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LDL-C/LDL-C比值对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2023-12-19 06:29:48邢宝宝曹银芳
检验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比值硬化支架

邢宝宝 曹银芳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AMI发病率逐渐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AMI主要的治疗方法[2]。然而,AMI患者PCI术后容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预后不良风险较高。因此,如何降低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血脂异常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3-4],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阻塞血管,造成支架内再狭窄[5]。有研究结果显示,LDL-C达到理想水平的AMI患者仍有可能发生支架内再狭窄,这可能与LDL的异质性有关[6]。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and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是LDL中颗粒较小、密度较大的亚组分,具有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7]。由此推测,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C)/LDL-C比值可能与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更为密切,或可对支架内再狭窄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但目前临床研究主要聚焦于LDL-C与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关于sd-LDL-C/LDL-C比值与支架内再狭窄关系的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拟探讨sd-LDL-C/LDL-C比值对AMI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从而为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AMI患者141例,其中男70例、女71例,年龄46~60岁。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8]中AMI的诊断标准;2)初发AMI;3)首次诊断治疗;4)具备PCI适应症,且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PCI治疗;5)入院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降血脂和/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6)患者或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造血系统障碍;2)合并恶性肿瘤;3)肝、肾功能异常;4)既往心肌梗死病史;5)精神意识障碍;6)主动申请退出研究或研究期间失访;7)PCI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审022号)。

1.2 方法

1.2.1 基线资料收集

调查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心脏病家族史、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纽约心脏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手术时机,术中详细记录支架类型、支架直径和支架长度。

1.2.2 样本采集和检测

采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静脉血10 mL,离心分离血清,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sd-LDL-C水平,试剂盒均购自柏定生物工程(北京)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计算sd-LDL-C/LDL-C比值。严格按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 支架内再狭窄的判定

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后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由2名心内科医师共同判读检查结果,以支架腔内、支架近端、支架远端边缘5 mm以内直径狭窄程度≥50%作为支架内再狭窄的判定标准[9]。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hapiro-Wilk检验评估数据的正态性。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2个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评估sd-LDL-C/LDL-C比值与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d-LDL-C/LDL-C比值判断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

随访1年,145例AMI患者失访4例,其余141例患者中有20例(14.18%)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将20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AMI患者作为狭窄组,121例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AMI患者作为非狭窄组。

2.2 狭窄组和非狭窄组各项指标比较

狭窄组糖尿病史、LDL-C、sd-LDL-C、LDL-C/sd-LDL-C比值高于非狭窄组(P<0.05)。年龄、性别、心脏病家族史、吸烟史、高血压史、NYHA分级、手术时机、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所占比例、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和HDL-C、CRP 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狭窄组和非狭窄组各项指标比较

2.3 sd-LDL-C、LDL-C和sd-LDL-C/LDL-C比值与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

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与sd-LDL-C、LDL-C、sd-LDL-C/LDL-C比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1、0.351、0.347,P<0.001)。

2.4 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作为因变量(有=1,无=0),以sd-LDL-C、LDL-C和sd-LDL-C/LDL-C比值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d-LDL-C、LDL-C水平和sd-LDL-C/LDL-C比值升高是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14.267、5.307、12.47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2.613~77.904、1.552~18.150、1.360~14.361,P<0.05]。见表2。

表2 对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2.5 血清sd-LDL-C、LDL-C和sd-LDL-C/LDL-C比值判断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效能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d-LDL-C、LDL-C和sd-LDL-C/LDL-C比值判断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09、0.706、0.750。见表3、图1。

图1 sd-LDL-C、LDL-C和sd-LDL-C/LDL-C比值判断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ROC曲线

表3 血清sd-LDL-C、LDL-C和sd-LDL-C/LDL-C比值判断AM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效能

3 讨论

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高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在药物洗脱球囊问世以前,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0%~40%,应用药物洗脱球囊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仍无法完全杜绝,这极大影响着AMI患者的预后[10]。本研究结果显示,介入治疗后随访1年,141例AMI患者中有20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14.18%,提示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高。因此,如何有效降低AMI患者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仍是当今心血管疾病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LDL-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在血液中常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当其水平升高时可沉积于血管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阻塞相应血管,引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有研究指出,部分LDL-C水平正常的AMI患者,介入治疗后也可能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导致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增加[11]。因此,积极寻找预测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指标非常重要。sd-LDL是LDL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LDL相比,sd-LDL在血浆中的半衰期更长,清除速度更慢,更易在血管壁黏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也更强。因此,考虑将sd-LDL-C应用于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中,或可提高临床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效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狭窄组sd-LDL-C/LDL-C比值明显高于非狭窄组(P<0.05),sd-LDL-C/LDL-C比值与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分析原因:sd-LDL不易被肝脏分解,在血液中清除速度慢,血浆半衰期长,极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动脉壁渗透压升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降低;在上述环境共同作用下,sd-LDL可趋化血管内单核细胞形成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可吞噬氧化型LDL,发展成为泡沫细胞,从而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破坏支架周围血管,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12]。同时,sd-LDL-C极易被氧化,被氧化后可增加单核细胞黏附和渗透能力,刺激单核细胞诱发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血管内膜,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诱发支架内再狭窄[13]。此外,sd-LDL表面极性分子少,与动脉内膜蛋白聚糖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黏附于血管壁,并进入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诱发支架内血栓,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14]。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d-LDL-C、LDL-C和sd-LDL-C/LDL-C比值对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以sd-LDL-C/LDL-C比值预测价值最佳,证实了sd-LDL-C/LDL-C比值可有效预测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狭窄组有糖尿病史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狭窄组(P<0.05),提示糖尿病也与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关系,这可能与血糖水平升高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15]。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无法明确sd-LDL-C与支架内再狭窄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对sd-LDL-C与支架内再狭窄关系的分析尚不充足;有研究证实吸烟、高血压也可能与支架再狭窄发生有一定关系[16-17],但本研究狭窄组和非狭窄组上述指标并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样本例数较少有关,未来还需大样本的数据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sd-LDL-C/LDL-C比值与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密切相关,或可作为支架内再狭窄的判断指标。

猜你喜欢
比值硬化支架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2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 02:10:54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河北遥感(2017年2期)2017-08-07 14:49:00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航天器工程(2014年5期)2014-03-11 16: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