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剑锋 于润知 徐慧昌(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海伦农场有限公司)
“北安模式”是通过构建新型“统分结合”经营服务体制,实现公司与家庭农场的共同经营,做到生产管理标准化、经营服务模式化,实现种植户提高收益、公司增加效益。
坚持“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不动摇。明确农场有限公司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农场有限公司,巩固其国有土地经营主体地位;明确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充分保障家庭农场的承包租赁经营权,在此基础上升华为“大农场统筹规模家庭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由“套”到“统”,两字之差,但意义深远。
“二次创业”模式的本质是提升生产力,优化、促进生产关系,通过开展“二次创业”深化垦区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建设。“北安模式”最根本的本质就是实现规模化经营,实现共同富裕。
公司耕地总面积25.8万亩,下辖4个管理区,共有14个原作业点,其中北河管理区有4个原作业点,面积6.33万亩;六井管理区有4个原作业点,面积7.34万亩;桦树管理区有3个原作业点,面积5.86万亩;二站管理区有3个原作业点,面积6.27万亩。
公司按照《北大荒集团推广“双控一服务”模式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实施方案》(北大荒发〔2020〕12号)的要求,在实施“两田制”(基本田和规模田)的基础上设置机动地,基本田分配标准为每人10亩,规模田分配标准为每人15亩,机动地包括政策地、小块地、竞拍地、科技示范田。
公司现有各类农机具1733台(套),机械总动力3.91万千瓦。农机合作社一个,社员20名,大马力机械61台、大型收割机11台,动力1.26万千瓦。
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现有在编人员2名,临时聘用人员3名,主要负责公司肥料统供、温室大棚、科技示范田等管理工作。
公司实行“两田制”,已分地到人,2023年公司分地人数6032人,实际种植户1171户。要实现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就要在现有耕地数量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来获得集中稳定的连片土地,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物价和高收益的刺激,导致流转土地价格上涨过快,且逐年上涨,目前公司范围内普遍流转价格在每亩998元以上,流转价格的上涨给规模家庭农场的组建带来极大阻力,严重限制了种植户自愿加入家庭农场的积极性。
1.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职能弱化。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在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方面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对农业技术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减弱,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工作业务多且杂,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北安模式”: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7人,科技服务中心编制13人,财务编制4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是将原农服中心、气象站、农业科技园区、农机停放中心、土壤化验室等部门进行整合后成立的。
海伦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实际编制为5人,现职能是负责肥料统供、温室大棚和科技示范田等管理工作。
存在的差距:一是农业科技队伍青黄不接,专业人才匮乏的现象突出,工作人员数量和服务质量与北安有差距。二是软、硬件设施滞后,仪器设备老化陈旧,无法适应目前的农技措施。三是农业技术服务缺乏经费,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2.管理区职能设置虚化,没有真正体现职能作用。
“北安模式”: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管理区按耕地面积设置人员编制指数,耕地面积5万亩以下不超过7人,5~10万亩不超13人,10万亩以上15~18人。共设6个管理区,人员总编制为56人。
海伦农场有限公司:公司下设4个管理区,其中:北河管理区现有工作人员7人、六井管理区现有工作人员9人、桦树管理区现有工作人员7人、二站管理区现有工作人员6人,人员总编制为29人。
存在差距:海伦农场有限公司管理区平均现有工作人员7人,对标“北安模式”公司四个管理区应设置编制均为13人,现有实际编制为7人,差距为6人,因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导致很多管理区的功能定位还不完善,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管理区工作人员农业专业水平相对较低。
3.农业管理体系不完善。在组织、流程和制度方面与“北安模式”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效率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有管理体系在人力资源配置、培训、考核和激励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全面提升。
“北安模式”:“北安模式”农业体系主要有以下6大项:一是玉米、大豆等作物标准成本与标准种植;二是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带建设及科技研发推广工作;三是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农机组织建设和农机作业管理;五是有机产业和有机基地种植;六是数字农业和数字农服业务的开展。
海伦农场有限公司:做到“四全”,即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全方位农业生产标准化。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统供生产资料标准化、坚持农艺措施标准化、坚持田间作业标准化。采取“五看”,即春种看春播生产的标准和质量、夏管看作物长势、秋收看作物产量、“三秋”看整地质量、年终看整体效益。
存在差距:海伦农场有限公司农技推广队伍存在农业技术措施指导不到位,农技推广不畅通、沟通不良、覆盖不全面等问题,因部分工作人员农业技术掌握不全,导致农技体系推广不畅。
4.农机管理方式落后,机械力量薄弱。农机更新和准入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滞后,机械设备配置不足,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由于高成本的投入,导致有机户不愿进行农机更新,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作业效率和农技措施受到限制。
“北安模式”: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农机配置采取准入制度、配套淘汰补贴管理办法,确保农机具的良好技术状态。
海伦农场有限公司:公司现有16个整地作业车组,从2004年开始统一分配整地任务,于2009年成立了利兴农机合作社,统一管理16个车组,作业量是按原有机户购买车辆的型号、马力带整地任务的方式分配的,生产环节均由种植户自行选择车组作业。
存在的差距:一是农机编制和准入制未建立;二是有机户在现有整地任务的情况下无法更新农机具;三是农机管控及指挥不及时、不到位,作业标准不规范;四是部分现有整地机车已经到了故障期,影响机械作业效率;五是油料未统一供应;六是2004年开始统一分配整地任务的16个机车组,目前只剩8户原始户,其余8户均已转让机车和整地任务,转让金额都在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元,高额的转让费给公司统一管理带来困难。
1.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管理区增加编制。通过增加编制、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农务中心与农户的互动,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此外,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区的功能、职能定位,提高全方位的管理效率。
2.完善农业管理体系,制定全面详细的农业技术操作规范,提高效率。对现有农业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改进,提高员工培训质量,优化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3.改进农机管理方式,提升效能。参照“北安模式”的农机配置原则、准入制度及配套淘汰补贴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符合海伦农场有限公司的农机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机利用率。通过优化农机配置,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种植户收益。同时,申请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加强农机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4.引导种植户之间由流转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化。推进规模家庭农场的宗旨就是要让种植户获得的效益比土地流转的效益高才能实现推广。加强与种植户的沟通合作,积极引导种植户树立现代农业发展观念,促进公司与家庭农场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整体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
5.通过党建引领使“北安模式”精准落地。以加快“北安模式”推广见效为落脚点,进一步拓展工作覆盖面,从解放种植户的思想入手,深层次地探讨,彻底解决流转与合作的关系。
6.建立家庭农场试点。2023年,在公司内部设立家庭农场试点,借鉴“北安模式”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应本地实际的农业经营服务模式。通过家庭农场与农场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种植户收益。公司在六井管理区原第七作业点进行家庭农场组建试点,先行先试,已经建立了规模为5065亩的家庭农场,在试行中分析规模经营中的障碍性因素,找出其中“个性”和“共性”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点带面进行示范引领,推动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
纵观垦区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史,从1984年兴办家庭农场到1989年农业部和农垦总局共同设立了宝泉岭管理局绥滨农场改革试验区,设定的目标是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巩固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四到户、两自理”的独立经营模式,到目前推行的“北安模式”,实际上还是遵循客观规律,进一步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之所以推行“北安模式”,是因为改革初期的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无法适应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但发展到现在,生产力水平已经飞跃式的提高,特别是大型现代化农机具的普遍应用,使现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了反推作用,所以规模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同时,推行“北安模式”组建规模家庭农场和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触类旁通,“双控一服务”完全可以整体复制到公司周边,助推垦区“二次创业”战略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