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菲,简钢仁
脑卒中是脑血管急性病变导致的部分脑功能受损性疾病,重症脑卒中更是一种临床常见急重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有研究[2]发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以有效减少脑神经的不可逆损伤,降低患者死亡率。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是一种可以对护理过程中潜在风险进行全程监测的急救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3]。这种急救模式在临床上逐渐推广,且在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强烈,胃肠道血供不佳,影响营养供应,不利于患者的预后[4]。个体化营养干预能够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对营养液的成分进行个性化调整[5]。为探寻重症脑卒中患者更好的康复方案,本研究将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治疗。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2~80(69.36±6.01)岁;卒中类型:缺血性33例,出血性7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20~28(24.36±3.83)分。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0~79(68.35±5.98)岁;卒中类型:缺血性34例,出血性6例;APACHE-II评分20~28(24.36±3.84)分。2组性别、年龄、卒中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纳入标准:(1)经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符合脑卒中的诊断[6];(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3)发病到入院不超过24 h。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2)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3)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接到患者后积极进行病情评估,及时打开静脉通路,进行有效吸氧,做好紧急处理,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提前对重症脑卒中相关知识、急救要点、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整合,拟定临床路径,对脑卒中患者来院后各阶段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规避。风险控制:风险来源分析:风险主要源于抢救流程繁琐,急救用品(药物、器械)不全或放置混乱,影响抢救时间。风险控制:设立卒中中心,开放抢救绿色通道;设置集束化抢救车,急救物品定点放置,专人管理;接到患者后迅速进行识别,快速进入脑卒中抢救临床路径。综合发病前饮食结构、食量,体质指数,血清营养指标等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对患者目前可能存在的营养缺陷和营养风险进行判断。根据营养需求制定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合理安排膳食和营养素的比例,按照20~35 kcal/kg/d进行能量供应。以肠内营养作为首要营养途径,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充。根据血液指标,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肠道益生菌等物质。记录患者的营养指标和摄入量变化情况,据此对患者肠内外营养液的成分和用量进行动态调整。所有数据收集和病情评估均由专人进行。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抢救效果:入院时、入院第3天,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7]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该量表分值为0~42分,得分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8]评估患者意识情况。该评分得分最高为15分,得分越低意识障碍越严重。(2)营养情况: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抽取患者空腹血5 mL,选择国赛生物科技生产的型号为GNS-400的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2组转铁蛋白(TRF)、血清前清蛋白(PA)水平。(3)炎症因子水平: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选择C-反应蛋白分析仪(型号Quik Readgo)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所用试剂盒均选用上海西唐生物科技生产的ELISA试剂盒。(4)胃肠道反应:对住院期间患者出现的腹泻、胃潴留、肠鸣音异常胃肠道反应及时治疗并记录。(5)神经功能恢复:治疗后6个月,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得分范围为0~5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越差。
2.1 2组抢救效果比较 入院时,2组NIHSS、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抢救效果比较分,n=40)
2.2 2组营养情况比较 入院时,2组TRF、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TRF、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营养情况比较
2.3 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入院时,2组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 2组胃肠道反应情况比较 住院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胃肠道反应情况比较
2.5 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mRS得分为(1.84±0.43)分,低于对照组的(2.52±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0,P<0.001)。
重症脑卒中是各原因引起的脑血管血运异常损伤脑实质的神经科常见病[9],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常规的脑卒中急救方案在人员分工、抢救秩序、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最佳抢救时机把握不完全,影响患者预后。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模式,通过预先的风险分析,提前计划,可以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10]。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代谢加快,对营养的需求增加,且无法经口进食,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11]。个体化营养干预通过结合患者的营养状态和指标,个性化的予患者补充营养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12]。且这种干预方式在食管癌[13]、鼻咽癌[14]患者的应用中效果较好。本研究将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以期改善抢救效果,降低炎症水平,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NIHSS和GCS评分在临床广泛用于神志的评估。本研究显示,入院第3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mRS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了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可以改善其抢救效果,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是因为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患者实施抢救,避免了抢救不及时,脑部组织长期缺血缺氧给患者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改善了抢救效果。吴海峰等[15]的研究与之类似。而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患者所欠缺营养进行针对性的补充,有效避免了应激状态下营养供应不足的发生,为神经功能和机体的恢复提供足够的能量供应,以此保证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应激反应重,肠道易出现缺血缺氧,损害肠道屏障功能,进而导致体内炎症因子升高,引发全身炎症反应[1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RF、PA高于对照组。说明了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可以降低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营养状况。可能是因为个体化营养干预以患者当前的生理状况为依据,及时调整营养液成分,针对性的添加益生菌等有利于改善肠道环境的改善的物质,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营养状况,减轻了患者的炎症反应,韦菲楠等[17]的研究与之类似。
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出现障碍,胃肠道激素分泌失调,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道菌群也失调严重,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18]。本研究显示,住院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少。说明了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可以减少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与张晓燕等[19]研究结果类似。可能是因为个体化营养干预能够及时对患者营养液的成分进行调整,所添加的益生菌可以帮助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有利于受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20]。
综上所述,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可以改善抢救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