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视角下安化民居建筑演变及其传承研究

2023-12-13 08:13:28熊惠华姜纪水龙烁郡
城市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模因民居形式

熊惠华 ,姜纪水 *,龙烁郡

(1. 湖南城市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2. 中南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长沙 410018;3. 数字化城乡空间规划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益阳 413000;4.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设计学院,长沙 410151)

民居建筑是由具有共同文化的当地居民为应对不同的社会、环境、资源等情况,根据群体经验并结合当地的建造技术创造出来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见证和承载了当地的地域文化与生活方式。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明确民居建筑的演变逻辑,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当代传承的具体方法,对于地域建筑的科学发展以及地域文化的适应性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针对民居建筑演变的相关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对建筑形态的特征总结及其与营造谱系传承、社会文化流变的内在联系,[1-2]缺乏对建筑形态形成与演变机制及其动态规律的探索;在研究视角上,基于测绘调研、[3]图景描述、[4]类型学分析[5]的建筑学视角仍是主流,但在当前不断强调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基于多学科复合的视角创新尤为重要。

“模因”论自20 世纪70 年代被提出以来,已被广泛用于研究文化的进化与传播现象,为文化扩散中的思维感染、模仿复制、变异进化等一系列复杂现象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撑。[6]民居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同样具有自发适应和持续创造的特点。[7]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迁移、文化的交流等对建筑的思想、形式和空间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建筑风格及地域特征的传播与演变并不受牛顿式的确定性规律控制,是一类无法用还原论解释的复杂行为。[8]将“模因”论引入民居建筑研究,可为民居建筑复杂的演变行为提供一种科学的动态视角,有助于全面理解民居建筑的演变逻辑,为民居建筑风貌的适应性传承提供保障。

一、“模因”与建筑

(一)“模因”与“建筑模因”

1976 年,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最早提出“模因”(Meme)的概念,认为模因是一种具有复制与进化能力的文化传播单位。作为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被认为是文化进化中生物基因的概念对等物。[9]模因形成的前提是宿主(人)的创造性参与,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心智模仿,而一切无意识的复制行为都不属于模因范畴。模因可通过直接复制和间接模仿两种方式实现传播,与生物学基因类似,模因也存在遗传性、变异性和选择性。

模因具有多种表征方式,包括工具、时装、装饰等物质形态,也包括音乐、语言、观念等非物质形态,甚至建筑形态、建造方式、建筑文化等都是模因的实例。[10]建筑理论家、数学家尼克斯·萨林加罗斯(Nikos·A·Salingaros)最早将模因理论引入建筑学领域,认为建筑师头脑中的各种想法源于各种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想的模因,建筑模因是“特定建筑风格的视觉要素,是形态、几何构型、表面等等的一种再现”,是“建筑模式极大简化后的信息实体”。[11]国内学者龙彬等基于复杂性思维,提出建筑风格与地域特征是一类包含若干特定建筑模因的复杂系统,并将建筑模因定义为“在建筑发展中可观察到的历史痕迹与自然、经济、文化中大量不可预期的影响因素相复合,自发形成的携带思维、空间与形式的建筑信息,以物质与非物质表征形式在人脑中适应性传播进化的极简建筑特征记忆片段”。[8]换言之,建筑模因实质上是指建筑中各种思想、形式及空间特性,建筑风格的形成是这些特性的固定组合。

(二)建筑模因理论基础

以往学者借鉴生物基因从不同视角提出“建筑基因”“文化基因”“景观基因”等相关概念,将其用于特征识别、地域基因的表达、地域基因库的构建、建筑形态的转译等;[12-14]借鉴生物基因分析方法建立“基因图谱”,用于研究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15]并尝试将GIS 技术运用于聚落景观基因的演变研究;[16]结合城市形态学的方法提出“胞—链—形”理论,用于评价传统聚落景观特征;[17]基于尺度设计提出“算法基因”量化方法,用于分析不同匠作传承渊源;[18]借鉴生物基因重组理论方法探索近代建筑基因的演变规律。[19]

以上理论与方法的探索都为建筑模因理论提供了一定基础,建筑模因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筑模因更加聚焦于建筑,主要探讨建筑维度下模因如何作用于具体的建筑形态,如平面、立面、装饰等;建筑模因作为特征原型的极简性使其在未来的定量研究成为可能;建筑模因认为建筑特征信息的复制和传播是一个不断被模仿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宿主(人)具有主体的能动性作用,这决定了建筑模因与建筑基因、文化基因以及景观基因具有本质区别。

(三)建筑模因研究框架

建筑模因认为,建筑复杂系统的演化现象是众多携带建筑形式、空间和思维信息的建筑模因集群进行传播、变异和进化的结果。姚强根据其载体及表达形式的不同,将建筑模因分为建筑思维模因、建筑形式模因和建筑空间模因。建筑思维模因是一种由人类需求主导的建筑要素之间的逻辑规则,建筑形式模因和空间模因是据此规则而产生的适应外部环境的物质形态。[20]与达尔文式的生物进化类似,建筑模因受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社会经济和民族传统等因素影响,产生了具有传承与进化特性的特征因子,存在于建筑形制、结构、空间、材料和装饰中(见表1)。同时,作为宿主的人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强势社会群体的使用及审美需求将对建筑模因进行有意识的筛选,使得一部分利于传播的建筑模因得到更广泛的复制,实现优胜劣汰。比如现代主义建筑在工业时代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其极简的特性也利于人们在视觉与心理上产生深刻记忆,同时在传播时增加“少即是多”“装饰即罪恶”等封装性口号,从而获得更强的传播能力,使其在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二十世纪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并延续至今。

表1 生物进化、思维进化及建筑进化的模因学类比[6]

与资讯发达和流行文化蓬勃发展的现代建筑不同,封建时期的传统民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社会文化环境较为稳定,其建筑模因在复制过程中变异较少,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表现出建筑风格的趋同性,并保持长期的稳定。然而,建筑模因的传播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一旦社会的变迁、人口的迁移等因素打破了原有的稳态,外来的强势模因涌入,形成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建筑模因复合体,民居建筑的风格也将随之发生演变。基于以上对建筑模因的理解,建立建筑模因的研究框架,进而实现对复杂建筑现象的模因学解释(见图1)。

图1 建筑模因过程图解与研究框架

二、“模因”视角下安化民居建筑的演变

安化县位于湘中地区、雪峰山脉北端,境内以山地为主,有“地无三尺平”之称,因此民居具有依山而建的特点。安化虽地处山区,但并不闭塞。其一,境内水系发达,资水水运条件良好,这使安化一度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手工业基地;其二,安化是湖南黑茶的主产区,繁荣的茶叶贸易催生了茶马古道,极大地推动了安化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其三,安化毗邻湘中南方汉族移民通道,历史上诸如“江西填湖广”等移民事件都对安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历史上安化与外界文化交流频繁,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多元文化交错现象,这成为安化传统民居模因变异的原始驱动力,使安化民居呈现多元风格。

(一)梅山文化背景下原始模因派生的传统风格

安化历史上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晚唐至北宋年间为梅山瑶人所据,《宋史》记载的“梅山峒蛮”指的就是生活在湖南安化、新化一带的古代瑶族部落。[21]后因当地汉族与瑶族频繁爆发冲突,加上封建王朝屡次派兵征伐当地瑶族部落,使得大量瑶人被迫南迁。晚宋以降,史称“扯江西、填湖南”的大规模移民开始,大量江西汉人迁入安化,文化的交融进一步促进了安化瑶族的汉化。明清时期安化境内虽已无瑶族聚居,但梅山瑶族原始模因被延续下来,主导着安化传统民居的风格。通过对梅山文化原始建筑模因进行提取,得到其建筑思维模因、建筑形式模因和建筑空间模因(见表2)。

表2 梅山文化原始建筑模因构成

梅山人认为竖向结构物体有通达上天神灵或祖先的神力,在古梅山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在祭祀时就有立“神柱”的习俗,凝聚了梅山先民对精神空间层次划分的观念和态度。基于长期“柱”崇拜对垂直方向精神空间划分的潜意识强化,安化传统民居出现了对“梁”的崇拜,梁作为住屋最高空间的建筑构件,被梅山人视为神物。[22]安化人选梁颇具讲究,有“椿王、梓将、杉第三”的说法,在上梁时也有诸如“捏煞”“赞梁”等仪式。在“梁、柱”崇拜的观念模式下,安化传统民居表现出独特的空间秩序观,即以祭祀、神灵等精神空间为上,占据核心空间,粮食、农具贮藏等服务生产的空间次之,居室、火塘等服务起居的空间为中间层,再往下是厨房与室外空间,最底层是牲畜空间。这种空间秩序观体现了梅山文化注重祭祀与生产的特点,既满足生产生活的空间需求,又满足地方特殊的精神需要。

安化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在力求精美的同时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如为了营造良好的室内采光,窗户图案几乎全部采用镂空的表现手法或栅格的形式,为典型的集采光、装饰于一体的实用主义风格。建筑装饰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不仅包括日月云涛、山水楼台、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景致刻画,还有神话传说、渔樵耕织、仕学孝悌等故事的描摹,此外还有“万”字纹、云纹、草龙纹、拐子龙纹、卷草纹等带有祥瑞寓意的纹饰。[23]外部造型方面,安化民居通常采用封火山墙将建筑分隔,呈阶梯式,有三山式、五山式等不同形式,随宜布置;朝门通常为山墙式,与正房相对,而当出现地形限制时,朝门通常建成八字墙形式以利风水。安化传统民居大多就地取材,在建筑色彩上以表现材料本身的色彩与质地为主,以暖木色为主色调,与青砖、土胚墙相互搭配,并以局部白灰装饰进行点缀,整体呈现朴素淡雅的特点。

安化传统民居平面有“L”型、“围合”型、“凹”型、“一字”型几种,以堂屋为中心,呈一明两暗三开间形式。堂屋采用前后堂的形式,正中供奉神龛,为平面的几何中心,前堂作为会客聚会的空间,后堂一般为厨房空间。梅山人一般在堂屋的前堂或后堂中设置火塘,作为生活的中心。卧室与堂屋、卧室与卧室以门连通,加强家人之间的联系。辅屋与主屋平行,主要用于饲养牲口、堆放杂物、灶屋与厕所。大户民居通过院落围合形成天井式院落单元,并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并置叠加实现扩展,以适应家族多代同堂、多房同堂的状况。安化传统民居多设置阁楼,用于储藏粮食和生产工具。

(二)茶贸背景下多元模因融入的折中风格

17 世纪伊始,自福建崇安、江西铅山、湖南安化等中国南方产茶地起,汇集于汉口,一路向北贯穿豫、晋、冀、蒙,经由中俄边境通商口岸延伸至莫斯科,并经圣彼得堡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了一条被称为“万里茶道”的国际化商贸运输通道。“万里茶道”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当时最重要的移民通道、文化廊道,极大促进了沿线各民族与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安化作为湖南黑茶的核心产区,通过“万里茶道”与外界进行了长期的文化交流。根据模因的“宿主”理论,人的活动与文化的交流必然带来模因的传播,多元的建筑模因在此过程中大量传入安化,使安化传统民居表现出强烈的折中风格,其主导的建筑模因如表3 所示。

表3 茶贸背景下多元建筑模因构成

商贸文化的兴起淡化了神灵崇拜,在空间秩序上以商业空间为主导,强调空间为商业服务;随着思想的开放,建筑表现出多元包容、兼收并蓄的价值观;在建筑营造方面,讲究经济实用, 巧用不同材料、空间的组合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安化民居在建筑结构上继承了传统的穿斗式木构架,但也出现了北方风格的抬梁式建筑,并在此基础上发生异变,出现了兼顾抬梁和穿斗特性的插梁式结构,结构形式也由传统木结构转变为砖木混合为主;建筑造型方面,随着砖石材料大量取代木材,封火山墙的防火属性减弱,演变为一种装饰构件;除了传统的双坡顶形式,还出现了北方的牌楼门形式,尤其是在制茶的生产空间中还出现了大量西式的三角桁架坡屋顶和苏式的锯齿形立面;在建筑材料上,石灰传入当地,灰塑增多,墙体一改以往的清水素面,以白灰抹面为主;建筑装饰方面出现了大量的西式线脚装饰,雕刻形式由传统透雕演变为平面雕刻,装饰题材由具象的图景演变为抽象的线性符号。

建筑平面形式主要有矩形平面、条形联排平面以及异形平面等几种形式,为了迎合商业交易,空间遵循商业优先的原则,厅堂空间由原来的前后堂式演变为前店后堂式;建筑由单层向双层或多层扩展,底层商业,上层居住或用于储藏;宅院天井部分形成通高中庭,顶部加设西式的亭子间,这是在中西模型碰撞下形成的一种新的空间形式;建筑群体组合依旧遵循中轴对称原则,但不似传统通过天井在纵向进行加进,而是在横向上进行不规则的加建,并依附于主体院落之外,加建部分通过开设亭子窗解决采光问题。

(三)城镇化背景下现代模因衍生的实用风格

20 世纪下半叶之后,乡村改革推进,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城镇化的加速转型期。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安化由传统农业与商业主导的产业模式发生改变,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建筑技术的飞跃,也赋予人们更多的自主空间和选择余地。社会结构方面,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家族制迅速瓦解,社会家庭结构由家族式结构向小规模的核心家庭结构转变,导致多代同堂的大家族聚居模式向独立小家庭散居模式的转变。彼时,西方崇尚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建筑思维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和空间共同组成模因复合体,在城镇化背景下获得了极强的传播力,使安化新建民居逐步摆脱传统形式,形成了适应新时期的实用风格。具体建筑模因构成见表4。

表4 城镇化背景下现代建筑模因构成

现代主义建筑模因的核心是“摆脱束缚”,即摆脱自然条件与技术条件的束缚,其最大的特点是讲究实用与功能。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传统时空合一、整体合一的思想被改变,表现出自我中心,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改造以适应自身功能需求;经济水平与运输能力的提高也使人们不局限于传统就地取材的思想,认为新型的、外来的材料才是先进的、优良的;传统的建筑秩序被瓦解,利用灵活布置适应建筑功能。

随着强度更高、造价更低的红砖与混凝土被广泛应用,砖混结构取代了传统的大木构架。白色面砖取代白灰抹面被大量应用于外墙贴面,加上玻璃的大量使用使整体建筑色彩明亮化且趋于复杂;建筑造型强调几何感,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建筑由坡屋顶向平屋顶过渡,使之适应于屋顶晒台的功能;建筑装饰极度简化,除了部分相对富裕民居采用仿欧的构造柱与线脚装饰以外,大多数民居以简单几何符号为主,辅以鲜明色彩和现代质感的人造材料进行搭配;由于材料批量化生产,因此表现出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特征。

建筑空间方面,传统院落式布局被打破,天井空间消失,建筑呈现独立单体体量。平面开间由传统三开间向多开间转变;由于现代化的厨房、卫生间等功能被纳入主体建筑中,平面形式由“一字”型向“L”型以及“十字”型等复杂形式扩展,但厅堂依然为单体空间的中心;建筑层数大多为两到三层,楼梯布置于中央,前后堂形式的厅堂空间演变为前堂后梯的形式,并设置外廊空间用于联系各个房间;兼作商业空间的民居依旧延续下店上居、前店后居的基本格局。

(四)安化民居建筑演变规律

社会选择是建筑模因演变的原始驱动力。由于社会选择的作用,安化民居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截然不同的风格特点,体现了其建筑模因对不同时代的适应性。建筑思维方面,经历了早期的宗教神权至上、中期的服务商业以及后期的实用主义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应各自主导文化的建筑秩序观、价值观、营造观等;建筑形式方面,新材料、新技术的传入促进了材料与结构的革新,但坡屋顶造型仍是不同时期的主流模因,装饰元素由繁复走向简化,并逐渐标准化;建筑空间方面,平面形式逐渐多样化,但厅堂空间作为民居的核心空间被延续下来,并为适应不同时代需求而呈现不同格局,竖向空间不断丰富,但都表现出居住、商业、储藏多功能分立的特点。总体而言,梅山文化与茶贸文化作为安化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其建筑模因是安化民居建筑地域性的集中体现;而城镇化的浪潮带来的现代模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当地民居建筑,但因其强烈统一化、标准化的特性也使当地民居陷入地域特色流失的困境。

三、基于模因传承的安化新乡土民居设计探索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新民居建设有了新的要求:民居的设计既要体现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地域风情,也要适应当地新的发展需求。在当代新乡土民居建筑实践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参考当地地域性建筑模因,在进行地域特色适应性传承的同时体现时代精神。

(一)建筑思维模因的当代传承

传统的建筑思维模因脱胎于传统社会,是对封建社会背景和文化长期适应的结果。其中不乏一些科学合理的思想,在当代背景下也具备适应性,对新乡土民居设计能起到指导作用。比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经济实用、组合巧用的营造观念本质上是一种最大化现有资源、节约能效的思想,这与当代倡导绿色建筑中的节地、节材、节能等理念如出一辙,在当代资源紧缺的背景下需对其进行传承。再如多元包容、兼收并蓄的建筑价值观是最具安化特色的建筑思维模因,也是茶贸文化在营造思想上的重要体现,在大力推动“万里茶道”申遗的背景下也需要进行传承。

此外,一些非科学的传统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在当代社会显得不合时宜,因此有必要结合当代需求进行舍弃或者适应性改造。比如“梁柱”崇拜的原始宗教观与神灵主导的空间秩序观既不符合当代价值观也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习性,因此应当舍弃;而传统的藏风聚气、阴阳相互的建筑风水观素有“伪科学”之称,但其中蕴含了一定的生态思想,比如天井的“聚气”本质上是一种微气候调节机制,通过改善室内气候条件以利居住与健康,因此需要进行科学转译,使之成为“真科学”。

(二)建筑形式模因的当代传承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于创新形式;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制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23]相比现代材料而言,传统材料带来的亲切度与温度感使人们产生共鸣,传统材料与色彩的传承在当代乡土营造中尤为重要(见图2)。

图2 传统材料的当代传承[24]

建筑造型方面,一方面可对传统立面造型进行延续,比如在对安化老卫生院的改造中对具有时代特色的几何立面进行保留,并植入传统的店屋立面造型进行组合(见图3);另一方面也可采用现代化的手法进行再创作,比如在新建民居中继承传统的马头墙跌落式造型,并进行简化,形成具有现代风格的新立面形式(见图4)。

图3 民居改造中传统立面造型的延续[24]

图4 新建民居传统立面造型的传承

结构形式方面,通过对传统木构架进行适应性简化,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其力学与生态特性,比如保留具有地域特色的插梁式构架,并结合空间跨度与通风的需求进行适应性改造形成新的结构形式(见图5)。

图5 新建民居中传统木构架的传承

建筑装饰方面,传统的结构性装饰形式复杂,对匠人技艺与手法具有较高要求,难以适应当代工业化生产的需求,且在当代需求较小,因此在传承上具有较大阻力;相较之下,门窗、栏杆等部位的纹样装饰在当代更具有适应性(图6)。同时空调外机部位等新的装饰需求的出现,也为传统形式的新型用途提供了可能(图7)。

图6 传统纹样装饰的传承[24]

图7 传统装饰的新应用[24]

(三)建筑空间模因的当代传承

平面空间方面,传统的“一明两暗”形式是传统堂居形式的重要体现,这种三开间的形式在当代小家庭聚居中也具有适应性,因此可在开间形式上延续“一明两暗”的基本原型。而卫生间、楼梯间等新空间的需求以扩展进深进行布局,并通过继承天井空间解决室内采光与通风问题,同时在天井中结合景观与绿化的设计,在改善室内微气候的同时提升室内景致(见图8)。

图8 天井空间的传承[24]

厅堂空间方面,传统堂屋以神龛为界划分前后堂,前堂对外作为主要的会客空间,后堂对内作为家庭核心空间。在新建民居中延续前后堂式的空间模因,将后堂转换为现代的起居空间以适应现代的居住习惯,也可将餐厅与厨房并置形成更加集约的空间(见图9)。

图9 堂屋空间的适应性传承

立体空间方面,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居民对于民居的使用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民宿、出租以及商铺的需求更加多元,因此在延续传统下店上居模式的基础上考虑空间灵活转变以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见图10)。

图10 立体空间的传承与灵活性设计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模因”学的角度探讨安化民居建筑的演变规律与适应性传承的具体方法,希望为民居建筑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并为安化地区民居建筑地域性的传承提供参考。

第一,建筑复杂系统的演化现象是众多携带建筑形式、空间和思维信息的建筑模因集群进行传播、变异和进化的结果。建筑模因的传播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一旦社会的变迁、人口的迁移等因素打破了原有的稳态,外来的强势模因涌入,形成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建筑模因复合体,民居建筑的风格也将随之发生演变。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模因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将安化民居的风格演变划分为梅山文化背景下的传统风格、茶贸背景下的折中风格以及城镇化背景下的实用风格,并分别对决定其风格的建筑思维模因、建筑形式模因和建筑空间模因进行解析,发现安化民居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截然不同的风格特点,体现了其建筑模因对不同时代的适应性。

第三,针对安化民居地域性流失的困境,基于模因传承提出安化新乡土民居的设计策略。在建筑思维模因方面,取传统建筑思维之精华,并进行科学化转译;在建筑形式模因方面,延用优良的传统材料,简化传统造型、结构与装饰,并结合当代审美与技术特点进行适应性改良;在建筑空间模因方面,结合当代居住习惯对传统堂居空间进行延续,对传统天井空间进行生态化转译,植入现代化厨、卫、起居空间等以满足新的功能需求,采用灵活性设计以满足使用的多元性。

当前民居研究的定量化趋势凸显。建筑模因的极简性与稳定性提供了其被参数量化的可能性。因此对后续的研究提出如下展望:

第一,完善建筑模因识别与提取方法,结合科学的指标要素编码体系进行建筑模因的识别与提取,结合图谱学方法构建建筑模因图谱,[25]为建筑模因定量化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从个案研究走向系统研究,建立建筑模因数据库,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利用GIS等空间分析工具探讨建筑模因的地域传播与发展规律。

猜你喜欢
模因民居形式
民居摄影
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 08:03:44
民居书画
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 08:02:14
民居智库
中华民居(2021年2期)2021-05-24 08:11:30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8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奇趣民居
小布老虎(2016年12期)2016-12-01 05:47:01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