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摘 要: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全球经济形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国内市场中的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利润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财务费用作为利润的抵减项,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对企业可实现的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再投资和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来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是每个企业寻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财务费用;优化路径;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36-011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36.110
企业的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益、收到或发生的现金折扣等,容易受到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在财务费用的控制方面,采取合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可以实现对财务费用的管控的。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来自多方面的竞争压力,这就需要企业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降低财务费用。
1 企业财务费用概述
企业的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产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汇兑的支出和损失、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和其他费用。利息支出是企业长期或短期在金融机构借款产生的利息,以及引进设备款、应付债券、票据贴现等产生的利息支出,排除银行存款的利息后的净额就是企业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是指企业向金融机构买入、卖出采用的汇率差额,以及账务结算因汇率变化产生的记账与原账之间的汇率差额等;手续费指汇票开出、债券发行、外汇调剂、股票发行等产生和支付的手续费。企业财务费用的大小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财务费用支出较大,就会增加企业的负债,给企业增加巨大的债务压力。所以企业必须找到控制财务费用的措施,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2 重视资金管理是优化企业财务费用的前提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资金管理一直是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效益。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筹资、投资及资金风险管理等工作,促进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
资金管理的内涵包含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籌集管理、资金投放管理和资金风险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企业而言,资金预算管理是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预算工作能够有效地节约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利润。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的预算进行编制,二是对预算方案进行审批,三是对企业相关部门下达预算方案,四是进行预算追加工作,五是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六是对预算项目进行分析;七是分析结果处理。
资金筹集指的是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从相关的渠道获取资金的过程,用于企业的各项经营业务,因此,资金筹集是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保证,是一项较为重要的财务工作。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就要做好自身的资金筹集工作。企业在开展资金筹集时,相关工作人员会就资金筹集的方式、渠道等进行研讨,最终确定资金筹集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为内涵的相对筹集,如果在财务主体中,其资金的规模是一定的,企业就会采取一些调整措施,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使其内涵数量增加;另一方面为外延的绝对筹集,这一筹集方式指的是企业的业务增加时,资金的规模也随之增加。
资金投放工作指的是企业将从各种筹资渠道获取的资金进行应用,投入企业采购、生产等经营工作中,也可以进行对外投资活动,因此,资金投放可以看作是筹资的最终目的。并且,资金投放工作是根据企业的财务目标来进行的,是实现企业财务工作目标的途径。在资金投放形式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外投放,另一种是对内投放。在对外投放中,包括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在对内投放中,包括企业的业务经营、资产的购建等。资金投放工作对企业的资源配置及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影响。
企业的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风险,因此,要采取一些措施,防范资金风险。一般情况下,企业资金的管理方式决定着资金是否会面临风险,集中管理方式与分散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企业资金风险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如果企业不能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制定出较为科学的资金筹集与分配方案,从而产生资金风险。
3 企业财务费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3.1 筹资结构与投资收益问题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往往存在筹资结构与投资效益方面的科学统筹管理问题,致使企业资金运作效果不佳,资金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的财务费用难以得到控制,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部分企业盲目扩张投资领域,不断对主产业以外的领域进行投资,这样的举措虽然表面上使企业形成了多领域并行的经济格局,使企业获得了短期的发展空间扩张,但却使企业的经营道路过于分散,偏离主营业务,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筹资结构与投资效益往往存在着计算与分析缺乏科学合理性的问题,造成企业的财务费用增加,影响企业的利润。
3.2 商品积压导致资金使用率低
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市场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不足,对市场动向缺乏敏感性,因此对产品的生产数量不能做到及时调整,从而导致商品积压的情况出现,使投入的资金成本无法及时产生收益,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形成财务费用增加的局面。
3.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往往会出现消费性支出增长过快的情况。对于消费性支出缺乏控制力,使得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居高不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受到两个重要因素影响:一是外部市场环境,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经营决策的执行需要各部门的有效协作,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各部门高效协作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例如,生产部门在进行生产时,在既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有效控制成本,离不开采购部门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及购买成本控制,而要使这些部门产生协力作用,就必须依托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3.4 汇兑损益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费用产生的消极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因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中。这种处理方法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非正常的汇兑损益对于正常的经营损益会带来较大冲击,使企业财务费用出现非正常波动,从而使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受到影响,对财务报告使用者产生一定的误导;另一方面,将未实现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悖于“实质重于形式”和“收入与支出配比”的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也会影响企业财务费用等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4 优化企业财务费用的路径
4.1 对企业内部进行资金高集中管理
企业应对内资金高度集中管理,一是将资金的集中管理作为首要的管理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设置资金结算中心,将企业所关联银行的下游账户取消,在进行资金结算业务时,用统一的账户开展资金支出与收取工作;二是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如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功能,确定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措施进行优化,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三是进行内部贷款,通过贷款,提升资本股票的价值,进而促进资金的安全使用;四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中,对资金的运行进行监督,进而实现资金运行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强化企业的投资审批与资金监管工作;五是在开展预算审批工作时,利用云计算技术,对企业的项目成本及其收益进行预测,为预算审批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增强资金集中管理的效果。
4.2 在收支两条线上做好资金管理
企业资金应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方式,首先,企业管理人员要转变管理理念,重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强化对两个资金流的监管与评估,分离收入与支出,进行两行收支管理;其次,企业要定期对银行的收支账目进行确定,对一些账目的存款限额进行明确,并且,对于企业的账户管理系统,要遵循上传及时且结构完整的原则,对于企业的支出项目,要由财务部门开展资本预算,然后确定具体的支出事宜;再次,企业要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资金管理的相关报告及批准制度,对于集中采购业务,要坚持企业结算的原则。并且,在正式运用两行收支管理之前,企業应妥善处理与当地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确保远程资金的顺利回收;最后,企业管理人员要通过收支两条线这一管理方式,监管企业的财务信息与收支情况,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贷款的回笼工作;二是成本费用的支出工作;三是有效监督企业的投资行为,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
4.3 提高资金的收益水平
一方面,企业要对银行账户加强管理,企业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对银行账户清理这一工作指示,全面清查、处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账户,尤其是对于未达账项与在银行多头开户等现象,要重点关注。在该项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加强与银行方面的沟通,对多余及不合理的账户进行注销,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责任制度,促进企业形成适合自身的货币资金管理方案。通过上述工作,避免企业出现货币资金累积及多开户头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要对现金流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存款种类的转变,使存量资金的收益得以提升。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是在企业开立银行账户时,要进行协定存款的开立,并且,在节假日期间,要采取通知存款的方式告知企业。二是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对其中涉及的保证金,企业要与银行进行协商,以尽量降低所需缴纳的保证金数额,并实现资金存款利率的增加,进而在提高利息收入的同时,降低资金管理的成本。
4.4 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
首先,企业高层领导要对企业负债形成正确的认识,将其作为企业筹资的一种渠道,而不是一种负担,在对企业的债务结构进行优化时,要明确该工作的重点,即如何规划负债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如何设置负债的规模及如何设定融资成本等,这些问题需要管理人员深入学习企业负债理论,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积累工作经验。其次,要从借款利率优惠政策入手,通过与金融机构的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取更多的借款利率优惠,降低企业的负债成本。因此,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对金融机构借款利率的优惠政策进行研究。最后,对短期借款进行置换。根据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存贷款利率进行多次调整这一客观事实,企业要引起重视,对自身的银行贷款进行置换,从而实现贷款利率结构的优化,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此外,增加承兑汇票结算的使用。
4.5 对长期借款进行动态化管理
企业若要对长期借款进行动态化管理,就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对长期借款给企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明确,并对企业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企业当前阶段的盈利情况,制订长期借款的分期还款计划,通过偿还部分借款,减少需要偿还的利息,同时合理利用资金,对余亏进行计算。其次,在长期借款的过程中,银行将借款利率调低,企业在处理长期借款时,可通过运用贷款置换这一方式,降低借款成本。因此,企业处于长期借款状态时,要时刻关注利率,如果现阶段银行利率较低,则可通过贷款置换,降低借款的利率,减少应支付的利息。最后,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应持续关注国际外汇信息,通过对外汇信息的风险识别,预测财务工作上的风险,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另外,还要在相关业务中对外汇汇率进行分析,在该汇率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有利时,进行相关操作,降低资金风险。
4.6 将现金折扣作为销售收入的一部分不再计入财务费用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其目的在于尽早回笼资金。旧收入准则明确规定,公司在赊销商品和劳务时,按照总价法,以发票价格记录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 (不扣除现金折扣部分) 进行收入确认的账务处理。如果买方在折扣期内付款,则将现金折扣计入当期损益,确认为财务费用。会计处理为:
①赊销收入确认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費—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买方在折扣期内付款: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
③买方在信用期内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7月修订,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于已履行的履约义务,其分摊的可变对价后续变动额应当调整变动当期的收入。新收入准则对现金折扣的处理涉及更多职业判断,会计处理就变得较为复杂。在新收入准则中,现金折扣归属于可变对价现金折扣不再计入财务费用,而是作为销售收入的一部分。且新收入准则确认赊销收入时,允许企业在总价法和净价法中选择。会计处理为:
①卖方按照最可能发生金额,确认可变对价最佳估计数且转回金额重大,可变对价不可确认为收入:
赊销收入确认时(不考虑增值税):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固定对价金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买方在折扣期内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买方在信用期内付款,现金折扣部分计入当期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折扣部分)
②可变对价“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该可变对价可确认收入:
赊销收入确认时(不考虑增值税):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合同价格)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买方折扣期内付款,现金折扣部分冲减当期收入:
借: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折扣部分)
贷:应收账款
买方在信用期内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根据旧收入准则,没有判断现金折扣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而将现金折扣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财务费用”中,这样毫无判断的处理略显不合理。从报表角度分析发现,在这种短期赊销的债权债务关系中,财务费用所对应的科目为应收账款,可是旧准则中总价法的处理并不构成成本与收入配比原则。所以将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并不十分合理。另外,现金折扣的折扣期通常情况下都较短,不用考虑其货币时间价值,冲减当期财务费用更是不合适。旧收入准则下,总价法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企业以赊销方式快速回笼资金的能力,与此同时略高估了企业的收入与现金流量。新收入准则中首次提出“极可能”这一概念,也明确了可变对价的计量。不难发现,新收入准则更倾向于将现金折扣冲减收入。这种处理方法,很好地考虑到了不同企业在应对现金折扣能否刺激消费者提前付款的能力不同。且新收入准则默许了企业按照自己的企业收款能力的特性,可自行选择总价法或净价法,使得企业所反映的财务信息更符合其实际情况。总价法与净价法的根本在于可变对价是否极可能存在重大转回,如果存在,则应使用净价法;如果不存在,则使用总价法进行收入确认。而在净价法的处理中,对于收入确认的金额,需要根据可变对价的最佳估计数计算得出。
可以看出,根据新收入准则,企业可根据在销售收入现金折扣中具体融资能力,来确定是依照总价法还是净价法进行收入的确认。通过对可变对价的最佳估计值来进行收入金额的计量。现金折扣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财务费用的水平。将现金折扣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的一部分而不再计入财务费用,能够有效优化企业的财务费用。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要谋求生存与发展,需要依靠高水平的经营与管理,财务费用的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优化企业的财务费用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当前企业在财务费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筹资结构与投资收益未经过科学统筹,资金使用效率低;商品积压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费用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此外,将现金折扣作为当期损益,计入财务费用也会导致企业财务费用水平过高。企业要优化财务费用,最为关键的是要重视企业的资金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加强资金管理,通过对企业资金高度集中管理和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提高资金收益水平、优化债务结构,对长期借款进行动态化管理,将现金折扣计入销售收入的一部分而非作为当期损益计入财务费用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郭静.信息化模式下企业财务费用报销的优化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7):137-139.
[2] 祝彩敏.企业财务管理与费用控制的协同管理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5):132-134.
[3] 潘玲玲.加强国企资金管理降低企业财务费用策略研究[J].商讯,2022(19):21-24.
[4] 刘羽西.加强国企资金管理降低企业财务费用策略研究[J].中国产经,2021(12):136-137.
[5] 张志爽.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费用的控制途径[J].大众投资指南,2020(19):120-121.
[6] 王诚博.加强国企资金管理降低企业财务费用探究[J].当代会计,2020(17):46-47.
[7] 杨兰.简析企业财务费用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均衡[J].经贸实践,2018(4):286.
[8] 彭戍芹.新收入准则下现金折扣会计处理方法的思考——基于总价法和净价法的比较[J].商业会计,2021(1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