传。在传统农业知识与技术体系章节中提到,中国传统农业知识与技术的延续往往依靠的是代际传承,这造成传统农业知识体系更新缓慢,但相关知识与技术具有充分的可靠性。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特征的分析,此书系统分析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意识与行为表现,解析了民众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追求。

该书立足于中国农业文明发展脉络构建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框架,并对不同阶段的农业文明内涵进行了解析。中国农业文化具有多点起源性,正如书中提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在多点兴起,然后在发展中逐渐连成片,最后在黄河流域形成了大规模的文明生态。第一阶段:夏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农业文明的崛起,随后在商周的青铜、文字及周礼等文明内容的带动下,井田制应运而生,实现了农业制度文明层面的发展。该时期,中国农业文明基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快速发展,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短缺的事实打破了原本的农业文明发展常态,农业文明变革随之产生。第二阶段:经过春秋时期的变革,中国农业文明进入第二个常态期,此时农业文明的发展基于封建制度,在经济上表现为地主制,在政治上表现为中央集权君主制和官僚制。这段农业文明延续了2 000 多年,期间虽然发生了多次危机,但农业文明生态始终没有彻底改变,直至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农业文明才又开始了新的变革。通过对中国农业文明发展阶段的划分,该书向读者呈现出了更具立体性的中国农业文明发展框架。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产业形式,该书聚焦中国传统农业的具体实践,以生产手段与经营方式为评价标准对农业知识与技术、土地规划与管理、灌溉与水利工程,以及重农政策等多个元素进行核定评价,将农业分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指出现阶段中国农业依旧以传统农业为主,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和经营方式的综合评价,书中认为时代在进步,而中国传统农业的时代适应性则越来越差,并就中国传统农业的困境展开细致分析,总结出传统农业衰落的原因。对此作者指出传统农业的衰落具有必然性,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并使其顺利过渡到现代农业,是保障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另外,中国农业文明正处于向现代化文明生态变迁的过程中,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融合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虽然目前的农业发展已经与过去的农业文明存在较大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农业文明作为延续了几千年的辉煌文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经验,其发展常态、发展危机及发展变革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启发意义。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中国农业文明始终在发展极限下寻求变革。如今,面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需充分汲取传统农业文明经验,一方面要在生产方式上寻求创新,另一方面要从社会各项制度出发搭建更为全面、理性且具有充分发展性的制度框架,以此推动整个农业文明变革,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书,是一部针对中国古代农业和农业文明发展演变情况展开系统论述的专著,该书系统呈现了中国传统农业与农业文明发展的阶段性内涵与特征,参考价值突出。●

猜你喜欢
农业知识文明传统
请文明演绎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漫说文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新媒体在农业知识科普宣传中的应用探究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论广播记者如何做好“三农”新闻报道
对不文明说“不”
苗木繁育技能训练通识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