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12-14 00:35徐士强
电脑迷 2023年17期
关键词:青年人才乡村振兴

徐士强

【摘  要】 通过实践分析的方式笔者对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的具体青年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观察现有乡村振兴产业模式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青年人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现阶段,乡村振兴模式下青年人配比数量不高、农业产业占比较大,后续持续推动力不足、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发展模式匹配度不高等问题时有发生。故而提出了以思想振兴为发展基础,以智力发展推动产业转型,以文化传承振兴融合为理念,以资本支撑保障为核心的实践路径。以加快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发展的积极性,为后续的乡村振兴管理模式升级和产业发展创新提供明确思路。

【关键词】 青年人才;乡村振兴;产业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三农”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融合。从乡村振兴的角度进行思考,各地已经开展了长期市场分析,并制定了相关的措施手段。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乡村振兴的五大基本点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文明、高效治理以及生活富裕,这些内容本身与中国的基本矛盾相互统一。为此,要深刻优化矛盾问题,落实乡村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优势,就需要以乡村振兴解决此类问题。青年人才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虽然现阶段并未完全融入乡村振兴的路径上,但是随着发展模式的升级,管理机制的创新,未来青年人才必然会充分地立足于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乡村振兴中青年人才的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人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青年人在实现乡村发展进步,落实文化传承,促进道德引领上都有着各种积极的影响作用。在文化角度,他们往往会推动新兴文化的传播,促进新型理念和新型思想的推广,让新的技能实现普及和宣传。这种趋势的出现,可以弱化乡村邻里间的矛盾冲突和纠纷影响,加强舆论导向构建,彰显明确的价值观念,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独特文化氛围。但是相关的研究人员提出,在实现青年人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也要立足于全局发展,以精准落地为基础进行考察分析。随着大量的行业拓展和市场环境的转型,越来越多的行业内部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注入,而思想观念腐朽、信息闭塞的乡村,本身就难以吸引大量的青年人才队伍,导致乡村改革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乡贤作为人才集合的一种,相关的研究者提出作为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社会贤达人才队伍,乡贤的出现本身就有着浓厚的乡土情怀,同时也发挥着连接新旧文化传承,宣扬新型乡风文明的桥梁作用,以此为基础可以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在现代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引进乡贤人才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所提及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因此难以应对现代化生产模式下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乡村生产所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乡贤作为从乡村中成长的专业人才,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看出,乡贤对于乡村振兴本身就有着积极的内在影响趋势。通过分析可知青年人本身在文化认同以及建言献策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可以较大限度地将乡村文化特点和乡村的民族特色充分发挥出来。而针对现行的乡村振兴而言,以乡村本土特色为基础所构建的资源开发,本身优势较为明显,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之一。

二、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人才配比数量不协调

针对现阶段我国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乡村振兴发展下的青年人的年龄结构合理性不足,青年人数量十分欠缺。而青年人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本身对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与外部环境的信息接触相对较多。这本身就是一种同化、综合以及调整的过程。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青年人更多地成了一种乡村振兴的“转化装置”,他们以一己之力破除了传统的思想理念,将新型的思想传播到乡村发展中,这本身也有利于乡村振兴的稳步发展。通过梳理分析不同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在项目落实的前期階段,要精准地判断出创新的方式方法和思想理念是否符合区域的发展。一些项目落后的地区是否需要扩大项目的知名度,以创新宣传的方式对乡村进行宣传普及。在项目成熟推广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凭借相关的措施落实长线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转型,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要想有效应对多种乡村振兴的发展矛盾,就应当充分发挥青年人的优势,促进项目资源的调配。但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由于乡村基本投入、内部协调、传统理念的限制,往往会导致人才配比数量的协调性不佳,导致青年人才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二)农业色彩过重

在不同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下,除去一些新兴的特色民宿模式是在乡村发展基础上所构建的新业态,其他的多数都是基于当地的农业产业所构建的,从项目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出,各种发展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以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的环境下所实现的。虽然因区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必然会产生出不同的农业生态模式,但也是因为现阶段的农业产品本身的价值含量较低,电商网络的普及宣传,导致很多产品的创新优势不足。同时在长远的发展趋势下,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振兴必然会以低价格、同质化的状态被市场吞没。因此如何有效发挥青年人才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创新就成为现阶段要思考的一项主要问题。

(三)乡村后续力不足

因为新兴的专业人才队伍供给不到位,导致很多乡村振兴模式的发展能力难以作出评估。在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下,现行的乡村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尤其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下,因为乡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加剧,若是不进行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入,就不能将新的技术充分应用到乡村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网发展。若是缺少了坚实的发展力量,在当前发展模式下若是面临产业衰退,就不能保证可持续地发展和创新。现实发展中,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体队伍,让其充分参与到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一方面可以缓解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冲击。另一方面也能让青年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逐渐构建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念,以现行模式创新助力思维发展模式优化升级,为后期的精神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间的冲突

在众多的乡村地区,很多陈旧习俗的出现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步伐。同时在现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很多陈旧的习俗,仍旧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下,乡村对流趋势的增强,新旧文化之间不断融合拓展,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全面强化,其本身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我们通过观察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学生进入乡村环境实习的情况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发展带动了乡村振兴的推动,也让乡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不断增强,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力度加剧,居民在无意的情况下将新的价值观念融入乡村生活环境之中,打破了乡村生活文化风貌。但因为一些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根深蒂固,在现实层面环境下,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然还要不断优化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之间的矛盾冲突,构建出合理的文化交流渠道,以此促进文化理念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三、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以思想振兴推动乡村发展

因乡村地区本身的思想认知和知识能力相对较低,多数都会有意无意地回避一些复杂的事物和矛盾冲突,对于外部环境的真实现状、发展模式、未来趋势等了解得相对较少,多数都只是安于现状,缺少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以及长久发展动力的认识。为此对于乡村振兴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传统历史观念下所形成的思想脱节问题,从根源基础上将乡村思想与城市思想之间的冲突逐渐弱化。青年人可以充分结合自身的群体结构、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内容,诸如文化演出、乡村支教、思想講演等活动等方式,不断地增进和优化乡村群众的思想认知以及内在文化,促进发展创新意识的构建。教育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引导人的思想心理的构建,实现有目的性的社会活动。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中,我们要将教育引导放置在首要位置,通过思想的引导,加快不同文化间的传承和升级,全面促进教育扶贫的实现,推动新型文化思想的传播。

(二)以智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的全面落地是依靠科技创新所实现的,只有真正实现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全面融合,才能激发产品活力,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产品,提升生产效益,持续维护乡村的稳定发展。青年人才可以实现技术的支持保障,在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趋势下,乡村振兴的所有工作任务都无法脱离科技的融入,这也必然需要青年人才队伍提供切实的智力支撑。

例如,在进行特色产品产业振兴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产业发展,乡村邀请了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实现了多个电商平台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入合作,实现了农产品分级管理、产地溯源机制等科学管理模式的构建,这也为农产品的销售推广提供了保障支撑。另外,多数的互联网产业交流都是在青年人才的努力下所构建的,由此观之,在实现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青年人才都发挥了较大的优势。青年人不仅可以实现线上基础网络环境的构建、实现电商平台的维护拓展,也可以加快线下发展模式的延伸拓展,开发新兴的农产品项目,参与到种植产业、养殖产业的各个系统中,不断促进产业增效,削弱环境污染。在二次加工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加快产品的分类售卖和产品模式升级,帮助农业生产者开发更多的发展路径。通过创立工作室等方式,加快“联名”产品的制作生产,实现产品的高质量设计保障,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让不同消费群体间的壁垒被突破。通过发挥年轻人的高效思维模式,加快文创基地的构建,实现线下实体经济的创新构建,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实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让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加的多元化。

(三)文化振兴交融

对于民族文化产业而言,文化是核心,传承是必然,只有塑造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才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青年人本身在接受能力、表达方式、创造能力等方面优势突出,这种优势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也能加快文化的传承,实现道德的引导。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新文化的传播、新理念的构建、新思想的形成、新技能的彰显。结合乡村民俗文化的发展差异,可以取其精华,彰显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同时也能实现与教育产业之间的全面融合,一些值得传承的手工艺,可以以教育引导的方式进行传承拓展,教授给下一代。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也可以积极参与到旅游工程的设计构建中,发挥自身优势,在保留乡村特点的基础上,发挥乡村振兴的优势。

四、结语

通过分析观察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实施现状,笔者明确了青年人才对于乡村振兴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在这种融入基础上,让青年人的建设责任感逐渐加强,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向。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青年人才队伍,也需要实现更多的资源投入,更需要合理化的资源配置,实现不同结构的主体配合。乡村振兴发展是我国未来长久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作为其中的核心力量,青年人才必然要勇于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以坚定的信心和坚韧的毅力,承载自己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 刘佳明. 乡村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机制与途径研究[D]. 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9.

[2] 钟旎,魏垚,刘仕刚. 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以海南省定安县高林村为例[J]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6):86-94.

[3] 曹丽,刘敏. 乡村振兴背景下罗平新乡贤培育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3):21-22.

[4] 梁楠. “文化赋能产业”视角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思考[J]. 文化产业,2021(14):41-42.

[5] 石锦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电商扶贫的困境与路径[J]. 中国商论,2021(10):39-41

猜你喜欢
青年人才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思考
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规律研究
从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谈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机关青年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
航标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