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规划与生态正义研究

2023-12-16 02:51孙全胜
中国名城 2023年9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城市规划正义

孙全胜

引言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空间不断扩张,生态环境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已经成了一项重要任务。生态正义作为一种概念,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资源与荒野保护运动,代表人物主要有西奥多·罗斯福、约翰·缪尔等,其意义在于保护弱势群体的生态权益和空间利益。生态正义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动。它不仅包括环境正义、社会公平、政治平等内容,还强调人与空间生态的和谐关系。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既要充分考虑城市内不同群体的需求,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公正分配城市空间生态资源的目标。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就开始涌现出“生态城市”和“环境正义”的概念。例如,美国一些学者提出“环境正义”的概念,旨在实现社会正义和环境平等[1]。英国则将空间生态正义视为反对环境歧视的手段,旨在消除一些区域的环境贫困现象。日本等国家也对生态正义进行了深入研究[2]。国内学者最初是从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关注空间生态正义,特别是考察了城市空间生态分化问题。例如,有学者对城市空间分异和人口集聚带来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要实现空间生态正义需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解决不同区域间的生态不平等和城市环境差距等问题[3]。

虽然国内外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已经涉及生态正义问题,但是由于生态正义的复杂性等原因,当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生态正义本身比较复杂,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理解。因此,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施生态正义需要更为具体的指标,方能落实到实际的规划实践中。“城市首先是居住的空间,城市建设应该为市民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4]其次,现有城市空间规划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在实施生态正义时,需要在现有城市空间规划的基础上逐渐优化,使其更为符合生态正义理念。最后,实现空间生态正义所需的各种政策也需要完善。例如,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如何有效地平衡不同利益方的权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政策和实践措施以实现生态正义的目标。

因此,本文从批判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非正义问题入手,探讨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的内涵和价值,并从空间、生态、社会等角度深入剖析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的路径,以期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1 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的内涵与意义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经济的不平等是相互影响的。探寻如何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的生态资源分配。城市空间规划是基于城市的空间属性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正义是在城市空间规划中考虑生态资源的公平分配,使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的一种理念。

1.1 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的概念

生态正义是城市空间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的是环境公正和环境平等。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正义的核心思想为:城市空间规划应该以公平为出发点,确保所有人能够享有同等的空间生态资源,而不会因其经济地位低而遭受环境污染的风险。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愈加突出。生态正义必须建立在环境的可持续性基础之上。

生态正义与社会公正密切相关。事实上,城市内不同地区之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是不公平的,具体而言,那些低收入的人大都生活在生态不良的地区,而那些富裕阶层生活在环境相对好的地区。这种不公正的环境状态被称为“环境种族主义”,它是环境不公的一种表现形式。“空间生态正义思想试图重新界定空间场域内人类实践在处理和自然、社会共同体等关系时所应守持的生态正义意识。”[5]为了解决环境种族主义和其他形式的环境不公问题,生态正义应运而生。根据生态正义的理念,城市规划师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促进环境公正。总之,生态正义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用以审视城市规划的目标,并正在成为一个极具必要性的理念。

1.2 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的要求

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要求城市空间规划考虑生态环境的公平性。首先,生态正义强调城市空间规划应基于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包括资源利用的高效性、生态系统的复原能力等,从而使城市发展在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之间达成平衡。“空间正义所诉求的空间和生态双重目标要求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公正合理调配空间资源。”[6]生态正义关注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平等权利,包括社会、文化、精神和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使城市空间规划能够体现社会公正和环境公平。

其次,生态正义需要重视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即通过对城市中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的利用,不断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这需要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在城市中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同人群的环境权益,以此为出发点来规划城市空间,实现生态公平性。

最后,生态正义注重城市的整体性,通过系统论考虑城市生态系统,将城市空间规划与生态系统的稳定相结合。“空间生态正义理论的引入,可以发掘那些曾经被忽略的区域空间的生态面貌,凸显其背后的审美意蕴、公平正义和文化象征等价值。”[7]这是一种从整体角度理解城市空间的方式,注重空间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城市各部分功能的交错。同时,也强化城市社区居民的创造力,使城市空间规划更具有公共参与性。

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的实现,需要将生态公正性和环境公平性纳入城市空间规划的全过程。这需要深入理解城市形态和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规划,以便实现城市空间中生态系统的稳定,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空间正义强调在空间生产关系中,应关注主体(尤其是弱势主体)的自由选择、机会均等和全面发展。”[8]生态正义的实现是城市规划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3 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的意义

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实现生态正义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深,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生态正义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义期待,意指在对待自然、生态和环境问题上,不同国家、地区或群体之间拥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9]通过实现生态正义,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绿化率,降低城市的环境污染水平,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生态的和谐发展。

其次,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的提升。“空间正义在规范性上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性、丰富性和流动性的社会空间。”[10]资本主义城市中富裕阶层享受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与生活质量,而生活在城市边缘或贫困地区的人们很难受益于城市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福利。实现生态正义可以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城市的贫富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减少空间不平等现象的发生。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正义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而且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社会主义城市空间规划应让人民获得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

最后,实现生态正义可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形象。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形象和软实力已经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方面。“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11]通过实现生态正义,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可以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同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为城市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总之,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竞争力和形象提升的重要策略。

2 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非正义问题

城市空间的不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实现的问题。因此,在城市空间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强公众参与程度,打破城市空间规划中的利益固化、权力失衡等问题。

2.1 城市空间规划中存在的生态非正义问题

城市空间规划的制定常常被市场导向和政治权力所左右,导致城市空间规划无法真正考虑生态环境的需要,因而存在生态非正义问题。首先,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容易导致环境问题。不合理的城市空间规划会使得机动车的废气、工厂的废水排放增多,不仅影响了市民的身体健康,也加重了环境的负担,造成了后代的生态债务。“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是从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入手,无法从整个区域的角度把握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12]其次,城市空间规划还存在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出现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公共绿地的现象。最后,有些城市的空间规划存在公共资源的分配倾向于更富裕地区的问题,而较贫穷的地区因公共设施建设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承受更多的生态压力,导致生态环境的不公正分配问题愈发凸显。

为了解决城市空间规划中存在的生态非正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城市空间规划的制定需要围绕生态环境展开,采用科学的方式来制定规划。其次,加强对生态功能区划的管理,严格限制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只有让生态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出其最大的生态环保功效,才能满足国家建设需求,维持自然平衡。”[13]最后,可以通过搭建生态补偿机制和提供公共服务来提高贫穷地区的生态保护能力。城市空间规划中存在的生态非正义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制定科学的城市空间规划,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解决规划的问题,才能实现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正义。

2.2 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实现的困境

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旨在创造公平的生态环境。不合理的城市空间规划是生态正义实现的首要困境。城市空间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环境工程等的规划方面存在一些偏袒特定群体的现象。例如,在基础设施规划中,往往优先照顾经济发达地区,而边缘地区往往被忽视,这会导致公共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城市规划重经济轻生态、重城市轻乡村的现实情况,‘自然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实施也存在客观困难。”[14]土地规划方面也存在不考虑生态成本的问题,这必然导致生态非正义问题的出现。

城市空间规划思路的转变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前提。“在空间正义出场的具体路径上,马克思要求限制空间生产中的资本增殖逻辑,建立人本主义空间,平等分配空间资源,协调空间中的各种利益关系。”[15]在城市空间规划中,要采取合理的自然管理策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尊重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从而实现城市空间的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场域,空间正义主要表现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公众的空间权力配置充分、资本的空间分布均衡、公共资源的空间分配合理和空间经济结构的规范有序。”[16]政府应该在土地规划、环境保护和公共资源分配等方面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来管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严厉的法律处罚。企业和公民在使用环境资源时需要尊重自然环境,不做超负荷的开发和利用,避免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从而实现生态正义。

总之,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的实现面临着困难与挑战,需要各方的努力和支持。解决城市空间规划中存在的生态非正义问题,需要转变城市规划思路,建立完善的规划机制。

3 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的实现

合理的城市空间规划是构建城市空间生态正义的重要手段,其关键是实现空间的公平性。城市空间规划应当符合人民群众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注重各个区域之间的平衡性。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应当考虑不同人群的权益,进行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布局,构建一个合理、公正、可持续的城市空间。

3.1 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的公平公正

城市空间规划作为实现生态正义的重要手段,需要注重生态优先、经济协调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实现空间资源合理分配。

3.1.1 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空间公平性

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空间公平性涉及城市内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社区之间的空间生态资源配置是否公平合理。“城市空间格局的公平是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17]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应该遵循由城市向乡村扩展,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延伸的空间规划原则,尽量实现公共资源的均等分配。城市空间规划应该注重以下方面:首先,城市空间规划应该注重城市空间的人文关怀,保障社区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城市空间规划应该保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弱势群体居住区等群体的基本权利。例如,可以通过增加公共设施、建设绿地、提高公共交通等方式,减少区域之间的差距,提高空间公平性。其次,城市空间规划应该注重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的功能分布和均衡发展。“由于城市规划差异化地对待每一块土地,土地发展利益的公平分配成为城市规划是否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问题。”[18]政府要重点扶持城市边缘的新兴聚居区、产业园区等,以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需要避免过度集中发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再次,城市空间规划应该注重城市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互通互联,建设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推行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管理。最后,城市空间规划应该注重城市居民的参与,建立城市规划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城市规划部门应该主动与市民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市民的意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营造公正公平的空间生态环境。

在城市空间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区域间的公平性。政府要将不同地区的资源、设施、服务等合理地分配给不同阶层和群体,促进城市内部的均衡发展。政府应当使城市空间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和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城市规划中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重要基础之一,公平的缺失最终也会影响效率。”[19]城市空间规划中还需要注重公共设施的布局。公共设施,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是展示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合理的公共设施的布局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文化和休闲需求,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空间公平性是城市空间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遵循相关的城市规划的原则,可以不断提高城市空间的公平性,营造更加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3.1.2 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环境公正性

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环境公正性是生态正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环境公正性的核心在于各个社区的环境条件应该得到同等对待,这既包括公共环境也包括私人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目标,以生态保护为建设核心的城市规划成为主流意识。”[20]为了达到环境公正性,城市空间规划应该致力于为每个社区提供适当的绿地和公共空间,这有助于改善社区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另外,城市空间规划还应该关注环境公正性与社会公正性的关系。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环境公正性与种族、财富等因素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一些低收入社区往往承受着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空间规划需要考虑这些社区对环境公正性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提高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并且融入社区开发计划,以达到实现环境公正性的效果。

城市空间规划还需要注重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形成整体化的规划方案。政府、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都需要参与其中,形成利益共识,促进空间均衡,助力生态正义。政府要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完善城市综合规划,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可持续。“城市规划不是纯粹地基于技术理性和科学决策的价值中立活动,而是有其价值判断。”[21]我们需要通过完备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将环境生态因素纳入城市规划,确保规划能够保障城市生态环境与居民需求。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借鉴他人成功的做法,也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必要手段。我们需要广泛宣传生态正义理念,尤其要培养青年一代的生态保护意识。城市志愿者组织及社区环保组织需要得到鼓励,实现利益共享和协同发展。政府要注重监管与督查,加强控制各种非法规划的力度,推动城市环境的廉政化。城市规划部门应该加大对城市空间的活态管理力度,完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对于城市空间规划,我们需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全面落实”的原则,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城市空间规划中关注环境公正性是生态正义的关键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地合理化城市规划方案,才能提高环境公正性。每个社区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确保城市细微的环境状况都能得到改善。

3.1.3 城市空间规划中的资源公平性

城市空间规划中的资源公平性是生态正义的重要方面。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在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而公平地分配这些资源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国土空间资源公平配置的重点应聚焦于识别资源本体的多样化属性,实施差别化资源管控模式。”[22]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应考虑各区域居民对公共资源的共享,避免部分人群的特权化。例如,在公共交通建设中应该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应当注重资源的公平分配。首先,应该加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确保土地的公平分配,促进各类用地的协调利用。其次,应该推进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鼓励城市居民节约用水,防止过度开采水资源。最后,应加强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强化能源的公平分配,促进城乡居民享受合理的能源供应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民权利确立治理根基、以宪法之治凝聚治理共识、以合作行动创造治理动力。”[23]在城市空间规划中,还应该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政府要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推广低碳生活理念,鼓励居民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降低空气污染。

总之,城市空间规划中应重视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实现资源公平分配,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共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

3.1.4 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公正性

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公正性是生态正义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公正性的本质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使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及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生态公平是政府施政过程中的重要话题。”[24]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公正包括多个方面,如保护城市内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城市周边生态系统、实现城市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城市树木等。

城市空间生态公正性的实现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制定严格的城市空间开发规划,以保护城市内部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开发的核心考虑因素,采取优化、集约和合理化的开发模式,减少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其次,需要建设城市绿地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城市周边生态系统。城市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将为城市提供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蓄水、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等。再次,实现资源公平性,要求城市规划考虑可持续利用城市资源的方式。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的平衡,尊重自然规律,以便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生态公平既包含人与人的关系,更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25]最后,需要保护城市树木,促进城市绿化。城市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调节城市气温、防止水土流失等。

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应该注重生态优先、经济协调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此外,还可以通过探索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等新型城市模式,提高城市空间的质量水平。“走向公共政策的空间规划是公权力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平衡发展时体现效率和公平的一种重要调控手段。”[26]在城市空间规划中,需要注重对生态脆弱、生态功能区和城市历史文化等因素的考虑,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在社区规划中,应该重视公共空间的设置,引导居民共同参与规划,实现资源共享。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力求绿色建筑,注重节能减排,加强智能化建筑等技术的运用,以保护环境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我们需要加强对城市空间生态问题的认识,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贯彻落实。城市规划部门应该加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通过科技手段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潜在的生态问题。同时,要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原则,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推动城市空间的生态优化与调整。

总之,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公正性是城市空间生态正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实现城市空间规划中的生态公正性需要加大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力度,优化城市规划方案,减少城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 实现城市空间规划中公共空间的公平公正

我们需要找出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实现的关键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同时论证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实现的可行性。

3.2.1 实现水资源规划的生态正义

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因素。首先,要从源头上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强化对水环境的管理,加大对非法排污的处罚力度。其次,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当依据不同区域和人群的需求状况,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规划方案,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最后,要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7]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加强城市节水意识,推广水回收利用技术等,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正义。

3.2.2 实现绿地空间规划的生态正义

绿地空间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关键要素。因此,各地在城市空间规划中都积极探索绿地空间规划的生态正义实现方案。例如,上海的“一江两岸”绿化规划工程,通过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实现了绿地资源的公平分配。“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这意味着此类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造成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收缩性。”[28]上海还实施了城市水陆公园的规划和建设,通过将城市绿地与水域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公园绿地系统,更好地实现了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北京进行了“森林城市”规划和建设,通过将城市绿地转化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实现了城市绿地资源的多元利用。深圳进行了“绿色城市”建设,通过提高城市绿化率和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实现了绿地空间的公平利用。

3.2.3 实现城市污染治理规划的生态正义

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的实现需要考虑城市污染治理。城市污染治理被视为重要的生态正义内容,其实践往往也蕴含着生态正义的实现路径。首先,城市污染治理需要通过科学规划来实现生态正义。对于城市污染的治理,一味地限制污染源并不能解决问题。“城市化污染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缓解环境污染程度,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9]其次,在城市污染治理中,我们需要借鉴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来实现空间生态正义。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和适应能力来摆脱污染。同样地,城市污染治理也需要从生态系统调节的角度来进行规划,通过建立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实现空间生态正义。再次,在城市污染治理中需要关注社会公正性的问题。在治理过程中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权益,防止出现污染转移的情况。社会公正性需要从制定政策、规划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保障,确保城市居民在治理过程中得到公平的待遇,实现空间生态正义。“我们需要提高空间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恢复城市空间的活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空间生态形态的追求。”[30]最后,城市污染治理要通过科学规划来实现生态正义。治理污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的科学实践和精细管理,才能保证生态正义的实现。随着城市空间规划的不断调整,不同区域的环境污染将出现巨大的差异。为了实现生态正义在城市空间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总之,城市污染治理是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的重要环节,协调处理污染治理、重视社会公正性问题、借鉴生态系统调节方式、科学规划等方法,是实现生态正义的有效路径。

3.2.4 实现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生态正义

在城市空间规划生态正义的实践过程中,建设城市公共设施也需要考虑空间生态正义的理念。首先,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应该依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公共设施在城市内的分布应该遵循城市生态系统的布局,需要考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建设公园、绿地等城市公共设施时,要注意是否会影响周围的水循环,影响当地野生动物的栖息等问题。“中国城市建设理念是从‘以物为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演进;城市建设导向是从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演进。”[31]其次,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还应该依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差异化规划。例如,在建设市中心区域的公共设施时,可以采取高标准、高品质的设计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而在郊区,可以采用低密度、低成本的设计方案以实现公共设施的使用率的提高。再次,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需注重公平性与透明度。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应该将公共设施的使用权平等地分配给所有市民,避免集中在特定群体或区域内,实现空间生态正义。“空间正义的理解与诠释,必须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原则,以生产方式为基底,从社会经济立论,澄明制约空间正义的人权与产权关系。”[32]最后,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还需要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为了确保城市公共设施的覆盖率和使用率,需要倡导市民参与公共设施的规划,建立市民参与的机制,以实现公共设施规划的民主化和社区参与。

总之,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是实现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的重要环节。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中,需要遵循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考虑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注重公平性与透明度,并促进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正义与城市空间规划是紧密相关的,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实现生态正义是保障城市环境公正的基础。一方面,城市空间规划应当遵循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城市环境优美、自然和谐。城市空间规划需要尊重空间生态的平衡,创造具有生态适应性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城市空间规划应当采用公平的方式来调节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避免环境质量低下的地区承受更多的环境污染。城市空间规划需要考虑城市发展的公平性,合理地利用资源,更好地实现城市生态和经济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正义的实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空间规划中空间生态问题的重视,增加环境保护的力度。政府应当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促进城市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其次,政府要加强对城市空间规划意识形态的引导,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科学布局城市空间。生态正义的实现要以公正、公平和透明为基础,加强对城市空间规划政策的监督和评估,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加强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产业。最后,市民参与城市空间规划也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关键。市民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政府需要借助多种渠道,积极搜集市民的建议,以便作出更加公正、公平和科学的规划决策。政府要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普及生态正义的相关知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城市空间规划要与社会实践结合,切实关注社会公众的主体性发展,发挥环境监测技术的作用,实现城市空间规划的公平合理。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城市规划正义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再认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法律与正义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