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峰,岳 明,李正标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1500
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种,属于急危重症,好发于中老年[1-2],一旦发生,可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氧气交换障碍,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甚至是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特别是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容易诱发猝死[3-4],因此,临床上需要尽快诊断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目前,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若患者存在突发的胸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心电图出现SⅠQⅢTⅢ改变、突发的休克等情况,不能排除肺栓塞的诊断,可先检查血清D-二聚体水平,若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则考虑肺栓塞的可能,一般需要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肺动脉血管成像或介入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5-7]。对于病情允许的患者,CT肺动脉血管成像通常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它不仅能够快速评估肺动脉的通畅情况,同时还可以观察主动脉、肺部、胸腔等部位,具有介入肺动脉造影不具备的优势,创伤和侵入性也远低于介入肺动脉造影[8-9]。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与介入肺动脉造影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均需要使用对比剂,而对于中老年患者,使用对比剂存在一定的损伤肾功能的风险,可导致对比剂肾病[10-11],因此,低剂量对比剂的CT肺动脉血管成像成为近年来临床的关注热点[12-13],但减少对比剂用量必然会导致进入肺动脉的对比剂浓度降低,这是否会影响CT肺动脉血管成像的质量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进行观察。本研究探讨低剂量对比剂CT肺动脉血管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接受CT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检查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0.5 mg/L);(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药物过敏史;(2)合并肾功能衰竭;(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07例肺栓塞患者,按照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49)和正常剂量组(n=58)。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所有患者均采用CT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80~120 kV,管电流180~251 mA,管球转速0.4 s/r,准直器宽度64×0.625 mm,视野(field of vision,FOV)260~400 mm,螺距0.984:1,重建层厚0.625 mm,层间距0.32 mm。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低剂量CT肺动脉血管成像:30 ml碘海醇加生理盐水40 ml,注射速度为5 ml/s。正常剂量CT肺动脉血管成像:70 ml碘海醇加生理盐水40 ml,注射速度为5 ml/s。
比较两组患者CT肺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参数(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图像质量评分标准[14]:1分,肺动脉显示不清,主干模糊,无法进行诊断;2分,肺动脉主干模糊且影响分析,难以进行诊断;3分,可显示4级以上血管,局部细小动脉分支表现欠佳但可进行诊断,不影响分析;4分,可显示5级以上血管,动脉分支表现良好,易于诊断;5分,可显示6级以上血管,能够完全显示动脉分支,确保诊断的准确率。
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的辐射剂量低于正常剂量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图像参数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图像参数的比较()
指标低剂量组(n=49)正常剂量组(n=58)t值P值噪声(dB)25.2±4.924.8±4.60.4350.665信噪比(dB)33.5±5.034.3±5.10.8160.416对比噪声比(dB)35.4±8.736.7±9.20.7470.457辐射剂量(mSv) 4.8±0.9 5.5±1.03.2360.002
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布、平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低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2/49),低于正常剂量组患者的17.2%(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对比剂肾病发生。
表3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情况的比较
对于疑似肺栓塞的患者,紧急进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是最便捷的检查方法[15]。虽然心脏血管超声检查也比较迅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显示较为准确和清晰,但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准确度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于肺动脉分支栓塞通常难以准确探察[16]。经皮肺动脉介入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但部分患者在不需要接受介入治疗时就没有必要采取此种策略[17],因此,目前在临床上以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为主。近年来,对比剂肾病及其他相关的对比剂不良反应受到临床广泛重视,减少对比剂使用量成为主要考虑的策略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对比剂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与正常剂量对比剂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不但可以有相同的成像质量,而且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
关于降低对比剂的使用量,主要的担忧是可能导致图像不能满足临床对肺栓塞的判断,因此,目前关于低剂量对比剂CT肺动脉血管成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观察不同剂量下图像的参数和质量。胡灯元和杜文杰[18]的研究分析了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与常规CT检查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下的上腔静脉评分高于常规CT检查,CT值、背景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等图像参数均低于常规CT检查。罗立峰等[19]进行了一项关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肺栓塞的可行性高,图像质量较佳,可有效区分肺动静脉影像。曾凡学等[20]的研究也对小剂量对比剂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根据CT肺动脉造影检查时所用对比剂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5)和小剂量组(n=30),结果显示,小剂量组患者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肺段动脉的CT值,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均略低于常规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3分,满足诊断需要,两组患者的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组扫描后实际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和小剂量组诊断肺栓塞的特异度分别为92.31%和85.00%,灵敏度分别为77.78%和90.00%,准确度分别为88.57%和8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Çeltikçi等[21]的研究发现,低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患者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研究结果相类似,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组患者的图像参数、图像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低剂量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却得到了有效控制。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属于回顾性研究,部分患者因临床资料不完整而被排除;(2)样本量相对较小,排除了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故没有观察到对比剂肾病的发生;(3)没有对比两种剂量对比剂CT肺动脉血管成像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未来可开展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量的相关研究,进一步观察分析低剂量对比剂CT肺动脉血管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低剂量对比剂CT肺动脉血管成像可以满足临床对肺栓塞的紧急诊断,同时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