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快来包饺子!”妈妈清脆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兴奋地应道:“来啦!”旁边的弟弟也“嗖”的一下蹿起来,以火箭一般的速度冲进厨房去洗手。
餐桌旁边,爸爸已经卷起袖子开始擀皮了。我站右边,弟弟站左边,分别在妈妈身边占据有利地形。我抻着脖子,仔细观察妈妈包饺子的手法——把饺子皮摊开在手心,放一点儿肉馅儿,再把饺子皮对折,左边捏几下,右边捏几下,饺子皮上就出现了五六个褶,能稳稳地坐在托盘里。“哎呀,这也挺简单的嘛!”我嘟囔着,“我也试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拎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用勺子舀点儿肉馅儿,然后把两边的皮对折。但是到了捏褶的环节,却怎么都捏不好,皮太软了,根本不听话,不是左边挤出了馅儿,就是右边扯破了,总之都是失败。我偷偷看旁边的弟弟,哈哈,他也跟我差不多,饺子包成了小肉球,脸上还蹭上了面粉,成了大花猫。
爸爸妈妈看着我俩的样子,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妈妈握着我和弟弟的手,手把手地教我们。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肉馅儿要少放一点儿,才不会漏出来;皮上多捏几个褶,饺子才能“坐住”,要不然就是“软骨头”。我终于成功地包好一个饺子。当我神气地给爸爸展示“作品”时,爸爸称赞道:“哟,包得真漂亮!”
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听妈妈讲饺子的故事。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为了帮助穷苦百姓治疗冻伤的耳朵,张仲景把驱寒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做成了祛寒娇耳汤。后来人们模仿制作娇耳的方法做出了饺子。原來,饺子不仅好吃,还有大用处呢!
包饺子不仅有趣,还让我体会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我把它们称为“幸福饺子”!
(指导教师王玉琴)
有很多同学都写过包饺子这件事,也有很多同学能把包饺子的过程记叙得准确、详细。那么,为什么王颢臻同学的作文能够脱颖而出呢?因为她能够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感悟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正是这种能在平凡的小事中得到启发、总结道理的能力,才让她的作文技高一筹。
(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