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八十四年回顾

2023-12-14 03:31王敏杜龙龙刘亚兵刘晓霞胡伊然
广东茶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湄潭茶树茶园

王敏 杜龙龙 刘亚兵 刘晓霞 胡伊然*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阳,550006;2.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贵阳,550018)

“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往往得之,其味极佳”[1]。这是陆羽在《茶经》中描述的场景,是贵州茶文化底蕴深厚的证明。现今,贵州茶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定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贵州茶产业作为后起之秀的目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合法的目标不外乎是将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馈赠给人类生活。”这是茶文化、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八十四年从何说起,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建立的那天。

1 茶文化

1.1 最古老的古茶籽化石出土

时间倒退回1980年,贵州省茶叶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卢其明及野生茶调查课题组成员,像往常一样进行课题数据收集与采样,竟收获了意外之喜。在贵州省晴隆县碧痕镇的云头大山笋家箐发现了一颗茶籽化石。经茶叶所专家鉴定,后于1988年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为:“距今 100万年的新生代早第三纪四球茶籽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也是唯一的茶籽化石[3]。为打响“世界茶源在中国,中国茶源在贵州”的号角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证据。诚然,茶籽化石的发现是偶然的,偶然在于化石成形的概率在一百万分之一,这更像是上天赠予贵州茶产业的一块宝石。偶然之间也有着某种必然性,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其必然性。其一,从地理科学的角度讲,地壳运动是形成化石的先决条件之一,晴隆、普安地区地处三叠纪时期随喜马拉雅抬升形成的古陆。其二,从人文历史的角度讲,茶籽化石附近的古遗址众多,诸如:盘州市大洞古人类遗址、兴义猫猫洞、安龙观音洞、水城硝灰洞遗址、普安穿洞文化遗址等。同时,蕴藏了大量的古茶树,诸如:红药红山茶、红瘤果茶、四球茶、大苦茶、普白大树等稀有野生茶种。其三,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晴隆、普安处于贵州盘江的上中游,是古老的民族聚居之地,有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等,有些至今仍保留着擂茶、油茶的传统习俗和制作工艺[2]。茶籽化石,这一“石”激起茶界的千层浪花,稳坐贵州茶文化的“C位”。不仅聚焦茶界视野,同时也提升贵州中国茶树原产地与核心区的历史地位与原产地品牌价值,为贵州茶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增了底气。

1.2 命运多舛的茶场

据研究[4],茶场的命运可谓是多舛,特定的时势造就了“茶场”。1939年10月,民国政府经济部责成中央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派遣王涛、张天福、李联标、朱源林等专家选定湄潭,开始筹建中央实验茶场。1940年,首任场长刘淦芝和技术室主任李联标领导下,开始勘查、垦殖、种茶之路[3]。同年,浙江大学农学院西迁湄潭,贵州的茶业研究路正式启程。1941年,改称“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建国后,1949年11月19日湄潭解放,中农所湄潭桐茶试验场暂由湄潭县人民政府代管;同年12月又由遵义地区行署接管。1950年,隶属贵州省农业厅,更名为“贵州省湄潭桐茶实验场”。1954年以后,湄潭实验茶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前身)开始走进大众视野。2006年,省农业科学院批复统一茶叶研究所搬迁贵阳,2009年,茶博园建设,10月搬迁学农基地。开始贵阳、湄潭两地办公的过渡时期。现今成为综合性科研平台,集聚贵州省茶种质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茶树种质资源圃、贵阳市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心资源圃、实验室2976m2为一体,是国家农业科学遵义观测实验站、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遵义综合试验站、贵州省茶叶产业技术体贵州省第139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茶叶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茶叶标准化技委会、贵州茶叶生物化学研究中心、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茶种质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市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心、贵阳市茶叶学会等挂靠或承担单位,内设《贵茶》期刊编辑部,成立有贵州茶博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科研院所,在新时代下定将扮演好贵州茶产业的科技带头人的角色。

1.3 人才汇聚的小城——“湄潭”

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离不开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贵州茶文化的底蕴亦如是。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才大流亡,大流动。一座不知名的小城,聚集了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徐国桢、林刚、朱源林、叶知水、金扬镐、李成章等49位科技精英和管理人才[4]。艰苦的环境未曾打倒他们的科研之路,为贵州茶产业奠定坚实基础,为后来者撑起老一辈茶人的精神旗帜,也曾在科研之余尽享雅致,譬如湄江吟社的成立。据悉,时任中央实验茶场场长、浙江农学院兼职教授,哈佛大学博士刘淦芝,与苏步青、钱宝琮等8位爱好诗词的教授共9人自发组建“湄江吟社”。225首诗,表现形式多样,内容涉及赏景茗茶吟诗,恰如其社的宗旨为“公余小集,陶冶性情”“留一段文字因缘,藉为他日雪泥之证”。这些小诗是一份见证,见证了浙大西迁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危亡时所表达的对中国信念的坚守,是学者们在国事艰难时吃苦耐劳、积极乐观、坚守不渝的人格魅力展现,彰显了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是一种财富,为贵州茶历史文化积攒了智慧与情怀,为后来的茶人树立榜样,指明道路。

2 茶产业

2.1 全球最古老的原生性古茶树

“除了古茶籽化石能证明贵州是茶源地,还有什么能证明呢?”

“全球最古老最大的原生性古茶树林在贵州荔波茂兰”。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冉景丞答道。

荔波“茂兰瘤果茶”古茶林的发现为茶叶科学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际上在贵州的普安、贵安新区、习水、都匀、花溪、安顺等38个县(市、区)均有古茶树分布,1000亩以上的连片古茶园达10处以上,存有大量珍稀自然古茶树群落和人工选择驯化的具有地理标识的地方特色群体品种[2]。如渡兰君说过的:“不屑闹市竞艳色,乐在幽谷着素妆”。其中,普安的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最古老、最大的四球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集群。2015年,以久安古茶树为主的“花溪区古茶树和茶文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万株古茶树,漫山遍野的绿色,修复了生态,为贵州“十四·五”大生态战略点亮底色;古茶树的根系更粗壮,根系也更发达。茶叶富含铁、锌、硒、儿茶素以及茶多酚等元素,独具“香味醇厚、色泽金黄、经久耐泡”的特点。数万株古茶树,成为造福人民的“摇钱树”,为贵州“十四·五”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底气,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2017年,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我国省级层面第一部关于古茶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对贵州省古茶树的保护管理与保护有了具体的规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种质资源是芯片。贵州已形成了世界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有世界最古老的野生型和栽培型古茶树,有物种最多的栽培古茶园,存在着许多珍稀特异古茶树资源,是宝贵的茶树基因库,是贵州“十四·五”实现大数据战略的底片。

2.2 连续10年的最大茶园面积

贵州省已连续10年成为种植茶园面积最大的省份,现有茶园面积700多万亩,其中投产茶园650万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衔接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总产量45.4万吨,产值606.2亿元。贵州茶叶加工企业已达82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63个。全省带动涉茶人数340.3万人,涉茶农户人均收入12351.1元。茶园面积高居全国首位,产量、产值创新高。

拿“十三·五”期间数据来说[5,6],如下表1所示。贵州省茶园面积由34.96万公顷增加到51.36万亩公顷;投产茶园面积由23.35万公顷增加到41.29万公顷,增加77%;产量由18.1万吨增加到43.6万吨,增加141%;总产值由165亿元增加到503.8亿元,增加205%;茶叶出口货值由0.56亿美元增加到2.31亿美元,增加313%。截至2020年底,全省带动涉茶人数340.3万人,涉茶农户年人均收入12351.1元。无论是在过去的“十三·五”茶产业在脱贫攻坚扮演的角色,还是在开局的“十四·五”巩固贵州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地位。茶产业不断壮大毋庸置疑,在迈向茶叶强省的道路上贵州省有底气,也有强大的后盾。

表1 贵州省“十三·五”以来茶产业数据

2.3 产业结构转型优化

过去的“十三五”,贵州省将茶产业作为全省的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打造。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贵州省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等文件法规。茶企业、茶人纷纷加入这个高质量发展的大家庭,壮大茶产业队伍。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省带动涉茶人数322.4万人,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由2158家增加到5726家,增加165%[5];同时,茶产业链条不断优化,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管理等要素在流动中逐步走向整合。在产销对接上,十三五期间,在省外建立的贵州茶专卖店、代销点等由5165个增加到11047个,贵州抹茶实现了首次出口。在品牌打造上,不断下功夫,严守质量关,做好“干净茶”。重点打造“贵州绿茶”“三绿一红”(“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品牌。近期,融合了“全国茶叶类首个省域农产品地理标志”“贵州绿茶”“原产地”三元素的“贵州绿茶”宣传牌在贵州的飞机场、火车站以及主城区,在北京、济南等多城市的茶城、购物中心以及旅游景区纷纷映入眼帘。在茶旅融合上,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借助天然优势,发挥贵州特色能量。现已成功打造湄潭凤冈万亩茶海清心之旅、石阡“贡茶之乡”寻茶之旅、贵定早春尝新之旅、雷山传统制茶之旅、丹寨深山珍品之旅、都匀“云端茶海、心上毛尖”之旅、安顺观名瀑布品名茶之旅、乌撒烤茶文化体验之旅、晴隆茶艺新品之旅、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山茶海之旅、百花湖有机茶园避暑之旅等一系列文旅融合精品线路[5]。

3 茶科技

3.1 茶树品种资源研究与选育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现建有的“贵州省茶树种质资源圃”获第一批贵州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占地115亩,共保存资源3283份,高EGCG资源25份,保存量居省内第一、国内第三、国际第六。目前包括“贵州省茶树种质资源圃”和“贵州茶种质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市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心资源圃”。据统计,在不同时期,茶树品种研究与选育都取得骄人成绩。在计划经济时期,省茶叶所取得的湄潭苔茶调查鉴定、茶的起源演化及分类研究、茶树综合高产技术研究、茶园害虫土农药研制、茶树害虫调查、红茶初制热处理、分级红茶试制、红碎茶转子揉切机研制等50余项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后,又获得了茶树密植免耕快速高稳产栽培技术研究、茶树虫害生物防治研究、黔湄601号、黔湄701号、黔湄419号、黔湄502号、黔湄809号等良种选育、贵州野生茶树调查、茶树蓬心土壤费力效应研究、红碎茶初制“揉切分”连续化研究、遵义毛峰研制与推广、茶树只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4年通过国审新品种黔茶8号,通过省审品种2个(贵定鸟王种、石阡苔茶)。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4个(黔茶1号、黔茶8号、黔茶10号、黔辐4号),发现了“红药红山茶”和“红瘤果茶”2个山茶属新种。鄢东海等培育的“贵绿1号、贵绿2号、贵绿3号、高原绿、格绿、一味,流芳,千江月”8个茶树品种于202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品种权公告[7]。几代茶科人的研究将种质资源的“芯片”握在自己手中,为贵州省打造茶叶强省,注入了不可或缺的能量。

3.2 茶树栽培与土肥研究

茶树栽培与土肥研究上,茶叶所几代茶人不懈努力。1947年底,湄潭试验茶场浙江大学学士、技佐李成智执笔汇总《茶树栽培八年试验总结》。建国后,以省茶试站研究室负责人浙江大学学士邓乃朋为主,开展老茶园改造,茶园系统修剪、合理采摘、茶园条栽技术、茶树剪采、群众茶园生产经验调查总结、国营茶场茶树综合丰产技术等研究,提出常规茶园茶树高产规律及其配套技术。以湄潭试验茶场建场初期李联标和李成智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对茶籽贮藏,茶籽浸水,茶籽选择,播种时期、深度、直播移栽、苗圃防旱、茶园荫蔽等作了探索。后以浙大学士技士陈汝基为主,对影响茶籽发芽因子,茶树移栽时期,幼苗苗床切根与移栽成活率,无性繁殖方法等进行试验研究。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科研人员进行茶园综合丰产、密植免耕快速高产、密植免耕快速高产等茶叶栽培技术研究,并在全省推广,获得多项成果奖,提高了茶叶种植品质和产量。

3.3 茶树病虫草害防治研究

茶树病虫害防治研究上,20世纪40年代初,湄潭茶叶试验场刘淦芝明确了64种茶树害虫和部分病害。1949年后,科研队伍逐渐壮大,由建所初期2—3人增至8人。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以夏怀恩为主的植保科研人员对土农药进行搜集利用研究,解决全省茶园发生茶毛虫等害虫的严重危害。20世纪60年代,茶树保护研究的重心逐步转移到茶树害虫及天敌资源的调查、鉴定与天敌的保护利用上。20世纪80至90年代初,着重开展茶小绿叶蝉测报技术,草甘膦防除茶园杂草,害虫病毒资源以及茶白星病防治等研究。社会主义新时期,茶叶所在绿色标准化防控以及欧标茶技术推广取得了成效[9]。宁要草、不要草甘膦,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成为贵州发展茶业的不变的真理。

3.4 茶加工工艺与机械研制

茶叶所在茶机械加工技术、工艺以及研制方面始于1939年。以徐国桢,王正容、李成章为主,先后开展红茶萎凋帘摊叶量、发酵时间与温度、烘笼摊叶量与时间、绿茶精制加工、红绿茶初制含水量和茯砖茶黄霉菌等试验比较。1940年4月,试制工夫红茶。1963年,由王正容主持的分级红茶试制成功。1972—1973年,以汪桓武为主,对双锅杀青机和“黔安40”型揉捻机进行引用与试验测定。1973—1980年,以汪桓武、赵翠英、何国昌为主的科研人员研究眉茶全滚工艺。1973—1978年以茶叶所王正容、张其生、王复等研制成功羊艾20型和羊艾30型滚切式转子揉切机。同时,茶叶新产品的研制也取得进展。1974年,科研人员汪桓武、赵翠英为主研制遵义毛峰。1997年后,与茶叶企业研究多种品种。2012年,胡华健、王家伦、段学艺等研发出冷泡绿茶、冷泡红茶等茶叶新产品。2020年沈强、张小琴培育的“一种高氨基酸低苦涩味夏秋季绿茶加工方法”于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公告[7];同年,郑汀培育的“一种用于提高茶叶脱毫效率的加强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权。

3.5 茶经济与文化研究

在茶经济文化方向,是在前人研究积淀之上,在时代赋予的使命之间寻求方向的过程。其中,《贵州茶叶》期刊是不得不提的部分。《贵州茶叶》始于《茶情》,创办于1972年(《茶叶科技简报》)。1974年,更名《茶叶通讯》。1978年,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主办。历经八届编委会,现如今已走过49个年头,共创办192期[10]。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加强茶人、茶企与茶叶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建立了桥梁,是西部唯一收录的茶叶期刊,也成为联系西南地区茶界的纽带。2021年8月,根据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安排,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与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联合,将原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贵州茶叶》与《贵茶》期刊进行重组,现已发行10期。同时,茶叶所官网网站,“黔茶科技”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及时传播所事动态,为贵州省茶产业科技传播,与茶农、茶企拉近距离打开了窗口。以张其生为代表的一代茶人,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历史与研究创作了数篇文献与专著。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先后完成《贵州茶史初考》《贵州茶叶科技史研究》《贵州茶叶科技史料辑录》《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所史》《贵州名优茶选编》等。这些文献著作为后来的代代茶人了解与研究贵州茶文化与历史,贵州茶叶科技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依据。

猜你喜欢
湄潭茶树茶园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鉴赏
贵州湄潭:建管护运 四好通途 致富农村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茶树湾
古茶树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