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与防控

2023-12-20 08:22刘嫄朱在明刘繁华葛玉双郑鹏张治斌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11期
关键词:羊小标准型兽疫

刘嫄,朱在明,刘繁华,葛玉双,郑鹏,张治斌

(1.江苏淮安市淮安区苏嘴畜牧兽医服务站 江苏淮安 223235;2.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江苏淮安 223200)

羊小反刍兽疫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一旦暴发该病,势必会对羊养殖效益及羊养殖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羊养殖业发展,在当前背景下对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及防控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致病源

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引发羊小反刍兽疫的致病源,该病毒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均与牛瘟病毒较为类似,均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外界抵抗能力较差,高温(>50 ℃)、碱性(pH>11)、酸性(pH<4)环境,以及2%氢氧化钠、75%酒精等常规消毒试剂均可将其灭活。但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在冰箱和低温环境中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羊小反刍兽疫的易感动物为山羊和绵羊,其中绵羊的易感性要明显低于山羊,并且染病后症状相较于山羊也会相对较轻。除此之外,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山羊、绵羊易感性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欧洲品系的山羊、绵羊易感性会更强,而西非品系的山羊、绵羊易感性会相对较弱;幼龄羊易感性会更强,哺乳阶段的羔羊以及成年羊易感性会相对较弱[1]。

2.2 传播途径

患病羊、隐性带毒羊以及其他患病动物均可成为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以及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在患病羊发病高峰期,大量病毒颗粒会随患病羊排泄、呼吸作用排出体外,进而对健康羊只及环境造成感染。环境在遭受感染后会成为羊小反刍兽疫的间接传染源,健康羊只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也可感染羊小反刍兽疫。除此之外,羊小反刍兽疫还可以通过授精、胎盘移植等外科过程造成传播。

2.3 流行特点

羊小反刍兽疫没有明显的季节特性,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但是在冬春以及季节交替阶段发病率会相对较高。该病在实际发病时,前期主要呈聚集性发病为主,后期会逐渐转变成散发性发病。该病潜伏期为4~20 d,大部分病例潜伏期为7 d 左右。

3 临床症状

根据羊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温和型、标准型及急性型三种类型:①急性型。急性型病羊病程较短,一般在2 d 左右,会突然发病,临床表现缺乏明显,往往养殖人员还未察觉,急性型病羊就已经出现死亡现象;②标准型。标准型病羊是最为多见的病羊类型,标准型病羊体温会上升到41 ℃以上,出现持续高温、支气管肺炎、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与此同时口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鼻腔、口腔会充满黏性分泌物。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标准型病羊还会出现腹泻现象,腹泻严重的粪便中会夹杂血液,如果治疗不及时,标准型病羊特别是体质较差的标准型病羊极易出现死亡现象,致死率高达50%。如果标准型病羊为妊娠母羊,还极易出现流产、滑胎现象;③温和型。温和型病羊体温会上升到39 ℃,但是临床症状轻微,通常经过2~3 d 治疗即可恢复健康。

4 病理学变化

通过对病死羊解剖发现,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和口腔。舌头背面糜烂严重,表面附着有许多坏死物质;口腔黏膜病变明显,表面附着许多干酪样物质;嘴唇上皮以及舌面、颊部、硬腭、乳房、齿龈等部位坏死、水肿现象明显;肠道组织切面外翻,水肿明显,结肠、小肠、直肠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肺部发生有出血性坏死或严重萎缩,肺间液呈红褐色或深褐色;支气管、气管内部集聚有许多分泌液;肝脏表面存在许多程度不同的出血点,质地变脆,颜色发黄;胆囊肿胀明显,内部充满浓绿色胆汁。

5 诊断方法

根据患病羊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即可初步诊断为羊小反刍兽疫。但是由于羊小反刍兽疫与羊病毒性腹泻、羊口蹄疫、羊传染性脓疱等疾病在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误诊误治现象,必须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予以最终确诊。具体操作为,采集患病羊或病死羊部分病料开展细菌培养观察和染色镜检,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病菌生长或被阳性、阴性染色的致病菌,即可排除细菌类疾病。然后采集适量新鲜的患病羊血液进行血液分离,开展琼脂扩散试验,如果试验结果发现血清与抗体之间存在一条沉淀性物质,即可最终确诊为羊小反刍兽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荧光抗体检测予以确诊,如果发现病料中存在被荧光抗体染色的致病菌,即可最终确诊为羊小反刍兽疫。

6 防控措施

6.1 紧急处理

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对羊群加强观察,一旦发现有羊只出现疑似羊小反刍兽疫症状,要立即将其隔离,并邀请专业兽医前来确诊。如果确诊为羊小反刍兽疫,则要第一时间向动物防疫部门汇报,由动物防疫部门统一进行组织领导,合理划定疫区和风险区,并对疫区进行全面封锁,严禁所有人员、车辆及活畜进出疫区。与此同时,要对养殖场内的羊只全部予以扑杀,扑杀后的尸体要予以深埋或焚烧,以此来防止羊小反刍兽疫疫病进一步蔓延扩散。除此之外,还要对养殖场污染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第一周消毒频率要控制在2~3 次/d,第二三周消毒频次控制在1 次/d 即可。常用的消毒试剂主要包括2%甲酚皂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1%聚维酮碘等。在养殖场发病后一个半月,动物防疫部门要对养殖场疫情风险等级予以检测评估,如果检测评估结果合格,才能彻底解除疫情封锁[2]。

6.2 日常预防

1)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了降低羊小反刍兽疫发病风险,养殖场要尽可能的实行封闭式管理,根据自身实际养殖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封闭式管理制度。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在羊养殖过程中要秉持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基本原则,尽量不从外引进羔羊或种羊。如果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改良羊群品种性状而不得不从外进行引种时,必须对引种地点予以提前考察,确保引种地点近期未发生过羊小反刍兽疫,才能予以引种。与此同时,还要对引进的羊只进行全面健康检查以及为期一个月的隔离饲养,确保新引进的羊只不处于羊小反刍兽疫隐性带毒或患病状态,才能与其他羊群混合饲养;②加强进出管理,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养殖场内部人员、车辆在进入养殖场时必须严格进行消毒,与此同时养殖人员在进入饲养区时要佩戴口罩、手套,穿戴防护服,以此来最大限度防止羊小反刍兽疫从外引入。

2)加强饲养管理。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切实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为羊群创设舒适的生活环境,投喂营养均衡全面的饲料草料,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羊群免疫力,进而降低羊群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疾病几率。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根据羊只的不同年龄、不同生长阶段科学配制饲料,确保饲料营养需求;②做好羊舍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羊舍堆积的粪便、污物,使羊舍始终保持在干净卫生的状态;③做好防暑降温、保温御寒工作,防止羊群因中暑或受凉免疫力低下,继而感染羊小反刍兽疫[3]。

3)落实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提高羊群特异性免疫力、降低羊群羊小反刍兽疫最为经济、最为高效的举措,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积极落实疫苗接种。当前羊小反刍兽疫苗接种主要采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所有年段的羊群均可接种该疫苗。在实际使用时,要先运用生理盐水按照一定比例稀释,然后再对羊群进行接种,接种方式主要以颈部皮下接种为主,接种剂量为每只1 mL,免疫保护期限为36 个月。必须注意的是,疫苗在稀释完成后必须3 h 以内使用完毕,并且必须放置到背阴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疫苗质量,防止疫苗出现失效现象[4]。除此之外,在疫苗接种后完成后,必须定期对羊群体内的抗体水平予以检测,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羊群体内羊小反刍兽疫抗体水平偏低或不存在羊小反刍兽疫抗体,则意味着此前疫苗接种免疫失败,需要立即进行补免,以此来保障疫苗接种免疫的效果和密度。

7 结语

综上所述,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危险性极强的疫病,具有高传染率、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对羊小反刍兽疫加强防控,通过施行封闭式管理、加强饲养管理、落实疫苗接种等举措,切实降低羊小反刍兽疫发病几率。而一旦发现羊群感染羊小反刍兽疫,要立即向防疫部门报告,并按照防疫部门要求对全部羊只予以扑杀、无害化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羊小反刍兽疫造成的影响,进而更好地促进羊养殖业发展。■

猜你喜欢
羊小标准型兽疫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和防控
探究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及综合防控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
幂级数收敛半径和收敛域的求解探讨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羊小反刍兽疫病的防治对策分析
浅析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以代数思想为主线—线性代数和高等代数课程教学的相通与兼容
“翻棋”
标准型不高于五阶若当块矩阵群的幂单性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