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争 曾泓凯
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直接关乎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既有研究多从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公共价值论等视角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进行单变量、间接化的解释,导致该论域研究成果在百花齐放的同时缺乏有机整合,且治理有效更多体现为变量优化的自然结果,二者间关系存在理论模糊性。鉴于此,文章基于社会系统论,构建“作为系统的社区”分析框架,依托28个案例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资源、服务、生活、文化四个维度探讨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组态路径及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四种组态路径均可实现治理有效,包括:以服务供给为导向的“资源整合式”治理、以服务供给为依托的“生活互嵌式”治理、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文化创建式”治理,以及“生活—文化”良性互动的“二元融合式”治理;各条件变量在不同路径内存在不同的互动逻辑和功能强度。文章就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作出了区别于“自然结果论”的综合性解释;拓展了社会系统论的应用空间和内部逻辑;为不同地区探索适应性的城市社区治理进路提供了参考。
社区治理;系统论;AGIL模型;定性比较分析;城市基层治理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述评
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席卷下,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到街居制再到社区制的历史性变迁[1]。近年来,伴随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重心的不断下沉,社区日益成为联结国家、社会与民众的关键节点,发挥着愈发重要的治理功能。作为对此的回应,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指出,“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要“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3]。可见,城市社区治理日渐成为党和国家政策议程的焦点之一。实际上,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4]。与此相伴随的,是城市社区日渐复杂化、多样化的治理挑战。如何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
围绕如何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当前学界已然开展诸多重要研究。在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外生论从国家中心主义出发,强调政府外部干预对实现社区治理效能的拉动作用。比如,通过多重制度的继替整合推动社区利益关系重构[5]、保障社区服务供给以激活社区治理资源[6]、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以解决社区积压的矛盾[7]等。内生论则从社会中心主义出发,强调社区内部禀赋对实现治理效能的推动作用。比如,通过构建社区友爱、互助、合作及信任等关系网络来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进而实现社区公共精神的形塑[8]、依托社区社会组织以实现服务多元化供给[9]、促成居民集体行动以构建自治合法性与治理能力[10]等。在公共价值视角下,公民参与在政府绩效生产中的作用不可或缺[11]。社区治理效能是多元主体合作生产的结果,尤其要反映社区居民的价值期待。质言之,政府的服务、政策和项目唯有社区居民需要,产出方为公共价值,亦即治理效能[12]。
事实上,对如何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這一问题的回应必然要求廓清其得以实现的理论逻辑。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密码进行解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索引。遗憾的是,当前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影响因素的专门性研究总体不足,尤其缺乏从治理实践与社区运转的双重维度,对何为城市社区治理效能进行理论释义,由此围绕如何实现“治理有效”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系统化探讨。社会系统论内含“结构—功能”的系统逻辑,可作为回应此问题的启发性理论工具。社会系统论采用“结构—功能”的分析模式,强调社会系统的优化需要内在的子系统承担其特定功能。作为社会系统的微观形态,城市社区亦是由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从“结构—功能”的逻辑讲,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依赖于社区系统自身的优化,而社区系统自身的优化需要满足其内在需求,后者依赖于城市社区治理实践承担并实现特定功能。当前诸多研究聚焦于对特定功能的实现存在影响的变量,但大多关注变量的“内部逻辑”,如社区营造何以有效[13],社区组织何以生成[14]、社区参与何以实现[15]等,并未向外关联到特定变量如何影响特定功能,进而影响社区系统和治理效能。就是说,其并未对特定变量或者“内部逻辑”为什么能够影响城市社区治理效能这一问题进行清晰的理论说明和实证检视。相应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意涵往往语焉不详,其实现更多的是变量优化的“自然结果”,二者间关系存在理论意义上的模糊性。这就导致围绕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研究大多微观和间接,且整体上较为碎片化。同时,既有研究在理论建构上多为单因素解释,如项目供给[16]、服务保障[17]、社会资本[18]等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影响,忽视了城市社区治理场域的复杂性。事实上,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往往是各要素间非线性互动的产物,但相关研究未能从整体上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所揭示的因果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此外,既有研究多为单案例研究,研究结论存在基于案例情境限定的推广疑难,难以充分满足理论建构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问题是: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为何?以此为主轴,力求对如何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有效”做出区别于“自然结果论”的综合性解释。本研究的思路是:借鉴社会系统理论的元素及其解释逻辑,结合有关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理论与实证探索,构建以“作为系统的社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对如何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进行阐释;鉴于城市社区的内在复杂性,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力图呈现并解释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组态路径及其内在逻辑,借以丰富该论域内的多类别比较研究成果,并为不同地区探索适应性的城市社区治理进路提供参考。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意涵
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核心在于治理实践的有效性。“有效性”最初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一个分析性范畴,指特定组织在自身价值观的指引下实现符合正常定位的目标的程度[19]。城市社区治理效能主要表现为治理实践的实际结果同治理目标的契合度。由于制度碎片化、个体原子化、责任无限化、信息孤岛化等结构性困境,城市社区治理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的内生逻辑[20]。“碎片化治理”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体现在理念、主体、制度、机制、责任、技术、职能等多个层面,基层有效治理的实现亟待基层整体性治理共同体的建构[21][22]。城市社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社区治理的系统性的隐喻恰恰是社区自身的系统性,即社区本质上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异质多元要素构成的系统有机整体[23]。进而言之,作为社会缩影的社区是诸要素彼此互动而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自我维持和良性发展的整体性需求,对这一需求的满足构成了当前治理实践的主导靶向,其达成的实际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正如某些研究者所指出的,“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培育社区共同体文化、促进社区良性有序发展”[24]。综上,本文所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意在凸显城市社区自我维持和良性发展的整体性需求通过治理实践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城市社区治理就是以社区的自我维持和良性发展为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承担起社区内部各项具体功能,从而满足社区整体性需求的过程。
(二)作为系统的社区: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实现路径的分析框架
20世纪中期,美国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社会系统理论。该理论将社会视为与生物有机体相类似、相互依存、自我平衡的系统。在社会中,与某项功能需求有关的行动类型构成了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凭借满足系统“需要”、解决系统重复出现的问题来维持或重建平衡,即各子系统在分功能调适中相互作用、协同演进,造出一个整合的、相适应的和较为稳定的系统[25]。社会系统需要相应的子系统分别承担特定功能,并在彼此间的有机互动中实现整体的稳定运转。帕森斯从行动系统的普遍功能要求出发,认为包括社会系统在内,各类型、各层次的系统均需满足四大功能性需求才得以生存和发展,从而构建起AGIL模型,即适应(A)、达标(G)、整合(I)、维模(L)。所谓适应,指系统需同环境发生一定关联,必须具备从环境中汲取资源的能力;所谓达标,指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并调动系统资源以集中实现;所谓整合,指系统必须将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所谓维模,指系统必须拥有特定机制以经常维护处于潜在状态的模式。该框架下,系统的生存和发展这一整体性需求的达成依赖于上述四大功能的满足,且各功能或者分别承担这些功能的子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互赖共生关系。具体到社会系统,适应、达标、整合、维模功能分别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子系统承担,四者互赖共生,共同实现社会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作为社会缩影的社区是诸要素彼此互动而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自我维持和良性发展的整体性需求。这一规定性无疑与社会系统论的内在逻辑充分耦合。在此基础上,将AGIL模型应用于城市社区语境,认为城市社区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良性发展需要资源系统、服务系统、生活系统、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分别承担起适应、达标、整合、维模四项功能。社会系统论下影响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因素主要包含资源整合、服务供给、生活互嵌、文化创建四个条件变量(条件变量的设置理由及具体内容将于研究设计部分详细展开),分别承担适应功能、达标功能、整合功能以及維模功能,进而搭建起本研究的分析框架(见图1),由此探索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定性比较分析的模糊集路径
本文选取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以下简称:QCA)开展研究。
就方法论而言,QCA基于整体主义,强调因果关系的多重并发性、非对称性等特征,适用于分析条件组态和结果间复杂的因果关系,而当我们对于条件组态进行整体分析时,事实上已经采取了条件间是相互依赖的(inter-dependence)这一更符合社会现象的假定[26]。本研究认为城市社区治理关键在于满足社区系统的四大功能需求,由此探讨影响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可能因素及其组合路径,整个过程强调因果关系的系统复杂性。可见,QCA方法的逻辑限定契合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思路。在应用层次上,QCA最初作为一种小样本宏观比较方法,用于对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形态等宏观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近年来的应用范畴扩展到了“中等样本量”和“大样本”研究,研究对象延伸至更为中观和微观(组织、社会网络、集体行为者、团队、个人等)的层面[27],基层治理领域也有所涉及[28][29][30]。在具体类型上,QCA主要包含三种,其中,清晰集(csQCA)和多值集(mvQCA)主要建立在对变量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难以有效刻画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实现过程的复杂性,而模糊集(fsQCA)在保留一般QCA分析方法的主要方面的同时,允许分析在程度和水平上变化的现象,有助于更加细致地呈现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逻辑。因此,本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二)案例样本选取
在案例样本的种类选择上,需要兼顾案例总体的充分同质性和案例总体内的最大异质性[31]。在案例样本的数量选择上,需根据条件变量的数量进行斟酌。有研究指出4个条件变量的情况下须满足10-12及以上的样本量[32]。实际上,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覆盖尽可能多的逻辑组合,案例数量需尽可能达到2n(n为条件变量数)及以上。鉴于此,结合变量设置以及城市社区治理情境下案例数据的可获得性、案例知识的充分性等因素,本研究共选取源自国内不同地区的28个典型案例(见表1)。其来自2018年和2021年由民政部先后验收通过的第三、第四批全国社区治理与创新服务试验区名单以及2018年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百大优秀社区工作法目录。入选案例皆为民政部发布的社区治理成果中的新近部分,经过了政府和社会的仔细甄选,具备权威性、代表性和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近期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所遇到的多样化挑战及其治理实践。与此同时,入选案例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其治理经验所植根的背景、条件存在差异,在共享城市社区治理效能这一主题的同时具备各自的治理特色,为比较分析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提供了鲜活样本。
(三)变量设置与测量
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是复杂因果关系下的产物,仅基于类型划分开展探讨难免损失精度。结合相关研究经验[33][34],本文参照拉金(C.C.Ragin)提出的四值编码方案,即根据条件组合分别按照1、0 .67、0.33、0进行赋值[35]。
1.结果变量
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意在凸显城市社区作为系统而内生的整体性需求通过治理实践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测量和赋值如下(见表2)。
一是社区治理案例入选全国百大优秀社区工作法。此类成果经民政部的权威审核,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对各地城市社区治理实践具备较强的指导意义。二是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成果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或者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前者依托于自2012年起由人民网和中共中央党校每年举办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结合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的形式进行年度性的案例征集、筛选和评价,入选案例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和借鉴意义;后者由民政部新近遴选和发布,部分入选案例反映了城市社区治理领域的新兴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可推廣性。三是社区治理和创新服务实验成果得到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主流媒体的报道,此类案例在央媒传播力的推动下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借鉴意义。若城市社区治理案例入选百大优秀社区工作法则赋值为1,若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或者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则赋值为0.67,若得到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主流媒体的报道则赋值为0.33,三者皆不具备则赋值为0。
2.条件变量
本研究将资源整合、服务供给、生活互嵌、文化创建分别作为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有效的条件变量,测量和赋值如下(见表2)。
第一,资源整合。“适应”主要指向对环境资源的汲取。在城市社区语境下,有效的资源整合是社区系统适应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后单位制时代,社区成为公共职能的基层支点和居民活动的主要场域。伴随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日渐扩张的职能要求,社区面临繁重的资源压力,亟待社区资源整合。所谓社区资源整合,是指在社区治理中对社区资源的识别、获取、配置以及运用[36]。事实上,社区资源整合能力建设是强化社区适应能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着力点。如研究者指出,“提升社区共同体的资源整合能力是实现支持网络从单位到社区转变的重要前提,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7]本研究认为,城市社区资源整合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其中,物质资源包括必要的社区资金和基础设施。财力和物力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不同社区的可能办事能力和可能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构成治理效能的物质基础[38][39]。人力资源主要指专业化社区工作者和社区精英。专业化人才队伍在有效承接资源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推动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40]。社区精英在国家与社会、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发挥秩序链合的作用,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力量[41][42]。组织资源整合意味着社区的组织化发展,是提升社区治理有效性和保障社区生活有序性的重要选择[43]。组织资源整合或社区组织化以良好的组织结构为实践形态,包括:政治性组织、经济性组织以及社区中介组织[44]。质言之,高质量的组织资源整合是提高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包容性城市建设的起点[45]。据此,将资源整合概括为三个方面:社区资金和基础设施,专业化社工队伍和社区精英,由政治性、经济性和社区中介组织共同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若同时强调其中三种,则赋值为1;若同时强调任意两种,则赋值为0.67;若仅仅强调任意一种,则赋值为0.33;若以上三种均未强调,则赋值为0。
第二,服务供给。“达标”主要指向系统核心目标的实践。在城市社区语境下,有效的服务供给是社区系统达标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在单位制解体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社区逐渐成为单位外放的服务功能的承担者和大量体制外“社会人”服务需求的满足者。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优化服务供给从而更有效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社区发展的核心目标,直接关系到社区系统能否良性运转,服务供给因应构成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关键性影响因素[46]。本研究认为,社区服务供给是指包括社区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在内的多元化社区行动者,基于利益、情感、认同等纽带而协同合作,并在现代技术手段的纳入下,持续性地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过程。城市社区服务供给主要涉及多元协同、技术支撑、可持续性,三者分别对应服务供给的主体结构、手段与质量,彼此间相互联系,共同决定服务供给,进而影响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在多元协同方面,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者群体逐渐呈现出在政府主导下向社会和市场拓展的特点[47]。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社区在基层党建创新引领下,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驻地单位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有效提升了服务供给水平[48]。在技术支撑方面,社区与信息化融合对基层治理的变革与创新具有重大意义[49]。传统网格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弊端[50],经由智慧化建设,有助于通过多网格融合和技术标准的建立与互融,实现社区服务的精细化[51]。在可持续性方面,作为持续性过程的社区公共服务生产,不仅满足了居民个人和集体的需求,也为其创造出新的需求并激发其后续的参与意愿,进而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提升的良性循环[52],从而避免“任务导向型”的权力结构网络或者权力配置的“二元背反”[53]等问题。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包含服务供给的时效性和长效性两方面,并以特色化服务供给模式为实践形态。据此,将服务供给归纳为三个方面:党建引领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信息化技术充分运用于社区服务供给过程、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形成兼具时效和长效的特色模式。若同时强调其中三种,则赋值为1;若同时强调任意两种,则赋值为0.67;若仅仅强调任意一种,则赋值为0.33;若以上三种均未强调,则赋值为0。
第三,生活互嵌。“整合”主要指向系统成员间的联结。在城市社区语境下,有效的生活互嵌是社区系统整合功能的主要承担者。现实中,社区系统首先是作为一种生活共同体而存在,“共同体是基于人们的本质意志而形成的亲密和单纯的共同生活,与源于选择意志的社会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持久和真正的共同生活”[54],是一个“温暖又舒适的场所”[55]。在社区生活日渐陌生化、异质化和碎片化的背景下,“社区成员只有在生活共同体的紧密联结中才能形成彼此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故需要通过社区生活共同体的有效营造来夯实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基础”[56]。生活互嵌的程度直接关乎社区系统的维持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所谓生活互嵌,是指城市社区成员经由参与社区公共生活而建立起持续性关联,不断实现社区整合的过程。城市社区公共生活主要可归纳为:关系性公共生活、政治性公共生活和利益性公共生活,三者交叉合成,为社区善治提供一个复合性的善治基础[57]。其中,关系性公共生活是指社区居民以解决共同生活问题抑或满足共同生活需求为目的,合作创建并持续参与特定关系网络的过程。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居民积极构建以非正式社团和正式组织为表现形式的准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58]。由此,社区在居民生活中的意义得以重建,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孕育和扩展,从而推动城市社区善治的实现[59]。政治性公共生活是指与政治活动和政治组织密切相关的公共活动[60]。社区居民对居委会选举的关注和参与有利于增强其政治效能感,基层党建的强化重建个体与国家之间的社会联结,从而推动社区自治建设和政治整合[61][62]。利益性公共生活是指社区居民直接参与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事务的过程。利益的紧密相关为居民个体间平等对话交流提供了内在激励,通过民主协商、互利互惠与合作共赢,社区共同体的利益纽带得以塑牢[63][64]。据此,将有效的生活互嵌概括为三个方面:居民积极构建以非正式社团和正式组织为表现形式的准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居民关注并参与居委会选举、社区党组织建设等,居民主动就公共利益议题开展对话协商。若同时强调其中三种,则赋值为1;若同时强调任意两种,则赋值为0.67;若仅仅强调任意一种,则赋值为0.33;若以上三种均未强调,则赋值为0。
第四,文化创建。“维模”主要指向系统特征的稳定存续。在城市社区语境下,有效的文化创建是社区系统维模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文化是联结和维系社区作为精神共同体和公共生活空间的纽带[65]。社區文化不仅是社区系统的重要标识,更是社区系统稳定运转的现实基础,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具有重要影响。如研究者所指出:“社区公共文化是社区发展的底蕴和品牌。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66]本研究认为,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整套特色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多层次、成体系的存在,具体包括:彰显社区特色的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和文化场所。文化创建就是打造体现社区特色并涵盖价值理念、制度结构、文化场所三者在内的多层次文化体系。作为社区文化的内核,价值理念是深嵌于社区居民意识中的理想目标与判断标准。现实中,其主要表现为社区公共精神。公共精神为社区善治的德性化指向提供了坚实支撑[67],城市社区治理要实现从物质投入、制度供给向公共精神培育的战略转移[68]。制度结构是指在价值理念规约下,为社区成员的日常交往提供具体遵循的规则体系。从制度化程度来看,其表现为法律、制度、公约等正式规则,也涵盖道德、习俗、礼仪等非正式规则。制度文化对于社区正常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活动以及社区健康持续发展起到调适和管束作用;优良的习俗文化则有助于培育良好道德实践和治理能力,共同促进社区全面发展[69]。文化场所是社区文化外在物质化和劳动对象化的具体呈现,包括历史遗迹、典型建筑等人文景观[70]。其本质上是一种社区公共空间,为社区成员沉淀心灵、丰富精神提供物质保证。场景营造有利于以地域文化为纽带,引发情感共鸣,引导公众行为,对社区治理和社区发展意义重大[71]。据此,将有效的文化创建概括为三个方面:在价值理念层面形成社区公共精神,在制度结构层面形成社区正式和非正式规则体系,在文化场所层面形成社区公共空间。若同时强调其中三种,则赋值为1;若同时强调任意两种,则赋值为0.67;若仅仅强调任意一种,则赋值为0.33;若以上三种均未强调,则赋值为0。
四、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
在完成结果变量、条件变量的设置和测量的基础上,对纳入分析的案例逐个编码赋值,形成真值表,进而通过fsQCA3.0软件对其进行布尔最小化运算,得到单变量必要条件分析结果和多变量条件组合分析结果。
(一)单变量必要条件分析
单变量必要条件分析的目的在于验证单个条件变量是否同结果变量之间存在必要条件关系。必要性分析通过一致性指标(Consistency)来判断。一致性的取值范围为0.0~1.0,如果条件X是Y的必要条件,则X的一致性指标应大于等于 0.9。在完成必要条件判断后,覆盖率指标(Coverage)用于判断条件(或组合)X对于结果Y的解释力度,其取值范围为0.0~1.0,数值越大,表明在经验上 X对Y具有越强的解释力。
经过运算,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单变量必要条件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单一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得分均低于0.9,说明研究所设置的任何一个条件变量对于城市社区治理有效的决定性作用不显著。资源整合、服务供给、生活互嵌、文化创建四个条件变量均难以单独解释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逻辑,这反过来说明后者是由多个条件变量按照特定逻辑并发的结果,从而开启条件组合分析。
(二)条件组合分析
根据本研究分析框架的逻辑设定和变量设置部分的理论证成,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具有“多重并发因果”的复杂性,在分析条件变量独立性的基础上,运用fsQCA3.0软件构建真值表,进一步分析真值表中四个条件变量可能的逻辑组合,亦即进行条件组合分析。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设定案例频数阈值和一致性阈值:前者在中小样本量前提下应大于等于1;后者不得低于0.75,推荐使用0.8[72]。本研究将案例频数阈值设置为1,一致性阈值设置为0.8。在输出结果中,会出现三种方案:复杂解、简约解、中间解。比较而言,中间解结合了理论知识和案例知识,将具有意义的“逻辑余项”纳入其中,由此所得的结论启示性和普适性都较好[73][74]。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中间解进行分析。其中,同时包含于简约解和中间解的条件为核心条件,仅包含于中间解的条件为补充条件。鉴于社会系统论的内在逻辑以及上文对各条件变量之于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影响的论析,本研究对各条件变量在存在/缺失两种状态下何种状态有助于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时选择“存在”状态。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集中展示了影响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四种条件组态。通过对表4的具体分析可知,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单个解和总体解的一致性均达到较高水准:前者最低为0.9539,后者则为0.9514,皆高于理论上的阈值0.75以及研究设置的阈值0.80。这说明研究所发现的四种条件组合具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为解释城市社区治理效能何以实现的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组态2的覆盖率在四条组合路径中居于首位,达到0.7124,具有单条路径的最广解释力。同时,总体解的覆盖率达到0.8801,这说明:研究所发现的四种条件组态能够就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达成问题,为近90%的案例提供解释,整体解释力较强。由此,研究从多重并发因果的角度,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何以实现的问题作出了系统回应。
(三)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将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建构为如下四种类型,并针对每一类型的理论逻辑和实证依据开展具体论析:
第一,适应—达标型:以服务供给为导向的“资源整合式”治理路径。该路径说明,城市社区治理不仅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多元化资源基础上,而且应以服务社区民众为核心目标,如此才能够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有效。这一治理路径的内在逻辑为何?研究认为,通过整合建设资金、基础设施、专业力量、社区精英以及各类社区组织,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物质、人力、组织等方面的资源前提;同时,因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城市社区治理要以服务居民为重中之重。实践中,通过针对性的项目设计,发挥社区资源的服务支持功能,为现代技术的应用、多元主体的协同,提供物质、人力、组织等方面的资源保障,从而实现特色化服务模式的运行,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康馨社区的治理实践是该路径的典型代表。该社区根据不同的服务情境,充分整合所在地的物质、人力和组织资源,建立起“五圈服务”,构建起“一站一中心”集成性服务平台。在服务供给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比如,在爱心服务圈中,通过发挥社区联合党委的协调作用,该社区建立起“1+5”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不仅如此,该社区充分发挥技术的服务赋能作用。居民可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及时反映生活中的各类困难和需求,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体验“菜单式”便民服务。质言之,该社区以服务为导向开展多元化资源整合,在党建引领下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服务供给的系列项目,并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各种服务供给的微观过程,孵化形成了高质量服务供给模式,因而推动了社区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
第二,达标—整合型:以服務供给为依托的“生活互嵌式”治理路径。该路径说明,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既需要完善的服务供给模式,也需要关注社区作为生活共同体这一本质属性。这一路径的内在逻辑为何?事实上,服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社区居民在关系性、政治性、利益性等不同属性的生活空间中的各种需求。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技术手段的纳入、多元主体的协同,打造精细化的服务模式,不断夯实社区作为生活共同体的多元化纽带,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辽宁省大连市庙岭中心社区的治理实践是该路径的典型代表。该社区强调面向居民生活的各类需求开展服务。为推动社区居民生活互嵌,该社区通过采取支部微课堂、党员大走访等形式,大力推动基层党建的强化和创新,不断强化居民间政治纽带;通过搭建“阳光e站互助之家”、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等平台,强化邻里互助的关系纽带;注重扩展居民协商议事途径和空间,强化居民间利益纽带。而在不同生活情境下的服务供给过程中,该社区十分强调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比如,在党建格局下建立新型社区服务机制,形成“事情共商、资源共享、群众自治”的治理格局。通过引入新兴技术来创建特色服务项目,从而更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如建立掌上社区以便利议事协商活动的开展。质言之,该社区面向居民不同生活情境下的需求探索出系列服务供给模式,呈现了以服务供给为依托的“生活互嵌式”治理形态,不断推动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
第三,适应—维模型: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文化创建式”治理路径。该路径说明,多元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多层次文化的有效创建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大有裨益。这一治理路径的内在逻辑为何?研究认为,社区资源是社区治理的基础。多层次文化的创建要求物质、人力、组织等各类资源支持。同时,多层次文化创建的过程也有助于社区资源潜在价值的发掘,由此带动各类社区资源的有机联动。事实上,高质量的文化创建成果本身也成为社区资源的增量以及进一步吸引各类资源的磁石,进而在良性循环中不断放大资源整合与文化创建的治理效能,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有效。以天津市庆有西里社区的治理实践为例。该社区以建构居民的社区认同为导向,坚持以文化凝聚人心。通过“将党组织建在楼栋上”等基层党建创新行动,为社区文化创建提供了组织保障。更重要的是,社区内部的其他创建资源由此得到激活,相关的物质、人力资源焦点式汇聚。在此基础上,社区居民各显其长,共同参与打造楼门文化符号,由此丰富了社区居民精神生活。该社区还通过成立楼门文化展览馆,为社区居民寄托社区情感提供了公共空间。此外,通过举办邻里节、百家宴等特色节日和活动,融合正式和非正式规范的社区制度环境日臻完善。最重要的是,包括前述种种做法在内的特色化楼门治理工作孕育了向善向美的社区公共精神,居民的社区文化认同不断夯实。质言之,该社区坚持以文化促治理,在党建引领下成功发掘并整合了社区“自在”的物质、人力、组织资源,进而创建了特色化的社区文化场所、规范体系和价值理念,社区治理效能在此过程中得以不断提升。
第四,整合—维模型:“生活—文化”良性互动的“二元融合式”治理路径。该路径说明,统筹推进生活互嵌与文化创建有助于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这一治理路径的内在逻辑为何?研究认为,社区共同体更多地指向社区内部的互动网络和文化过程。社区成员在不同性质的互动中实现多元网络的共同嵌入,提高社区整合性;社区成员在社区文化的浸润下实现价值、行为和情感的互认共享,提高社区的稳健性。生活互嵌与文化创建共时交融,最大化社区社会资本,不断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四川省成都市清源社区的治理实践是对此路径的生动诠释:立足居民的社区主体地位,全过程夯实社区的生活与文化属性。该社区着力推动居民生活的全方位互嵌。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星级支部”评选等方式有效丰富居民政治性公共生活。同时,健全居民协商制度,不仅打造正规化议事空间和特色化议事规则,而且酌情邀请专家提供专业性意见和建议,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利益性公共生活。此外,通过搭建共享读书平台、培育多元化社区自组织等方式充实居民的关系性公共生活。在注重夯实生活属性的同时,清源社区大力推动社区文化创建,使二者相得益彰。向内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以“茶艺”和“蜀绣”为代表的文化符号,为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提供了多元载体。同时,以宜居、和谐为旨向,建立特色化的居民公约,并与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等机制联动,不断完善社区规范体系,推动形成了清源特色的公共精神,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蔚然成风。质言之,该社区通过统筹推进生活互嵌与文化创建,构建了本体论意义上的社区共同体,有力提升了居民的主体幸福感,使得社区治理不断提质增效。
五、结论与討论
(一)研究结论与贡献
本研究基于社会系统理论,构建起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实现路径分析框架,运用基于系统逻辑的fsQCA方法,选取2018年和2021年民政部先后验收通过的第三、第四批全国社区治理与创新服务试验区名单以及2018年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百大优秀社区工作法,集中探讨资源整合、服务供给、生活互嵌和文化创建四个维度的治理机制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协同效应,进而发掘出“治理有效”背后的动力逻辑。
研究发现,四种不同的条件组合式治理路径均可以导向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包括:以服务供给为导向的“资源整合式”治理路径、以服务供给为依托的“生活互嵌式”治理路径、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文化创建式”治理路径,以及“生活—文化”良性互动的“二元融合式”治理路径。这说明,任何单一因素均不能构成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必要条件,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这也证明了多种治理路径可以导致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具有“殊途同归” 的效果,即各治理机制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或互补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fsQCA方法亦坚持系统哲学,因而与问题意识和理论思路的本质逻辑保持一致,这进一步保障了研究的内在一致性和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实践中,可针对性地优化相关治理要素,以实质性地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有效。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三点:
其一,引入社会系统理论,在“结构—功能”的分析逻辑下,对城市社区治理实践如何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进行理论解释和经验求证。当前诸多探讨聚焦于对特定功能的实现存在影响的变量,如社区营造、社区组织、社区参与等,且注重对其“内部逻辑”进行分析,“治理有效”更多的是变量优化的“自然结果”。本文则认为,各种城市治理实践之所以能够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关键在于其承担了社区系统自我维持和良性发展所要求的特定功能,并通过实现路径的进一步发现回应了这一理论建构,从而对当前诸多探讨中涉及的变量为什么能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城市社区治理效能作出了区别于“自然结果论”的分析。
其二,发掘出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系统逻辑和组态路径,弥补了该论域下既有单因素解释性研究的不足。既有关于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研究大多为单因素解释,背后的“线性逻辑”无法在本质上契合社区运转的“系统逻辑”,这一方面限制了理论成果间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无法完全满足实践发展的要求。鉴于此,本文构建起“作为系统的社区”这一更具理论包容性和实践适洽性的分析框架,探索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系统逻辑,发展了该议题下的研究成果,同时回应了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需求。
其三,拓展了社会系统理论的应用空间,并以“功能强度”的发现丰富了其内在的理论意涵。社会系统理论源自对社会复杂性的反思,但由于偏向宏观、抽象、规范的说理而受到实证主义等的批判。本文的理论建构和实证分析证明了社会系统理论在如何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这一议题上具备良好的适用性和解释力,从而拓展了社会系统理论的应用空间。在此过程中,通过链接具体经验知识,在城市社区治理效能何以实现这一论域下发展出更加中观的、组态式的解释性框架,由此克服了社会系统论侧重于宏观、抽象和规范性说理导致的不足。同时,社会系统论假定各项功能对系统整体自我维持和良性运转的不可或缺,以及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在各组态路径内部,不同条件变量的重要性呈现差异,即不同情境下各条件变量所承担的功能存在“强度之别”,但均能通过彼此互动实现社区系统的维持和发展。这既从中观和实证的层面对社会系统论所假定的各项功能的不可或缺性和彼此交互性进行了确证,又以“功能强度”的发现对理论的内部逻辑进行了补充,从而丰富了社会系统论的理论意涵。
(二)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文的分析涉及定性文本的定量转换,需要进行一定的主观衡量。为尽可能克服主观盲目,在变量设置、测量和赋值时充分汲取了既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知识,但结论仍需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其次,运用fsQCA方法开展研究涉及理论框架下的案例解读,存在部分的信息流失问题。本文在系统视角下尽可能涵盖城市社区治理场域内的主要元素,从而最大限度地贴近具体案例情境中的复杂性。未来可在研究所得的相对抽象的结论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个案研究,从而检验和完善理论框架与研究结论。最后,研究所纳入的有效案例量仍属于中小样本,加之案例数据的客观有限性,所选案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时效性问题。因此,伴随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践经验的渐进积累,未来可将追踪官方成果与开展专题调研统筹推进,以此构建更加完善的样本群,从而开展更加广泛和细化的比较分析,以此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研究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管理世界,2003(6):52-62.
[2]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6-13(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2(1).
[4]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信息报,2023-03-01(1).
[5]陈伟东,郭风英.多重制度继替整合:单位改制社区利益关系重构[J].求索,2011(1):54-56.
[6]夏志强,王建军.论社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J].社会科学研究,2012(2):44-47.
[7]卢学晖.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政府主导的基层社会整合模式——基于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15(3):74-82.
[8][67]王永益.社区公共精神培育与社区和谐善治: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学海,2013(4):101-106.
[9]吴素雄,陳字,吴艳.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治理逻辑与结构[J].中国行政管理,2015(2):49-53.
[10]陈天祥,叶彩永.新型城市社区公共事务集体治理的逻辑——基于需求—动员—制度三维框架的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3):147-162.
[11]包国宪,王学军.我国政府绩效治理体系构建及其对策建议[J].行政论坛,2013,20(6):1-7.
[12]单菲菲.基于公共价值视角的城市社区治理绩效反思[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6):123-129.
[13]高红.社区营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基于38个城市社区营造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社会科学,2021(9):79-90.
[14]杨继龙.资源输入视角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研究——以N市H区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6(7):156-160.
[15]唐有财,王天夫.社区认同、骨干动员和组织赋权: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实现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7(2):73-78.
[16]尹广文.项目制运作: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19(3):127-133.
[17]孔娜娜.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5):29-35.
[18]燕继荣.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投资——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论解释[J].天津社会科学,2010,3(3):59-64.
[19] PENNINGS J M,STEERS R M.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behavioral view[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7,22(3):538.
[20]张锋.超大城市社区整体性治理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2,29(6):27-31.
[21]曾凡军,潘懿.基层治理碎片化与整体性治理共同体[J].浙江学刊,2021,248(3):64-71.
[22]陈文.城市社会“碎片化治理”的生成机理与消解逻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3):54-63.
[23]李晓梅.城市社区治理质量的属性、内涵和评价维度——基于社会行动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行政论坛,2021,28(1):113-118.
[24]陈友华,夏梦凡.社区治理现代化:概念、问题与路径选择[J].学习与探索,2020(6):36-44.
[25]THEODORSON G A ,THEODORSON A S.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M].New York:Thomas Y.Growell Co.,1969.
[26]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管理世界,2017(6):155-167.
[27][31][35][72][73]里豪克斯,拉金.QCA设计原理与应用:超越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新方法[M].杜运周,李永发,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4,15;21;80;104;96.
[28][33]单菲菲,高敏娟.社区治理绩效的内涵、框架与实现路径——基于2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21(5):100-111.
[29][34]扶雪琴,陈升,白秦洋.城市社区治理有效性何以实现?——基于26个典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22(6):139-148.
[30]周进萍,周沛.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生成路径、类型特质与实践反思——基于56个案例的QCA定性比较研究[J].治理研究,2022,38(6):93-104.
[32]夏鑫,何建民,刘嘉毅.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逻辑——兼论其对经济管理学研究的启示[J].财经研究,2014,40(10):97-107.
[36]易朝辉.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5):757-762.
[37]杨贵华.社区共同体的资源整合及其能力建设——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2010(1):78-84.
[38]邱柏生.论社区资源类型及其整合方式[J].探索与争鸣,2006(6):33-35.
[39]叶良海.城市社区公共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重庆社会科学,2016(12):39-46.
[40]尹忠海.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补齐社区治理漏洞中的优势[J].社会工作,2020(1):23-28.
[41]卢学晖.城市社区精英主导自治模式:历史逻辑与作用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15(8):94-99.
[42]唐娟,何立军.社区有限性与社区积极分子激励机制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18,26(6):73-79.
[43]徐建宇.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组织化的连接、选择与策略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9(9):67-72.
[44]李璐.社区组织结构优化: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应然选择——以杭州“上城模式”为例[J].理论导刊,2013(6):30-32.
[45]李雪萍,陈艾.社区组织化:增强社区参与达致社区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13(6):150-155.
[46]萬正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与变迁逻辑[J].城市问题,2020(4):33-39.
[47][52]容志,张云翔.从专业生产到共同生产: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范式转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6):91-101.
[48]曹海军.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J].政治学研究,2018(1):95-98.
[49]吴旭红.智慧社区建设何以可能?——基于整合性行动框架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0,17(4):110-125.
[50]陈志强,张红.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视角——以上海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7(1):51-53.
[51]柴彦威,郭文伯.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466-472.
[53]吴晓林,郝丽娜.“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J].政治学研究,2015(1):47-58.
[54]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3.
[55]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
[56]李斌,王杰.政党整合社区:从生活共同体到治理共同体的社区建设进路[J].广西社会科学,2022(2):121-129.
[57][60][71]刘建军.社区中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262-263;262;222-223.
[58][59]方亚琴,夏建中.社区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培育[J].中国社会科学,2019(7):64-84.
[61]李蓉蓉.城市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与社区自治[J].中国行政管理,2013(3):53-57.
[62]毛一敬.党建引领、社区动员与治理有效——基于重庆老旧社区治理实践的考察[J].社会主义研究,2021(4):115-122.
[63]卢宪英.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基层社区治理的另一种思路——来自H省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效果的启示[J].中国农村观察,2018(6):62-72.
[64]王世强.构建社区共同体:新时代推进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的有效路径[J].求实,2021(4):42-52.
[65]赵秀芳,王本法.社区文化与和谐社区公共性的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2014(10):50-54.
[66]史云贵.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与若干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4(2):88-97.
[68]买提托合提,杨雪冬.社区治理重在培育公共精神[J].领导科学,2016(24):20.
[69]闫平.社区文化:新时代道德治理的有效载体——以乡村社区文化建设转型为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21(7):188-192.
[70]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09.
[74]马奔,李继朋.我国邻避效应的解读: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16(05):41-51.
Paths to Achie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uzzy
Sets Based on Social System Theory
Ling Zheng / Zeng Hongkai
The effectiveness of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odernisation process of state and social governance.Most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have interpre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univariately and indirect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ate-centeredness,social-centeredness and public value theory resulting in a lack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field while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results are available,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ance is more a natural result of variable optimization,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theoretically ambiguous.In view of this,based on Social System Theory,the article construct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community as a system”and conducts a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28 cases,and explores the grouping paths and their internal logic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ness of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four dimensions:resource,service,life and culture.The study finds that all four grouping paths can achieve effective governance,including:“resource-integrated”governance oriented to service provision,“life-embedded”governance based on service provision,“culture-creating”governance based on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dualistic integration”based on the benign interaction of“life-culture”;different interaction logics and functional strengths exist within different paths for each condition variable.The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natural consequentialism”;it expands the application space and internal logic of Social System Theory;an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different regions to explore an adaptive approach to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Community Governance;System Theory;AGIL Model;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Urban Grass-roots Governance
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