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冬娇插绣的题材特征研究

2023-12-14 07:46彭钱玲伍魏
西部皮革 2023年22期
关键词:绣品芦笙苗家

彭钱玲,伍魏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1 曾冬娇的插绣渊源

苗族插绣是湘西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典型代表,也是苗家村寨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1],2012年被国家认定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69年出生于邵阳绥宁关峡苗族乡的曾冬娇现在是苗族插绣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见图1。经走访调研得知,曾冬娇与插绣结缘于十来岁,最早于外祖母家耳濡目染,帮绣小部件,逐渐掌握了插绣的大部分工艺流程和要领。2008年,曾冬娇参加了阳俐春老师傅的濒危苗族插绣传习班,成为首批亲传弟子。经5年,曾冬娇插绣技艺大幅提升,深得阳老认可,始随阳老致力于苗族插绣的传习与传播。2012年,由民宗局带领,她与阳老从绥宁来“长沙森林植物园”展示苗族插绣;2013年,随阳老往“黄桑国家森林公园”做绣品展览;2015年,在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展出绣品,用光影传播插绣;2018年至今,她接待各地中小学研学、高校考察团队,展示绣品,传习插绣;2019年至今,她到寨市、黄桑、大团等地职业培训点、民族学校,开展插绣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培育插绣学员;2020年,她被认定为“苗族插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她在绥宁县城民族风雨桥参加“四八姑娘节”展览,绣品获央视“三农”播出。同时,曾冬娇不断完善插绣技艺,至今已完成多幅绣品,有《仙鹤》《龙凤呈祥》《苗家儿女》《大展鸿图》《威震山河》等,其中《大展鸿图》获全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评审铜奖。通过继承与创新,曾冬娇发展了这项湘西南民间手工技艺,也形成了她绣品题材古拙、原真、多元的特色。

图2 祖先题材插绣《龙人》(笔者拍摄于大园苗寨)Fig.2 Ancestral The me Embroidery of Dragon and Man(Taken by the author in Dayuan Miao Village)

2 曾冬娇插绣的题材特征

曾冬娇读书不多,但朴实勤劳,对插绣艺术自有领悟,深受阳俐春师傅喜爱,以至于阳师傅临终前一晚,拉着她的手反复叮嘱“听师傅话,要坚持做插绣哩”。曾冬娇淳朴地秉承着阳师傅遗愿,坚持插绣艺术不放弃,在长年累月的插绣过程中,不但继承了外祖母与阳老传授的各个题材的表现技法,还能灵活运用,表现出对不同题材的独辟蹊径,呈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

2.1 祖先题材之古拙

苗族一直流传着祖先崇拜。据传战神蚩尤涿鹿败北被擒杀,刑具化为枫木[2];枫干生“妹榜”,枫心生“妹留”,“妹榜妹留”即蝴蝶,蝴蝶与泡沫“游方”生下12个蛋,鹡宇鸟孵12年,孵化出了姜央、虎、雷公、龙、蛇等[3];龙帮助兄弟姜央打败雷公,架云梯取天上金银,促成苗族子孙繁衍[4],因此“枫树”“枫叶”“蝴蝶”“龙”等纹样被广泛应用于苗族服饰刺绣中,成为苗民对远古“始祖”崇拜的原始意义的符号。曾冬娇记得阳老教的第一个插绣图形是一片单色枫叶,当时她不以为意,被阳老语重心长地教导“枫叶是老祖,绣好它是插绣第一步”。曾冬娇秉承古老枫叶的传承,正式收徒,都会教绣枫叶,绣得了然于心,即可绣出其他自己喜欢的叶子,比如牡丹的叶子、柳树的叶子等。

除了执着于绣古老的枫叶,曾冬娇还喜欢绣龙纹,不仅是因为阳老的底稿中有插绣龙,还因为她常记起小时候在绥宁关峡苗乡茶江听说的龙的传说。据说,龙是保民佑寨的神灵,可降喜雨润禾,可保人畜无害,但不能被人看见,当龙过江挪窝,体覆树枝枯叶、稻草杂物,若被人见,则此人遭殃,堤坝被毁,房舍田地被淹,一片汪洋。曾冬娇没有见过龙,但对龙印象深刻。她绣的《龙人》,遵循阳老底稿形制,气势恢宏,有头有尾有脚,画面中还有人,齐全繁满,动感十足,形体塑造上颇有黔东南苗绣龙纹的意象,头部、鳞片亦有刻画细节,插绣绣面呈现的特有质感,使稚拙中带着张力。在笔者团队创新设计中,曾冬娇曾护住龙腿,表示它是护佑苗民五谷丰登的一部分,不能去除,并表示她绣龙,都会绣腿。曾冬娇喜绣龙,且坚持原样,折射出苗女坚信先祖神灵护佑的心理,以及她对祖先题材古拙之状的强调。

曾冬娇插绣作品中,祖先题材的还有《蝴蝶》《花蝶》《蝶鸟》《蝶龙》《共头龙》《龙凤呈祥》等,这些绣品主为早期跟阳老学承之时所绣,不仅题材本身古老,而且题材表现形式同样古老,大多呈黑白两色,造型古朴稚拙,自有韵味。曾冬娇的插绣复刻般传承祖先题材以及其古拙之造型,既突出了她祖先题材之古拙,又表明绥宁关峡苗民与先祖血脉相连。

2.2 民俗题材之原真

原真性(Authenticity)又译为原生性、真实性[5]。绥宁关峡苗族乡是湘西南古老苗族中一个小分支,在“小集中”的苗族分布格局中,依然保持着原真的苗家人文风情、地域民俗特征,仍然呈现着鲜明的民族集团性与历史承继的稳定性[6]。生长于斯的曾冬娇热爱自己的民族与生活,在她插绣熟练期,创造性地绣制了许多与苗族风俗息息相关的场景。绥宁地区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包括跳芦笙舞、庆苗年、打油茶、吃百家宴、过四八姑娘节等。其中的跳芦笙舞,当地苗侗文化传承人韦丙棋说,一般在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进行,苗族男子尽情吹芦笙,苗族姑娘盛装起舞,既是祭神祈雨仪式,也是传情结爱的方式,同时也表达山地苗家人对自然的敬仰。

苗族民俗中的这种芦笙喧天、苗舞翩跹的情景,被曾冬娇绣制成插绣作品《苗家儿女》。由于曾冬娇没有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且处于插绣的精进阶段,因此对民俗题材的运用以临摹基础上的再造为主,再造中自带原真性。在插绣《苗家儿女》中,如图3所示,曾冬娇绣制的苗郎身穿对襟短衣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红带,手持芦笙,入情吹奏;苗女着多彩绣花衣裙,缠红帕,戴银饰,边笑边唱,伴着芦笙乐曲翩翩起舞,欢乐的民俗气息扑面而来。比照其原图,可发现人物造型与构图都属临摹,但于细节处,曾冬娇对苗郎苗女的服装进行了衣纹简化,以利于插绣效果的呈现,并变换人物服装颜色为青苗的蓝色,原本笑眯成缝的眼睛,变成了古老苗绣人物纹中常见的椭圆眼,原始真实。此外,最有特点的是芦笙的颜色,曾冬娇把芦笙身绣成了粉色,芦笙管绣成了玫红色,问其缘由,得知是线不够了,她认为这样也很好看。曾冬娇插绣芦笙的大胆异色,与张朵朵教授在湘绣研培班中提到的江苏新沂王桂英剪纸因纸张不够故有“母猪上树”如出一辙,呈现乡野、原生态的独特艺术言说方式[7]。

图3 民俗题材插绣《苗家儿女》(笔者拍摄于大园苗寨)Fig.3 Folk Theme Embroidery of The Miao People’s Children(Taken by the author in Dayuan Miao Village)

曾冬娇民俗题材系列插绣作品中,还有《磨豆腐》《晒包谷》《舞草龙》《田野风光》等,这些插绣作品来源于原真的苗家生活,反映着绥宁苗族的习俗风情以及她对苗家生活的深厚感情。曾冬娇民俗题材之原真,除了选材本身的原真性外,也表现为通过对民俗题材的自主地调整与变化,使之具有她个人的强烈原真特色。

2.3 现代题材之多元

在曾冬娇插绣技艺的纯熟期,绣品的一大题材来自现代生活,平常乐见,丰富多元。在此阶段,现代题材参考图样的原有元素被裁切调整,自由变化,成为适合插绣技艺的表现对象,同时契合苗家人的审美追求、生活愿望。此类绣品既带插绣特殊肌理的神韵而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又具当下人们审美的基调,拥有更多的现代装饰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曾冬娇对现代题材的创作反映出其对插绣表现技法的驾驭能力,使题材呈现鲜明个人风格。

现代社会呼唤和平。如图4所示,曾冬娇根据一中国工笔画绣制而成《和平鸽》,原画是白鸽在右下角,大面积的绿色带刺枝条与粉红玫瑰,当是表达爱情的,因为粉红玫瑰象征初恋、美丽动人[8]。曾冬娇做了题材的减法处理,只选取了一个小镜头,挑两鸽、一簇枯叶、一枝粉玫瑰组合。在颜色上,她把白鸽变成不同色阶的灰鸽,因为她1999年第一次看见的鸽子就是灰色的,她也把鸽嘴设为红色,认为红色好看有生机,叶子棕与绿相对,还有渐变过渡,并与爪子呼应。构图上,曾冬娇打破传统的从下往上全景式构图,采用平远视角呈现对象的详略交代[9],层次丰富:前景雌雄鸽子重点刻画,眼睛分四圈掺入四色,以显透亮立体,鸽肩羽、雨羽、尾羽、腿爪分别采用不同表现技法,肌理凸出;中景的粉玫瑰,一端花开叶渐黄,一端唯见稍许深色叶片;远景简略,落叶铺地。曾冬娇如此细致地创作《和平鸽》,融入了她多种愿望,其中“和”被赋予了“和平、和美、和睦”的多元涵义,她希望现代社会和平安定,夫妻爱情和美,各个家庭和睦。

图4 现代题材插绣《和平鸽》(笔者拍摄于大园苗寨)Fig.4 Modern Theme Embroidery of Peace Dove(Taken by the author in Dayuan Miao Village)

对题材赋予多元含义,对多种现代题材多角度描绘体现多元的风格特征,是曾冬娇插绣纯熟期的重要表征。除了《和平鸽》,曾冬娇现代题材的插绣作品还有《小兔》《小鹿》《小老虎》《猫咪》《熊猫》等,小巧萌哒,惹人喜爱,还有大型威猛的《威震山河》,气势恢宏的《大展鸿图》等,雄浑威武,别具一格,这些现代软萌治愈或强健有力风格的插绣作品,展现了曾冬娇对插绣技艺的情有独钟,这一针一线的创造,也是苗族妇女勤劳朴实品质和聪明智慧思维的体现[10]。

此外,曾冬娇还通过参照剪纸、版画、年画等其他民间美术形式的题材与造型表现特征,博采众民间美术之长,使作品在同类绣品中自带较为明晰的区分度。插绣作品《年年有鱼》是参考民间剪纸所创,《悠扬》是参考民间版画所作,《仙鹤》是参考民间年画所绣。在参考原本图形时,由于不同民间工艺制作特性和表现特征不同,曾冬娇都会进行自主地改变与调整,以求达到最具插绣艺术独特魅力的最佳效果。

3 结语

苗族插绣扎根于湘西南民间,与苗锦、苗银、蓝印等苗族传统民间艺术一道,承载着苗族同胞的共同记忆。曾冬娇的插绣从不同的题材角度将苗家人的古老传说、民俗活动、生活审美等融于插绣画面上,在继承这一非遗技艺的前提下,进行图形及表现技法上的创新,展现出不同题材的个人特色。由于曾冬娇对苗族插绣技艺矢志不渝的坚守,更由于其绣品题材广泛,古拙原真,多样多元,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她成为了苗族插绣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另一方面,曾冬娇插绣的各类题材及特征,丰富了苗族刺绣“无字史书”的素材库,提供了苗族插绣应用于现代创新设计的契机。

猜你喜欢
绣品芦笙苗家
快乐苗家女
岜沙芦笙节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小小苗家妹
苗家小阿妹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
你好,芦笙
苗家跳月
芦笙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