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产教融合精准育人模式研究

2023-12-15 10:26杨艳玲吴晓静贾玉玲
化工设计通讯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产教化工校企

杨艳玲,吴晓静,贾玉玲,周 静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随着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企业不断对从业人员提出新要求。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成为职教人和社会各界的共识。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以及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都指出产教要深度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

“产”和“教”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也需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保障深度融合[1-2]。本文基于OBE 理念,探索构建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产教深度融合的高职化工类专业校企合作精准育人模式,为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调研,发现学生无法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企业技术更新速度快,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不一定是毕业时企业在用的技术,校内学习内容与就业时企业岗位能力需求间永远存在差距。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走出校门后无法根据个人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自我更新迭代。

3)现阶段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更重视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不足,学生不能做到应用已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应用和创新创造。

综上所述,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重点应该从培养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培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是无法从被动传授中获得的,一定是需要从实践中获得的[2]。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培养过程中开展基于职业过程的实践,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这也与OBE 理念核心一致。

2 OBE理念及其内涵

OBE 即“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指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该教育理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2013年后逐渐进入我国,成为国内地方工科院校广泛关注的焦点[3-4]。OBE 理念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范式,更多地关注“果”,即学生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及学习效果如何[3]。OBE 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和个人学习的前后对比,提倡分层次、增值性评价,适应学生基础差异大的现状及个性化发展需要。

OBE 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下特点[4]。

1)强调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的一致性。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实际需要确定培养目标。

2)重视课程体系构建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向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课程转变,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变为关注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3)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培养职业能力,从基础认识、专业应用、综合创新等多方面、全过程实现实践教育。

4)聚焦学习成果,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可观察、可测量、可应用。

3 OBE理念下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目前各高校都在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倡导产教深度融合,但受到我国教学管理制度限制、校企利益不一致、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影响,校企深度合作还存在一定困难。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不应仅仅是校企互聘师资、教学产地的转换,其内在应该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5]。

本文在我院化工类专业工学交替、学徒制育人、企业学训项目等校企合作育人实践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结合化工行业特点,校企共同设计出产教融合多段式精准育人“1+1+1”模式。每个“1”代表1个学年,也代表了学习的三个阶段:通识能力塑造阶段、专业素质养成阶段、综合素质提升阶段。第一学年通识能力塑造阶段,主要开设科学理论课、思政课、通识课等,将专业文化融入安全、绿色、低碳、可持续等现代化工企业元素,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通识能力;第二学年专业素质养成阶段,企业和学校交替育人,学生阶段性入驻化工产业头部企业,在真实生产场景中,开展专业能力实践,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高端需求融通,进一步加深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精神;第三学年综合素质提升阶段,也称为产业育人,学生进入区域大中型企业实践育人基地群,完成综合项目学习和岗位实习,如图1所示。

图1 OBE理念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4 化工类产教融合多段式精准育人实施要点

4.1 构建“学训点+基地群”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以职业教育集团或其他校企合作共同体为依托,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企业主体、学校主导育人模式顶层设计。以职业院校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高端发展为核心,以产教融合载体建设和育人项目建设为抓手,建立由集团内企业、行业和学校组建的专业群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育人质量监督指导委员会,完善育人管理制度,共同推进多段式精准育人。深化校企合作,以人才需求与精准供给为落脚点,探索建立“学训点+基地群”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制订产教融合育人战略,遴选区域“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实践育人基地群”;选择头部企业作为专业“学训点”,“学训点”充分融合产业高端型企业的新文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学内容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高端发展。

4.2 需求导向确定培养目标

OBE 理念应用到教育模式改革,关键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有清楚的认识,也就是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要符合需要且明确。遵循反向设计原则,根据国家、社会、化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充分调研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确定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岗位所需的专业核心知识和关键职业能力,结合学生身心素质、品德素质及终身学习发展需要,确定综合素质能力。

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初就业岗位主要是现场操作员、中控操作员,发展岗位是化工工艺技术员。经过大量调研分析,现场操作员的典型岗位任务为工艺流程图识读、单元设备操作与控制、自控仪表使用与维护、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化工生产安全防护等;化工生产中控操作员的典型岗位任务为工艺流程图绘制、物料输送过程工艺运行控制、原料预处理工艺运行控制、反应过程工艺运行控制、粗产品精制过程工艺运行控制、三废处理工艺操作、ESD 系统操作等;化工工艺技术员的典型岗位任务为技术培训、诊断装置运行技术问题并提出技术改进措施、工艺路线制定与优化、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编制、协助产品研发等。对以上典型岗位任务所需能力进行分解和梳理,明确了现场操作员应具备的关键职业能力为操作和维护化工生产常用设备、控制化工生产单元、使用现场化工仪表、化工识图、使用安全设施、使用环保设施、个人防护与应急处置等;化工生产中控操作员应具备的关键职业能力为控制化工生产单元、使用控制系统、化工绘图、使用安全设施、使用环保设施、个人防护与应急处置等;化工工艺技术员应具备的关键职业能力为选用和维护单元操作设备、选用安全装置和设施、化工识图与绘图、数据采集记录和评估、优化工艺指标、处理化工三废等。

4.3 反向设计,构建岗赛课证融通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构建基于职业任务的课程体系。依据预期学习成果,融合1+X 证书、技能竞赛项目、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等要求,对分解的知识和能力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进行重组,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

教学项目不能简单地直接使用企业生产项目,而是要基于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再开发,并依据能力养成规律进行分解重构,从低阶到高阶、从简单到综合。同时项目时间跨度和能力跨度均不宜太大,若时间跨度太长,学生学习热情会随时间消退,学习效果反而不佳;项目实现要求若超出现阶段师资条件、实训条件等现状太多,无法落地,反而流于形式。

4.4 校企共建“双能型”教师队伍

目前职业院校“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依然占很大比例,他们缺乏企业生产经验,在设计教学项目时容易脱离生产实际,项目操作性和创新性不强。而想精准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教师就必须先了解行业生产现状,具有较强的企业生产实践能力。校企共建一支教学能力高、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双能型”师资队伍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选聘企业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需提升校内教师的实践应用水平。学校和企业应建立学校教师/企业员工的互培共用制度,校内教师通过进企业参与车间生产、技术研发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企业兼职教师通过承担授课任务、参与专业建设和学生技能大赛指导等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专兼职教师不仅可培养学生,还可承担企业内部的人员培训。

4.5 建设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

对接产业高端,基于核心岗位工作任务,开发“课岗并轨、专兼参与、教材贯标、教法实战”四位一体的教学资源。借助移动互联,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学生的差异化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学能力,为适应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依据OBE 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学情,灵活采用项目实践、任务驱动和问题探究等方法。

4.6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持续改进

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质量监管评价机制,以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建构持续改进的质量诊改闭环机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项目、学生发展质量等多个层面全过程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如图2所示。

图2 质量整改闭环机制

5 结束语

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加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也在发生转变,校企合作更加深入,不再仅仅停留在兼职教师承担课程、企业承担学生实习等方面,而是向着更深层次的学习资源的共同开发、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共培互聘、产教融合育人等方向发展。新时代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校企双方从制度建设、培养目标确定、教学项目选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开发、评价机制建设等各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猜你喜欢
产教化工校企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