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者:刘西瓜
从业年限:1年
一句话感受:做最甜心的夹心饼干
从业地点:义乌
对口专业: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小语种专业等
从业门槛:本科及以上
能力要求:大学英语过六级、善于沟通、细心且耐心
晋升路径:采购助理→采购专员→采购主管→采购总监
薪资水平:10万元/年
入职提醒:要抗压,交货期间加班是常态
在去义乌做采购之前,我的梦想一直是做一名广告人,可偏偏不如愿。
从广告跨行采购
“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这句相传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所说的名言,在广告圈广为流传,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广告学子满怀期待地迈入这个行业。大学第一堂专业课听到这句话后,我也备受鼓舞,立志未来要投身广告行业。
但我的大学是工科院校,校招的岗位大多是由建筑、石油、化工等行业的企业提供的,和我专业对口的岗位几乎没有。同时广告行业往往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才发展得比较好,那里的生活成本对刚毕业的我而言难以承担。
综合考虑后,我只能一边继续关注校招信息试图敲开广告行业的大门,一边把重心放在发掘自身的其他优势上。很快我意识到我的英语不错,就是这一优势帮我打开了新的职业大门。
在义乌开启采购之旅
得益于高中時对英语的兴趣,我在大学时顺利通过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其中六级考试取得了560分的成绩。此外,我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也获得过三等奖。发现自身的英语优势后,我开始思考能利用它来从事什么职业。在咨询过英语专业的朋友后,外贸这个行业进入了我的视野。
在招聘软件上,我把外贸相关的岗位也都投了一遍简历,最后义乌的一家头部外贸公司邀请我参加采购岗位的面试。在面试前,这家公司果然询问了我有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得到了我肯定的答复后才进入下一个流程。
义乌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外贸和电商行业十分发达,倘若你也想从事外贸工作,义乌确实是一个有发展空间的城市。相比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义乌的生活成本还更低。义乌有足够多的货源和商机,未来你想创业的话,也能提前来这里熟悉市场。想到这,我感觉去义乌工作也不错,于是在顺利通过了面试后,开启了采购的职业生涯。
采购的工作日常
大部分外贸公司类似于中介机构,没有自己的工厂,因此需要采购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能生产客户需求产品的工厂。我们公司最常用的线上渠道是“1688”平台和“义乌购”平台,这两个平台都有以图搜货的功能,只要把要找的产品的图片上传,就能出现能生产该产品的工厂。为了获取足够多的优质工厂的联系方式,线下的百货展会自然也是要去的,毕竟外贸公司打的就是价格战和信息战。
我所在的公司属于百货类外贸公司,采购要寻找什么产品,全看客户的需求,可能一张询价表里就涉及水杯、衣架、玩偶、水枪等几十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
如果要问初级采购的日常工作是什么,我想8个字就可以概括:询价、比价、议价、报价。而一个优秀的采购,可以做到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筛选出最有性价比的工厂。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只要在“1688”等平台找到供应商,然后挨个询问价格并比价就结束了。但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时代,一个产品可能有上百个工厂能生产,在大量询价任务的压力下,一个产品最多问了四五家工厂后时间就过去了。
要想找到最合适的价格,直接找源头工厂报价最有效率。但“1688”等平台上不仅仅有工厂,还有很多批发商甚至我们的同行入驻,能够慧眼识工厂便成了采购的一项必备技能。如果是真正的工厂,店铺名字往往比较具体,比如生产玻璃的工厂,那么它的店铺名字中往往也带有“玻璃”两个字。同时工作经验告诉我山西祁县是玻璃之都,若这个店铺的地址恰好是这个地方的,那么这个店铺大概率是源头工厂,便可以选为合适的询价对象。此外,页面标价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
如果客户需求量大,或者业务确认了订单,便进入到议价环节。所谓议价即讨价还价,在现实生活里唯唯诺诺、线下买东西从不敢讨价还价的我,在线上砍价也逐渐锋芒毕露,常见招式有画大饼,比如暗示返单机会大等。同时靠着公司自身小有名气,砍价成功概率也比较大。
细心和耐心是采购的底色
外贸公司是客户和工厂之间的桥梁,采购则是业务员和工厂之间的桥梁。涉及产品生产问题时,我们和工厂的沟通尤其重要,一旦遗漏细节导致产品不符合需求,客户可能直接取消订单。即使看上去是同一款产品,采用的工艺不一样时,价格就有天壤之别。记得有一次我在寻找一款跑步机产品时,发现一家工厂的产品和之前合作过的工厂的产品一模一样,但是价格却直降800元。有个客户当时一直嫌我们的报价贵,想让我们降价,但是工厂不愿意。倘若当时能发现这个价格更低的工厂,签下客户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我正为自己发现这个价格更低的工厂感到激动不已时,隐隐约约中又觉得不太对劲,因为两个产品是同一个城市生产的,价格不可能相差这么大。于是我继续和两个工厂沟通细节,这时才发现之前合作的那家工厂的跑步机履带是铝合金材质的,价格更低的工厂的跑步机履带是塑料材质的。
对比出结果后,我瞬间惊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要是当初与价格更低的工厂合作了,客户收货时发现了履带材质的问题要退货,那损失就大了。一般来说,采购需要对产品的工艺和细节有充分的了解,但是刚入行时的我很难做到这一点,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客户需要的是什么产品。
要想减少工作上的失误,就需要勤沟通、有耐心。除了沟通产品细节,最让采购心累的一点就是催交货。距离交货日期还剩5天时采购就需要和工厂沟通是否能按时交货,还剩3天时便开始每日发送一条消息询问进度,让工厂尽早发货。倘若工厂到期还发不了货,便免不了一场口水战,采购一边承受业务的压力,一边和工厂紧张对峙。
从广告跨行采购,我的职业生涯走出了第二条路,这条路注定不同以往,远离了充满创意的麦迪逊大道,丢失了大学学习的知识,但不偏离沟通的内核,期待在采购这条道路上的我能够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