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城市克拉玛依的产业转型路径探究

2023-12-14 21:34李欣怡乔双双
市场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巴库休斯敦克拉玛依

李欣怡,乔双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0 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将开发和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作为地区主导产业的城市,具有极强的资源依赖性。“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承担了我国近1/3 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了推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要求;《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前者的基础上,又对各方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政策支持等一系列具体要求,凸显出我国深入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难题的决心;《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在老工业城市建设一批产业转型示范区的要求,为具备转型条件的资源型城市提供政策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十四五”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在国内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应抓紧时代机遇,为自身转型发展寻得最佳路径。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近年来始终积极谋划自身转型发展之路,并将“十四五”时期作为其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 因此,本文对资源型城市有效转型路径的探究,不仅对克拉玛依的转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补充参考经验。

1 文献综述

从改革开放伊始至20 世纪末,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20 世纪90 年代。王颖和孙斌栋[1]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形成期、发展期、平衡期和转化期,并倡导资源型城市应多元化自身的经济结构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王森等[2]研究了黑龙江省内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通过整理各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应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借助外力谋发展等对策建议;臧淑英[3]以鸡西市为例,科学评价了城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并指出应重点发展煤炭及非金属材料等工业。

进入21 世纪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科研成果是20 世纪的近10 倍。 周海林[4]意识到准确表征和评价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来评价攀枝花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据此分析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及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郭丕斌等[5]利用SWOT 模型对太原市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后指出,太原市应通过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型产业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朱明峰等[6]利用18 项指标建立了BP 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型结果对城市的发展模式提出调整建议。

近年来,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仍持有较高的关注度,主要围绕城市转型所引发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曾坚和和张彤彤[7]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结合经济新常态背景对该类城市的转型路径提出建议:运用PPP 模式推进城市转型、推进“互联网+”在经济转型中的应用等;王田雨和赵华[8]以沛县为例,通过构建SD 模型,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可对其城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聂雷等[9]利用中国114 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它们的绿色转型绩效进行评价,并采用Dagum 基尼系数分析绩效差距原因,最终得出四类资源型城市总体差距逐渐缩小的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可能存在的空白在于鲜有文献同时对国内外转型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尤其是针对石油资源型城市的分析,本文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空白。 同时,基于对所分析案例转型的一般性经验总结,为克拉玛依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方向性建议。

2 克拉玛依市的发展和产业转型现状分析

作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和“共和国石油长子”,经过60 多年发展建设,克拉玛依已实现地区年生产总值破千亿元。 城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油气资源极为丰富,预测储量高达119 亿吨。 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 年)》,在262 个资源型城市中,有141 个被归为“成熟型城市”,其中包括克拉玛依市。

作为一座典型的成熟型城市,克拉玛依当前的资源储量充足,经济动力强劲,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城市探索转型的空间较大。 近年来,克拉玛依持续深入转型探索,推进产业多元化进程,以使城市转型步入快车道。 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克拉玛依产业结构依旧较为单一,产业链条延伸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尤其是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双碳”目标的倒逼之下,克拉玛依迫切需要找到有效的转型路径,完成新旧动能转换,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 国内外代表性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

3.1 国内代表性城市分析

3.1.1 大庆市

1959 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黑龙江省大庆镇开始被人们所熟知。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大庆油田以每年5 000万吨以上的产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也使得大庆市不得不考虑转型问题。 通过一代代大庆人的努力,大庆三产业的GDP占比由1990 年的2.97∶91.80∶5.24 转变为2020 年的10.6∶46.72∶42.68,良性互补的多元化产业体系形成,城市经济实现了持续性增长。

回顾大庆市的转型之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1)依托原有的石油工业基础,适时布局多元化产业体系

大庆市在稳定原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新能源等有潜力的新兴主导产业,不断丰富自身产业结构,增强了城市的生命力及抵御风险的能力

(2)重视底层技术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在自身及国外双重创新力的推动下,大庆市不断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经济发展模式由之前的粗放式转化为集约式。 同时,大庆市不断优化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保障社会投资的积极性[10]。

(3)利用地理区位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地处黑龙江省西部的大庆市,拥有哈大齐工业走廊重要节点之地位。 自“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部署以来,大庆顺应时代之势,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及优化的交通条件,积极与蒙古、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开展业务往来,使经济焕发无限活力。

3.1.2 玉门市

自1955 年建市以来,玉门一直享有“中国石油的摇篮”之美誉。 1959 年,玉门油田原油产量超过140 万吨,占据了当年全国总产量的半壁江山,为我国工业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仅40 年后,玉门的石油产量减产为30 多万吨,比其鼎盛时期降低了超70%,这一巨大的产量差也表征着玉门陷入了“油尽城衰”的泥潭。 进入21 世纪,玉门也迎来了转型的新开始。 玉门市政府从产业发展、城乡发展、民生保障、行政改革等多方面入手,最终成功打造出了属于玉门的转型之路。 2022 年,玉门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5.1 亿元,连续三年获评“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是甘肃省唯一的上榜县市。

玉门市完成城市转型的主要经验有:

(1)利用地理优势,抢抓时代机遇,积极开发替代性能源

相较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备一定的优势。 玉门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牢牢抓住当时国家发展风电的机遇,全力引进并建设了清洁能源工业园区,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力[11]。

(2)依托石化工业基础,围绕新能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

玉门不仅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来发展石化工业,它还依靠所寻求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风能,发展清洁能源规模产业。 除此以外,还打造了产品加工基地等。 总之,玉门的产业重心不断偏向高附加值产业,同时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为玉门拓宽了发展路径。

3.2 国外代表性城市分析

3.2.1 休斯敦市

休斯敦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很多大型石油公司的总部都建设于此。 然而,过度依赖传统产业所造成的产业单一化,给休斯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休斯敦很早便开始探索城市转型。 通过一系列措施,休斯敦最终成功转型成为集资本、知识与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

休斯敦的转型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依托传统工业基础,延伸石油产业链

休斯敦作为世界重要的能源中心,其发展离不开能源。 为了使传统的能源工业保持活力,休斯敦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下游加工业,不断提高自身优势资源的加工附加值。

(2)利用地理区位优势,打通商贸渠道,扩大市场

休斯敦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陆上交通便利,可观的石油产量使得此地迫切需要打开海上交通。 邻市港口被摧毁后,联邦政府先后做出了在休斯敦修建运河及人工港口的决定。 自此,休斯敦的海陆交通均发展起来,为该地区的商品销售和招商引资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抢抓国家战略布局机遇,发展高科技产业

休斯敦的科技基因来源于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NASA)航天中心的落户。 这场竞争的胜利不仅为休斯敦带来了联邦政府投入的高额经费及科研人员,还为本市孵化出了上千家小型高科技公司[12],为后续休斯敦成长为一座科技型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3.2.2 巴库市

20 世纪初,随着里海石油的勘探开发,巴库从一座普普通通的城市一跃成了苏联的第一大油田所在地。 初期,巴库的石油产量几乎占到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一半。 1940 年,巴库石油产量占苏联总产量的71.5%,达到峰值。 20 世纪50 年代之后,随着产油量的下降,巴库经济受到重创,城市发展渐趋停滞。

此时的巴库,全市产业布局完全围绕着石油开采,其他产业占比很少,市民几乎都从事着与石油相关的工作。 过分依赖传统产业的巴库,在出现产量危机的情况下并未积极开展转型工作,而是依旧延续着此前的产业布局,因此直到20 世纪90 年代苏联解体,巴库浪费了转型窗口期整整三四十年。 随着苏联的解体,巴库危机也即刻爆发:居民们不仅在生活用品方面全部依赖进口,就连生存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就这样,巴库逐渐走向了没落。

3.3 转型经验总结

通过分析国内外代表性石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其共通之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3.3.1 充分依托原有的石油工业基础,完成新的接续产业体系的建设

大庆市、玉门市以及休斯敦市在进行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延长产业链、发展其他相关产业等措施,始终没有放弃自身的优势产业。 而巴库市虽然也紧紧依托自身的石油工业,但始终没有寻找接替产业,最终导致了城市发展的停滞。

3.3.2 识别并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拓宽贸易网络,扩大市场

大庆市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与周边国家开展业务往来;玉门市则利用独特的地形环境,找到了本市的替代能源;休斯敦市利用运河和港口,打开了城市的海上交通。 巴库虽为里海的一大港口,但受限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无权分配所产石油的贸易量,因此未能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地理优势,这也是导致巴库市由兴至衰的一大原因。

3.3.3 抢抓时代机遇,以“大事件”为契机打开新的发展窗口

“一带一路”建设为大庆市的外贸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发展风电的浪潮推动玉门市工业园区的建立;宇航局的落户使休斯敦市转型成为科技城。反观巴库,它在出现产油量下降的警示信号后,未能抓住转型机遇期积极转型,而是延续旧的模式,浪费时机,最终致使这座“世界油库”走向萧条。

4 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对克拉玛依市的启示

4.1 以传统石油工业撬动新产业,夯实“一主多元”产业体系根基

基于代表性城市的转型经验,转型必须脱胎于原有的产业体系,才具有现实可行性。 克拉玛依石油产业已实现从井口到车轮的全产业链覆盖,拥有雄厚的传统工业设备与技术基础,因此,应继续围绕着以石油石化产业为重点的“一主多元”产业发展目标,通过对油气行业上下游产业进行整合和实施开发模式的创新,推动油气勘探高质量开发,同时利用原材料优势和新加工技术,全方位拓展石化产业链,提高石化产品附加值和供给能力[13]。

此外,立足油田智能化、数字化的“数字油田”项目历经近三十年发展,已探索出比较成熟的将信息技术产业应用于传统工业升级的模式与标准,可在此基础上孵化出提供传统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整套解决方案的工业服务产业。

4.2 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扩大辐射范围,形成油气服务产业集群

克拉玛依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在区域内具有独特的节点城市优势。 依托“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以及中欧班列,克拉玛依可打通与疆内油田及中亚的资源衔接,集中当前克拉玛依企业与中亚的合作基础以及所承办的国际石油石化会议会展基础等优势,逐步形成集品牌开发、营销、会展会务、贸易、金融等于一体的油气服务产业集群,将产业链条广泛拓展至价值更高的上下游。

4.3 利用“双碳”战略和数字产业发展趋势,催生高附加值服务产业

基于我国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以及当前的研究技术,CCUS(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预期成为碳中和的托底技术与最后途径,而石油石化产业的钻井设备与技术积累为碳的地质储存准备了充分的现实条件,同时石油产业本身面临迫切的低碳转型需求,为低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第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因此,克拉玛依可抓住这一时代机遇,充分利用石化工业释放新动能。 此外,“双循环”尤其是“内循环为主”的国家战略要求供给侧结构改革,强调数字赋能提升优化整体产业链、供应链,信息技术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应用市场,而克拉玛依拥有自治区唯一一家云计算产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可在此基础上围绕智慧工业与智慧城市逐步建立智慧产业集群,优化整体产业结构。

猜你喜欢
巴库休斯敦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胡杨
休斯敦迷局
SBS改性克拉玛依沥青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机理
休斯敦有我的朋友
休斯敦火箭 易燃易爆 HOUSTON ROCKETS
纪录 休斯敦火箭
没事请到丰城玩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没事到丰城玩
没事到丰城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