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综合作用及相关措施运用

2023-12-18 12:15韩雨丝毕鹏程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4期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森林

韩雨丝 毕鹏程 张 超

随着我国近年来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涌现,全球变暖等也均已成为主要的自然灾害,而为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林业经济的稳定,需要将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彻底落实。但目前林业技术的运用过程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并不科学,且推广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森林系统自身的免疫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导致林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造成严重影响,为保证林业经济发展,以上问题必须设法解决。

一、现阶段林业病虫害治理现状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高,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森林系统本身具有极强的重要性,因此为保证林业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落实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旦森林系统中出现严重的病害,将导致森林系统的作用受到严重影响,而林业技术的运用,可以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较为有力的保障。而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提高整体的工作效果,需要对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整体的处理效果。

二、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推广不科学

森林系统的重要性极强,而我国的相关人员也已充分认识到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而在森林病虫害对于森林系统的影响极大,为保证林业系统的合理性与稳定性,需要对林业系统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与解决。目前我国虽已在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但因相关保护责任划分不清晰与地方人员对于相关工作重视程度的差异性,导致林业技术的推广效果始终较差。而相关内容过于专业化,也将导致基层人员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不够全面,无法确保相关技术得到合理运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相关专业人员需要前往一线进行技术讲解,并根据不同区域林业系统的差异性,对所用技术进行调整,统一通过示范操作的方式,帮助相关人员了解到技术运用的特点与要求,弱化技术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明确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

2、缺少资金支持

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运用林业技术,往往会产生大量的资金损耗,而病虫害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周期性地开展治理工作,从而导致防治过程中资金反复损耗。相关部门往往会因资金损耗过多等原因,而减少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但长期放置后将导致病害反弹,从而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落实生物技术的运用要求。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均可充分意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达到优化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发展目标。

3、森林系统免疫力较差

森林病虫害本身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灾害种类而存在,我国以往在进行病虫害治理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类农业药剂,而部分药剂具有较强的破坏性,会导致森林系统的生态结构受到严重影响,致使内部的生物种类减少,影响森林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而在此因素的干扰下,森林自身的病虫害抵抗能力也会大幅度下降,难以对现有的林业资源形成保护,无法为育苗栽种工作提供基础保障。现阶段的工作中不难发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极差,时常会出现农药残留,而森林系统自身也较为脆弱,人工造林等方式所培养的树木自身抵抗能力也较弱,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

1、推广抗性培育技术强化树苗管理工作

为保证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并保证病害防治工作有效落实,需要对防治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加以分析和处理。目前的林业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开展效果不佳,生物技术水平也难以满足林业发展要求,因此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为确保防治工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需要对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生长习性加以分析,根据不同的病害原因,积极推广相关防治技术,提高树苗成活率。也可以借助抗性育种技术培育出相应的树苗,提高其抵抗能力。树苗培育完成后,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树苗可以抵御病害的侵袭,降低自身的染病概率。此外相关工作人员仍需时刻观察树苗的生长情况,避免因重视程度较差而导致病虫害发生频率大幅度提高的情况出现。病虫害防治在落实防治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相对科学的方式对病害的特点加以分析,从而提高处理效果。在森林中的诸多虫害种类中,飞虫为主要虫害种类,飞虫的繁殖频率相对较高,且可以携带病毒传播,因此在林区内部发生病虫害后,相关林业人员需要分析害虫的种类与习性,采用适宜的方式进行防治。为避免幼虫对树苗进行大范围攻击的情况出现,也可以通过建造防护林与隔离带的方式降低其传播概率。在建立病虫害防护隔离带的过程中,隔离带的宽度控制在50 米左右。在种植的过程需要提高幼苗的管理工作,积极选择具有抗病能力的树种进行种植。病虫害在森林中的发生概率较高,若控制效果较差极易出现树木死亡的情况,因此需要科学地选择树苗的种类,分析不同区域的土壤环境,保证生物多样性,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相关看护人员也需要及时查看幼苗的生长状况,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

2、林业生态控制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首先,森林病虫害出现后,不仅会对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并且会导致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问题近年来对林木治理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森林保护规划的过程中,生态控制仍作为一类基本要求而存在,应深入分析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降低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破坏的可能性,进而提高防控效果。生态控制的过程中,要以林业工作人员作为主体,林业人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分析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各项具体要求。将生态控制应用到环境治理工作之中,通过生态控制的方式提高森林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维持生态发展的平衡。通过生物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获取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伴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普及,现阶段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我国以往的生物防治系统并不能满足整体的防治要求,其极易受到来自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而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关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也更为重要,因此在生物技术的运用下,可以大幅度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弱化来自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通过在林区内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与运用生物技术展开生物病虫害防治的方式,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在我国目前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拥有较为广阔的运用空间。在运用病毒生物防治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加快落实相应的防治工作。目前我国生物防治技术中,病毒防治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以多角度对幼虫进行防治,而后续的应用与控制过程中,需要保证幼虫可以通过病毒防治技术直接杀死,避免因多次开展防治工作产生资源浪费并导致树木大量染病的情况出现。

3、林业培育技术应用防治病虫害

森林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们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就会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经济后果。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林业技术已经成为森林病虫害防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林业培育技术应用防治病虫害,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首先,通过采用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林业培育技术,可以提高森林植物的免疫系统,使其抗病虫害能力更强。例如,在树木育苗过程中,可以使用生物、化肥等手段,采用人工选择和控制环境等措施,培养出更加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的树种。此外,通过调节树木的生长期和生长速度,可以使其营养充足、生长健康,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次,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关键在于培养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随着林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森林培育、育苗和人工林的改良到天然林管理和林木保护,不断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如害虫诱捕、灌木剪伐等。这些技术可以改善森林的生态状况,增强森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最后,通过人工干预,可以更好地防治森林病虫害。当识别出病虫害后,人们可以应用各种方法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大幅降低其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伤害程度。常用的防治方式与病虫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密切相关。可以采用生物技术或物理技术,如大棚内栽培、建隔离带等技术。总之,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在森林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培育和管理,监测和预警森林病虫害,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实施治理措施,能够减少人类干预对森林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在未来的发展中,林业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林业技术水平。

4、现代林业技术应用防治病虫害

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也是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林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水平,创造出更加健康、稳定和美丽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首先,现代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预防、监测和治理。预防方面,通过实施育种改良、生态培育、人工湿地等措施,提高森林植物的适应能力和抵御能力,避免病虫害的发生。监测方面,通过摄像监测、遥感测绘、智能化识别等技术手段,及时掌握森林生态状况和病虫害预警信息,提高防范和发现病虫害的能力。治理方面,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针对性治理,减少损失。其次,现代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治效率和管理水平。采用现代化的森林监测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预警能力,还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分析和预测病虫害的趋势和规律,优化治理方案和措施。此外,现代化的森林防治工具和设备,也可以大幅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最后,现代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为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化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更加精准地判断和应对病虫害,提高治理效果和效率,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价值,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比如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数字地图和遥感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相关人员了解森林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地貌等信息,实现全关联展示和统计分析。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预测森林病虫害发生的趋势和规律,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第二,大数据技术也可以帮助人们诊断病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辅助制定防治方案。通过特定的算法和分析,大数据技术可以在识别病虫害的同时,快速推算出治理方案,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制定相应防治方案,提高森林病虫害治理和防范的效率和效果。第三,大数据技术也被用于建立森林病虫害动态监测和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将相关信息分散在各个固定点进行的信息的整合,平台可以提供病虫害真实的影响范围和防治力度等信息,以帮助相关人员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动态及其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情况等。总之,现代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已经展现出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和潜力。我们应该继续注重科技创新,发掘和培养更多技术人才,不断提升林业科技水平和创新力度,推动林业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林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5、采用多种林业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

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首先,林业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这是一种常用的林业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比如,在进行松毛虫的防治时,可以利用食虫虻、黑蜂、寄生蝇等天敌进行防治。这些昆虫对害虫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松毛虫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物理防治技术主要通过机械、激光、辐射、超声波等方法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比如,在进行杨树害虫防治时,可以利用物理手段来吸引天敌来抑制害虫繁殖。最后,在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时,还可以通过化学药剂来进行控制。化学药剂主要包括有机磷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在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控制时,应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

6、优化造林结构增强森林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森林病虫害,有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理。一方面,要建立人工林,采用先进技术措施。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加强造林密度的控制,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另一方面,要建立防护林,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树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对树木进行科学管理。如果栽培不当,容易导致树木病虫害。例如,在城市林业建设中,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和森林资源保护规划等因素。在植树造林中要确保造林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要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树种。其次,要注意树种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选择合适的树种比例、合适的树种结构、合理的混交模式等。最后,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要注意树种之间的关系和搭配方式。此外,还要做好封山育林工作,增强树木自身抵抗病虫害能力。封山育林是一项重要的林业技术措施。只有通过封山育林工作来改善森林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封山育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极为重视,而通过林业系统对自然环境进行优化,其更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此阶段,需要积极推广抗性培育技术,强化相对应的树苗管理工作,通过设置森林防护带的方式,弱化来自病虫害的影响,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构建相应的预警系统,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林业病虫害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