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不同的文化土壤里孕育出了不一样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观,形成了不同的话语。“话语就是在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的一些特定的语言形式,而西方话语就其本来的意义主要是西方人与西方人在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不同的话语形式。[1]”在中国话语和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话语中,中国传统审美有着不同的特点,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国文学里涉及中国题材的作品,所展现的其实是英国作家对中国的想象、认知,以及对自身欲望的体认、维护。[2]”中国传统审美在17、18世纪的西方颇受人们的赞誉,“中国风”(Chinoiserie)风行一时。以“中式花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审美被西方人所追捧。要想更好地理解他者的审美意识和观念,离不开对他国历史、宗教、文化、哲学和绘画等的了解。在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中,主体如果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即使对事与物进行的观察再细致,也难免产生对中国传统审美的认识偏差。中国传统园林审美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没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中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亦被文学评论界所忽视。
本文探讨了以中国传统审美为代表的古典园林对英国审美和诗歌《忽必烈汗》产生的影响,梳理了西方话语下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中国传统审美认知,从审美与西方话语维度探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国传统审美想象书写,尝试在西方话语中为中国传统审美寻找一种跨文化的“他者”视角。
1 中国传统审美的内涵与外现
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不同个体、群体、流派的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整合,不断演化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国审美思想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审美注重将审美与个人修为相结合,倡导含蓄、适度的审美情感。如《论语·雍也》写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道家的审美思想是顺应自然,注重个体,强调无为,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他们认为自然是最美的,如《庄子·外篇·知北游》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唐代之后,禅宗在儒家学者中开始盛行,并与儒、道共同构筑了一个稳固的文化结构,主宰了当时士人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禅宗的审美是平易与纯净,是人们努力追求以达到永恒本体的心灵之路,强调自然修行与知觉的顿悟,个体融入自然后对自然美感的感性化认识和直觉意境。
中国传统审美具有多元性、包容性,除了儒家、道家和禅宗各自有自己的审美观,还有许多其他的审美观念深刻影响世人的审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是对立统一的,如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之美,道家强调顺应自然之美,禅宗则是融入自然之美,但三者又能和谐统一。总体而言,中国传统审美强调真、善、美的统一。
中国古代别具特色的绘画、文学、音乐、建筑、园林凝聚着中国传统审美,是中国传统审美的物质代表。中国传统园林审美以山、水、池、泉、石为中心,筑山理水,凿池堆山,因势随形,莳花栽木,以房屋建筑环之,追求自然天成的山水园之趣,融合了儒道禅的传统审美,不仅有儒家中庸、平和的含蓄审美,还有道家的自然美和禅宗的空灵美。可以说,园林是中国传统审美的艺术外现。
2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中国风”与中国传统审美
“中国从马可·波罗时代起就成了激发西方人新的灵感、新的审美情趣和异国情调的地方。[3]”17、18世纪,西方人通过流传到欧洲的相关书籍了解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富庶而神秘的中国生发了他们对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最瑰丽奢华的遐想。“中国风”在那一时期的欧洲十分流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商绅大贾,都狂热追捧着来自中国的元素。他们深深着迷于来自中国的芬芳的茶叶、精美的瓷器和自然主义古典园林。其中,英国人特别青睐中国陶瓷,陶瓷甚至進入到英国普通民众家庭,成为日常用品。除此之外,英国人也对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审美很感兴趣。英国诗人、讽刺作家亚历山大·波普和英国散文家、诗人、剧作家约瑟夫·艾迪生均撰文高度赞扬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审美。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钱伯斯曾到过中国广州,他非常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审美,著有《东方造园泛论》《中国园林的艺术布局》,主张在英国园林中加入中国园林的审美元素,增添审美情趣。他模仿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筑山、挖池、建塔、造亭,兴建了丘园,在英国和欧洲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西方话语下,以英国为代表的文人阶层通过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审美视角审视西方哲学及其审美,再次加深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推动西方人进一步探索古典园林及其审美。
3《忽必烈汗》的浪漫主义中国审美想象
塞缪·泰勒·柯勒律治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诗人,其诗作风格神秘怪诞,极具想象力。柯勒律治所处的时代,人们对中国的了解是建立在有限的相关书籍上的,他们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认知不高。“18 世纪以前英国人关于中国的知识很有限,绝大部分是想象。[4]”受“中国风”的影响,柯勒律治在1797年夏天创作了《忽必烈汗》。据作者自述,那年夏天,他隐居于山村农庄,坐在椅子上阅读《珀切斯朝圣记》。他在读到元朝皇帝忽必烈汗下令建造豪华宏伟的宫殿和奢华无比的御花园的内容时昏然入睡,梦中作诗两三百行,但访客的到来打断了作者的思路,清醒过来,最终只记得一些诗歌的残片。
《忽必烈汗》取材于中国元朝上都,但诗歌不是叙写历史现实中真实的故事。作者借助中国元素施展其极具创造性的想象力,描绘了元上都的美丽与富饶,对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审美进行了极具想象力的描写,惟妙惟肖,气势宏伟,渲染了异国情调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为吸引读者的注意,柯勒律治把诗音乐化,巧妙合理地运用长短句和不定韵式,以梦幻般的韵律,烘托梦幻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歌开篇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令人着迷的画卷:
忽必烈汗在上都曾经
下令造一座堂皇的安乐殿堂:
这地方有圣河亚佛流奔,
穿过深不可测的洞门,
直流入不见阳光的海洋。
有方圆五英里肥沃的土壤,
四周给围上楼塔和城墙:
那里有花园,蜿蜒的溪河在其间闪耀,
园里树枝上鲜花盛开,一片芬芳;
这里有森林,跟山峦同样古老,
围住了洒满阳光的一块块青草草场。
(屠岸 译)
忽必烈汗的御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楼宇、宫殿、塔楼、城墙在花草树木的点缀下显得特别宏伟气派。作者用了 “下令”(decree)、“堂皇”(stately)、“神圣”(sacred)等词彰示帝王的尊贵。诗中的皇家园林有高耸的“楼塔和城墙”(walls and towers)、“花园”(garden)、“溪河”(rills)、“森林”(forests)、“山峦”(hills),增强了读者的视觉感观,同时用“鲜花盛开”(insense-bearing)的想象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能闻到御苑花草树木的芳香。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基本要素包括山、水、植物、建筑,而植物和山石在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最具有代表性,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造园林建筑都是造园的重要手段。诗中作者也巧妙地运用自然进行布局,采用小山、花卉、树木,别致的小桥、弯曲的流水、城垣和塔楼来造景,营造出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审美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的艺术特征。
4 西方话语下中国传统审美的融合与对立
在西方话语下,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审美对英国和西方诸国各阶层民众的审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西方人对中国审美产生了集体想象,《忽必烈汗》正是这一集体想象的审美话语。这种集体想象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商人利用“中国风”这一热潮,通过欧洲人非同寻常的审美想象审视中国传统审美,他们在对中国审美进行审视的过程中,不自觉融入了欧洲审美元素,因此他们仿制的中国的陶瓷、漆器、家具和纺织品等商品,是两种审美融合的产物,而非单纯中国审美的再现,更符合欧洲人的口味,满足西方人的审美情趣。王富仁曾表示,在1840年到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发生之前的全部西方文化,都是这样一些文化,它的所有话语形成都与中国话语没有直接的对立关系。之后,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海外殖民的扩张,使西方人迎来了“大航海时代”,开辟了新航道,西方人到访中国更加便捷。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发现他在中国所看到的一切与当时欧洲流行的“中国风”中所描述的“中国”有较大的出入。他记录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发表了个人见解,并把当时中国的一些负面信息传到了英国和欧洲。中国在英国和欧洲诸国民众心中的良好形象随之崩塌,西方话语下的“中国”逐渐演变成一个愚昧落后的国度,他们在审视中国时的态度由憧憬、向往,变成傲慢与偏见,典型代表是黑格尔,他对东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持否定论调,不认可中国哲学。1840年前后英國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英国人选择以战争形式进行侵略和殖民,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此后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欧洲不再流行“中国风”,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审美淡出了西方人的世界语。
5 结语
17、18世纪,中国传统审美在西方话语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西方人基于自我想象和对中国传统审美的有限了解,想象了根据中国传统审美建造的中式园林。浪漫主义诗歌《忽必烈汗》就是这种想象的产物。浪漫主义中国传统园林审美的想象书写为西方话语下的中国想象注入了活力。《忽必烈汗》是诗人努力创作的结晶,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但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侵略和殖民中国,西方话语下的中国形象被丑化,中国传统审美逐渐淡出了西方人的世界。■
引用
[1] 王富仁.“西方话语”与中国现当代文化[J].文学评论, 2004(1):6-13.
[2] 葛桂录.“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64-70.
[3] 姜智芹.《忽必烈汗》残篇里的奇幻中国[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7-89.
[4] 程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英国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J].前沿,2011(7):190-192.
作者简介:李秀进(1979—),男,广西扶绥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广西城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