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娟 通讯员 齐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
“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发展,书写一个个基层治理的鲜活故事。姑苏区不断创新基层治理举措,推出“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机制,开展社区工作“走百家、访千户、惠万家”入户走访等活动,激发区域治理活力。近期,姑苏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姑苏模式”获省人社厅认可,其经验有望在全省推广,为全区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再添生动注脚。
2021年,姑苏区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自创建以来,姑苏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劳动监察网格治理体系,推出“劳动关系综合指导服务站”等工作举措,探索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办法和新路径。
今年,姑苏区劳动监察大队金阊中队接到投诉称,辖区一家从事非医疗性按摩美容服务及化妆品销售的公司未足额支付加班费。中队经调查了解,发现单位与员工对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存在异议,同时还存在劳动用工方面的其他隐患。
为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中队选派公益律师对单位用工情况进行“法治体检”,并根据“体检”情况指导单位建立健全入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薪酬管理、考勤管理等一系列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对单位进行回访。经整改,该单位此后未发生一起劳资纠纷。
关口前移,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姑苏区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抓手。姑苏区建立了劳动关系“三化”排查机制及“三色”预警机制,今年共梳理劳动关系风险隐患51起,全部及时化解。同时,推行劳动关系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成立劳动关系预警信息员队伍,在产业园、楼宇开展“欠水费、欠电费、欠物业费、欠租金”“四欠”报告制度,对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薪酬管理、入离职管理等进行常态化“体检”。
11月,姑苏区劳动监察大队平江中队观前商圈劳动调解站正式设立,为周边企业提供用工指导,现场快速调解劳资纠纷。调解站实行定期定点轮值驻守制,真正让群众少走路、将服务送上门。无独有偶,针对石路商圈中小微企业数量多但多数没有专职用工管理人员的情况,姑苏区成立石路商圈劳动关系服务站。站点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助理”和“共享人事经理服务”,协助做好劳动用工培训、法治体检和简单劳资纠纷调解等,助力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
姑苏区商圈众多,中小微企业数量可观,存在的劳动关系问题复杂。姑苏区根据各商圈的具体问题,开出不同“良方”。今年以来,姑苏区为800余家小微企业、新创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助理服务,为42家中小企业提供“共享人事经理”服务。
在做好企业用工服务的同时,姑苏区持续完善区—街道—行业(协会)—企业四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目前已建立8个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6个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220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推动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同时,搭建“微协商 云调解”劳资纠纷预防化解线上平台。
“店铺关门了,本来以为我们被拖欠的工资没希望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近日,区人社局、区法院联合为5名外来务工人员追回2.7万元工资款,拿到拖欠工资的外来务工人员张先生感激万分。
原来,姑苏区莲升路某牛肉店因经营不善关门停业,拖欠员工工资,在整个调查处理过程中,店铺负责人赵某配合度不高,给正常的行政执法造成了极大障碍。为此,区人社局在完成行政处理决定并经过法定期限后,对接区法院启动强制执行申请程序,冻结并划转了赵某的相应银行存款,成功发放执行款。
姑苏区人社局积极拓展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解纷“朋友圈”,整合仲裁、监察、信访、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资源,成立一站式劳动维权服务中心。同时,探索“府院联动、诉源治理”联动机制和裁审衔接机制,对重大、群体性、社会影响大的劳动争议案件实行法院提前介入,推行“法院执行+劳动维权”模式,重拳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目前,劳动争议应援尽援率达90%以上,劳动争议案件调撤率达70%以上,按期结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