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十九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的目标与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地逐步建设了功能多层次、模式多样化的非遗工坊。基于非遗工坊而进行的非遗传播、非遗传承、非遗转化等项目,不仅在推进乡村经济文化发展上卓有成效,更显著丰富了非遗文化普及和宣传路径。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与线下相并行的线上工坊建设也在有序地展开。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拓宽了非遗工坊数字化的道路,加速数字化进程的极速发展。梳理并总结非遗工坊开设经验,归纳非遗工坊开设功能与模式。结合当前非遗工坊数字化现状,分析建设过程成果与经验,并据此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数字化进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工坊;数字化;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5-0075-03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07)阶段性成果。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世代相传、艰难保存下来的农耕历史活体文明,在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价值。而凭借非遗文化拉动经济发展,尤能充分体现其多重意义。在2017年我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为达成“农业强、农业美、农业富”的最终目标。总书记着重指出,要将我国的非遗优秀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壤里面根深叶茂。在满足农业生产力、环境保护与基层治理等重点发展要求的同时,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发展、转化和创新农耕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则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基地,是非遗文化外向发展的圆心,是非遗精准扶贫的大本营。在这一场域内,以非遗传承人为核心,为一系列非遗技艺传承、展示、创新活动提供创造空间。
实体工坊的开设,在挽救和弘扬非遗文化上大有裨益。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与生俱来的非物质形态,以及对非遗传承人的强烈依赖,致使技艺留存仍存在巨大困难。而技术的赋能,为非遗工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跟随数字信息化进程,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非遗领域的渗透,不仅在助力非遗形式创新转化上大放异彩,更催生出数字化工坊建设这一新姿态。数字工坊培植下的数字化非遗文化,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博得转机。
二、非遗工坊发展现状综述
從帮扶到独立发展,非遗工坊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据点。基于本土非遗传统工艺,工坊主要承担进行非遗手工艺品的生产转化、传承人培养以及非遗设计研发的要务[1]。一方面,带动农村贫困地区脱贫,以及助力脱贫、巩固成果,解决就业生产问题。针对贫困地区人口,将非遗工坊与产业化结合后提供就业岗位并增加收益[2]。另一方面,还肩负着传承发展非遗手工艺的任务,以精神文明转化促动经济发展[3]。该模式以非遗为特色扶植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以丰富的精神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授之以渔”替代“授之以鱼”,全面控制“走老路”式单方向捐款、捐物的输出举措[4]。我国于2021年,宣告了全国脱贫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成就[5]。在扶贫工坊贫困摘帽后,非遗工坊如何持续发挥效用,如何在脱贫后继续推动当地文化经济发展,进一步解决当地就业、增收,成为眼下继续攻克的难点[6]。
数字化工坊发挥线上优势,赋予非遗数字生命,使之更好地走进和融入现代生活。传统手工艺适应现代生活习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融合,能够更迅速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活态呈现于现代社会[7]。而空间的阻隔,是线下工坊难以突破的瓶颈。线下工坊始终存在地域局限,反观线上工坊则突破了空间限制。其一,非遗数据的储存空间。在数字化赋能下,非遗数据能够实现共享共创虚拟资源库,在各种非物质形态类型数据的记录、储存、梳理、管控上得到无限拓展。其二,非遗文化传播空间。对比线下工坊有限的非遗文化培训、非遗文化体验等活动,线上传播空间不受环境、地域限制,在传播路径和方式上拥有更多余地[8]。其三,非遗及技能传承资源空间。线下工坊依赖传承人示范甚至全权运营,传承人的减少和老龄化主宰了非遗文化的命运,而线上工坊则能通过数字科技记录技术[9]。
非遗保护的形式也应与时俱进,与当前社会需求与形态相结合。线上线下工坊并行,不仅仅是将线下的非遗体验、展示活动迁移到线上,更要利用新技术,在展演形式、科普方式、交流平台等方向进行创新探索。线下工坊主要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建立工作室相结合,由传承人为核心进行运营。或与农村合作社联合,发动当地群众通过传习所培训,进行作品生产劳动从而获取效益。更有与企业合作,在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方面融合非遗元素,将商品与非遗紧密联系[10]。而数字化线上工坊,则多从虚拟视角产生影响。起到非遗资源交换平台、非遗资源学习传播平台的双重作用。在此既可以进行交流、生产,又能开展研学、培训、讲座等活动。总结当前数字工坊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交互体验为主的云工坊,以知识科普为主的小程序,以新媒体转化的直播和小视频,和以娱乐为主的非遗衍生小游戏[11]。在区块链等技术的加持下非遗数字藏品产业,加入VR、AR虚拟成像技术的非遗博物馆等现代形式的传播,也在进一步推动非遗传播[12]。
三、非遗工坊转化经验原则
综上所述,非遗工坊开设将历经从技术帮扶到可持续创造的目标转变。最初以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工坊为主体,切实带动本土民众参与到专业从业者和传承人培训中,解决就业岗位缺口问题。作为非遗文化学习和传播的场所,挖掘丰富的精神文明资源,并将之转化为稀缺经济资源。而在实现脱贫目标后,工作重点则将转向可持续发展工坊建设。在这一目标任务的转变过程中,数字化充当催化剂,更好地帮助非遗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与当下的受众习惯、需求、喜好相紧密结合。
以入选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非遗彝绣工坊为例,在数字化赋能下,各地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彝绣工坊持续重视非遗文化产业的培育,通过合作社与非遗工坊的建设,带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以政府机构为主导,开设非遗彝绣培训、交流和比赛,再进一步通过人才创造的非遗作品与衍生品解决就业岗位缺口。为本地提供新的优良契机之外,更促进本地经济市场发展。通过一系列良好的引导,非遗彝绣为当地人民尤其是妇女增创收益,甚至脱贫致富。彝绣产品不仅打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渠道的销售,更有海外订单的输出。无论是从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上,还是从经济的发展上,这样的实践都产生了相当出色的成效。总结工坊在数字化上实施的具体举措,可主要归纳为三点。
其一,非遗专业技能启发培养,依靠数字化搭桥建梁,打破地域和信息壁垒。站在非遗发源地的角度,非遗文化扎根于乡村,生活生产条件有限,信息通道、学习渠道更加受限。而在普通受众的角度,非遗技艺的了解和学习必须亲临线下工坊参加教学,出行成本和时间成本高,直接截断了普通民众与非遗文化结缘的通路。而依托数字化路径,可打通与非遗的信息桥梁。如玉溪市录制非遗彝绣网络课程,对该项非遗技艺的历史文化、图案设计以及基础技法等做出介绍。观众通过新媒体平台,根据自己学习偏好和意愿,主动接触非遗技法,了解非遗发展现状。
其二,数字化创新设计,帮扶非遗元素应用转化,将传统审美融入现代生活。在数字化技术助力下,非遗技艺保存和记录基础上,已然形成有序、有条理的数字保存流程。利用严格保留储存下的原始技艺,进一步思考创新转化的方式,令传统技艺焕发新生命。数字化技术注入设计中,为非遗文化的呈现提供新通道。科技艺术带来创作方式的进化,利用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AI绘画工具的辅助,深度学习纹样图库,并启发设计出更多的系列作品。Amper Music、Music Gen、Soundful等AI音乐生成器帮助下,谱写新的乐章。或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下,经过数字艺术设计加工,以新的姿态呈现在现代网络游戏、数字动画、数字影像艺术领域。以最为前沿的方式,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的数字藏品创作出版。也可以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赋力下,在博物馆、美术馆、手机APP等多元场所,进行非遗技艺陈列和展出。
其三,打开线上数字营销通路,带领非遗文化与产业融合,打造独特而有内涵的品牌。线上、线下工坊实行产业增收,以设计充当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之间的纽带。积极搭设非遗与品牌产业之间关联,例如,由清华美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孵化的汽车内饰设计,由侗锦非遗工坊打造的“呀啰耶侗锦”织造技艺文化产业品牌。都在非遗产业化上作出大胆且成功的尝试。而转移到线上,则表现为工坊与市场营销的对接。在数字社交平台上,利用短视频直播等虚拟平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培养打造非遗手工从业者,作为网红博主在自媒体带货。以PGC(专业内容生产)带动UGC(用户内容生产),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纪录短片,将非遗种子播撒到更远的地区。线上教授非遺技艺,展示非遗成果的同时,带动流量变现。
四、非遗工坊数字化发展进路构想
数字化工坊没有具体的形态和载体,是非遗的每一寸文明与数字化技术紧密结合的集合体,是二者互相的深层嵌入与融合。根据当前数字化工坊建设中的境况,对非遗工坊数字化的进路进行构思。
第一,数字化工坊功能的目标设定,随需求而设计。与实体工坊目标所不同,数字化主要是针对非遗相关信息的传播。其受众往往面对的是普罗大众,应该做好市场调查入手,提前弄清大众对于非遗的定位与需求,判断受众是偶然的兴趣、长期的热爱还是短暂的好奇。数字非遗工坊建设目标,是制定非遗任务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迈向品牌化的第一步。需要在着手之前,在框架搭建之时就调查明晰。
第二,数字化工坊的模式设定,需提前进行框架布局。非遗与产业的结合并不是偶然,而是从非遗文化中发掘出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并打通掌握使用法则。由于非遗文化是无形的,难以进行复刻,因此需要糅杂多种方案进行应对。不论线上或线下工坊,始终存在拉动经济的目标。因此,数字化的工坊模式设置要与市场紧密结合,调查市场需求,利用适当的技术完成目标任务。最终将非遗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完整展现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
第三,扎实的人员基础铺设,为数字化工坊持续性发展奠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无形的资源,千百年来依附于人的传承,传承人是非遗留存的重点是根基。在线下工坊建设中,人才基础的培养作为重点,直接与非遗文化传承的质量和保护的程度相关联。工坊发动本地手艺人、高校学子、企事业单位从业者积极参与其中,在非遗文化浸润下,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而数字化工坊的盈利模式、传播模式与线下大为不同。更需人才的培养作为发展基础。不仅要发动参与人,更要找到承担传播、设计、制作等不同层面的技术人员。为非遗数字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障。
第四,数字化传承场所搭建,仍然是非遗保护重点部分。由于非遗文化有很强的在地性,对于其传承的场所、工具等要求较高,脱离开这一情境则会消减非遗传承的效果。因此,线下工坊由国家和政府牵头支持开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传习所和展示交流空间。而数字化工坊同样需要虚拟平台场地支持,为线上的教育教学、文化传播等铺设道路。当前新技术与各大产业融合,采用线上与线下同时并进的方法。将信息存储量无限放大,容纳更多受众人群,并吸引引导流量参与到非遗的文化传播实践中。
第五,确保决策方向的前瞻性,紧跟技术发展浪潮。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至少上百年的古老技艺,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生活中继续活态传承,除传统文化赋予的不灭魅力之外,更有在与科技结合中诞生的生命力。而数字化工坊,一方面继承了线下工坊的同种任务,另一方面持续在技术迭代的进程中,不断更新技术、跟进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曾经提到,只有深入且完整地了解传统文化历史,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尝试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和再发展。我国非遗工坊建设,将在继承传统与现代发展相互帮扶,走出一条有效的、有特色的文化传承之路。
五、结语
随着我国非遗工坊数字化进程不断深入,数字化渗透非遗行业,为传统文化再次激发活力。而非遗与科技结合层次尚浅,前沿性决策不足,人才基础层次不丰富等问题逐渐浮现。因此,在探索与技术本身结合的路径同时,更应该从内部着眼,深入思考数字化嵌入非遗工坊的逻辑路径,预估进路方向,并搭建工坊数字化发展框架。以数字化工坊为基点,为非遗传统文明拓展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巨山,叶涛.国家战略背景下传统工艺工作站与非遗工坊建设探析[J].文化遗产,2023(01):31-39.
[2]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與完善——基于鲁锦项目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01):52-57.
[3]石美玉.非遗工坊: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振兴乡村的模式创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05):43-46.
[4]刘永飞.西部民族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开发研究——以国家级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中州学刊,2013(10):91-94.
[5]新华社.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EB/OL].(2021-02-25)[2023-08-25].https://www.gov.cn/xinwen/2021-02/25/content_5588768.htm.
[6]刘芯瑜.非遗扶贫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宁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例[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1,23(01):56-60.
[7]许子婵.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传统手工工坊发展路径——基于对山西霍州年馍的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2022,39(06):46-51.
[8]余慧娟.非遗传承保护的思考与研究——以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数字化建设为例[J].艺术市场,2022(12):96-98.
[9]陈海东,林桦,杨博涵.论非遗产业化过程中传承人的困境与发展出路——以东莞莞香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01):84-88.
[10]卢东磊.日照市积极打造“非遗工坊”探索非遗生产性转化日照模式[J].人文天下,2019(18):48-50.
[11]高紫薇.多维度体验非遗工坊对非遗现代传播意义的研究——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0,49(11):52-54.
[12]李燕琴,王鑫蕊.乡村非遗数字化创新的主客价值协同路径:共振-共创-共生[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05):40-43.
作者简介:
王嘉奇(1992-),女,汉族,四川乐山人,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非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