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出版社打造主题出版精品的有效策略

2023-12-18 10:25:14薛菲
出版广角 2023年19期
关键词:精品选题出版社

【摘要】地方出版社作为主题出版的重要践行者,应本着“内容为王”的价值观念,专注于打造精品内容,从而在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事业的同时,在自身“双效”提升和地方发展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地方出版社应从以下方面打造出版精品: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内容策划工作,根据要求做好主题出版内容准备工作,结合本社和本地特色创新主题出版内容叙事角度,以鲜明题材讲好主题出版内容故事;积极引入融合出版技术,丰富主题出版内容产品形态;强化主题出版内容生产实效,以分众化定位扩大主题出版内容覆盖范围;以科学考核方法提升主题出版内容质量管理水平,打造主题出版精品。

【关  键  词】主题出版精品;地方出版社;叙事角度;融合形态;管理

【作者单位】薛菲,山西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7.9【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19.011

自2003年主题出版工程实施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引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倡导下,主题出版已然成为出版业服务大局、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陈亚等学者表示,主题出版立足于党和国家工作布局,聚焦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题材、重大理论等,反映时代需求和社会现实,其本质是一种时代出版形式,因此主题出版的内涵和外延也处于不断深化和拓展之中[1]。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并明确指出要做强做优主题出版,这意味着新时期的主题出版已不再是单纯的政治任务,需要不断深化创新,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以“双效”俱佳的高质量内容精品实现“叫好又叫座”的目标,这也是“十四五”时期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出版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出版社更要立足新时代发展目标,充分结合自身特色优势,精心打造高质量内容精品,在助力主题出版事业繁荣昌盛的同时为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实现“双效”目标。

一、地方出版社打造主题出版精品的现实意义

在经历了倡导和指引、支持和强调、强化与拓展三大历史发展阶段后,目前主题出版工程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引导及出版单位的积极实践下,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主题出版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延伸,为地方出版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要求。对地方出版社而言,打造主题出版精品,不仅关系自身发展效益,也对主题出版事业乃至地方发展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打造主题出版精品是地方出版社提升“双效”、加快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要手段。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意味着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考核被量化,主题出版成为重要指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出版社打造主题出版精品成为量化和提升自身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正因如此,近年来中国出版政府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以及“中国好书”评选活动等都将主题出版精品作为重点评选对象,并以此彰显相关出版单位的社会价值。不仅如此,随着主题出版的繁荣发展,其带来的市场经济价值也不容忽视,甚至成为部分地方出版社破局出圈的新兴路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不仅将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作为出版业的首要目标,还明确提出要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出版精品,这意味着在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地方出版社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更多主题出版精品彰显自身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

其次,打造主题出版精品是地方出版社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事业的必然要求。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事业,既需要国家层面的叙事创新和内容创新,也需要地方层面的叙事创新和内容创新。近年来,地方出版社凭借特色资源和优势,逐渐成为主题出版多元化发展的生力军:2018年全国各级各类出版社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81种,地方出版社有42种,占比43.3%;2022年全国各级各类出版社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160种,地方出版社有107种,占比66.9%。主题出版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地方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各地方出版社为打造主题出版精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手段。如: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成立重点项目编辑室,负责策划出版国家级主题出版项目,目前已成功打造了《跟着共产党走:一本给青年人看的简明党史》《为了新中国: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等主题出版精品;山西教育出版社积极联合山西广播电视台,以青少年读者群体为目标对象、以地方党史文化为内容核心,在纪录片《红色风华——讲给青少年的山西故事》的基础上推出了优质同名主题图书,以地方视角凸显新时期主题出版的个性魅力。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地方出版社的参与,必将有更多主题出版精品出现,切实实现做强做优主题出版。

最后,打造主题出版精品是地方出版社助力地方发展建设的有效路径。地方出版社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围绕地方发展与建设主题贡献自身的力量,以此彰显主题出版的价值意义和现实关怀。一方面,打造符合地方现实、独具地方特色的主题出版精品,是地方出版社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地方发展建设的重要路径。如:湖南人民出版社近年来立足湖湘文化特色,相继打造了《十年:我们的故事》《我们湖南这十年》等系列主题出版物,为“书香湖南”建设和文化强省建设贡献了地方出版的重要力量[2]。另一方面,打造地方特色主题出版精品,是地方出版社获取新发展机遇的有效路径。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打造的《老街漫步:哈尔滨历史建筑寻踪》主题出版物于2017年面向外国读者推出英译版本,不仅有效宣传和推广了地方文化,也在吸引其他国家和地区读者关注、创造文旅机遇中发挥了積极作用。可见,地方出版社依托地方特色禀赋或发展实践打造的主题出版精品,不仅对自身和主题出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书香城市、文化强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乃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有积极意义。

二、地方出版社打造主题出版精品的有效策略

坚持打造优质内容精品,一直是地方出版社做强做优主题出版工作的关键。尤其在数字化、碎片化、多元化的信息生产环境,大众阅读机制、产品服务形态络绎不绝,地方出版社要始终保持内容定力,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悉心打造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时代和社会、无愧于人民群众的精品内容。

1.精心准备,做好主题出版内容策划工作

(1)摆正心态,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内容策划工作

主题出版精品离不开优质选题的支撑,开发优质选题需要地方出版社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内容策划工作,以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心态为主题出版选题工作做足准备。地方出版社必须摆正心态,在充分了解和深刻认知主题出版价值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主题出版内容策划工作,精心开发优质选题,为打造主题出版高质量内容精品夯实基础、做足准备。随着主题出版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地方出版社更要善用资源、健全机制、调整策略,高度重视并积极创新主题出版选题策划工作,以此形成“溢出效应”,为打造高质量内容夯实基础。

(2)提前策划,根据要求做好主题出版内容准备工作

随着主题出版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影响力日益增强,短期应景策划已然不能满足主题出版的要求,尤其那些体现国家意志或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题,更需要地方出版社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基础上不断拉长时间线才能达成目标。因此,地方出版社在主题出版内容选题开发方面,应从短期策划向长远布局转变,通过提前策划做足准备工作,为打造高质量内容提供保障。浙江教育出版社准备了4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红船启航》主题出版选题开发策划工作,在选题角度、叙事策略、内容结构、价值内涵等方面精益求精,因而成效显著:《红船启航》不仅入选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还在上市不到1年的时间里重印了6次,累计发行13.5万册,真正实现了“叫好又叫座”。随着顶层规划设计的不断完善,地方出版社应在精准把握主题出版大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年度选题规律,如关注中宣部办公厅印发的主题出版年度选题重点规划,提前策划和精心挖掘主题出版优质选题,为打造高质量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2.立足优势,创新主题出版内容叙事角度

(1)结合本社和本地特色,创新主题出版内容叙事角度

近年来,无论是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项目,还是教育部重点主题出版选题项目,都格外重视以地方叙事为主要角度的内容作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具有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的主题出版内容更容易获得支持。因此,地方出版社要充分厘清本社专长和优势,有机结合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从地方叙事角度创新主题出版内容叙事,以此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和鲜明内容特色。如山西教育出版社以“教育主题出版”为内容叙事角度,将本社在教育出版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山西省积累的红色文化资源强强联合,推出了《红色风华——讲给青少年的山西故事》主题出版物,既顺应了党史教育学习热潮,又传承和弘扬了地方红色文化精神。云南人民出版社的《“独龙江样本”——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长江出版社的《中国南水北调70年》、郑州大学出版社的《永远的丰碑——焦裕禄画传》等一大批主题出版物,都采取了地方叙事的内容创新视角,旨在凭借本社和本地区资源优势,进一步丰富主题出版内容,生动、形象地讲述地方故事。当然,在创新主题出版内容叙事角度时,地方出版社要善于提炼和阐释,切忌由于内容空洞降低主题出版的价值效益。

(2)树立原创理念,以鲜明题材讲好主题出版内容故事

就现阶段的主題出版实践来看,内容同质化现象值得关注。地方出版社应树立原创理念,坚持“大小结合”的出版思维,以鲜明的题材讲好主题出版内容故事,实现思想性与可读性、价值性与传播力的高度统一。如云南人民出版社近年来扎根本土特色,深入挖掘极具时代价值意义的鲜明题材,先后打造了《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图说怒江扶贫与跨越50年》《农民院士》《张桂梅》等主题出版精品力作,其成功之处在于题材鲜明且富有时代意义,将云南本土的民族文化资源、优秀模范人物作为主题出版的原创故事线索,不仅契合社会发展现实,也满足大众的阅读期待,为主题出版“飞入寻常百姓家”奠定了基础。在主题出版题材选择和内容创作过程中,地方出版社既要做到锐意创新,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凭借真实的故事引人关注,从而在避免同质化、模板化现象的同时,不断提升主题出版产品的内容感染力和传播影响力。

3.善用技术,打造主题出版内容融合形态

(1)积极引入融合出版技术,丰富主题出版内容产品形态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逐渐深入大众生活的各方面,由此带来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的深刻改变,数字阅读渐成主流,这也对主题出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和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等相关项目的引领下,地方出版社须精准把握融合发展机遇,积极引入数字出版各项技术,加快开发形态多元的主题出版内容产品,如有声书、视频图书、VR图书、立体图书等,以此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元的阅读选择,确保主题出版产品精准触达用户,实现价值效益最大化目标。如:希望出版社在推出主题图书《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的基础上,联合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节目中心制作了同名有声书,旨在通过“纸书+有声书”的产品形态打造主题出版内容矩阵,实现出版增值目标;河南教育出版社立足地方红色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运用VR技术创造性地开发了《那年的红军(VR动画)》,不仅丰富了主题出版的内容呈现形态,也获得了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促进主题出版内容效益的提升。

随着融合出版技术及运行模式的成熟,地方出版社还可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主题出版“一种内容,多次开发”的理想目标。如学林出版社在《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的开发过程中,既利用科大讯飞的数字技术打造了线下学习体验场景,又通过融合出版模式推出了系列主题文创产品,有效实现多元内容场景融合发展的目标,这为地方出版社打造主题出版精品提供了有益启示。

(2)巧用善用新兴智能技术,强化主题出版内容生产实效

当前,以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新兴技术,正悄然渗透至社会各领域,在出版业的内容生产与创作、编辑与加工、校对与审核等方面提供了无限可能。在此背景下,地方出版社要巧用、善用新兴智能技术,以技术赋能主题出版内容生产,从而在提高策划、创作、编辑加工实效的同时,助力主题出版全面宣传与深入推广。

目前,出版业在新兴智能技术应用领域已有实践:2022年,数传集团创造性推出元宇宙品牌沐然星Metabookstore,打造了包含元宇宙书店、元宇宙图书、数字藏品在内的全新业务体系;2023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在科幻小说《拉丁姆》的封面设计过程中创新引入生成式AI技术工具;2023年4月,中信出版集团公开披露,公司将启动“AIGC数智化出版项目”,建立“平行出版实验室”,加速推动AI技术在出版流程中的应用,提高出版效率,降低成本费用,同时在出版新模式、新领域积极孵化创新项目。

尽管现阶段的地方出版社和主题出版领域还未出现新兴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实践,但技术赋能出版创新已然是大势所趋。考虑到主题出版的内容权威性和专业性特征,加之技术研发和投入力度有限,地方出版社可以通过跨界协作和优势互补的方式,将新兴智能技术应用于主题出版的选题预測、内容审核与编校等方面,同时采取人机协同的生产模式,在确保主题出版内容价值的同时,尽可能提升出版实效。地方出版社可与科大讯飞、华为等技术型企业携手合作,创造性地引入新一代智能技术,使其在主题出版选题开发、内容纠错、专业翻译等方面积极赋能,为打造高质量内容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深化发展,提升主题出版内容管理水平

(1)分众定位,扩大主题出版内容覆盖范围

现阶段地方出版社在主题出版内容品类方面仍以党史研究、学术理论等图书为主,虽然专业性和权威性较强,但亲民性和可读性一般,导致主题出版的内容吸引力和传播影响力有待提升。《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强调,新时期的主题出版要面向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大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在此背景下,地方出版社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分众化内容定位推动主题出版深化发展,以丰富的产品品类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尽可能提升主题出版的内容吸引力和传播影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地方出版社可采取基于读者群体的分众化定位策略,根据不同群体的年龄、职业以及阅读偏好等特征生产相应的主题出版物。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针对少儿读者群体打造了“童心向党·百年辉煌”融媒体系列产品;云南人民出版社针对工农读者群体推出了《农民院士》主题出版物。未来,地方出版社还可进一步细化读者群体,推出适合老年读者群体的主题出版精品,以此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主题出版内容矩阵。

地方出版社也可在已有产品体系的基础上深化内容定位,将主题出版覆盖更多学科领域。即不局限于党史研究、学术理论图书等,还要打造文学艺术、传统文化、科普知识等领域的主题出版物,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选择。如: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立足我国航天航空科技领域推出的“中国探月工程科学绘本”系列;长江文艺出版社立足文学艺术领域打造的长篇主题小说《天露湾》。

(2)科学考核,提升主题出版内容质量管理水平

虽然国家及行业相关部门针对主题出版的社会效益考核提出了一定要求,但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大多数出版单位尤其是地方出版社还未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及需要的主题出版考核机制。地方出版社要立足自身现状,建立健全内容考核机制,以此提升主题出版内容质量管理水平。一是根据主题出版现实需求设立专业部门或工作专班,负责主题出版内容生产相关工作。目前,以贵州人民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等为代表的部分地方出版单位已经设置了专门负责策划出版主题出版产品的编辑部,并科学制定部门内工作人员的考核评比标准,为主题出版内容质量和管理实效提供保障。二是配套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引导编辑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工作,同时释放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提升主题出版内容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作用。当下,贵州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部分业界代表已经制定并实施了针对主题出版内容产品的专项管理措施,包括且不限于资金、人力等资源分配以及效益考核机制,旨在不断提高主题出版内容产品的质量水平和管理效率,为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保驾护航。

三、结语

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有关单位积极实践的背景下,主题出版工作成为出版行业的工作焦点。地方出版社只有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成功打造出“叫好又叫座”的主题出版精品,才能进一步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彰显“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精品内容虽然是影响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的核心关键,但不是唯一要素,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高质量内容必须全面触达市场,成功经受消费者严格的检验,才能实现“双效”俱佳的理想目标。由此来看,打造高质量内容只是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工作的第一步,如何将高质量内容全面推向市场并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还需要地方出版社仔细谋划、深耕细作。

|参考文献|

[1] 陈亚,陈粤梅,起源. 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的实践探索[J]. 出版广角,2023(8):68-71.

[2] 蒋海文. 理论周刊·新域|塑造湖湘红色主题出版品牌[EB/OL].(2023-09-08)[2023-09-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441356863311056&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精品选题出版社
内卷
科教新报(2024年4期)2024-03-17 09:48:21
我等待……
读者(2021年5期)2021-02-05 02:52:39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7期)2017-09-05 10:01:26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华人经济(2017年6期)2017-08-18 04:10:14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1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2期)2017-05-17 0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