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澳迪 王鸿俊
贝多芬, 在当今世界已然成了哲学命题、 一个文化符号, 其作品中的孤独与痛苦、 人性与搏斗、 神明和宇宙都是人文社科至今还在不停研究的问题, 他用他的思想和音乐本体建立起了一个体验媒介, 让我们在他的音乐中尝到了深情, 看到了崇高, 也在人生经历的积累中体悟天地人神的共通。 他让音符成为哲学和宇宙的媒介, 从 《命运》 中积攒了力量, 从 《田园》 中触到了大地脉搏, 从 《合唱》 中呼唤了人类大同的博爱。 他就像一只猛虎, 持强却不凌弱, 充满豪气的同时, 《第二十四钢琴奏鸣曲》 《致远方的爱人》 又在 “细嗅蔷薇” 处默默 “舔舐伤口”。 《致远方的爱人》 正是贝多芬爱而不得、 向往且深情的真实写照。 1816 年, 在这个世界范围内的 “无夏之年”, 也是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第二年,早冬的寒意和民族独立的雾霭让此时近乎失聪的贝多芬身心冰凉, 或许只有心底那个遥远而不可及的恋人能够给他一簇火光。
此时的德国尚处于松散的封建割据时代, 资本的曙光刚刚照进这个沉睡的联邦, 时代下的社会大变革和大转折, 带来了德国哲学、 文学和艺术的繁荣时代。 康德、 黑格尔、 歌德、 席勒在封建专制的压抑之下, 用“理性主义” 思想指导启蒙运动, 倡导个性解放, 提出回归自然, 把人的感情、 人的价值提到了至高的地位。探索 “人” 这一课题就成了贝多芬那个时代的主流。
十九世纪的革命斗争风暴赋予了贝多芬音乐深刻的情感使命, 反过来, 贝多芬的音乐从精神到形式上都为这些大事件挖掘了最本质的内容。 贝多芬的伟大在于大大超脱了前代音乐先贤的宫廷宗教范畴, 时代注定了他在成为理想诗人的同时也要将时代命运加入自身的理想主义。 因此, 贝多芬是矛盾的, 分裂的, 他的成长和他所经历的时代, 情愿或不情愿地走向了融合, 从年轻的贝多芬走出波恩来到维也纳, 从摆脱家庭到跟随海顿,矛盾始终跟随着贝多芬, 正如梅纳德·所罗门 《贝多芬传》 海顿与贝多芬一节中所写 “贝多芬在他维也纳的老师身上引发的矛盾感情——爱慕与怨恨, 敬佩与嫌怨——不仅仅局限于海顿”[1]又如 “贝多芬不时批评他的贵族朋友, 经常用大不敬和鄙视之极的语调……贝多芬并不将贵族本身, 而是将这个概念理想化。 与此相反,他鄙视粗鄙的市民——以贵族人士的高傲, 对待出身低微和敛财无厌的人”[2]。 “大革命” “启蒙运动” “狂飙突进”、 席勒、 海涅、 人性、 哲学这些 “词汇” 和 “营养” 拓展了贝多芬思想的广度、 历史的深度和时代的强度, 也必然带给他灵魂的震颤。
离开波恩来到维也纳的第一个十年是真挚的, 自我满足的, 这一时期的贝多芬达到了维也纳古典的巅峰。但命运总是捉摸不定, 伴随着耳疾和一次信仰危机, 贝多芬加强了一种向内探寻的超越古典派的风格, 此时,单纯清晰的古典艺术风格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创作意志, 在法国大革命的滚滚浪潮中, 时代的激流和变革刺激着他的神经, 唤醒了他的英雄主义, 对共和政体的向往让他再也无法抑制即将喷涌而出的音浪, 写出了 《第三交响曲》。 当他听说拿破仑称帝, 他大怒道: “他也只不过是个卑劣之徒! 如今他也要践踏所有的人权了……成为暴君!”。 愤而改为 《英雄交响曲》, 用以祭奠一个伟大的灵魂。 他用 《英雄》 描绘了他脑中的那个英雄逐鹿、 光明伟大的时代, 他想当一个革命者, 他那强烈的政治倾向让他把时代变革与音乐深刻联系了起来。此时的贝多芬是自由的, 是进步的, 正如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中记载的贝多芬致朋友信中的话: “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 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 时代洪流之下, 贝多芬谱写着一部部 “时代” 交响曲。
贝多芬的音乐和人生充满思索, 自22 岁走出波恩之后, 他就再没有回到过故乡。 儿时的贝多芬时常奔跑在莱茵平原上, 又会站在阁楼上眺望远处的古堡, 心绪越过莱茵河落在远方的七峰山, 或许这时会有一支旋律轻轻的掠过他的耳朵, 父亲的粗暴与专横让他开始思索音乐, 他的幻想随着莱茵河的流水越发强烈奔涌, 这时音乐之于少年贝多芬就是罗曼·罗兰在 《约翰·克里斯朵夫》 写的: “江声浩荡……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均衡的节奏, 有了儿童的生命的节奏”。 贝多芬与音乐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贝多芬从小就接受着广泛而系统的音乐训练, 11 岁就担任了宫廷管风琴手, 以及后期的指挥助理, 乐队排练。 直到他遇见了他的老师, 一位学识渊博的音乐家——内夫。 在老师这里, 贝多芬第一次受到音乐洗礼, 关于他初遇音乐, 罗曼·罗兰在 《约翰·克里斯朵夫》 写道: “忽然有阵瀑布似的声音, 管风琴响了。一个寒噤沿着他的脊梁直流而下。 ”[3]在这一刻, 年少的贝多芬感觉到了阳光, 一束光线穿透了他的灵魂, 照亮了人生。
在维也纳, 贝多芬毫不迟疑的接过了海顿的严谨和莫扎特的轻盈, 天才总是惺惺相惜, 也总是前仆后继。对待生命的困顿和挫折, 贝多芬是悲壮的, 他要抗争,他蔑视所谓的命运。 摆脱了束缚的贝多芬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穿梭在世俗与理想世界之间的职业音乐家。 真正让青年贝多芬跻身大师行列的是他的 《第三交响曲》。从这里开始, 贝多芬让交响乐开始直面现实, 当音乐家开始走入社会, 社会政治问题也应当走进音乐, 在波恩大学, 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一直紧随着巴士底狱的攻占,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直到拿破仑称帝, 共和的观念掠过激昂的革命诗集, 穿越战火, 化为 《英雄》 ——热血而深邃, 经时代千锤百炼的乐思, 向不朽宣战, 向时间发问。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大师总在磨难中生长。 32岁, 耳聋, 这对于事业处于巅峰时期的贝多芬来说不曾预料。 在海利根斯塔特休养时贝多芬记录了曲折的内心: “我的心和灵魂充满了善意的柔情……一种灼热的焦虑抓住了我, 因为我害怕我的病情被别人注意。 ”[4]大概是上帝决心要他磨炼成 “神”, 要他隐忍成为 “哲学家”。 是的, 痛苦和颓废有多强烈, 音乐中反抗的力量就有多剧烈, 他从未想过和解, 只会奋力扼住命运的咽喉去战斗。 命运一意孤行, 拉着他坠入最深渊, 直面人性的贪婪、 脆弱、 残暴和冷漠。 痛苦和卑微就像束缚的茧, 终将孵化出勇气、 信念与光芒。 晚年的贝多芬已经完全失聪, 境况凄凉, 周围的寂静让他更加集中的无情的审视自我, 在行为上贝多芬似乎不信宗教, 但其宗教音乐却屡屡闪烁着耀眼的神性光辉, 《庄严弥撒》 贝多芬写了四年, 相比莫扎特的真情流露和巴赫的平静虔诚, 贝多芬在深思中多了缜密和理性, 多声部声乐复调似乎是他念念不忘却又不想说完的话, 对人世, 对众生, 对情感, 他成为了音乐哲学家, 在音乐中回答着关于人类的哲学命题。
一个英雄一个斗士是绝不会在平淡痛苦中消亡的,《第九交响曲》 是贝多芬对命运最后的回答, 他将自己彻底放逐到了自由王国, 一个猛烈的引子带出了席勒的《欢乐颂》, 之后在弦乐的引导下, 势如星星之火, 变化升华, 在声乐、 弦乐、 军乐的反复演奏中, 迸发出了与山河共舞, 星辰相辉的大合唱。 鲜花与泪光中, 人们仍然相信他还是那个英雄的, 矢志不渝的贝多芬。 他思考着人生的走向, 思索着音乐的未来, 他共情全人类的痛苦与欢乐, 追寻人类的自由家园。 在 “欢乐颂” 的音乐声中, 他踏着田野追着星光实现了 “人类大同” 的理想。 哲性思索中, 贝多芬完成了一部部“人生” 交响曲。
在罗曼·罗兰的笔下, 在交响曲宏大的情感格局上,贝多芬已然成 “神”。 而在音乐的细枝末节我们依然能听见一个 “伟大普通人” 的真情呼唤, 《致远方的爱人》 让我们在群山飞鸟间看到了一个喃喃自语的爱人形象。 贝多芬一生都在谈恋爱, 从他的书信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每一段爱情都是那样的真心和炙热。 爱情之于贝多芬是无尽的遗憾和不可及, 书信中一封 “不朽的恋人”似乎对应了他的爱情困惑。 他是最伟大的作曲家, 也是一个深情的普通人, 在与命运和世俗战斗的遍体鳞伤之后依然向往爱情蔷薇芬芳的一只猛虎。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他的一生中往往是通过好几个优秀的女子去不断寻找自己, 发现自己, 勇敢地冲向世界, 成为世界的意志, 世界的心声, 攀登艺术王国最高审美境界的。 爱欲的滋润, 包括他的痛苦和欢乐, 是艺术生命之树欣欣向荣的一种生长激素。 不然, 贝多芬何以会发出这一感慨: “没有爱情, 谁能活在这个世界上? ”[5]是的, 爱情对于各个阶段的贝多芬来说大部分是痛苦的, 还未成名时会因为无法获得女性的喜爱而痛苦, 成名之后会因为世俗关系不可违而痛苦, 热恋之时也会因为幻想爱情的完美不可得而痛苦, 尽管贝多芬经常呼叫 “爱情, 对, 只有爱情才能使我幸福!” 但爱情在贝多芬的认知里始终只是梦中的理想状态, 这种理想与音乐相遇也是必然的。
大约1812 年35 岁的特莱莎和40 岁的贝多芬两个饱经风霜的人走进了彼此的生活, 特莱莎因为贝多芬的才华心生爱慕, 贝多芬喜爱特莱莎的可爱与多才。 经历多段感情无果的贝多芬找到了第二个 “我”, 献给特莱莎的 《第二十四钢琴奏鸣曲》 旋律是多么的温丽深情,诗意盎然, 在这段恋情中, 贝多芬久违的感受到爱情的崇高, 两个人的灵魂与思想真正的相遇了, 直到晚年,双方也没有遗忘。 尽管之后的贝多芬又有了多段恋情,关于三封 《不朽的爱人》 书信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这些都暂且不论。 笔者相信爱情的概念在贝多芬这里是一个复合体, 包含了不朽、 无尽、 远方, 甚至是不可得。
1816 年, 贝多芬在怀念特莱莎时说 “当我想到她,我的心仍旧和第一次见到她时跳的一样厉害。” 正是这一年贝多芬创作了 《致远方的爱人》 声乐套曲, 连绵的长诗正是贝多芬爱情概念的具象延伸, 喃喃低语的旋律(参考谱例1) 就像贝多芬独自在房间里抱着特莱莎肖像哭泣时的沉吟低语 “你这样美, 这样伟大, 和天使一样!” 频繁的爱, 热烈感情的失落, 贝多芬只能在音乐中独自探寻。
谱例1:
对爱欲的渴望, 对大自然的爱, 这两种最炽热的感情在贝多芬音乐中总是浑然一体, 息息相通的。 在这种意义上, 贝多芬不愧为德国艺术歌曲的先驱, 并预示着舒伯特和舒曼的崛起。[6]《致远方的爱人》 贝多芬置身于群山飞鸟, 重温着爱情箴言, 诗中描绘的正是他渴望而无所得的梦境, 但在音乐的助力下他已然置身这梦境之中。 贝多芬的创作足迹似乎总是与大自然紧密相关, 从维也纳近郊的森林到海利根斯塔特的林中小路, 春天的萌芽与秋天的枫叶乘着候鸟的翅膀总能带给这个忧郁青年种种感怀。 贝多芬喜欢在漫步中构思创作, 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就像上帝的回应, 贝多芬的音乐也自然的回应了这种上帝的语言, 或许再没有哪种表达比大自然更虔诚真实了, 足以承载沉思的、 孤寂的、 热烈的、 狂暴的种种伟大。
《致远方的爱人》 根据诗人雅伊·泰勒斯的六首抒情诗创作而成, 全诗爱意浓郁, 热烈直接的感情流露与贝多芬热烈的性格心照不宣, 诗中对于大自然的铺垫渲染让爱情更显神圣。
第一首诗作 《我独自坐在山坡眺望》 直接表露了思念的苦楚, 在远山上透过雾霭与牧场思念曾与爱人相会的幸福情景, 火热的目光和叹息却无法穿过重山, 只有嘹亮的爱情圣歌才能传递到爱人跟前。 此时的重山是爱情的阻隔, 是痛苦思念的具象, 艰难更显情深。
第二首诗作 《那里群山苍茫》 表露了主人公迷失的痛苦, 在苍山如黛、 暮霭沉沉的云雾里迷失了爱人, 又在幽深山谷中, 晚风吹拂的樱花草前迷失了自我。 此时的山雾云花是迷失爱情的痛苦, 迷离中显出浪漫。
第三首诗作 《小鸟带我一起飞翔》 倾吐主人公的悲伤和泪水, 托付小鸟和小溪向爱人表达问候, 此时的爱人在深谷的幽林中, 只能让白云和小鸟向爱人展示形象和述说悲伤, 西风和小溪都找到了爱人, 叹息和眼泪无处安放。 此时的云风溪鸟都是爱人的样子, 热烈在希望中生长。
第四首诗作 《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是主人公爱意的急切表达, 浮云和飞鸟都已看到了爱人, 西风甚至都能触摸到爱人的脸庞, 小溪照映着爱人的身影, 想要急切地看到、 抚摸、 拥抱爱人。 此时的云风溪鸟都已是爱人, 幻想更衬托痛苦。
第五首诗作 《五月春回大地》 表露了主人公最真挚的爱和最深情痛苦的疑问, 春天到来, 燕子开始成双结对, 营造新居, 而有情人却无法结合, 没有春色如许,只剩一把一把的眼泪。 此时的春色只是悲伤的催化剂,景色越美痛之越深。
第六首诗作 《请接受这些歌》 传达了主人公深深的思恋与无尽的爱意, 愿爱人接受唱给你的歌, 在晚霞中, 在诗歌与琴声中多唱一唱, 这发自肺腑的无限深情的表白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此时的晚霞长空, 此时的关山阻隔, 更显爱情无边无界。
把爱情当作和天地山河一般的永恒过程, 是贝多芬的爱情信仰。 这让贝多芬可以永远对爱情迸发热情, 也注定了贝多芬心底那个不朽的、 完美的爱人只能在音乐所勾画的那个远方, 那颗孤独的心所归处, 就是大自然背景里的理想佳人。
区别于贝多芬器乐作品里的深刻与哲思, 这部声乐套曲 《致远方的爱人》 显得直接且热烈, 六首歌曲主题一致, 一气呵成, 但其各有特点。
第一首作品是五节分节歌的形式, 第一节与第二节旋律走向与诗歌朗诵重音极其吻合, 诉说感强烈, 音高及强弱变化像极了带情感语气的喃喃自语, 而两节衔接处的切分音旋律又像目光和心跳的迫切 (参考谱例2),就这样一层一层的推进到了第五节, 钢琴休止、 切分、三连音等节奏变化, 也把思念和无奈的情绪推到了合适的境地。
谱例2:
第二首作品是三段体结构, 第一段的两个乐句运用了旋律模进的手法, 加强了语气感, 强调 “我就在那里”。 第二段同音反复缓慢的进行显得与众不同, 说着重复的话心却空掉了, 一直重复着 “我在那里, 我在那里。” (参考谱例3) 第三段通过四次的加速放缓变化,凸显了紧张和矛盾的心理。
谱例3:
第三首作品是五节分节歌的形式, 旋律运用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描绘了小鸟飞翔, 小溪流淌的欢快画面, 断奏, 三连音等伴奏织体的运用让整段乐曲充满生机, 较前两首歌曲而言, 这首歌曲动力十足, 强化了想找到爱人的迫切心情。
第四首作品是三段体结构, 全曲都采用阶梯式的旋律进行, 活泼中却一直下行, 似乎形成了结局的暗示。钢琴伴奏方面更是通过波音、 分解八度、 倒影、 环舞等技巧使旋律更加灵动有活力。 (参考谱例4) 此时, 对爱人的期待更加迫切。
谱例4:
第五首作品依然是三段体结构, 每一段又可分为两节, 全曲采用较为固定的节奏音型, 旋律运用下行上行的级进往复以及六度大跳, 及其生动贴切地讲述了一个春天燕子成双结对的温馨画面, 最后一节在渐慢的处理中回到了现实——只得到一把眼泪。 (参考谱例5)
谱例5:
第六首作品有着三部曲式结构, 歌曲的尾声重新回到了第一首的主题, 实现了首尾呼应, 六首歌曲的衔接实现了完美闭合。 整首歌曲的变化较多, 情绪起伏较大, 尤其在尾声的处理上, 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层层推进着情绪走向了高潮——歌曲跨越长空万里, 跨越关山阻隔, 把爱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对于无尽深邃的纯音乐形式对于世界观和人类命运的探求, 贝多芬用声乐这一形式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最崇高的理想状态。 而这一崇高无法在现实中获得, 或只能得到一部分及一段时间, 最终只能寄情于大自然和歌声的热切, 热情的诉说和深情的歌唱正是贝多芬对于爱情的表达态度, 也只有歌声这一形式能呼唤到心灵深处那个 “远方的爱人”。
善良、 美丽的永恒女性成了贝多芬音乐艺术创作的源泉, 成了他追求美的王国和理想人格完成的引导者之一。[7]声乐套曲 《致远方的爱人》 开创了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套曲的先河, 为深化人类情感开辟了新的领域。 爱人虽然见不到, 但那份坚定的态度穿越云层和群山, 伟大而沉重。 时代哲思造就了贝多芬心有猛虎的姿态, 但其内心深处却永远有一处温暖, 细嗅蔷薇之时这份深情更显得有力量, 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