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丽 石蕊
新疆石河子卫生学校 (新疆石河子市 832000)
为了更科学,全面地了解我校在校生的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增进在校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本人采用学生心理状况量表(PHQ-9) 和快速自我测评(GAD-7) 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变化及心理状况调查表对在校生的心理卫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试图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指导与预防。
针对我校参与调查的全日制中职一年级新生,采用发放PHQ-9 与GAD-7 的心理调查问卷,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量表的填写,发放并收回问卷500 份,对有效卷422 份进行分析统计。
参与调查并收回有效问卷的全日制中职一年级新生共计422 名学生,年 龄15-22 岁;其中男95 名,女326 名;少 数民族146 名,占受检人数的35%。
后疫情时期的人们会产生一些较普遍的不良心理反应,例如: 心情不平稳,易产生震惊、恼怒、内疚、烦躁等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改善。总体表述如下:
本研究通过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变化及心理状况调查表和学生心理状况量表对学生复学后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量表以多个压力源因子即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经济等来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心理负荷处在中等或偏上水平,而相比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在本次新冠疫情下学生的心理负荷水平明显偏高,其中以就业、学业、经济等三种压力源因子的平均得分较高,其次为人际关系压力,说明了就业、学业和经济等三种压力源因子才是学生产生心理负荷的最主要源头。本次研究发现学生的压力水平相较于非疫情时期略有升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与 COVID-19 暴发时期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与传播,学校采取延期开学、减少外出、线上学习等疫情防控措施打乱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计划,在自评居家学习效果满意程度中,40.02% 的学生表示不满意等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所致。在经历一场超长假期后的复学使得其从轻松懒散转入战斗状态需要强大的心理适应能力,这给不少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其心理压力水平略有升高。
从新型冠状病毒刚出现到新型冠状病毒大暴发期间再到防控新冠的前数个月,再到现如今,当我们在“感到压力,忧虑或迫切”“不可能阻止或限制恐慌”“对不同的事物担心过度”“有一些担心或忧虑”时总体上呈现了下滑态势。由此可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学业、就业是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压力源,而“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帮助很大”的符合程度与疫情在家学习效果的满意程度是本次调查中学生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提示学校密切监测学生疫情后期的心理健康变化情况,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续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至恢复正常水平。此外,中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提升学生的支持与认可程度,增强其心理应对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呈暴发式增长,总体逐年缓慢增加。全球研究国家以美洲与亚洲国家为主,其中美国在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我国在科研产出量上与美国差距较小,但缺乏高质量的研究;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集中于“焦虑”、“抑郁”、“心理应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认知”及“影响因素”;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很多学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仅限于疫情暴发初期,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流行后期监测的研究较少。
对后疫情时期的很多中职学校而言,常规的测温,消杀,通风以及检测等,这都是学校学业以外的一些工作,而不是由家长在旁边管束、由老师在耳边念叨,而这些工作全靠学生自学。但是,在离开家庭的初期,家庭的自理能力弱会导致一些家庭的障碍,从前应该由家长帮助管理的事情如今全落到了自己头上。一旦不能进行帮助,自己也没有掌握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就容易形成心理问题,遇到困难要么一蹶不振,要么形成一些偏激举动,以至造成很大的不良后果。
1、经常保持睡眠和休息,要是睡眠状况不良时可做些放松运动,或参加一些体育活动;2、保持基本膳食,丰富的营养素是人们对抗疾病创伤、健康的基本保障;3、与亲人和好友们相聚时,有什么需要,一定要及时向亲人和有关人士表示;4、不能隐瞒情感,试着将感受全部说出来,让亲人和好友们共同分享悲伤;5、切勿出于负面含义或忌讳,而避免与他人谈及自身的伤痛,并使他人有机会认识你;6、不能阻碍朋友们对疼痛的倾诉,让他们表达你的伤痛、是有助于你缓解伤痛的途径而已;7、不能勉强自已和别人去遗忘伤痛,因为伤痛还会存留一段时间,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你的好友或者亲人共同去分享伤痛。更严重的则需要去医院心理门诊或精神科寻求帮助。
面对已经逐渐熟悉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我们要学会“接受”,学会“适应”。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正确的认识和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环境呢?
1、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
认识新环境的好处,也才能让人们重新体验生活的乐趣。后疫情时代的防治技术虽然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日常生活中一定还有许多的不便利。同过去学校一样,环境会有很多的变化,再加上孩子们在校甚至住校,离开了父母,脱离家庭后,会觉得校园处处不如意。但事实上,在每一个环境中,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在这种时候,学校就会着重于新的环境的优点,包括新的管理措施,漂亮的新学校,环境的消杀和灭菌等等。只有你用心发现,就会有快乐。
2、充满自信。
一些中职学生之所以在学习生活等适应问题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信心不够。中职毕业生必须保证包括自身在内的每个人都具备了冲破困难的本领。而具有信心就可以带来正面的自我暗示,从而鼓舞学生们更好的完成工作。而没有自信和存在畏难心就可能带来消极的自我暗示,成为他们完成和适应工作困难的最大阻力。而培养信心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形成正面的自我对话,从而改变对人、对事物的看法,并相应减少期望值,在微小的努力过程中获得了成功和愉快的心灵感受,并以此提升自信。所以,如果具备坚强的信心和充分的信心,再配合正确的工作手段,就必然可以更加愉快地顺利完成环境适应和性格改变的工作,从而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本领。
3、积极行动。
积极采取行动了解校园,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规定和流程,并多与学校教师以及高年级的同学沟通,多参与线上集体教学活动;同时也对学生以前的生活方法、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和现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对比。走进校园以后,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校园环境,多关注观察学习情况,在新入学教育中多熟悉与校园相关的规章制度,因为这种制度对于学校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要多与最高年级的老校友和教师保持联系,在他及其老乡们的协助下尽快地了解学生的校园环境,熟悉目前在这种环境的操作规范和与以前的不同情况,了解学生将来就读的学科和课程,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
4、改善人际交往。
因为各地区人际交往方法、生活习惯不一样等因素,新的社会生活环境条件使人际交往中也会产生某些不好现状。如有些人无根据地揣测和质疑他人,总误认为身边的人都是不可信任的、无法交往的,总猜疑别人对他不怀善意,也不认为世上有好人,因而处在心理孤立状态,自己闭塞等。同时因为各种人际关系问题的出现,也使这些中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以反面心态居多,如憎恶、妒忌、猜疑、恐惧等,形成了抑郁、不安、寂寞、焦虑、恐惧等不好感受,重者甚至厌世、轻生。这种错误的情绪情感一旦长期强烈地持续,就会导致中学生身体内多个脏器功能的紊乱,因各项功用不配合而导致各类生理心灵的病症,以至危及他人与社会。改变自己;有些人看上去非常强势,这样的结果肯定是对我们成长不利,别人可能看不惯就会故意与你为敌。主动交流: 所以需要经常积极地与同学和舍友进行交流,从而和大家打成一片,积极关注并帮助他人。说到底,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我。控制情绪: 人在校园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委屈、误会,这时就要注意自己并学会管理自身的情感,不要为了一点细微的人际磨擦和冲突,就动辄闹大情绪、滋生小事端,从而影响家庭团结,更不要由于心情不良而影响了整个校园生活,否则就不能良好地和人打交道,也无法在校园生活中实现人与人之间正常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善待他人。人们必须学会善待别人,并对他人好,其他人才有机会对你好,否则,我们就不会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友谊。
5、要正确对待恋爱。
爱也是一种选修课,学有余力的人也应该选修。正确处理好爱人、学习、生存三者间的人际关系。虽然情感是人生命的一项大事,但它并不是人生命的全部。而中等专业的学生也必须以学习为重,因此学习是学生的首要目的。要有培养爱人的能力,迎接爱人的能力,以及抗拒爱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里有了爱人,必须勇于以恰当的方法表现;在面临别人的示爱中必须学会取舍,并适时作出接纳或抗拒的决定。能够接受求爱拒绝或抗拒求爱的心灵困扰。对自己不喜欢接受或认为不应该接受的爱人有信心拒绝。端正了爱恋心理动机,感情对象就是未来的志同道合、能够白发偕老的终生伙伴,并不仅仅在于安慰解闷,而是寻求激情,也不能仅仅在于性爱的愉悦。虽然情感目标的确定是个很复杂的工程,也不能忽略了对经济、政策、思想、个性等的影响,但共同的志向的指引、共同的道德与精神价值是最基本的。而爱恋心理动机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的恋情的顺利与否。
6、自我意识方面。
学会适度关注疫情信息,防止信息量过载。以官方信息为首选,看到能够扰动情绪的报道有意识略过。面对因疫情带来的生活节奏改变,学会制定生活、工作计划。尽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要学会自我暗示,增强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对抗压力、焦虑或处理它们、相信适度压力会让自己更好。积极寻求支持,倾诉是很好的减压方式。给信任的朋友打电话,积极主动释放压力和处理负性情绪。接纳自己的一些负性情绪,要知道在疫情防控常态下出现一些恐慌、焦虑、心身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苛责自己,允许自己存在不完美和合理宣泄。保持生活平衡,专注于某件事。或者学习一些减压放松技术、寻找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音乐等。如果自己确实无法调节一些不好的感受和情绪、出现抑郁、消极念头或者严重失眠等,需要考虑求助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
1、改变不合理信念。
学校作为高于社会面管控的重要防疫阵地,需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正面的思维和想法,让学生能够合理客观全面的看待疫情,避免思维灾难化和绝对化,从疫情中看到生活的希望和美好。防止以偏概全,积极合理的认知能够增强身体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抵御病毒的入侵。
2、加强对中职生的的心理辅导和援助。
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认知改变和情绪调整,并学会积极心理暗示,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开通必要的心理援助热线,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专业优势,为中职生提供心理帮助。引导学生培育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保持基本的学习生活规律,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睡眠,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身心愉悦。让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恐慌,能够客观、理性积极的应对。
3、官方及时准确发布舆情信息。
学校要积极向学生传播准确的疫情下的学校政策及课程安排,普及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同时宣传行之有效的防护方法,通过充分利用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传播校园正能量,发布准确的疫情信息来正面引导学生,警惕和防止错误疫情信息的泛滥,坚决抵制不良信息对学生良好心态的影响,以获得学生们的理解。
4、要关注特殊群体。
重点关注来自疫情较影响较严重、心理素质较差的、气质类型为“胆汁质”和“抑郁质”以及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他们受到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比较大,学校及老师班主任要重点关注这些人群,防止危机事件发生,做好这些学生的安定稳定工作。及时主动为同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困难的学生具备安全感,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后疫情时代的反思要求学校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也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能力。心理学认为,当人在步入一种全新环境时,人的下意识就会作出比较性的自我评价,对步入中后段疫情时期的学生来说当然也不例外。对于新环境,每个学生都有重新感知世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认识和评估自身就极其易形成各种偏差。自闭、抑郁情感、社会方面的问题等都是从错误的重新感知世界而开始的,更严格的自我意识障碍可能还会产生精神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