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彬
近年来,在历任班子的接续努力下,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以下简称“江西工行”)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今年旺季成功站上“5000+6000”亿元新高点,跻身系统压舱石分行行列,一季度KPI考核、等级行评定分列系统第三和第六,创历史最佳排位,上半年继续维持“3+7”高位,开启了打造区域强行新征程。但是,经营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尤其是在机构管理、客户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不断破解。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工行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站在回答“高质量发展还能走多远”的高度,大力弘扬寻乌调查惟真求实精神,围绕城区支行集约化改革及大客户直营等方面了解基层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努力以真调研、实调研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经营面临“三对矛盾”
1.业务量越来越多与人员总量越来越少的“一多一少”矛盾。近三年来,江西工行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存贷款规模分别增长37%、43%,客户总量不断扩大,其中大中型法人信贷客户、20万以上中高端个人客户、普惠客户、商户数量分别增长了30%、50%、1.4倍、2.1倍。与此同时,人员总量净减545人,其中对公客户经理减少249人,按照规划,未来三年还要继续净减600人。“一多一少”的矛盾不可逆转,且愈加突出,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经营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2.大客户需求上移与长尾客户市场下沉的“一上一下”矛盾。一方面,大客户更加倾向集团化运作,投融资业务上收是大趋势,亟需提高大客户的营销维护层级,提升业务响应效率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普惠、个贷等业务发展日益转向线上化、场景化模式,产品由总省行开发,直接下沉到网点落地,但网点“没人做、不会做”的问题仍然突出。比如,分行网点普惠业务发起率仅18.79%,20%的网点个人信用贷款月均投放额不足10万元。
3.小微客户综合贡献度较高与大客户收益降低的“一高一低”矛盾。受信贷供需关系影响,大客户议价更趋强势,优质客户优质项目的贷款利率已经进入“2时代”,甚至“1时代”,而普惠、个贷贷款利率仍能保持在3.65%以上,特别是普惠业务联动结算、存款等效应非常明显,具有较高的综合贡献度。比如,分行普惠客户代发渗透率28%、信用卡渗透率48.6%,均远高于有贷户渗透率。因此,做普惠、个贷不仅仅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行动,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体制机制上存在“四个不适应”
如何解决好“三对矛盾”,是江西工行实现平衡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必答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经营体制机制与发展趋势存在“四个不适应”:
1.城区支行管理架构与集约化管理要求不适应。辖内二级分行城区支行管理架构主要为“二级分行-管辖支行-网点”,长期以来存在三方面突出問题。一是管理幅度偏小。辖内城区一级支行39家,平均下辖网点4.9个,远低于总行10个左右的标准,景德镇、抚州分行甚至低至2.4个、2.5个。二是营销服务重叠。除南昌、赣州外,其他二级分行所在地市城区面积相对较小,客户资源有限,设置多家一级支行容易造成多头营销,引发内部无序竞争,造成资源浪费。三是中后台人员占比较高。城区一级支行均设置了1—3个内设部门,承担行政办公、薪酬管理、内控管理等非经营性职能,导致支行中后台人员占比较高。比如,南昌分行城区支行中后台人员占支行人员比重达35%,少数支行占比甚至超过40%,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2.营销体系与客户服务要求不适应。当前“两级管理、一级经营”经营模式下,服务“大中小微个”不同类型客户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营销层级和专业能力有差距。传统以支行为主的营销服务由于层次不高、能力有限,已不能适应当前大中型客户集团化、全球化、跨业跨境经营带来的更高层级的金融服务需求,亟需通过直营改革提升营销层级,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比如,国际业务重点客户某集团,由于业务种类复杂,落地支行缺乏专业人才,服务响应效率不高,导致工行市场份额四行占比长期低于10%。二是分层营销维护不到位。支行“傍大户、吃大户”现象依然突出,分层营销分包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抓得还不够实,对普惠客户、长尾客户的维护和拓展做得还不够。比如,基层行做普惠金融目前仍局限于做普惠贷款,没有真正围绕客户做全产品营销。三是客户资源与人力资源容易错配。有的支行大中型客户多达80户,客户经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客户维护往往力不从心。有的支行法人客户不足5户,但根据双人调查等原则也要配置2-3名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得不到足够的实战锻炼。四是客户选择与上级行经营策略有偏差。普遍存在基层行以自己的地域经济结构和“口味偏好”选择客户的现象,形成基层营销结构“自下而上”决定省分行信贷结构的局面,上级行信贷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难以打通“最后一公里”。
3.业务结构与发展可持续不适应。从资产负债端看,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今年定期存款增量占各项存款增量比重达80.79%,其中储蓄定期存款占比超过100%,同时高收益的个贷、中长期贷款自2022年以来余额占比下降均超过5个百分点,导致存贷利差“两头挤”,6月末新发放各项贷款收益率同业第三,新吸收定期存款利率均列四行末位,利息收入持续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从中收结构看,2022年末基础类中收占比不足62%,低于系统、同业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需要进一步加快中收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信用卡、代销类等基础中收增收力度。
4.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业务高速发展不适应。在业务拓展、管理等方面存在传统路径依赖,科技对业务的赋能支撑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心中有数、心中有‘素、心中有‘术”还没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对数据资源的挖掘运用不够,部分分行及主要业务部门未配置数据分析师,不具备基础数据服务自给能力。二级分行本部50岁以上科技人员占比64%,存在关键岗位断档、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推动业务和科技人员的双向融合。
推进“三个重新定义”,注入改革图强新动能
针对“三对矛盾”和“四个不适应”,江西工行党委紧紧围绕解决“人”这一核心问题,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谋划实施城区支行集约化改革、建立大客户直营机制、深化数字化转型等改革优化“组合拳”,向改革要红利、向转型要动力,力争通过“三个重新定义”,为打造区域强行注入强劲动能。
1.重新定义两级机关职能定位。改变“两级管理,一级经营”现状,形成省市支行三级经营、合力营销的良好局面。
推动省行本部向“管理+赋能”转变。一方面,充分发挥省行本部区域作战中心作用,结合江西实际,做好总行战略解码,确保总行党委决策部署在江西工行不折不扣落地见效。另一方面,按照“科技驱动、价值创造”思路,制定深化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围绕数字化营销、管理、风控实施70个重点项目,加快分行数字化转型步伐,更加突出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在数字化营销上,围绕第一个人金融等重点战略和“GBC+”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客户、场景等生态体系建设,用数字化手段激活获客、活客、黏客全经营链条,推动从“做业务”向“做客户”转变。比如,搭建私人银行全功能营销系统,梳理曾达标、高转出等五类客群,针对性开展“金凤归巢”行动,私银客户数首超M行,实现全市场第一。在数字化管理上,聚焦网点运营改革、业务管理、业绩计量等,持续完善“营销e点通”平台功能,打造一批易用实用的管理工具,全面提升基层综合管理的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在数字化风控上,深化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持续丰富风险数据、优化风控模型、完善风险视图,切实做到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
推动二级分行向“管理+经营”转变。将大中型法人客户、个贷业务上收至二级分行集中经营,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切实提升客户营销层级、服务效率与管理水平。大客户直营方面,按照“直营、直管、直办”原则,在各二级分行本部组建大客户服务团队,直接承担城区大中型法人客户的经营职能,并负责做好与支行及相关部门的公私联动、存贷联动等工作。直营改革后,第一批次上收客户427户,选聘客户经理60人,人均管户7.1户,更好平衡管户的效率与质量。同时,根据客户行业特点、业务难易程度加强分类维护管理,进一步提升对战略客户服务的专业化与针对性。比如,南昌分行充分发挥直营优势,从捕捉业务机会到实现投放,仅花费两周时间便完成某投资集团3亿元并购项目贷款,赢得了企业高度认可。个贷方面,在原有个贷业务处理中心基础上,吉安等分行进一步上收房贷等抵押类个贷营销职能,实现营销、操作、贷后全流程集中处理,极大提高业务办理速度。
2.重新定义城区支行经营定位。推进组织运行集约化、轻型化、综合化,逐步将全辖城区支行打造成集中火力攻市场、攻客户的精锐作战单元。推进集约化,对于城区网点数量15个(含)以下的9家二级分行,取消管辖支行模式,网点全部由市分行直管;对于城区网点数量15个以上的南昌、赣州两家分行,按照“一区一行”原则优化设置管辖支行,避免多头营销、重复营销。截至6月末,降格城区一级支行31个,占比70.5%。推进轻型化,实行直管模式的分行,剥离城区支行非经营性中后台职能,由二级分行提供运营、保卫、后勤等直通式服务,让支行“轻装上阵”;实行管辖支行模式的分行,按照“最少必须”原则整合优化城区支行内设部室51个,将更多力量下沉营销一线。推进综合化,改变网点原有零售为主,普惠、个贷为辅的经营模式,通过改革释放78人补充到网点普惠、个贷岗位,推动零售、普惠、个贷“多兵种”联合作战,切实提升网点一体化、综合化作战能力。
3.重新定义业务发展模式。把普惠、个贷、分期等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发挥大数据与科技支撑作用,通过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利润增长源。
推动普惠业务扩面提质。一方面,加快数字普惠转型,积极探索“1+1+11+N”(总行网融1+省行1+11个地市行+100个县市行选择N个有特色领域进行机制创新、场景创新)普惠业务发展新模式,推动普惠业务线上化、场景化、标准化、小额化。比如,依托经营实体全银行交易流水,系统首创推出“经营e贷”产品。自5月初投产以来,累计授信1764户,授信金额超37亿元,发放贷款1148户,投放金额20.84亿元,已成为挖转他行优质客户的营销利器。又如,加强场景金融建设,重点推进文旅、中石化、中国稀土等平台型数字链场景融资业务落地,推动公司腰部、底部客户拓展真正破题。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经营客户的意识,出台普惠客群综合价值提升实施意见,引导全行扭转“做普惠金融就是做普惠貸款”的片面思维,深挖普惠客群这一优质“富矿”,全力做好账户、结算、代发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推动个贷分期转型上量。创新打造业务模式,成功实现个贷及直客式汽车分期业务线上输出、批量获客。截至9月末,累计投放汽车分期超60亿元,稳居市场领先位置。
做好“后半篇文章”,实现高质量发展
1.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坚守改革初衷,本着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求实态度,把改革优化“组合拳”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推进到底,以有力改革解决“四个不适应”,做实“三个重新定义”,推动江西工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进一步做好关心关爱工作,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正确看待“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做到工作不断、干劲不减,确保“员工队伍稳、人员思想稳、经营发展稳、资产质量稳”。
2.完善配套机制。扎实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建立完善配套机制,解决好队伍管理、客户服务、业务推进、联动考核等重点问题,及时跟踪问效,确保改革各环节顺畅运转、各项工作高效推进。比如“网点+普惠”方面,紧紧围绕解决“谁来做”“怎么做”的问题,制定产品“明白纸”、营销话术等通俗易懂的使用手册,做好业务辅导,打通普惠业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又如,强化大客户考核激励约束,确保既能压实大客户中心的主体责任,也能调动落地支行的内生动力,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3.分层分类营销。过去所有业务集中在支行办理,由于人员素质、数量、精力等原因限制,往往造成“大业务做不来、小业务顾不来”的现象。通过改革,扎实推进客户分层分类营销,进一步明确“大中型客户、楼盘按揭业务在二级分行集中做,普惠、个贷业务在支行全员办”的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大中小微个”相协调的客户生态。
4.建强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坚持在改革中重点建设信贷、营销、创新三支过硬队伍。抓信贷队伍,以大客户直营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传帮带”,做好专业训练与实践锻炼,不断提升队伍“专家治贷”水平,同时注重梯队培养、优进拙出,确保优秀客户经理用得好、留得住。抓营销队伍,用好人员增量,加强常态化交叉业务培训,推动支行营销人员由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培育一批理财、普惠、个贷、外汇样样精通的行家里手。抓创新队伍,注重引进和培育金融、科技、数据复合型人才,以人才链打通创新链,全面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
责任编辑_赵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