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亚群,张振霞,邹湘辉,陈良辉,王俊利,郑玉忠,
(1.韩山师范学院 凯普生命健康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2.右江民族医学院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产业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1950 年,中国教育工会提出了“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相关理念,形成了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初始核心[1]。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自此,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深入人心[2]。它有效融合了全方位育人教育主张与实践经验,提出支持高校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的新途径,不仅促进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提高了高校、社会和家庭等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最终将使育人主体与学生在新时代中实现协同成长和有效发展。
“大食物观”的概念是在实践中不断扩展和壮大的。199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首次提到“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这是“大食物观”理念的雏形[3]。随后的20 多年,“大食物观”理念持续不断丰富、发展与完善。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纲挈领地阐述了“大食物观”的理念[4]。2016 年,中央1号文件提到“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在大食物观的框架内阐明了保障食物供给的基本思路。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大食物观”的来源以及确保食物全面供给的主要途径。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和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标志着“大食物观”理念的成熟[5]。
“大食物观”以粮食为基础,其内在逻辑是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们吃得更好、更健康。在制定“大食物观”时,也产生了很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在当今时代,其内涵中不仅有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念,还包括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和勇于创新的精神[6]。因此,今天的大学生践行“大食物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具有强烈的为国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方位育人”和“大食物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而言,前者是以德育为核心的综合性、程序性教育,而德育则是后者的要求或标准;两者结合呈现出一种互相促进的趋势。此外,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不仅要加强传统课堂的教育工作,而且要通过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创新创业等多种形式巩固教育的影响力[7]。在培养“大食物观”的过程中,专业技能、个人价值和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大食物观”的培育过程实质上就是全方位育人的一种表现形式。“大食物观”作为全方位育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大食物观”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对其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在实践和工作中逐步培育自己的“大食物观”。
1978 年后,我国结束了粮食短缺时代。当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粮食危机的洗礼,对应当承担的食物理性消费、可持续消费等社会责任缺乏足够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食物营养健康和意识行为水平较低,大学生对食物营养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8]。②有非理性的食物认知与购买决策的大学生人群比例增加,超前消费的人群逐年增加。③大学生对食品安全、规章制度及其对社会危害性缺乏专业认知,缺少主观融入社会监管的意识和责任。④以“浪费”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餐桌文化”问题较为突出。总体上,当代大学生没有形成推动食物系统转型的社会责任意识。
“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确保人们拥有安全、健康和均衡的营养饮食[9]。然而,当代大学生食物营养知识的缺乏与食育意识的淡薄,限制了大学生膳食模式的健康升级转型。多数大学生在选购包装食品时不注意生产日期、有效日期、营养信息和制造商等信息[10];自认为年轻身体好,对快餐在营养搭配、用油、用盐、用糖方面尚缺乏规范认知,经常进食大鱼大肉、厚油重酱、饮料快餐、高盐高糖等食品;会做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缺乏烹饪技能,迫切需要加强“大食物观”教育[11]。总之,大学生饮食素养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健康饮食技能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大食物观”就是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粮食,在积极拓展食物资源的同时,更要避免粮食损耗和“舌尖浪费”[12]。随着食物种类的丰富、品质的提高以及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中的食品浪费现象将趋于增多。《2018 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中指出,中小学校园餐的人均食物浪费量达到130 g/人[13]。中国青年网在大学生中进行的食物浪费调查发现,70%的学生在食堂就餐时曾浪费过食物。北京市大学生浪费的食物总量约为购买食物总量的1/3,这意味着两个学生浪费的食物可以养活同等食量的第三个人[11]。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大食物观”教育鼓励倡导学生珍惜食物,尊重劳动,爱护资源和环境,弘扬节约的传统美德,减少食物浪费,共同推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大食物观”下的食物与营养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①食物营养科普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经费投入不足,科普场所少、覆盖率低,专业人才短缺。②科普课程或内容针对性较低,有时偏离市场需求,忽视甚至不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有时偏重于狭窄的科技内容,枯燥乏味,缺乏针对性,远离人们的真实营养需求。③科普课程或作品系统性较弱,科学合理专业性强、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容易操作实用性强的科普课程或作品缺乏,大部分内容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大食物观”教育是一项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家庭等多主体建立在相互合作、共同促进、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作。学校作为一个育人系统,主要负责“大食物观”的施教,包括教材编制、课程设计、课程思政融合内容的教学和实践,培养受教育者了解认识食物的能力,提高食物营养知识和选择食材能力,增强自我管理饮食能力,了解农、林、牧、渔业,学会珍惜食品。课程是“大食物观”知识体系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从硬件建设到软件设计、从课程架构到活动主题,处处讲究,均进行全方位打磨,让“大食物观”教育更具脉络性、结构性。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现场,升华情感,掌握知识,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鼓励终身学习,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促进全民终身健康。
“大食物观”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养成理性食物消费习惯,形成为他人食物考虑的公民意识,重点塑造大学生健康膳食、爱护环境、适度消费、参与粮食安全公共治理等意识。对于大学生,关键举措是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食物消费风气,融合饮食多样性和平衡性的现代膳食理念;依托食堂、餐馆等主体,建议提供菜品的营养信息以及摄入标准参照,助推平衡膳食;宣传优秀主体以放大示范效应,并给予奖励。
通过优化教育管理过程来解决“大食物观”缺失的问题。①执行严格的教学管理,用相应的制度限制学生的行为。虽然通过制度限制学生行为不是深化培养“大食物观”的基本手段和最终目的,但在培养“大食物观”的初始阶段,利用制度限制学生行为会有比较明显的实际效果。因此,高校应严格执行“大食物观”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对学生食品浪费等违纪行为进行处罚,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②从多维度、多角度、全方位加强对学生的评估,应科学地制定规则和评估体系,引导学生的行为;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大食物观”。③重视并加强对教师的管理。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加强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管理。
在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采取了更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除了高校环境外,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也容易受到教师行为的影响。因此,教师是否能表现出对生活工作的投入和热爱,直接影响到学生“大食物观”的形成。培养大学生“大食物观”,要用优秀的“大食物观”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学生向教师学习。同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大食物观”教学的具体内容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大学生“大食物观”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培育其“大食物观”的精神。
在全方位育人理念中,“大食物观”的培育更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大食物观”培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大食物观”的具体途径,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标准,以期发挥高校科学思政的多方面教育优势,积极推进贯彻“大食物观”的重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