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艳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在社区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我国老龄化加剧[1]。 为有效应对老龄化的不利影响,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正在形成一种积极的老龄观,倡导老年人群积极化身志愿服务成员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发挥老年人群的社会价值。 从老年群体自身来看,很多老年人为了能够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多会选择参加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发挥自己的余热。 于是,“老人志愿者”的形象也渐渐在公益活动中出现。 同时,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体系,以支持和激励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以达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的。 老年人群越来越成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力量。
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老年志愿服务仍处在起步阶段,在面临很多问题的同时也存在着机遇和挑战。 如果社区老年人的志愿活动能科学化进行,那么社区老年志愿活动将会是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2]。 文章旨在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出发,分析社区老年人志愿服务的优势、潜能和资源以及当前社区老年志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站在社会工作的立场提出介入方法,发挥社会工作在应对当前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问题中的功能,从而推动老年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3]。
从我国国情和社会环境来看,我国自1999 年起就进入了老龄社会,其发展速度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并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 虽然在进入老龄社会之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发达国家比我们早进入老龄社会,但是我国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不同,我们必须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新模式。 即使当前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种类多、范围广的特征,但是社区老年人群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分析社区老年人群参与志愿服务有其必要性,有助于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方面推动老年群体以志愿服务的形式积极参加。
1.1.1 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需求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当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两个较低层次的需要后,会继而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国老年人普遍存在中高等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心理和精神活动匮乏的现象。 因此,老年人在业余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仅利于老人在活动中强身健体的同时满足精神需要,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晶体智力,在为社会贡献力量的过程中促进老年人再社会化,拓展社交圈子,增强自我效能感,重构老年人的自我价值。 而且,社区老年志愿者活动能够推进老年群体建立起新型的互助模式,构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获得各层次的支持与援助。
1.1.2 志愿服务活动需要老年人参与
“社区服务是指以一定层级的社会组织为主体和支撑,以自助——互助型的广泛群众参与为基础,为社会成员提供直接的社会服务和物质文化生活服务[4]。”社区服务以广泛的群众参与为基础,需要资源配套与群众互助相结合。 老年群体作为社区重要的人力资本,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潜在能力上都具有相对优势,积极发挥老年群体在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可以节约社区人力成本,发挥资源利用最大化效益。 此外,从专业角度来看,在岗时从事各类工作的专业退休老人比年轻志愿者拥有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工作阅历,且他们在参加志愿活动时有晶体智力作为能力保障,能够使志愿活动达成目标。
1.1.3 弘扬志愿精神,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老年人常常因为年龄和身体机能的原因,被社会群体贴上“弱势群体”的标签,让我们下意识地将其视为“受助者”,却忽视了其本身所蕴含的潜能,而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正是发掘并运用老年智慧、工作技巧和社会经验的重要手段。 同时,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有助于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和社区的有效管理。
1.2.1 社区具备志愿服务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是老年群体开始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保障,服务活动有具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对象,无论是服务社区居民的个人生活还是社区公共活动,例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旧物回收服务、节日活动举办等,这些活动都需要社区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条件。
1.2.2 社区内老年群体人力资源丰富
社区内老年群体的数量只是显性人力资源,老年群体参与频率及参与意愿是内隐的人力资源,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意愿和参与频率较高时,社区老年人力资源才得以利用。 所以,只有当老年群体存在较强的参与意识,能通过各种途径融入社区志愿服务中时,社区老年志愿服务质量才能得以提升[5]。 另外,在实施社区服务时,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借助政府和社会等多重力量,建立完善的老年志愿服务管理和激励机制,还要注重在资金、场地、制度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拓展其服务的领域,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
3.1.1 老人缺乏志愿自信心,主动服务意愿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也会越来越差,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受“老而无用”的传统观念所束缚,老年人对社区志愿者的认识比较单一,无法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服务。 很多老年人还会产生退休就是被社会边缘化、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错误观念,拒绝参加社区老人志愿服务,也不关心社区的其他活动。 即使部分老年人存在服务意愿,他们也不愿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自己的想法,也常常会因为没有人推荐而错过了社区志愿服务的报名。
3.1.2 老人的健康状况不佳,疾病的防治知识缺乏
人到老年会出现调节机能降低的症状,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虽然老年人的体质在物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得到了增强,但与年轻的志愿者相比,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各种疾病的敏感度也会随之下降。 同时,大部分老人未接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卫生知识匮乏,导致很多原本可以预防的疾病和意外事件发生。 还有很多老人根据自己对疾病的判断,没有及时就医,而是选择随便吃点药品。
3.1.3 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制约,对志愿活动的不支持
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来看,家人的不支持也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原因。 在传统观念里,大多数的年轻人认为,老人就是要在家里休养生息,带带孩子,他们希望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退休后的闲暇时光,而不是到处跑去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志愿活动。 另外,由于社会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认识过于狭隘,家中若有老人参加志愿活动,其子女则会被视为不孝,所以有些固守着传统孝道观念的年轻人,出于面子,不赞成老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这种传统的养老观念,或多或少会迫使老年人放弃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此外,老人又会反向为孩子担心,避免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影响孩子们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阻碍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3.2.1 志愿环境氛围不足,缺少志愿服务参与平台
社区老人参与志愿活动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社区,但由于社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文化广场、老年人活动室等设施的建设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拥有独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的社区数量很少,因而志愿服务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6]。 另外,社区对志愿服务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及服务优缺点的宣传力度不足,因而很难吸引老年人的关注。
3.2.2 社区管理体系薄弱,缺少参与的政策保证
社区对老人志愿者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缺少相应的培训与监督机制,未能将组织纪律和服务精神传达给老年志愿者,导致部分志愿者存在集体意识较弱,活动现场容易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活动效果大大降低[7]。 老年志愿者队伍管理混乱也是严重问题,很多社区成立有关老年志愿服务的队伍的时间较晚,尚未建立有关管理制度,并且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服务时间,队伍成员流动性较大,单纯依靠志愿服务队发起人管理整支队伍难度较大,不利于志愿队伍的发展和延续[8]。
3.2.3 缺乏资金支持资助,志愿活动经费不足
社区老年志愿者工作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积极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社区老年志愿服务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缺少必要的财政支撑,那么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就会面临着因为缺少资金保障而停滞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社区老年志愿服务才刚刚开始,在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志愿服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加之社区老年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公益性质的活动,目前社区老人志愿服务的经费大多来自社会捐助。 虽然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补贴,但是这些都是杯水车薪,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9]。
首先,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尚处在初级阶段,政府对其进行的扶持力度还比较小,尤其是在活动资金上,缺乏相关的场所和配套设施。 由于缺乏资金,社区老年志愿者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制约了其发展规模的扩大。 其次,社区志愿者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撑,对社区养老机构的监管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最后,政府行政干预过多,主要表现为过度干涉,政府的力量越来越大,而服务机构的影响力却在逐渐削弱。 社区是开展志愿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志愿服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仅靠政府的力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区居民的需要。
首先,社会工作者需要改变职业观念,改变自己对老人的固化形象,帮助老人缓解退休后的负面情绪,促使他们重新融入新的社会参与。 社会工作者要肯定老年人的个人价值,帮助老人抛弃陈腐的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其次,对有意参加社区志愿但被家人拒绝的老年人,社会工作者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从思想上帮助其认识到参加志愿活动的重要性及价值。 此外,还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等教学活动,激发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再次,有名望的老人也可以参与到社区的健康教育中来,同辈老人的自主宣传和示范可以加速社区老年群体的思想观念转变。
首先,社会工作者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社区志愿活动的宣传,定期举办老年志愿服务相关讲座,向社区老年群体介绍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 此外,社工应扮演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在志愿者招募完成后,根据老人的年龄、学历等因素,与各老年大学定期共同举办志愿培训,以增长他们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10]。 在培训时,还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事例进行宣传,倡导关爱服务的价值观,总结志愿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升其工作能力和服务品质。 同时,社区要加强基础建设,建立老年志愿活动室、老年服务中心等设施,为开展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11]。
其次,社区要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志愿者供需平台。 该平台可以是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是社区服务网,有意愿参加志愿服务的老人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志愿活动,需要志愿服务的机构则也可以通过发布招募志愿服务者的公告,吸引更多社区老年志愿者的参与。
再次,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从人员招聘到志愿服务的培训,都要将其制度化,建立多元的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首先,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政策影响者的角色,就老年人志愿服务问题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不断完善有关法规、政策等,确保老年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年人的志愿服务虽然是一项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但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财政支持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最基本和最稳定的保证[12]。 社区老年志愿活动建立在社区的基础之上,经费的投资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保证其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社区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宣传画、大众传媒等形式,向社会展示老年志愿者对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让社会各界了解到老人志愿服务的作用和价值,营造全社会支持、关注老年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加快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13]。
老年群体拥有的闲暇时间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在社区老年志愿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刚刚起步,在服务的开展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社会工作的积极干预,可以有效解决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 总之,将社会工作专业与社区志愿服务相结合,有助于推动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促进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