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义
(河南灵捷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河南 南阳 473000)
近年来,全国各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唐河县根据水利部及河南省水利厅的要求,组织编制了《唐河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及水管理等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谋划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提出了主要实施内容及重点示范工程以及投资需求。《实施方案》选取21 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实施“24 项重要建设项目”,示范“五大重点项目工程”,建成“七大体系”,在唐河县域内形成“一山多廊环众湖,一河三川秀唐州”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唐河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匡算总投资114.76亿元,实施期内计划完成投资33.46 亿元。2020-2021 年间,在唐河县域范围重点实施中心城区。
经过两年的建设,唐河县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使水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部分项目工程建设规模大、实施时序长,实施期内并没有完全完工,仍需按照项目进度要求持续推进,尽早发挥效益;虽然建立灵活有效的融资机制,拓展债券、PPP融资等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期完成计划内投资35.25亿元,但建设总投资114.76亿元,后续建设投资任务重,资金保障矛盾逐步显现;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县财政可统筹使用的财力有限,重点工程财政保障难度加大。仍需持续强化资金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理论复杂、因素众多及操作困难的工作,要因地制宜,符合科学,又要讲究实效。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恢复,并实现良性循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实施期间,通过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水生态系统功能完全恢复仍然任重道远。水系连通与内河治理仍需要不断深化与完善,加速强化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生态修复速度。
限于传统水务建设认识,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就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注重水利基础功能,历史文化内涵挖掘还不够深入。注重工程本身的安全建设,美学设计和生态功能体现不够充分,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还没有建立,水文化产品总量不多,历史遗留重要的水景观、历史建筑、文化古迹在河道整治过程中保护的力度还需深入,对唐河古水利文化、航运交通文化和传统民风民俗等水文化内涵的挖掘还有待提高。
坚持生态优先,以改善全县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深化工业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环境隐患问题排查整治,巩固完善保水质长效机制,深化河长制“四制四化”模式,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保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抓好大造林大绿化,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着力解决内河水质问题,加快内河综合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整治后评估及备案工作,完成截污纳管、排污口整治、河道清淤疏浚工作,实现水体无排污口、河道整洁。二是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加强城镇污水再生利用。三是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持续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是持续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持续推动重污染企业退出,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水平。五是持续强化饮用水源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切实保障水质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六是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考核断面,针对重点区域重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实现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突出集约节约,不断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强化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严控高耗水产业,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刚性约束,严格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做到城市发展、土地开发、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强供用水管理,统筹配置南水北调工程优质水资源和当地水资源,加大地下水压采力度,最大限度发挥南水北调效益;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和饮用水置换,用好中线工程分配给的水量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文化先行,才能留根留心。一是加快以绿靓城,以文塑城,建设人文城市。推进中心城区主题公园、环城绿带、郊野公园、城市绿道、公共绿地等生态空间建设,将水文化元素与内涵融入到水工程建设与水景观建设中,体现唐河历史底蕴、古水利文化、水运文化等。二是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三是以典型临水景观、水利设施为基础建立完善水利遗产数据库。四是进一步宣传水生态文明理念,突出唐河县生态文明风尚,让游客印象深刻乐于相传,进而无形中提升城市品位。
唐河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期任务已基本完成,取得了明显成效,“蓝绿交织、水网润城”的山水诗意画面已经展现在了广大人民群众面前。但水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县上下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着眼于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着眼于加快建设“南襄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新水平,着眼于有效解决水环境问题,坚持源头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长效治理。巩固和提升与“生态唐河”相匹配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长效管理持久战”两大战役;在现有的良好条件和平台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模式,保证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拓宽和创新融资渠道,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水污染防治的基础性研究,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加快环保科技成果运用和转化,切实解决水生态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加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落实和督促检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加大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力度,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依法管水,铁腕治水,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提升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支撑和保障水利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突出重点,深化“清河行动”,实现从“清河”到“治河”的转变,集中力量打好河湖治理组合拳;结合“智慧水务”建设,提升唐河水务信息化水平,建立大数据平台,创新管理手段,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长效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促进唐河水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
综上所述,县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项目实施期达标建成之后,仍需及时做好现状问题科学分析,并提出合理解决对策。深入认识项目概况,梳理高标准谋划持续发力攻坚、生态优先办好民生实事和以水为媒传承唐河特色文化等主要经验,针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保障仍需持续推进、水生态修复力度仍需持续加强及重工程轻水文化现象依然存在等现状问题科学分析,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建设、坚持节水优先加强集约节约利用水资源、深化水利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和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建设成效等合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