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璇 赵雯 倪雪晴 刘端
蒋明兰,1981年8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天门市大黄蜂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坚持服务“三农”,将智能植保无人机引入天门,组建湖北省第一支女子飞防队,是名副其实的“科技新农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百名优秀创业女性人才”、湖北省“企业创新达人”等荣誉,当选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
秋日的清晨,天门市多宝镇文湖村的田野里,还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蒋明兰正马不停蹄地指导39岁的乡村女“飞手”姚莉丽操作无人机,给60亩刚刚收割完毕的农田播撒新的油菜种子。
像姚莉丽这样的无人机女“飞手”,在天门市大黄蜂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共有54名。她们原本留守家中,如今却活跃在田间地头,利用无人机从事农作物的播种、洒药等工作。别看她们个子小,很多人一天可以管理上百亩农田。
带她们“出师”的,正是女子飞防队队长蒋明兰。
让无人机守护田野
在新时代的广袤农村,女性能做什么?蒋明兰在家乡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2004年,刚走出大学校园的蒋明兰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天门市,投身植保机具销售行业,通过销售机动喷雾器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但很快,她发现,农业“生意”并不是挣钱那么简单。
2006年,稻飞虱虫灾席卷湖北,全省90%以上水稻发生稻飞虱危害,稻谷损失达11.8亿公斤,经济损失18.88亿元,相当于农民人均47.2元。
“当时,我走在病虫肆虐的田野里,看到农民们一年辛勤的付出化为乌有,忍不住热泪盈眶。”亲历这场惊心动魄的“虫口夺粮”战役,蒋明兰意识到,仅靠机动喷雾器洒农药来抵御病虫害远远不够,必须要找到更加有效的防治手段。
2015年,在全国的小麦病虫害防治会上,一款自主飞行的植保无人机吸引了蒋明兰的注意。
“无人机做植保,确实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效率,还能减少农药使用。”蒋明兰坚信,“这就是农业植保的未来。”
“传统打药防治每亩地需要三十公斤药水,你就用一矿泉水瓶子的药水,在天上飞一圈就能防治病虫害?”当蒋明兰怀着满腔热情回到天门农村推广无人机飞防时,农户们却都不太认可。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蒋明兰免费给村民做飞防,让他们看到实效。这种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服务的统防统治,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还减少了农作物损耗、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慢慢地,接受无人机飞防的农户越来越多,也有不少人想自己购买无人机。
“一台无人机的价格并不低,农户购买后,还需学习相关的技能才能使用,所以我们需要提供的不仅是这台机器,还有‘飞手和飞防服务。”找准市场,蒋明兰迅速组建大黄蜂植保服务合作社,建起了一个本地飞防服务平台,一边为拥有植保无人机的飞防队转介订单,一边为需要打药的农户提供服务。
如今,大黄蜂合作社在天门已拥有“飞手”近300名,拥有无人机200余台/套,每年服务范围约100万亩次,覆盖了全市60%—70%的土地面积。
为乡村姐妹打开另一扇窗
在田间地头服务走访时,蒋明兰发现,“飞手”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田作业,田野间出现了很多以往难得一见的女性身影。
“传统农业主要依靠人力或大型工具作业,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个人能力难以释放。”蒋明兰说,“而科技的发展正在慢慢减少女性因体力劣势在工作中的限制,悄然改变‘男耕女织的古老传统。”
“我可以让农村妇女成为‘飞手!”
蒋明兰萌发了组建女子飞防队的想法。在她看来,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庞大,她们时间灵活,而智能植保无人机操作门槛并不高,培训后即可上岗,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增加收入。
2019年,天门市实施“乡村金色人才计划”,作为入选的两位女性乡村致富带头人之一,蒋明兰拿着该项目的启动资金,在天门市妇联的支持下,开始组织首批女子无人机操作培训班。
把一个新兴行业在农村妇女间推廣,难度可想而知。但在大学时期,蒋明兰就入了党,在她看来,服务乡村发展是党员身份赋予自己的使命,带领农村妇女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也是责任所在。
“我们自掏腰包,包吃包住,吸引她们过来。”为了让学员们都能静下心来学技能,蒋明兰将培训设置为全封闭式,白天学技能、练实操,还在晚间安排了关于家庭关系、美妆、保健等课程内容,“一周的课程,她们不仅学到了技能,也看到了让农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可能”。
女子飞防队闪耀光芒
2019年8月,湖北省第一支女子飞防队诞生,共38名女性获得植保机操作许可证。当这些女学员们操作的无人机,在乡亲们和村干部面前飞过广袤的田野,每位飞手都感到无比自豪。她们的无人机播撒出的不仅是种子和药水,还有女性在农村大有作为的希望。
最感自豪的当属蒋明兰:“她们有些是原来的贫困户,没有一技之长,通过培训,姐妹们都成了成熟的女‘飞手,我由衷替她们高兴!”
天门市横林镇鹿鸣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嫦娥,是女子飞防队里年纪最大的一位,2019年通过培训后成为一名女“飞手”,半年就创收7万多元。如今,她还带着儿子,一起在飞防队忙碌。
“乡村女性所面对的家庭压力、经济压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蒋明兰说,在农村地区,女性学习新技能、走出家庭需要极大的勇气,看到越来越多的女学员用自己的成长渐渐获得了家人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她感觉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远远超过事情本身。
为了能帮助更多想参加飞防队、但条件不允许的农村妇女,蒋明兰的合作社主动提供购机补贴。姚莉丽便是受益者之一。起初,她的家人对她做女“飞手”这件事并不支持,大家对这个新事物还持怀疑态度。
“我不想做被时代抛弃的妇女。”姚莉丽在蒋明兰的帮助下前后购置了两台植保无人机,除了管理自家田地,还通过合作社的植保服务平台,为周边农户提供飞防植保服务,她也逐渐成了一名植保“专家”。“现在一年下来能服务两万余亩田地,年收入十几万元。”
截至目前,蒋明兰已培训女性“飞手”169人,女子飞防队发展到54人,其中17人已成为合作社专职植保无人机人员,她们用科技改变生活,实现家门口就业、养儿、孝老“三不误”。
如今,除了在省内,女子飞防队的无人机还从湖北飞向河南、新疆等地的田野上空,服务当地农业发展。
“她力量”绽放“她风采”
“见证了这些女‘飞手的转变,我发现她们的自信来自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前姚莉丽总觉得在家里帮不上忙,想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不敢开口。现在丈夫帮着她一起经营无人机植保业务,她自己也收拾得光鲜亮丽,眼看着生活越来越美了!”蒋明兰坦言,不光是带动农妇增收,更重要的是想帮助她们在农村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在农村,很多妇女承担着家庭重担,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家总觉得女性无法为家庭创造价值。”在蒋明兰看来,帮助农村妇女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就是为她们搭建舞台,带动她们积极参与产业生产,提升自己。
作为新时代的新女性、新农人,蒋明兰扎根农业20年,见证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面貌的变化,也深刻感受到随着国家脱贫攻坚的完成、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文化也开始变得包容开放,女性的觉悟正慢慢提高。
“如今,这些村里的‘新农妇,把植保无人机、智能手机变成‘新农具,把数据变成‘新农资,把广袤的农村变成她们挥洒汗水展现风采的舞台。”蒋明兰说。
对于未来,蒋明兰有着清晰的蓝图,她计划带领女子飞防队,在3年内将飞防服务覆盖到天门市所有乡镇,每个村再培训3到5名“飞手”,建立村级共享无人机服务站,让更多农户就近享受智能植保服务,助力乡亲们增效增收。
记者手记
唤醒春风
◎本刊全媒体记者 尹璇 赵雯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2.5亿名16-70岁女性在乡镇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她们是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她们是享有者、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
一批又一批像蒋明兰这样的农村女性,带着全新的知识、技能、技术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田野里的尘土不仅没有遮掩她们的青春芳华,反而为她们赋予了泥土的独特芬芳。
新時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她们正从“新农人”化身“兴农人”,助力中国新农村续写新未来。
她们脚下有泥土,眼里有光芒,心中有热血,奔走在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最前沿,成为唤醒后来者的春风、播撒新希望的种子。
楷模的品格是向下扎根,榜样的力量是向阳而行。这群闪耀着高光的女性,展现了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风采,必定也将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在广阔天地绽放“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