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健康科普”的探索与实践

2023-12-20 19:06张思思何艳红陈晓发邵健远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3年4期
关键词:羊城科普知识科普

张思思,何艳红,陈晓发,邵健远,钟 瑜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放在所有专项行动的首位。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公立健康教育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健康科普主要通过制作微信图文[1]、短视频[2]、直播[3]、健康答题[4]等方式进行,较少利用脱口秀的形式开展健康科普。脱口秀,源于英文单词“Talk Show”,是一种谈话类节目,其在电视时代早期便已作为电视节目播出[5]。近年来,脱口秀网络综艺节目受到大众喜爱。脱口秀与健康行业的结合为健康科普节目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如综艺节目《怎么办!脱口秀专场》中的“听医生的话—健康专场”便获得了高播放量。

1 “脱口秀+健康科普”的应用现状

“脱口秀+健康科普”是指围绕健康话题,通过创作脱口秀表演文本,将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和健康技能以幽默逗趣的方式进行传播,唤起公众的健康意识。这种健康科普方式已在电视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得到实践并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如2021年,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教育电视台共同推出的《健康脱口秀》节目由医生或护士围绕健康话题开展健康传播,该节目全网点击量达3.4 亿[6]。2022 年,由腾讯视频、上海笑果文化联合出品综艺节目《怎么办!脱口秀专场》,第8 期“听医生的话—健康专场”通过邀请急诊医生、心脑血管医生等人表演脱口秀,以幽默的语言表达展现健康行业背后的故事,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健康教育机构作为开展健康知识普及的主战场,需紧跟科普传播的新趋势,学习新技术,研究新路径。脱口秀作为一种受到大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形式,其与健康科普的结合将为公立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带来新的传播手段,但目前较少健康教育机构使用该种科普方式,对此展开的研究也较为缺乏。

2 “脱口秀+健康科普”的探索实践

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开办的《健康羊城脱口秀》节目借鉴脱口秀的形式,但又有所创新,即每期确定一个健康科普主题,由医生围绕该主题开展科普,其本质是传播健康知识。

2.1 组建制作团队

制作团队由具有医学、公共卫生学、健康传播学等学科背景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对接医生、创作脱口秀文本、拍摄录制等工作。

2.2 确定表演主题

根据历年广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筛选薄弱知识点,同时通过浏览微博热搜、微信推文等方式,挖掘热点话题,确定表演主题。

2.3 遴选表演医生

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与广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内的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机制,由全市范围内的医疗机构推荐医生前来参演脱口秀。医生在参演前需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健康科普资料,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定义、流行病学特征、疾病的类型、病因、症状、就医、治疗、日常生活管理、患者常见问题等。

2.4 撰写表演文本

节目由具有医学或公共卫生学和健康传播学背景的两名编导负责表演文本的撰写。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先根据医生提供的健康科普资料对科普主题形成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医生进行前期采访,挖掘医生在接诊中遇到的问题,由编导重点选取几个知识点与医生的接诊经历相融合,并根据脱口秀的表演特点进行文本创作,由此形成初稿。编导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医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对表演文本进行修改打磨,最后确定表演文本。

2.5 录制节目和播出

医生须在充分熟悉表演文本的基础上登台录制,将节目时长限制在6 分钟以内。节目组将经由医生本人和相关领域专家审核完毕的节目由广州电视台播出,并监测观众的反馈和数据表现。

3 “脱口秀+健康科普”的经验总结

《健康羊城脱口秀》节目第一季共有9 名医生参演,分别来自三甲医院、健康教育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5 名,占比超55%。根据电视台的收视统计,节目自2022 年7月开播以来,截至2023 年3 月,在广州电视台共播出9 期,覆盖人群达6 000 余万人。

3.1 坚守科学底线

健康科普作品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7]。《健康羊城脱口秀》节目是幽默文本和健康科普的结合。这种结合以严谨的医学知识为基础,始终坚守科学的底线。节目组借鉴循证的思想方法,即在创作脱口秀表演文本的过程中将当前所能获得的研究证据、编导自身的专业知识、大众的健康素养三者结合起来,避免出现不准确、不科学的内容。

3.2 丰富科普表达

《健康羊城脱口秀》节目通过采用比喻、类比等话语修辞手法创作段子,以形象、丰富的科普表达将专业的医学概念和健康技能转化为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科普知识。如在脱口秀《荨麻疹也这么“内卷”吗?》中,医生将荨麻疹病因多样、复杂的特点类比为人类社会中的“内卷”。当需要解释荨麻疹反复无常的特征时,医生将荨麻疹形象地比作“前男友”,让观众耳目一新,增强了健康传播的效果。

3.3 建立人物标签

《健康羊城脱口秀》节目通过给医生建立人格标签,如宝爸、爱情专家等,建立公众对医生的情感投射,拉近医生与公众的心理距离。如,在脱口秀《女朋友肚子痛该不该喝热水?》中,医生化身为“爱情专家”,将腹痛鉴别的“九宫格法”与“女朋友肚子痛”这一网络热门话题进行结合。在医生的表达中,将健康科普知识转化为生活常识。又如在脱口秀《遇到老板倒地,打工人该怎么办?》中,医生化身为“打工人”,将急救知识融入到老板与打工人的关系表达中,使公众在笑声之余接受并内化了科普知识。

3.4 构建叙事框架

有实验研究表明,在健康议题的科普内容设计方面,科学叙事是一种有效的科普内容呈现方式[8]。《健康羊城脱口秀》节目将健康科普知识融入到被脱口秀重构的叙事框架中,采用悬念、反转等叙事方式,设计故事线来组织健康知识的连贯表述,并给故事线赋予情感诉求,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唤起公众的健康意识。如在脱口秀《医生,我肾虚……》中,医生通过制造悬念的方式将错误就医观念引出,以此吸引观众的兴趣,使观众在充满画面感的表达中加深对科普知识的思考。

4 “脱口秀+健康科普”的优化建议

4.1 兼顾硬核科普和幽默感

脱口秀和健康科普相结合,需要兼顾硬核科普和幽默感,并在两者中取得平衡。健康传播需要首先重视其科学性。脱口秀对健康科普的幽默加持,应建立在充分理解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创新语言表达,使科普知识以幽默有趣的方式进行传播。同时,脱口秀的娱乐属性也应纳入考虑。若脱口秀只有健康科普知识的输出,不仅缺乏幽默感,而且会丧失可看性,降低公众的观看热情。

4.2 利用新媒体开展二次传播

随着网络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受众媒介接触习惯的逐渐改变,受众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使用频率逐步降低[9]。《健康羊城脱口秀》节目除了在电视这一传统媒体上播出外,可将其中的精彩片段二度创作成以段子为引爆点、时长不超过1 分钟的科普短视频,并在微信、短视频平台上进行传播,扩大影响力。同时,为了满足受众对即时互动的需求,应注重对网络评论和弹幕的回应和反馈,对受众关注的健康科普问题在网上予以回应,增强网络受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4.3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由于脱口秀的体量有限,这决定了其承载健康科普知识的容量也较为有限,无法将健康科普知识讲得面面俱到。可以在问卷调查、浏览网络热门话题的基础上了解观众对哪些知识点比较关注,并从中选取关注度较高的几个知识点,以脱口秀的形式进行科普。

5 小结

综上所述,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开办的《健康羊城脱口秀》节目将健康科普知识以脱口秀的形式进行输出,在幽默有趣的表达中提高了健康科普的传播效果,但仍可通过兼顾硬核科普和幽默感、利用新媒体开展二次传播、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等方式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未将“脱口秀+健康科普”在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现状纳入研究视野,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猜你喜欢
羊城科普知识科普
羊城颂
羊城夜色
科普达人养成记
风起羊城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广马——用脚丈量羊城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