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价值意蕴、面临困境与突围策略

2023-12-18 14:55温静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产教融合

温静

【摘要】本文分别阐述高校聚集区和产教融合的内涵、特点,分析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和价值意蕴,提出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以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并强化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广西产教融合新格局以推进产教融合整体治理、搭建区域性产教融合平台并建立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等策略。

【关键词】广西高校聚集区 产教融合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突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7-0008-05

近年来,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建设和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组织部门积极布局高校聚集区的产教融合体系,为全面提振全区整体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创新驱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笔者从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寻突围策略,以期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高校聚集区的内涵和特点

(一)内涵

高校聚集区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或地理空间内,以某一个或几个知名高校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学校及其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形成集聚,旨在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广西建有3个高校聚集区,分别是南宁高校聚集区、桂林高校聚集区、柳州高校聚集区。其中,南宁高校聚集区主要有西乡塘大学城、相思湖大学城、五合大学城、武鸣大学城;桂林高校聚集区主要有雁山大学城和花江大学城;柳州高校聚集区则以柳东新区高校集聚区为代表。

(二)特点

高校聚集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学校集中布局、学科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等。

一是学校集中布局。高校聚集区优质教育资源富集,有大量高等院校,还有众多中小学校。例如,雁山大学城是桂林高校聚集区的主体,涵盖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桂林旅游学院雁山校区、广西艺术学院桂林分校、桂林学院、南宁理工学院桂林校区、广西桂林农业学校等学校和校区。武鸣大学城是南宁高校聚集区之一,位于南宁市武鸣区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现已入驻广西医科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19所高等院校。

二是学科集群发展。高校聚集区为学科集群在地理空间的集聚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为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便利。例如,桂林高校聚集区实现了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为核心的多所高等院校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依托桂林这一地理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理念、中国风格、广西特色、桂林元素”的学科集群。南宁高校聚集区则形成了“立足北部湾、面向东盟、服务大区域”跨高校、跨学科、跨专业的大跨度学科集群,以打造南宁市“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文化交流中心。

三是资源集约利用。广西高校聚集区引进了各种资源配套,进行功能集合构建,是集居住、教育、商业、体育、行政为一体的综合片区,也是宜学、宜居、宜商、宜产、宜乐的高品质社区。例如,南宁高校聚集区五合大学城除聚集广西警官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还将规划建成7所中学、14所小学、26所幼儿园、3所医院、3处文化娱乐场所。与此同时,五合大学城周边片区将形成“三纵四横”的方格路网系统,该系统内交通便利、设施齐全,能实现资源集约利用。

二、产教融合的内涵和特点

(一)内涵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国家相关产教融合的文件精神,产教融合是指充分发挥多方主体的参与作用,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之间的矛盾,促进产教供需平衡,实现“四链融合”,即通过一定的机制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

(二)特点

一是以协同育人为方向。高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实现协同育人,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促进校企双方精准对接。具体而言,高校和行业企业共商培养方案、共建课程项目、共享教学资源、共培教师队伍、共筑组织架构,促进产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区域发展要求。

二是以利益共享为核心。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有利于满足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组织和学生等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政府是产教融合的推动者,目的在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行业企业是产教融合的参与者,目的在于获取高质量紧缺技能人才,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学校是产教融合的执行者,目的在于提升办学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比如,近年来螺蛳粉的市场需求量激增,需要更多螺蛳粉相关专业人才来支撑,由柳州市政府、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及行业企业三方共同组建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应运而生,该学院拟开设7个与螺蛳粉相关的特色专业。组建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满足政府、企业、相关学校和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能有效解决螺蛳粉制作人才紧缺的现实困境。

三、推进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布局,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南宁高校聚集区的产教融合,需要立足北部湾、面向东盟、连接“一带一路”、服务大区域发展,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文化交流中心;推进柳州高校聚集区的产教融合,需要聚焦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車、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为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推进桂林高校聚集区的产教融合,需要坚持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发展定位,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总的来说,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区域特色、统筹区域发展布局、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广西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融合

加大南宁高校聚集区、柳州高校聚集区、桂林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力度,需要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推进聚集区的高等院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形成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提升高校聚集区创新人才的储备能力。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本科院校的“双一流”建设,促进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发展,为国家创新体系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职业院校的“双高”建设,促进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三)有利于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对接广西产业转型升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聚集区的产教融合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广西高校聚集区依托产教融合大力发展符合广西“九张创新名片”需求的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以及东盟国家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能有效支持健康、养老、家政、文化、旅游等社会领域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等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四、推进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面临的现实困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情况,笔者研读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印发的《关于报送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提升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以及南宁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柳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桂林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关于产教融合的教学成果报告和研究成果数据,并对广西高校聚集区内30所高校及40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样本分析和实地访谈,发现在推进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水平和层次仍较低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在《整合资源,加快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内涵建设》一文中谈到,桂林高校聚集区科教融合的深度不够,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联系不够广泛。笔者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调查中90%以上的教师认为聚集区中的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目标不够统一、合作沟通方式不够顺畅、合作力度不够深入,产教融合依然停留在较浅层次;半数以上教师认为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发展需求脱节,没有有效对接。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往往把产教融合局限于实习实训环节,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的次数少,企业安排工程师到学校宣讲的次数也少。另外,90%以上的学生反映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训内容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可替代性工作,学习空间不大,技能和科研水平难以提升。

(二)行业企业参与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意愿不强

柳州市教育局发布的《2022年柳州市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提出,目前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对解决用工之外的合作意愿不强。调查显示,行业企业参与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主动性并不强。不少行业企业认为,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自己的话语权较小,能发挥的作用不大,也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需求。所以,行业企业很少主动去了解有关产教融合的国家政策、地方规划、学校践行方案等;聚集区中的高校认为,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自己能吸引到的优秀企业和核心企业较少,未能与企业进行长久的良性互动,难以通过产教融合实现本校跨越式发展。为了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政府部门不得不投入更多资金来促成二者的合作。比如,柳州在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市政府累计投入37亿元打造“柳东职教聚集区”。

(三)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政策执行较为乏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到,目前广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信息不对称、政策执行不顺畅等问题较为突出。众所周知,政府、学校、企业、相关部门及行业组织是产教融合的执行者和推动者。本次调查中,41%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是产教融合的主要推动者,55%的受访者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消化国家产教融合政策及出台具体的政策文本、操作指南上还需努力。另外,60%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和企业都应出台相关激励措施,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积极参与产教融合,而80%的受访者认为行业组织在产教融合政策执行上还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四)广西高校聚集区尚未形成同频共振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本次调查显示,不论是学校之间还是校企之间,广西高校聚集区尚未很好地利用“地理聚集”这一优势形成产教融合共同体,也未能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共同体“点—线—面”的辐射效应。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南宁高校聚集区、桂林高校聚集区、柳州高校聚集区的各个高校在产教融合事宜上的沟通和合作较少,未能实现资源信息平台的共建共享共用,大部分高校都是各自为政;聚集区中的高校和行业企业也未形成同频共振的共同体,大部分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项目和产业学院构建上缺乏商讨合作方案,难以发挥为区域发展建设服务的作用。

五、推进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突围策略

(一)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对接区域产业需求

广西高校聚集区不同层次的院校应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并积极开设特色专业,加强专业群建设,走差异化办学道路,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形成“供需匹配”的产教融合机制。

第一,提升区域内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使其积极对接国家前沿产业、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合理布局高精尖专业,发挥教育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加入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发展。例如,由桂林市政府编制的《桂林大学聚集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积极推动桂林高等教育“教产学研”与城市空间、产业发展实现集群化、高端化、融合化、特色化和品质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学聚集区和广西高等教育核心区,广西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教文化交流中心。

第二,优化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增加产业需求稀缺专业,减少重复率高的专业,促进区域人才供给与区域产业需求对接。聚集区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环境,认真对照所在区域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前沿产业,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使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实现动态平衡。根据区域发展前景和产业发展动态,应增设与区域经济建设及产业发展相关度高的特色专业。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教育部审批和备案的2021年广西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的通知》,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广西高校共新增198個专业,撤销75个专业。比如,南宁高校聚集区中大部分职业院校根据区内发展情况增加了与“智能制造”“大健康”“乡村振兴”相关的专业,撤销了与“电子商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理财”等相关的专业。

第三,利用高校聚集区的地理优势开展专业群建设,形成特色专业集群效应,打造特色专业人才培养高地,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影响效应,提升聚集区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产教融合的吸引力。例如,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依托多方优势,依据“吃住行游娱购”旅游要素对应的餐饮业、住宿业、交通运输业、景区景点服务营销业等行业产业,形成烹饪工艺与营养西式烹饪工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民航运输服务、旅游管理等现代旅游服务专业群,为社会输送具备“智慧型、复合式、国际化”岗位群复合特质、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旅游服务卓越技术技能人才。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作用

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有效激发企业参与广西高校聚集区乃至全区高校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使人才培养供给端和产业发展需求端结构要素相融合。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建立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组合拳式产教融合激励机制。

一是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扶持。对产教融合项目或产教融合型企业,金融机构应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这些项目和企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设备更新换代和信息改造升级。对优秀的产教科研成果、精良的产教科研物资设备、技术改造项目,保险机构应开发相关保险产品或提供相关保险服务,方便企业转化科研成果。近几年,广西发展银行、柳州银行和桂林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提供便利的专项服务支持。例如,2021年柳州市被教育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目前柳州市已争取到国家产教融合建设项目资金9 500万元,用于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训楼。

二是落实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财政部门可按投资额的大小对这些企业减免相应的财政税收。比如,对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的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在考核通过的情况下可给予其财政成本补助。

三是落实土地保障政策。对企业主导的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用地需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按照教育用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保障。比如2022年11月,桂林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和《划拨用地目录》相关条件,拟征收桂林市象山区二塘乡湴塘村民委员会仁头村民小组的集体土地,用于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产教融合基地的建设。

四是健全信用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对与学校合作紧密、协同育人效果好、诚实守信的企业可将其纳入市级或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将这些企业在产教融合上的贡献和付出转化为信用记录,增加企业信用资产积累,归集至自治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将其作为示范企业“评先评优”或获得“绿色通道”等便捷服务的重要指标。目前,广西产教融合信用平台官网已投入使用,用于记录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信用分值,并进行等级评定,对表现优秀的企业,政府及相关部门将给予其嘉奖并为其提供便捷服务。

(三)构建广西产教融合新格局,推进产教融合整体治理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仅凭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其中一方的付出和努力,难以形成产教融合新格局。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相关组织应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相互融通,积极构建广西产教融合新格局,推进产教融合整体治理。2023年4月,由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推动产教集聚融合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实施方案》中提到,通过整合地区产教融合资源,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相关主体责任,形成广西产教集聚融合新格局,建成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合作创新高地。

第一,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多听取各方诉求,主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回应各主体在产教融合中的诉求,明确产教融合的政策导向和决策目标,制订和完善产教融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规范产教融合评价考核机制,成为产教融合相关主体合作的推动者、利益的协调者、过程的监督者和结果的评价者。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关于报送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提升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等文件和方案,积极打造广西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新范式,有效推动广西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获得新动能。

第二,学校应积极主动向产教融合其他主体介绍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方案、人才特色,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到本校的产教融合中,促成多边合作,与聚集区周边高校以及不同类型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2023年广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到,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近十年广西校企产教融合不断提质升级,已有29所高职院校开设136个产业学院,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生培育与地方重点产业的匹配度较高,在旅游服务、高速铁路、养老托幼等行业中,70%以上的新增从业者是来自广西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第三,企业应明确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区域产教融合的建设和发展中,为学校的课程编制、教学改革、“双师”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发展等提供战略性指导。比如,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教育部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是广西首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的汽车企业,也是广西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先后与广西科技大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合作,共同开发专业群、共同建设校企课程、共同研发课件,为广西产教融合集聚新动能。

(四)搭建区域性产教融合平台,建立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有利于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组织等多元主体相互协作,促使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形成命运共同体,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实现以产助教、产教融通、科教兴省。高校聚集区要建立命运与共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搭建区域性产教融合平台必不可少。这些平台可以是依托大数据建立起来的平台,如产教融合沟通协作平台、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平台;也可以是依托实体机构建立起来的新型联合组织,如产教融合联盟、产教融合研究院、产教融合发展所、产业学院等。

产教融合平台通过整合不同参与主体的信息和资源,形成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可以有效降低获取和使用信息和资源的成本,打破单个高校或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抱团式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例如,为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成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广西产教融合研究院在南宁师范大学正式成立。广西产教融合研究院聚焦产教融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咨询,为建设广西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便利,也为深化广西产教融合战略提供了条件。

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建设是广西产教融合发展的缩影,为全区产教融合的推进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政府、学校、企业等应形成合力,努力攻坚广西高校聚集區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优化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的策略,以搭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金娴,金高军.地方性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困境与突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7).

[2]徐红勤.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5).

[3]贺祖斌.整合资源,加快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内涵建设[J].当代广西,2019(2).

[4]孙云飞,张兄武,付保川.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的构建研究[J].教育探索,2021(1).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产教融合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