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里的生活万花筒(散文)

2023-12-18 17:42杨铭轩
西部 2023年6期
关键词:姥爷姥姥上海

杨铭轩

或许每个人在一个热闹的场合里,都有无法融入的片刻。那是自己的孤独时刻,是不能与人言说的甚至无法启齿的时刻。那些孤独时刻,需要自己去治愈。在那些需要被填满的孤独缝隙里,每个人都会有一份“能量套餐”给自己补足“热量”,让心灵不再“冰冷”。

我的“能量套餐”就是一部又一部的影视作品。走过的地方,遇到的人,如同看过的电影剧情,展开生活的万花筒一般。

我与上海,也有着影像变幻的邂逅。

外滩与《海上钢琴师》

外地人认识上海,往往是从影视里,作为中国最摩登的都市,上海出现在屏幕上最多的镜头是黄浦江的轮船和外滩的霓虹。

我第一次到上海,是高二的暑假,正在高考前一年的疲累和焦灼里翻滚,妈妈希望我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去向往的城市。她说趁你年轻要去各地走走,见见外面的世界。想着带我出来见识一下大城市的繁华。

七月酷暑,即使是桑拿天,也挡不住南京路的人潮涌动,这里寄托了多少人对繁华的想象。站在外滩的时候,游轮路过,听到船上传来兴奋的尖叫声,我脑海里浮现出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场景。

我站在上海外滩,望着黄浦江,眼前却出现一百年前的欧洲。1900生在一艘船上,活在那艘船上,也曾经面临过陆上人的挑战,受到过爱情的诱惑,最后他还是坚守了自己的本真意愿。他说,让我停下的是我看不到的东西,城市一望无际,我就是看不到尽头,没有尽头。

当我写到这里,回忆起那时的心绪,不禁自问:1900真的不敢踏上陆地吗?不敢进入陌生的世界面对生活的艰难和人心的复杂吗?不,他并不是懦弱,不敢接触世界,而是勇敢地拒绝了全世界。我好像瞬间理解了他,人世间的欢乐与哀愁,可能比钢琴声呈现的旋律更丰富。

2018年夏天,匆匆几天,我领略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武康路特色建筑,名人故居,沿路随便逛逛,处处都是历史现场。思南路街区,花园洋房一栋挨着一栋,周恩来、冯玉祥、曾朴、梅兰芳等人都曾居住于此。复兴公园从私人花园到仅许法国侨民进入的法国公园,再到变成公共花园,充满了历史痕迹。一侧是过眼云烟的花花世界,一侧是岁月静好的厚重历史,这座城市的魅力或许就在于这种充满了复杂的丰盛吧。

而我,是另一个1900,站在上海的裙裾边上,匆匆欣赏了它的流光溢彩。回到现实世界,是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卷子,没完没了的考试。

松江与《四个春天》

第二次去上海,是我大二时的国庆长假,我和三位在不同城市上大学的初中同学相约去上海看一场演唱会。父母让我顺便去看看姐姐,那时候姐姐已经结婚成家,从扬州搬家到上海松江。电影《四个春天》就是我在去往松江的地铁上,无意点开的。

《四个春天》的导演陆庆屹以自己真实的家庭生活为背景,记录了他父母四年里的日常生活。陆庆屹十五岁离家,在异乡漂泊多年后回到家乡。

在如诗的乐活慢生活图景中,影像缓缓雕刻出一个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温柔变迁,朴素而真切地展现了家乡小镇的生命状态。大量主观性的镜头让观看者时刻处于在场者的视角,逐渐被深深代入到黔南地区的日常生活语境。劳作、歌唱、出游、山野、探亲、丧葬、欢聚、离别……无数客观而意外的细节,拼凑出一幅充满原生诗意的人间图景,让观众深陷于对时间这一永恒命题的思考之中。

陆爸是一位普通的中学物理老师,却会摆弄二十多种乐器。陆庆屹评价父亲的音乐,他和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里面的笔画和音准是否精确,丝毫不会影响到作品的成色和价值。陆妈是一位性格活泼的母亲,她喜欢唱山歌。他们对生活中具体的一餐一饭、一花一草、一事一物真心好奇,真心感恩,真心享受。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会给对方剪头发,边剪边吐槽。也会一起上山去采药,鞋子破掉了会用茅草绑起来,笑着说一句,好玩。看见红亮腊肠慨叹一句,安逸。看燕子筑巢,看荆条发芽,在阳台上吹一支蒲公英,偶尔也会各自忙碌,享受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来自真实生活中的点滴情趣,它本应是生活的本意,只是长久地被尘埃覆盖。

我是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他们也是两位和蔼而有生活情趣的老人,打扫卫生、浇花、做饭、散步、看电视……构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打扫卫生就像是姥爷开启一天必须“打卡”的任务一般,房子干净整洁才能迎来新的一天,这让他感到舒心,也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姥姥愛养花,不管什么时候回姥姥家,总能看见阳台上盛开的花朵。姥姥散步时看见别家院里的花枝总忍不住进去聊上几句,通常这时候,姥爷会沿着洒着夕阳金光的路慢慢走着,踢着小石子等姥姥。我最喜欢吃姥姥做的饭菜,不管是最普通的土豆丝还是需要一些工夫准备的大盘鸡,都是我的最爱。离家读大学之后,她总惦记我会不会饿肚子。姥姥只是初中毕业,一辈子尤爱读书,她对文字的尊敬影响了妈妈,也影响着我。日子就这样在平淡中流逝,我长大了,她变老了。

《四个春天》中第二个春天里,镜头从一家人一起外出的欢声笑语切换到姐姐生病住院的画面,悲欢离合也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姐姐去世,导演将中国式的葬礼融入到影片当中,他将镜头对准送葬队伍,陆爸举着黑伞,镜头外情绪隐忍的导演,在外甥跪下祭拜时,泣不成声。

在第三个春天里,家里的音乐声停了,两位老人也在思考着生离死别的问题。有一天,陆爸拿出许久没碰的笛子,默念道,一年多没吹了,都灰完了。家里又慢慢响起音乐声。镜头从屋子转移到了姐姐的墓前,父母经常会去姐姐的墓前种植物,蔬菜。此时的景象又是一片生机勃勃,还在墓地的空地种上了桃树,让女儿的墓前开满桃花。他们似乎想要把世界上所有一切的美好都传递到姐姐那一端。在干完活之后,老两口面对眼前的群山,又展开了歌喉,试着回忆慢三拍的舞步,唱起了那首《青年友谊圆舞曲》。

雨雾消散,青山秀丽,东边开始亮了起来。

在第四个春天里,天台上的花开了,燕子带着小燕子回来了,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家是什么——是骨肉亲情,是人间烟火。

七岁之前,我跟着姥姥和姥爷住在小院里,屋檐下有一个燕子窝,我们吃饭的时候,几只燕子叽叽喳喳盘旋在头顶上。他们还喜欢带着我逛菜市场,米面粮油、瓜果蔬菜、干鲜调料、家禽水产,一应俱全。菜农们脸庞沧桑、手掌粗糙、笑容淳朴,自家种的蔬菜新鲜又便宜。卖鱼的老板娘脚穿长筒皮靴、腰围黑皮围裙,用网兜从咕咕冒泡的水池里捞起一尾鱼,用木棍猛敲鱼头。鱼被扔在秤上,尾巴还在拼命拍打。

长大以后,我也喜欢逛菜市场,市井的热闹嘈杂,平凡人的勤劳努力,总能把我从低落的情绪泥沼里打捞起。《四个春天》里陆爸的影像,让我清晰地感受到时间流动,让我看到一年比一年白发增多的姥姥姥爷,家族里更老的老人告别了人世。在想家的夜晚,脑海里就会响起影片里“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宽阔的大路,尘土飞扬……”的音乐,随着旋律我好像回到了姥爷家的那个院子,回到了肆意在小河边玩水的童年。

有一次和姐姐散步的路上,看到摇曳的树影打在墙壁上,让我想起了那些独属于我童年的空间记忆——姥姥家里单薄的白窗帘、褐色的皮质沙发、永远开着的电视……午后的时光,姥爷总会把电视调到CCTV4的海峡两岸,或者某档卫视综艺,任由它们在房间里发出画面模糊的背景声。反射在墙面上的光斑,被风掀动着的窗帘……它们不断在一个孩子的脑海中攒聚,渐渐发酵成了对于童年最温柔的记忆,它让每个人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

松江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上海之根” 的称呼,素来都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之说。而我所行走的松江一角,看上去像是一处新城,时尚而繁华。正所谓峥嵘岁月是它,生活静好也是它。有人在马路上气喘吁吁追公交车,有人在高楼大厦里加班,有人在工地上挥汗,有人在厨房里煎煮烹炸。這泥沙俱下的百味人生,生活艰辛不易,平凡琐碎而具体,每一个人都像燕子一样生机勃勃地活着,我想我也可以。

青浦与《苏州河》

2023年初夏来临,我第三次来到上海,“绿树阴浓夏日长”的景象渐渐显现,目之所及皆是绿意蓬勃。小蜡花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这是暮春留下的礼物,落花铺地,阳光慷慨,树影摇曳,美好就在此时。

这次在上海的时间足有一个月,实习刚结束,毕业临近,创意写作培训班的机会来得恰逢其时,我真是幸运极了。

写作培训班的地点在青浦区,远离城市的喧嚣,流淌着古镇的平静美好。离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只剩一半门头的KTV,看起来很像电影《苏州河》中美美工作的酒吧,KTV的陈设很有年代感,走进去像走进了复古Disco舞厅。我们一行四人兴致勃勃,从20世纪80年代经典歌曲一直唱到最新的流行乐曲。走出KTV的时候,我不舍地看了一眼只亮半边的灯牌,想象着这里应该也出现过与电影《苏州河》中类似的情感纠葛和都市欲望。

当我真的站在了苏州河岸,注视着在电影里看到过的浑浊河水,不由得惊诧于它此时的清澈。

这是最适合随意漫步的季节了。晚风和煦又服帖,行走在公园或街道,总能不期而遇几树缤纷的花,连空气都是热热闹闹的。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就像繁盛而多样的繁花。繁花由一朵朵小花组成,上海亦有无数条马路。课余,我和几位兴趣相投的文友漫步在人行道上,抬头见到西天的晚霞,扑面而来的微风,空气中的花香,不免让人感到所有的怠惰在此刻都是被允许的。那些走在路上的心情,那些光影,就是生活里最珍贵的宝藏。

古老的路名依稀留存着码头林立、水运发达的昔日盛景。步道旁的酒吧、咖啡馆、餐厅,串联起生活潮流。夜幕降临,灯火璀璨,人越来越多。高大葱翠的梧桐遮掩了建筑主体,只从叶缝里透露出精致的细部。一条小小的马路容纳了不同的市民,充分突显出上海这座摩登都市的包容和开放。左手边是菜市场、水果店,右手边是网红冰淇淋店,杂糅得恰到好处,如影相随。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正是这种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将无数生活的梦想家聚集到这座城市。就连我也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这里接纳了我,我不仅仅是暂住在这里的一个过客,而是生活在这里。

我们热爱一座城市,往往喜欢的是这个城市的氛围,而所谓的氛围正源于城市的烟火气,源于城市里每个热爱生活、勇于追梦的人。上海之所以成为如今的上海,不仅有着历史沿革下的发展传承,更有着生生不息的顽强力量。

有天黄昏,我走过的路边有一丛花草,细长的身姿,感觉一阵风都能将其拦腰折断,但它是坚韧的、有力量的植物,提醒你什么才是真实的活着,看着它的样子,亲切友善,像图书馆的旧书,昔日的同学,陌生旅人的交谈,它冲破了风雨、讥讽、傲慢,活在属于它的地盘。我路过它,它无声地告诉我,任何生命都值得活在有温度的季节。

猜你喜欢
姥爷姥姥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姥爷牌饺子
雪姥姥
八旬姥姥活得美
姥爷爱泡澡
我的超人姥爷
外孙啊,姥爷想念你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