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卿
演奏民族化指的是作曲家基于音乐创作的手段和技术,从本民族的音乐审美习惯出发,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在唤醒本民族审美感知共鸣的同时,引起其他民族对该音乐作品的欣赏,进而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提琴的空弦多采用从高到低的记音方式,音域范围虽然相对小提琴而言较窄,但胜在音色浑厚优美,多用于展现具有悲伤性叙事旋律的乐曲。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指的是演奏家利用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素材、旋律和节奏等进行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中提琴演奏作品创作,目的在于强化中提琴作品的民族风格特征,在满足我国受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引起其他国家受众对该演奏作品的喜爱,最终推动我国音乐的世界化发展。
20 世纪初期,中提琴作为一种西洋管弦乐器传入我国并逐渐从合奏乐器发展成为独奏乐器。在成为独奏乐器之前,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并未得到太多业界的重视,无论演奏的曲目,还是表演水平评判,都是依据西方音乐的审美标准。作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弓弦乐器,中提琴演奏方式较特殊,引进之初多以交响乐团演奏的形式出现,后来成为独奏乐器,中提琴的民族化演奏优势开始突显出来。
首先,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主要是为了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世界化传播。作为时下广受大众喜爱的管弦乐器之一,中提琴演奏出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不仅可以充分表达我们的民族情感,还可以推动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中提琴乐曲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民族音乐的特色,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中提琴与民族乐曲的有机融合,创作出更具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中提琴演奏作品,使听众更深刻地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其次,中提琴演奏民族化发展还需要演奏者在具有很好演奏技术的基础上,对本民族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种类比较多,如渔歌、号子、山歌等。中提琴演奏者只有在对这些民族音乐类型有所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中提琴演奏风格的民族化。
最后,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需要演奏者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有所了解。我国民族文化音乐遗存较丰厚,并且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在演奏形式上有所区别,有的情绪表达较激烈,有的情绪表达相对平缓。因此,演奏者在中提琴演奏过程中,要深刻地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选择最佳的演奏方式和技法,最终达到用中提琴表达民族风格乐曲中蕴藏感情的目的,从而实现中提琴演奏风格民族化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随着中提琴日益为广大受众所接受,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也逐渐为业界所关注。多数演奏者比较重视将民乐演奏技法引入中提琴演奏,或是尝试在中提琴作品创作中融入民族故事。不过由于中提琴从西方传入我国的时间尚短,所以中提琴演奏领域面临专业人才稀缺的困境,同时由于投入资金的不充足,中提琴演奏民族化的进程受到了不小的阻碍。目前,在我国中提琴演奏民族化的发展过程中,多数人偏重将中提琴演奏技巧与民族音乐技巧结合,而这并不能体现中提琴演奏民族化发展的创新理念。此外,尚有部分中提琴演奏者认为,只要是用中提琴进行民族音乐演奏,那么就可以认为是实现了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诸如此类错误认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中提琴演奏民族化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步伐。
首先,要想实现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创新,就不能忽视中提琴原有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色。仅将中提琴作为民族音乐的演奏乐器而忽视中提琴自身的乐器特质,是不可能实现中提琴演奏民族化发展的。在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创新过程中,我们还应考虑当代音乐发展的趋势和对中提琴的需求,在作品创作中融入民族特色的音乐理念和音乐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提琴演奏风格的民族化发展创新。
其次,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创新,离不开优秀的创作人才。因为只有中提琴创作水平得到提升,才能有效地促进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既要充分了解中提琴的演奏风格、技巧,又需要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形式特色,在此基础上,将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和所创作乐曲的风格特色进行融合,创作出更有民族特色的中提琴演奏作品。
最后,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创新是离不开创作者交流空间平台构建的。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质量中提琴演奏民族化作品的创作完成,有关部门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为相关领域人才提供相互交流的空间,如搭建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创新平台,让更多中提琴乐曲创作者实现想法和灵感的交流碰撞,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应用民族化的音色技巧,展现中提琴原有音色,实现演奏风格的民族化发展。在管弦乐队表演过程中,受众对演奏水平的要求较高。如果演奏者仅想通过演奏技巧的提升实现中提琴演奏民族化水平的提升,这显然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演奏作品感染力的心理期待。所以,中提琴乐曲创作者可以将音色技法适当融入所创作的民族化乐曲中,以实现作品情感表达的丰富及对受众演奏曲目需求和审美期待的满足。中提琴在发展进程中,积累了较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艺术气息,因此,中提琴演奏者要重视对这种历史内涵和文化艺术气息的继承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提琴音色技法上的创新,突破固有的创作模式,寻求中提琴曲式结构方面的突破。
《草原之歌》是作曲家关庆武创作的广受人们喜爱的中提琴独奏曲。该曲将中提琴特有的浑厚优美的音色和蒙古族马头琴演奏特色技巧有机融合,予人以独特的听觉体验。中提琴在音质上与马头琴相近,这就使《草原之歌》在中西方音乐文化碰撞中产生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中提琴音乐语言。《草原之歌》全曲包括装饰音、滑音、抛弓和分弓等多种左右手演奏技巧。
1.装饰音和滑音
一是在《草原之歌》第一小节,出现了很多具有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三度装饰音。由于这种装饰音一般是在长音前面,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时左手打指要富有弹性,要清晰快速,这样才能让原本简单的长音染上草原的色彩。二是在《草原之歌》第三小节第一拍,采用源自马头琴演奏技巧的八度装饰音与滑音搭配,也就是在装饰音和基础音之间增加部分尾滑音,以突显蒙古族音乐特色。三是在《草原之歌》第七小节最后一个延长记号时,运用三度颤音和下滑音,这种演奏技法也源自蒙古族音乐风格。
2.双音
马头琴往往较多地采用双和音演奏,所以《草原之歌》在双音段落借鉴了马头琴的这种演奏方式,主要采用了两种中提琴演奏技法:一是按一根弦的同时,令它与另一根空弦形成二三、四五、六七或是八度的和音;二是利用中提琴特有的指法形成纯四度或八度的泛音和音。作曲家通过中提琴双音演奏技法将马头琴音乐特点充分表现出来,但是这也对演奏者音准把握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在练习时,演奏者需要时刻注意伴奏声部和旋律声部之间的关系,在进行音准校对时可以参考较平稳的伴奏声部。
3.运弓、揉弦与分弓
《草原之歌》对演奏者运弓与揉弦的连贯性要求较高,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换弓的痕迹,且开弓的速度不应太快。此类蒙古族音乐多以深沉醇厚的声调色彩为主,故左手当以宽幅揉弦为主。《草原之歌》在进入快板之后会出现大量分弓的运用,主要包括八分音符的分弓和十六分音符的分弓。前者主要是运用快速的开弓,不对每个音符时值进行严格要求,以短促为主,强调发音的灵敏;后者主要是运用具有重复音的快速分工,强调左右手的节奏配合与运弓发音的清晰程度。
4.抛弓
在《草原之歌》中,作曲家还运用了极具音乐表现力的演奏技法——抛弓。这种演奏技法在中提琴和马头琴中都是存在的,特点是依赖弓杆本身的弹性在琴弦上弹跳而不靠右手控制,虽然每次弓杆的弹跳仅能奏出2~3 个音,但是在曲子中的运用却能生动地还原蒙古族草原音乐的风格,将骏马奔跑时的马蹄声模仿得惟妙惟肖,极大地提高中提琴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该曲的抛弓形式为“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将原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转化为抛弓在前的“前十六后八”节奏型,这更有助于演奏者对右手控制力的训练。
《第一中提琴协奏曲》改编自李自立老师的小提琴作品《草原》,该协奏曲不仅展现出中提琴独特的音色和技巧,还展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尤其是在演奏技巧上,无论对音色的调控、滑音,还是揉弦、抛弓、触弦点,都对演奏者的基本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中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是《长调》,即为长调民歌,既是蒙古族民族音乐中最富有自在和谐特征的音乐形态,又是蒙古族群众日常表达情感生活的重要方式。长调的音域范围较广,散逸灵动,有明显的装饰性特点。草原民族乐器马头琴是长调民歌最佳的乐器,其醇厚的音色与长调民歌相得益彰。《长调》为三部曲式结构,包含引子和尾声,结构较完整。
1~28 小节为引子,自然高亢,有浓郁的草原风格。清晨,随着太阳缓缓升起,草原上的头马一声嘶鸣,打破了寂静,万物复苏。中提琴在音色上与马头琴相近,可以用前后倚音、滑音和回旋音的演奏方式,对马的嘶鸣进行模仿。32~42 小节与66~80 小节共同构成了A 段落主题。在伴奏声部29~31 小节的铺陈之后,中提琴演奏出《长调》的主题旋律。在演奏技法上,连弓的左右手配合很重要,如果配合不当,就表现不出长调悠远的韵味。“插部”展现出中提琴演奏技法的创新,先利用C、G 弦的五度空弦,按照延长记号的律动逐渐调整到C、F 音。在四度空弦后,利用快速运弓的演奏技法,发出浑厚持续的低音。同时,左手指甲落在弦上发音,循环往复,保持基音F 并对泛音进行模仿,进而形成特殊的“呼麦”效果。最后,在间奏演奏过程中,中提琴演奏者再慢慢地将F 音调回到G 音。96~280 小节是B 段落主题,结构为复乐段曲式,有很强的节奏性。中提琴演奏过程中,主要是将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综合使用,以表达出马蹄声、舞步声等,将听者带入万马奔腾、烽火连天的战场。中提琴演奏重点在于十六分音符的五声音阶的弓段处理,低音部分要始终保持在下半弓,以表现出马蹄声的真实质感。在第131~155 小节中,只有确保左手揉弦速度加快,才能更好地表现乐曲的张力。《长调》的中提琴演奏主要还是以C 调为基础,并较多地采用声部变奏的形式。同时,将马头琴的呼麦等演奏技法融合到演奏中,更突显乐曲的民族化风格特征。在演奏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乐曲所表达的情感,音程递进主要由弓段和揉弦完成,这也使情感的表达更有层次感。284~299 小节是再现部A 段落主题,利用中提琴的双音演奏技巧,用声音所表现出来的厚度和浓度,表现战争给人们心理造成的阴霾,哀愁与悲伤弥漫开。
中提琴虽然是西方管弦乐器,但是演奏方式较特殊,有非常强的民族化风格演奏优势。中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创新,离不开创作者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和对中提琴演奏技法的熟练掌握。在新时期,我们应当不断创新发展中提琴民族化演奏风格和技巧,推动我国民族音乐国际化发展进程,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