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石磊,徐 剑
(中国矿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能源是一切生命延续的基础,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先后出现了三次能源革命,即大约40万年前的柴薪时代、17—18世纪蒸汽机时代以及19世纪下半叶开启的电力时代。每一次能源变革都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巨大的冲击。能源变革在促进生产力提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人类社会结构与形态。当前,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危机、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等环境下,人类正在经历第四次能源革命。新形势既是新能源革命发展的驱动力,也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新能源技术发展的趋势,最终产生了能源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利用的积极成果,同时也形成诸多新的全球性发展问题。比如,新能源民族主义和技术霸权主义的出现对后发国家设置了新的发展障碍;新能源革命进程中产生新型污染,全球生态环境面临新挑战;新能源革命冲击碳时代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模式,人的现代性问题亟须重构等。
上述国际能源变革对中国能源类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传统意义上的能源高等教育多集中于能源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对于沟通中外、参与全球能源贸易和治理的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问题则关注不足。这不仅不利于中国持续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也容易削弱我国对外讲好中国能源改革故事的能力,造成国际能源话语权弱化。为此,我国能源类高校需立足中国国情,培养面向全球能源变革的新型国际化人才。笔者提出以国际能源人文素养为导向的改革模式,实现学生在认知素养和非认知素养两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目标,更好地服务国际能源贸易和全球能源治理实践。
能源人文旨在从人文社科的视角对能源开发与消费进行再认识和评价,形成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将国际能源人文素养融入能源类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既体现了全球能源变革的时代要求,也与我国参与国际能源治理人才供给不足、能源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困境等相呼应。
历史上,能源与地缘政治、能源与权力、能源与文学等研究议题在不同时期都进入人类研究视野。较早从学术角度提出能源与文化关系的学者是美国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Leslie White)。他在《能源与文化的演进》一文中提出能源对人类文化发展和演变的影响。[1]此文被视为能源人文研究的奠基性学术成果。但是,作为一门学问,能源人文却是近十年来才出现的。2014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艾姆·塞曼(Imre Szeman)和美国莱斯大学多米尼克·博耶尔(Dominic Boyer)在《能源人文研究的兴起——打破禁区》(“The Rise of Energy Humanities: Breaking the Impasse”)一文中首次使用这一概念。[2]此后,能源人文研究在阿尔伯塔大学、莱斯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兴起,这一新研究趋势与石化文化、环境人文以及批判文化研究一起,共同推动了能源研究的社会化进程。上述概念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石化文化以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为依托,从人文视角考察石化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在这一进程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工业化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环境人文则更加关心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以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等为主要议题,倡导从环境-人文相互作用的视角反思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活动。当然,无论是能源人文、环境人文还是石化人文,均倡导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与融合,强调从“两种文化”的视角反思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得益彰。
能源人文研究不仅打破了工程技术与人文社科之间的界限,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形成跨学科、跨界的学术新领域。能源人文研究学者大多拥有文学、英语、哲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其研究领域包括与能源利用有关的历史、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伦理与道德、公共心理等,他们先后提出了能源与历史和未来、能源与权力和政治、能源与文化和习惯、能源与文学和艺术、能源与哲学和伦理等研究话题。[3]在国内,学者们将能源话语与政治话语结合起来,探究人文视域下能源发展与国际治理间的关系。(1)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翟石磊《国际涉华能源话语与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对外传播》2014年第1期第45~47页;赵秀凤、曹春华《能源人文: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25~34页;王磊、周乔《能源话语与美国国内政治博弈——基于话语—历史分析法的特朗普能源话语策略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36~45页。这些研究基于中国视角探索全球语境下能源人文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将国际能源人文素养融入外语专业人才培育过程,对充实能源类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内涵,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行业情感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素养是当代教育中的热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标准无不以素养导向为核心。具体到一门学科,教育标准大多以培养学科素养为主方向。[4]62学术界对素养的认识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顺应职场情形需要(建构主义)的转变,分别形成三知取向、认知取向和综合取向。其中,三知取向是最普遍的定义取向,主要包括三类要素:知识(知道什么)、技能(知道如何)、行为与态度(知道为什么)。[4]64而个体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实现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基础性素养则被称为“核心素养”。[5]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等概念。有学者将核心素养称为“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6]。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和认识存在不同的标准,形成多元的核心素养认定体系。荷兰学者沃格特(Joke Voogt)等对世界上著名的八个核心素养(2)欧盟制定的八大核心素养包括:母语交际、外语交际、数学素养和基础科技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首创精神和创业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所有框架共同倡导的核心素养是四个,即协作、交往、信息通信技术素养、公民素养;第二,大多数框架倡导的核心素养是另外四个,即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或生产力。[7]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四大主要素养,即协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和批判思维(critical thinking)[8],也被称作“4C素养”。
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对核心素养存在既相似又不同的界定标准,但对协调、沟通、创新和批判思维这四大素养的根本性地位存在高度共识。其中,协调和沟通素养被视为非认知素养,体现的是“复杂交往”(complex communication)能力,即在复杂的、不可预测的社会情境中,通过提供各种解释和示例帮助他人掌握复杂概念、促进复杂对话延续和发展的能力。[9]创新与批判思维被视为认知素养,体现的是“专家思维”(expert thinking),亦称为“专家决策制定”(expert decision making),即在特定情境中,当所有标准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均告失败时发明新方法以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9]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国际能源人文涵盖学生在能源人文认知、实践和感悟等方面的基础性素养。这一概念与全球素养或全球胜任力存在一定的交集。1992年,巴勒姆(K. Barham)与海默(C. Heimer)基于对亚欧地区的跨国公司经理人的一系列访谈,指出一名跨国公司经理人需具备自我胜任(being competence)与行为胜任(doing competence)两方面能力。随后,全球胜任力研究引起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10]265根据兰伯特(R. D. Lambert)的研究,全球胜任力的五大要素是知识、同理心、支持、外语能力以及工作表现。[10]266全球胜任力理念与能源人文素养在知识、认知、情感和行动等方面存在多维交集,这为进一步界定能源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提供了参照。图1中,国际能源人文素养被设定为素养和能力两个层面,其中素养由认知素养和非认知素养构成,体现了能源人文素养的基础内涵。在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要素共同支撑起参与国际能源治理、沟通等实践活动人才的核心素养。
图1 国际能源人文素养的构成
当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正面临全新的挑战。在宏观层面,随着国际格局的转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的推进,外语人才培养的使命正逐渐从学习西方、融入西方向平视西方、对话西方转变,以更加自信和独立的姿态维护国家利益和全球能源正义。在此背景下,外语专业既要加快对专业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也要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出发,以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体系为目标,推进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强调分类卓越、特色发展的主基调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逐渐从强调共性向突出特色转变,并在全国各外语类院校和综合类高校形成多元外语改革模式,产生了包括外语+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外语+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外语+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等模式。然而,对于能源类高校来说,外语人才培养路径改革理念尚未形成共识。从广义上讲,我国能源类高校数量众多,涵盖煤炭、石油、电力等领域。长期以来,煤矿、油气田等领域被视为艰苦行业,学生对能源世情、国情、业情不甚了解,专业和职业认同感不高,真正服务国际能源治理、从事国际能源贸易的毕业生数量有限。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全球“双碳”革命、能源消费转型的展开,国际能源合作空间巨大,对会外语、通国家、懂能源的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比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国际能源署(IEA)、国际能源论坛(IEF)、国际燃气联盟(IGU)、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核能合作框架(IFNEC)、世界煤炭协会(WCA)、世界风能协会(WWEA)等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然而,国际组织中的中国籍公务员数量依旧偏少,这与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和国际贡献并不匹配。
培养具有国际能源人文素养的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契合了新时代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2018年和2020年教育部先后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强调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应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自信且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实践等核心能力的外语人才。[1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12]这一讲话涉及国际治理人才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等要素,与学界和业界的需求是一致的。
2022年9月29日,教育部召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会,提出大力培养国别区域人才、国际传播人才、国际组织人才。根据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构成以及新时代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精神,面向国际能源领域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能源生产国国别通人才、能源贸易国际沟通人才、能源话语国际传播人才、能源组织国际治理人才以及能源舆情分析研判人才。其中,根据外语学科基础特点和现实需求要求,国别通人才、国际沟通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可以归入专才范畴;国际治理人才和舆情分析研判人才则可以归于通才范畴。
滕珺曾以联合国系统专门人才为对象,收集了1 742份招聘说明书,并对国际公务员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国际组织人才需具备十大基本素养: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客户和目标取向的思维方式,语言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计划、管理与领导力,主动开放、认真负责、灵活应变、积极抗压的个性特征,学习意愿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13]这些基本素养与认知性素养、非认知性素养完全吻合,体现了不同领域对人才关键性素养的高度共识;培养服务国家、行业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人才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地位须得到保障。
笔者认为,能源人文的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知识层面的外语知识+能源知识;能力层面的跨文化沟通、协调和融入能力;情感态度层面的国家意识、职业意识和全球意识等。这三个层面分别对应“知道什么”“怎么做”“为何做”等问题。这既是对外语教育属性和外语课程思政要求的回应,也为解决我国能源类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在融入国家能源发展大格局、参与国际能源治理方面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从国际能源人文素养内涵和实践经验看,培养符合新时代国际能源治理的外语人才,可以将价值认同层面的国家意识、过程层面的跨文化素养以及实践层面的治理能力纳入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行业意识和国际实践能力。由于能源人文素养既包含人文素养的基本性元素,也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因此将其融入外语人才培养课程既是对能源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也是一次课程思政改革尝试。
课程思政是落实党和国家核心教育方针、强化广大教师育人社会责任、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举措。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专业教学、课程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增强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品格。[14]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探索,既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变革,也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塑。
束定芳认为,外语界应站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的高度,使大学英语教学真正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中国走向世界服务。[15]面对国家发展需求,高校外语专业责无旁贷,应担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育人责任,这是当前最大的课程思政。需要明确的是,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将课程建设政治化,而是以更高的战略思维、更长远的发展理念和更深入的人文情怀浸润其中,充实教育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对处于转型发展期的能源类高校外语专业而言,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方法,而且是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的一次整合与升华。从专业建设的社会功能角度看,能源类高校外语专业既有一般高校所承担的教育功能,又担负着面向行业发展的特殊任务和历史使命。
从实践层面来看,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个较新的理念,具体的理论指导和操作示范尚不完善。[16]这一不足在行业高校也同样存在。为此,笔者从国际能源治理需求和能源类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出发,将能源人文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提出能源人文素养理念,并将其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过程,探索一条行业特色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能源人文素养的提出,源自对外语教育的属性和核心素养体系的整合,是将高校外语教育共性特征向行业类高校外语教育的延伸,为促进能源类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选择路径。
然而,上述外语教育的政治、人文和实践属性分析是对高校外语教育共性问题的探讨,与能源类高校外语教育还有一定的差异。不同于以人文社会学科专业为特色的高校,能源类高校外语专业是嵌入理工类行业特色学科体系的“非传统学科”,如果不能有效地融入学校整体学科规划和人才培养体系,就会面临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发展困境,更难以体现出此类高校外语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使命。因此,能源类高校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建设上需要从科学和人文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整合双方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特色化水平。
将国际能源人文素养融入能源类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国际能源领域复合型外语人才,以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需求。能源类高校外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可以在语言和文化知识得到基本完善的基础上,系统提升学生的认知性素养和跨文化沟通与实践能力。
第一,加强学生跨文化传播与沟通能力,提高服务国家能源治理、能源合作领域中沟通人才的质量。作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国和重要的能源生产国之一,中国在国际能源治理和贸易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能够熟练使用外语又具有能源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使在一些关键性能源议题上中国声音不能得到有效传播,中国能源改革和“双碳”改革的故事不能为世界各国所听到、听懂。在国际能源贸易和治理领域,我国能源类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在语言服务、文化传播、国别研究等领域贡献度并不突出,这一情况与国家需求和社会期待尚有不小的差距。
第二,加强学生国际能源情报(舆论)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提高服务国家能源信息安全、维护国家能源利益的能力。通过开展外语+国际传播、外语+能源舆情分析、外语+情报分析等跨学科课程教学,开拓学生多学科知识视野,提高他们对从事本领域工作的兴趣、信心和决心,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学生能源国情的综合评判能力,提高能源生产国国别通人才队伍的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国际能源合作。开设包括人类学、社会学、能源主产国和主要消费国国情课程,组织学生赴能源主产国开展田野调查,充分利用中外文献和数据库资源,丰富学生的能源主产国国情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研究。这不仅为我国国际能源智库研究输送人才,也为能源企业、涉外媒体、驻外机构等提供合格的后备人选。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国际能源舆情风险研判与干预能力和国际能源危机事件公关能力具有关键性地位。首先是国际能源舆情风险研判和干预能力的发展问题。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际涉华能源舆情呈现多发趋势,对我国正常的国际能源合作产生持续性干扰。为此,培养具有国际能源舆情研判和干预能力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开展多语种大数据信息收集和分析、舆情发展与控制基本常识培训,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学生在应对国际涉华能源舆情方面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其次是国际能源危机事件公关能力的提升问题。在国际能源合作开采、能源运输、能源与环保等方面,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应对突发危机事件、开展积极有效公关对稳定事态以及减少负面影响至关重要。面向能源领域的外语复合型人才不仅是翻译员,还是战斗员和公关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主动参与危机公关,发挥语言应急管理功能,维护国家利益。与此同时,通过加强校企、政企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从业人员,体验实战,完善自身素养。
在以国际能源人文素养为主要内涵的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价值认同层面的国家意识、过程层面的跨文化素养以及实践层面的治理能力得以纳入培养体系,学生的专业知识、行业意识、国际实践能力得以系统提升,最终实现传统外语教学向新型特色化外语教学的转变,即从通用英语向能源英语转变、从人文常识向能源常识转变、从跨文化人际沟通向跨文化战略沟通转变。
在高等教育实践领域,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能源类高校均开展了有益的改革探索,形成包括“外语+能源”等在内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模式,在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融入能源资源特色,彰显能源资源类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的担当。笔者与工作团队在中国矿业大学开展教学实践改革已有7年,建成包括“国际能源政策选读”“国际能源文化研究”“国际能源人文导论”“能源科技英语翻译”“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概论”等在内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聚焦学习者语言技能、专业知识、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落实各项课程培养指标。
第一,培养学生的能源知识与国别区域知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课程围绕能源开采与消费历史、能源与历史变革、国际重大能源事件、能源采掘常识、能源与社会生活、国别能源政策、国际能源组织等授课环节,引导学习者系统了解能源形成的基本过程、能源开发与消费的主要环节、能源主产国或地区的基本情况。通过构建跨学科的知识网络,形成参与国际能源治理人才的知识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和能源科学素养的融合发展也是该课程的一大特色。
能源科学素养更加突出学习者以专业化知识解决理论和实践中复杂性问题的能力,且能够开展创造性工作。这既是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体现,也是彰显国际能源领域外语人才复合型的关键一环。能源科学素养的提出是为了区别于传统复合型外语人才理念。比如,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开设的“国际能源文化研究”课程,其教材第五章围绕化石能源的采掘基本原理、开采和消费过程进行介绍,从科普视角引导学生熟悉能源科技和采掘、消费过程,提升他们的能源科学知识素养。
第二,培养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和危机事件应急能力。在这一理念下,实现通用英语教学向特殊用途英语教育的发展,将外语与特定专业或领域知识结合,培养能够使用能源行业术语、熟悉能源行业话语体系的复合型语言人才。实践中,采取国际通用的语言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教育模式,在强化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能源外语行事的能力。比如,《国际能源文化研究》第二章的主题是“能源的基本概念与术语表达”,旨在通过概念梳理为学生呈现国际能源人文课程的概念体系和术语表达体系,为后续授课与讨论奠定基础。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的课程研讨机制。学生在课程开始时选择一个国家或区域,采取两人合作的小组学习方式,共同完成相应国家或区域的能源文化和能源政策资料的收集、编译和整理,突出问题意识,强调小组的问题分析过程和观点凝练,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设置模拟联合国辩论环节,选择存有争议的国际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团队进行讨论,模拟国际能源争端和冲突场景,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和应急语言演练,强化学生的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能力。
第三,强化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中国情怀不仅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情感因素有关,也与了解中国国情、熟悉中国能源发展历史等因素关系密切。全球视野既与人才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关,也体现出人才的政治自觉、文化自觉和多元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团队围绕“能源变革与工业革命”“能源应用与人的发展”“中国能源创新与国际贡献”“双碳革命时代的中国与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等专题进行教学和研讨,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专题展示、模拟联合国等活动,以知识探索、观点争鸣、思维碰撞等方式深化对能源人文的认识,提升能源人文素养。
探索将国际能源人文素养融入外语人才培养过程,是衔接传统外语教学体系中关于学习者人文素养、政治素养、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实践能力的创新举措,对于能源类高校履行育人使命、培育符合国际能源治理实践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出发,将跨学科能源知识体系、跨文化沟通能力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从通用外语学习向专业外语学习、人文常识学习向能源常识学习、跨文化人际沟通向跨文化战略沟通等领域的转变,进一步明确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辩证关系,深化学生对能源行情、能源国情和国际能源舆情的认识,为我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改革尤其是行业类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借鉴。
此外,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师资队伍和相应教材短缺、国内外实习机会不充足等问题。为此,各相关高校之间需进一步加强协作,形成立足能源领域的教学协同工作机制,为能源类高校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对外讲好中国能源发展故事、促进中国国际能源合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