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与运用注意事项的探究

2023-12-14 07:20:06杜晓丽深圳市正非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10
中国房地产业 2023年34期
关键词:仪器主体测试

文/杜晓丽 深圳市正非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10

引言:

建筑主体结构通常应当包含建筑内墙与外墙、建筑地基的支撑结构、钢混框架体系与建筑门窗等,建筑主体结构属于关键性的建筑组成部分。在多数的情况下,对于建筑主体构造实施专业技术检测的影响要素涉及到人为检测操作、检测环境条件、检测设备仪器等,建筑检测人员必须要实时控制以上的检测影响要素。建筑主体结构存在较为复杂的检测操作步骤,检测技术人员需要采用自动化的建筑测试仪器作为必要的辅助。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重要作用

1.1 对于建筑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的必要性

建筑主体结构的工程质量检测旨在按照现有的客观检测指标来判定建筑主体结构的现存施工缺陷,据此要求建筑施工的单位企业人员负责展开全方位的建筑缺陷整改工作[1]。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实践工作具有保障建筑良好质量、维护建筑业主的使用安全、降低建筑返工风险以及节约工程资源等重要价值,因此充分展现出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实施价值。在目前的情况下,建筑主体检测的现有技术方法已经存在较为显著的技术创新特征,建筑检测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采用客观的判断规范标准来衡量建筑整体质量。由此能够得知,工程主体结构的建筑质量检测工作对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进展具有显著的必要性[2]。

建筑主体结构的外观造型见图1。

图1 建筑主体结构的外观造型

1.2 建筑主体结构的工程检测实例

某城市居民小区的建筑群共有6 栋的建筑单体组成部分,其中各个单体建筑物共有7 层的建筑地上层数与1层的建筑地下车库。居民小区的建筑群目前已经存在较长的建筑使用年限,由于缺少居民楼的建筑主体工程修缮管理措施作为保障,从而导致了部分建筑物的内部楼道墙体存在宽度较大的裂缝延伸。并且,居民业主反映小区建筑物的顶层住户存在建筑屋顶墙体与门窗结构部位的渗水情况,严重干扰到建筑业主的居民正常生活[3]。

在此前提下,工程检测的部门机构人员重点针对于老旧小区的建筑群实施了建筑主体的结构质量测试。通过实施专业化的工程质量测试,判断为建筑框架梁的主体支撑部分普遍存在超出0.5 毫米的裂缝延伸宽度,并且建筑主体的顶点结构部位存在40 毫米左右的位移幅度[4]。建筑室内的屋面墙体可以直观察觉到渗漏与受潮痕迹,因此必须要采取全方位的建筑维修与整改技术措施。

下表1 为建筑混凝土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指标:

表1 建筑混凝土的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标准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影响要素

2.1 检测仪器影响

建筑检测专用的仪器设备对于工程质量测试的全面实施过程将会形成不可忽视的实践作用,检测仪器如果没有经过必要的校正,那么建筑主体的结构测试就会很难避免存在显著的数值误差[5]。在目前的现状下,建筑检测仪器的组成结构通常都是较为复杂的,那么就会要求检测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仪器操作实践能力,防止由于检测仪器的复杂程度影响进而增加了测试操作成本。例如,超声检测设备以及回弹检测设备都有可能存在测试误差的较大概率,那么必须要检测工作人员进行妥善的检测误差把控。

2.2 人为操作影响

工程检测人员在进行人为操作的全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过程的错误影响,因此对于整体的检测数据质量构成了不利的后果[6]。建筑主体的检测技术人员没有做到全面测试建筑主体的现有施工缺陷,忽视了针对建筑承重墙、建筑框架体系结构、建筑门窗与建筑地基的主体结构测试。建筑检测的人为取样操作还可能会破坏到原有的建筑主体形态,引发建筑主体结构的裂缝程度加深等后果。人为操作因素在建筑结构测试的各项具体影响要素中占有相对较大比例,工程检测中的人为操作流程必须得到更为严格的监督控制。

2.3 环境空间影响

建筑检测空间的湿度条件、光照条件与温度条件都会作用于最终检测的数值结果,建筑质量检测的实施空间条件需要得到更加精确的界定。建筑主体的检测材料选取样本应当放置于干燥且避光的特殊环境中,建筑检测的结构件如果发生了腐蚀或者受潮的损坏,则会造成建筑检测的全面实施过程受到负面的作用影响[7]。因此从总体角度来讲,环境空间因素应当能够直接关系到最终检测结论,那么工程检测机构对于实时性的检测环境因素应当采取智能化的把握控制技术。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关键技术手段

3.1 钻芯检测的技术手段

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混凝土构件需要得到钻芯质量检测,采取钻芯检测的专业技术手段应当集中体现在设定钻探混凝土表层结构的精确取样点位,进而确保了不会损伤到混凝土的建筑支撑部位,并且可以做到全面测试混凝土的建筑构件各项关键技术指标。建筑主体结构如果存在了多个层面的建筑质量风险,则建筑检测的机构人员必须立即对于现有的检测质量问题给予实时性的汇总处理。检测技术人员通过全面鉴定建筑主体的支撑框架坚固安全效能,能够提供建筑工程的整改完善实施思路。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需要确保满足优良的建筑使用效益指标,那么建筑主体结构的框架荷载强度应当通过实施专业化的鉴定检测才能得到准确的界定。建筑检测的技术负责人员应当运用智能化的材料测试设备,防止存在直观检测操作实施中的数据失真后果。因此从钻芯检测的总体实施角度来讲,采取以上的建筑结构主体测试操作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安全性与实效性,能够切实降低混凝土的建筑主体检测工作成本。取样与钻芯的建筑主体部位必须得到合理的确定,禁止选取建筑预埋件或者建筑钢筋的关键支撑部位来实施钻芯操作。

3.2 回弹检测的技术手段

建筑主体结构的回弹检测手段旨在施加机械化的外界压力作用,并且采取专门的结构测试仪器来计算建筑结构的最大回弹限度数值。在目前的现状下,采取回弹检测的主体结构工程测试技术普遍能够获得更优的检测工作效率,同时还能达到检测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高效利用目标。从总体角度来讲,检测业务人员应当坚持合理性的检测设备采用规则,并且需要重视建筑核心结构材料的测试仪器正确操作。建筑检测人员有必要重点考虑选取智能化的测试仪器作为必要的检测质量保障,从而完整采集各项测试数据指标。应当确保建筑材料的测试数据精准程度实现显著优化,需要进行测试鉴定仪器的误差纠正。建筑材料的测试仪器存在多种不同的仪器规格与尺寸特征,那么建筑检测人员视情况来进行最佳的仪器系统设计。具体针对于建筑混凝土的主体结构在全面进行检测操作时,需要采取以上的检测操作步骤来判定建筑表层硬度与建筑抗压强度的数值关系,据此判断出建筑主体的工程构造是否符合了优良的质量测试要求。建筑主体部位的结构回弹性能指标主要表明了建筑抗压等级,因此必须要重点采取回弹检测的建筑框架与地基支撑结构测试操作技术。

3.3 超声波检测的技术手段

主体建筑的抗压结构强度主要依靠于超声检测的技术措施来进行判断,运用超声检测的建筑测试仪器能够做到精确判定建筑主体部位的抗压强度指标。超声波仪器在接触建筑主体的表面结构情况下,应当能够形成直观的反射波图像,据此反映出建筑抗压强度的指标差异特征。建筑检测的技术实施过程表现为专业性,那么检测人员对于鉴定数据的结果应当进行客观的判断,形成更加完善与体系化的工程测试数据。例如针对于建筑主体的门窗与墙体在全面进行结构强度的判断过程中,关键就是要结合现有的数据换算公式来避免产生测试结果的失真。检测技术人员对于测试数据指标应当进行重点的确定,进而得到建筑整体框架的可靠安全性能风险。建筑检测机构的专业负责人员必须要做到严格把控材料检测的数据真实性,并且还需要做到控制建筑主体的框架结构安全隐患,保证建筑荷载强度的性能指标合格。超声波的自动化测试仪器应当连接于检测成像系统,从而保证了超声检测得到的波形数据能够满足精准程度的良好技术指标[8]。否则,超声波仪器如果显示出波形反射的异常数据情况,那么必须立即采取针对建筑检测部位的质量整改措施。

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4.1 严格遵循取样操作流程

建筑主体结构的测试实践工作应当建立在严格取样的保障前提下,建筑主体的结构测试过程如果缺少了检测取样的技术规范支撑,则会存在随意化与主观性的实践弊端缺陷。因此,目前针对于建筑主体结构需要做到严格控制钻芯取样以及其他技术手段的样本获取操作,切实保证采集得到的结构测试样本能够吻合最基本的工程质量测试合格要求[9]。建筑检测人员主要应当通过采取随机性的取样操作实施方案,进而确保了测试结果数值的客观性。例如,钻芯取样的技术实施过程具有较为复杂的特征,那么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保证钻芯取样得到的样本检测对象能够满足良好的检测条件要求。

例如,针对于水泥中的纯水成分在实施专业化的材料检测时,关键应当限定水分中的硫酸盐成分比例。掺入过多硫酸盐的化工用水就会加速混凝土的凝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抗冻性与抗渗性削弱。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包含过多硫酸盐以及氯化物的化工用水应当避免运用于拌合水泥,因为包含过高盐度的水分就会对于钢筋结构造成侵蚀,损坏了建筑装饰的体系结构。建筑水泥结构的坚固程度应当得到专业化的测试,避免工程技术人员运用既有的主观经验来进行判断。覆盖于建筑结构表层的水泥材料必须保证达到良好的平整程度,确保经过合理配制的水泥浆能够均匀涂刷在建筑表面的部位。水泥材料应当掺入混凝土的混合料,水泥材料的硬化程度以及和易性都应当得到实时性的准确检测。在此前提下,工程技术人员针对水泥材料的检测技术方法应当予以专业化的实施,确保水泥硬化中的水化热能够得到及时的散发。检测水泥结构材料的专业技术方法应当得到科学的采用,严格防止存在水泥材料的质量缺陷因素。

4.2 健全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指标体系

近些年以来,检测建筑结构的实践技术规范已经实现了较为显著的调整完善,从而满足了多元化的工程检测实践操作需求。因此,建筑检测人员针对建筑物的主体工程结构应当给予严格的质量测试,通过实施专业化的建筑质量控制来避免产生建筑主体的渗漏、地基沉降与墙体裂缝后果。建筑质量测试的现有技术规范应当包含更为完善合理的各项有关指标,从而达到了严格约束检测操作人员的目标。建筑检测的专业技术机构必须要具备合格的检测业务资质,能够采取专门仪器与检测技术手段来应对复杂的建筑检测任务。

例如,建筑粉煤灰的材料检测要点体现在测试材料含水量与材料细度指标,并且应当准确记录粉煤灰的材料检测数据。对于经过检测达到基本合格要求的粉煤灰应当适度掺入混凝土,确保经过合理配制的工程混凝土能够具备更加良好的浇筑性能以及泵送效果。检测粉煤灰的关键判断要素就是工程材料是否具备了最佳的耐磨性以及表面积,那么对于粉煤灰的材料表面结构应当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从而实现了严格检测粉煤灰材料质量的目标。砂石材料构成了混凝土结构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部分,具体针对于砂石结构材料在实施专业化的材料检测过程中,应当着眼于砂石结构材料级配参数判断。砂石骨料主要包含了粗细集料的两种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重点测试建筑砂石材料的压碎极限值,防止砂石材料存在脆性程度过高的质量缺陷。片状结构的砂石骨料应当禁止运用于混凝土的结构施工,避免对于混凝土的孔隙度予以增大。

建筑主体结构安全性的评估等级见图2。

图2 建筑主体结构安全性的评估等级

4.3 采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检测设备器材

建筑主体结构普遍具有较大的体积规模特征,进而决定了检测仪器设备应当实现自动化的完善改进。智能化的建筑主体工程检测仪器能够实现对于检测工作的资源优化配置效果,避免了建筑检测的操作流程存在繁琐的缺陷[10]。专业检测机构应当能够积极采取建筑主体结构的智能检测系统,合理采取智能化检测与人工检测相结合的技术实施方案。应当采取建筑主体结构的动态检测实践思维,密切重视建筑主体结构在使用中的变化状况,防止存在检测数据的失真后果。

结语:

经过分析可见,建筑质量的检测实践工作应当重点针对于工程主体结构,确保采取智能化的自动检测仪器来保证建筑检测的整体质量达标。在目前的现状下,对于建筑主体采取多元化的工程检测实施方案具有显著的必要性,集中体现在建筑主体构造的材料取样测试,以及采取超声波的专门测试仪器来判断建筑主体的现有质量安全隐患。具体在实施建筑主体的检测操作过程中,工程检测人员必须要具备优良的专门业务素质,能够做到正确采用并且选取建筑结构的检测设备仪器。检测技术人员需要保证完整记录建筑主体结构的各项检验检测数值,切实做到在根本上提升建筑检测的质量效益。

猜你喜欢
仪器主体测试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幽默大测试
幽默大师(2020年11期)2020-11-26 06:12:12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