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广东佛山 528500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在逐渐发生转变。许多高校的课程依托更公开的信息平台进行传播,知识获取的场景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比如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知识分享型教学平台、专项学科教育平台及众多教师青睐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等。既能满足校园内知识学习分享的需求,同时能借助互联网这个大平台获取和整合更多的资源。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中,提出需构建泛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推动教育向大资源转变、推进信息化应用水平,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1]。
电商美工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存在实操性较强、学生基础参差不一、学习效果需要评价、学生上课积极性需要调动等问题。电商美工课程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加强互动的一门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下,大多是教师在主机上演示图片的操作流程,学生跟随教师的指令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方式缺乏沟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知所以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会受到主观印象的影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系统的观念,较难保障学习的质量。教学方式亟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延展课程的宽度[2]。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缩写)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与之相对的是MOOC,一种大型开放的在线课程,能满足大规模课程学习者学习[3]。MOOC 存在一定的流失率,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按时完成课程学习内容。对于职业教育类学生而言,普遍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持续接收能力及主动纠错反思的能力。在此情况下SPOC 的small 及private 特点更为适配职业教育学生的需求。有研究表明,相较于完全线上教学班,SPOC 混合式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4]。小规模的学生在限制范围的授课领域内学习,能强化学生之间互助学习、与教师进行更充分的交流、学生间良性竞争的状态。
混合式教学,经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发生了混合式学习,即学生既有线上学习行为,也有线下学习行为,混合式教学被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核心应该是对学生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不应该是为了线上而线上。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整合线上课程的优势和线下课堂教学的优势进行翻转课堂[5]。让教学课堂成为学习场景的一部分,学生在此场景下可以做知识点的答疑、思考、深层次的探究、互动交流等[6]。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反馈机制”较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7]。
在开展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前,需要做好相应课程的准备工作。本课程需要准备好教学视频、教案、素材资源、作业、问答等相应资源。在初期暂未形成完善的资源库的前提下,借助平台的资源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现在国内主流的MOOC平台较多,比如智慧树、学银在线、职教云等。同时具备一键引用的功能可以导入到自建的SPOC 课程中。如果后期课程资源较为完善,除了借助以上平台,还可以借助如云班课、雨课堂等专业SPOC课堂。
本课程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定位主要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视觉图片处理相关软件,掌握操作技巧要点,能按店铺需求完成商品主图、海报、详情页及首页的设计制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操型课程,非观看视频及回答相关问题即可达成。软件的运用能力、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掌握程度不一,都会左右课程的开展进度。需要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设置不同等级的任务适配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本课程存在较强的项目化开展的特点,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同时为每次课设置对应的目标,逐渐逐层推进课程的开展。
将每次课的教学按照任务目标提炼重难点,再按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借助平台和教室的场景载体去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师负责布局指导课程的开展,需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参差,选择合适的递进的教学案例推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提升。次课中学生的培育按被动学习、协同学习、主动学习的进行去推进,实施过程可见图1。
图1 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学的电商美工课程的次课设计
所以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双线协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举,次课的课前任务发布时即设置相应的分数及规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去学习,再到课中师生、生生的协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下面将按次课的安排,分别从教师操作和学生操作两个方向介绍实施过程。
2.3.1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次课的核心任务点,并让教师掌握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知程度。前置评价也被学者称为“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通过前置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并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作出评价[8]。教师的操作为汇总该任务的要点知识并形成本次课的授课内容纲要,发布对该技能点的操作关键步骤的讲解视频。依托于视频发布及发布任务,教师上课前便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盲区及误操作点。学生在任务发布日查看课程内容大纲及课程资源,并参与教师发布的课前任务进行自检,在讨论区可以与大家互动交流,教师可以结合大家所做的练习及反馈的问题在后续课中阶段进行解答。
2.3.2 课中巩固
课中巩固阶段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点的研究,实际应用及互动交流纠错提升是本阶段的重点。教师回顾课前任务,再次重复本次任务中的关键知识点。设置翻转课堂,发布巩固型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团队工作,生生交流完成任务点。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发挥好辅助者的功能,把握课程的内容实施及课程节奏,设置竞赛机制、激励机制、趣味性游戏,带动学生团队主动实践。并根据不同小组的学习情况,适当地增加或降低各小组任务的难度,保持每个小组的学习热情。最后可组织学生共同分享并探讨作品,攻克任务的重难点。学生在本阶段聆听教师的解读,并明确自己的知识盲区。在翻转课堂阶段,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主动分析巩固型任务的完成步骤,形成自己的系统化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3.3 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阶段主要是做好总结和反思的工作,实施的场景借助于线上平台。教师通过SPOC 平台查看学生的学习数据并掌握其学习进度。认真反馈学生所做的任务成果,给与点评,并对课堂学习进行整体评价。再次发布拓展性任务,促使学生回顾课程重点并训练操作技能。相对应的拓展性任务可不仅限于操作类的练习,可以是具有相应成果价值的训练。
本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过程,在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两个场景下完成课程的内容。所以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既考虑平台上的积分表现,又同时注意学生在课堂阶段的互动表现,还考虑学生在课外拓展阶段所作出的围绕课程的成效。学生最终分数可以在线上平台通过对考评相应的内容设置百分比获得。此部分相应的评分比例可以见表1。
表1 混合式教学评分比例
3.1.1 线上课程评价
线上课程平台会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生成相应的分数。主要的模块为“课堂签到情况+课程资源学习时长+课堂活动参与情况+个人课堂活动表现+小组活动加分+考试测试分+成员间的互赞+教师另外加分”。此部分的评分可以跟踪全课程体系运行下,学生所获得的分数。比如课堂签到情况,每次课堂开始即可设置签到活动,签到的学生即可获得五个经验值。而且平台上的学生可以明确地看到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查看平台对个人的评价去优化自己的分数。在SPOC 平台环境下营造的竞争机制,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1.2 线下课堂评价
相对于线上课程的疏离感,线下课程的评价同样也很重要,而且能让学生重视线下课堂教学。线下课堂的考核包括“课堂签到+线下互动交流+线下PK+现场汇报展示+现场实践操作”。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也防止了所有作业都由个别学生完成,在旁观者视角的监督下,团队成员会为完成小组任务都积极地参与进来。
线下课堂的评价得分仍然需要登记到SPOC 平台上,以小组加分或个人加分的形式形成分数的统一输出端口。
3.1.3 课外拓展成果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一方面是完成授课内容的过程,另一方面希望学生能将所学的内容学以致用。所以设置一部分的分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课程相关的活动,比如本专业的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互联网直播竞赛均有对美工的需求,再比如参与相关的摄影、海报大赛等,还可以参加社会服务比如服务于“三农”业务,再比如服务于网店,完成店铺装修并能拿出对应的作品。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动起来。
基于课程是以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的,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与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来确定。笔者认为可以体现在三点,因材施教、学以致用、互动交流。
3.2.1 因材施教
信息平台的运用可以做到更为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有针对性地去调整授课内容。让学习基础不一的学生可以在课堂的巩固阶段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按低标准完成基础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达到自己所满意的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3.2.2 学以致用
作为一门实操性强的课程,将课程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中才能体现课程的价值。本课程在内容体系设置上以项目化作为驱动,采用模拟网店开设的流程布置课程内容。学生可以参与校园内、社会上的公开竞赛及参与工作室的真实项目实践。
3.2.3 互动交流
本课程变革课程内容,以讲授网店装修对电商的价值为核心,弱化软件工具的讲授。设置多样化小组活动项目,强化学生语言的沟通、书面的沟通、汇报展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这部分的能力同样是在职人员所必须有的。
基于SPOC 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商美工课程上已经有三年的运用周期。教学团队逐渐完善课程的多样化资源,并聚集在SPOC 课程体系框架中,逐渐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课堂,明显更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9]。通过课程的体系化结构,能在项目任务化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沟通能力,并延伸拓展知识的课外运用能力,比如在商业海报拍摄制作、网店装修、电商专业技能赛项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效[10]。
但同时也可以看到课程的运行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作为SPOC 课程,相关教学资源需进一步完善,视频、教案及相关资源体系,不同的产品类别在拍摄和设计上都存在不同的要求,需要构建更为丰富的产品类别项目,丰富课程的适用范围。同时随着视频的应用越来越成为潮流,很有必要丰富这部分的内容。
其次,课程的活动设置应该更能体现层次的对接,专业学生存在不同的类别——普高生和“三二对接”中职生,所以课程内容的编排需要能适配于两种不同基础的学生。
最后,课程应引入多个真实产品视觉营销项目,将拓展活动发展为常态化考评模块,同时加大占比。学生自己去寻找项目可能会存在不公平性,教师应拓展与企业合作深度,引入若干产品项目,分组锻炼班级同学的真实场景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