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体育都市圈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

2023-12-13 01:15震①
关键词:圈内合肥都市

张 震①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0 引言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推进都市圈协调联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1]。都市圈作为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有着较小的空间尺度,推进其一体化发展,可以充分整合区域内外、国内外的资源以及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2]。

早在2004年,学者们便开始对“体育都市圈”进行研究,提出从空间布局、形象定位和覆盖范围等方面的建设构想[3],发现其内聚性、依存性、圈层状等方面的特征[4],认为体育生产要素市场的滞后发展和“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制约都市圈体育一体化发展[5]。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构建体育都市圈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政策的三元动力机制,从合作机制、组织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等系统推进都市圈一体化的实现[6]。

在长三角城市群5大都市圈中,合肥都市圈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在区位、资源、交通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整个国家战略格局中,安徽一直处于“不东不西”的尴尬地位。开放东部沿海时,安徽被当成了“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时,安徽又成了“东部”[7]。如今随着安徽省全域纳入长三角规划范围以及合肥都市圈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如何构建和发展合肥都市体育圈,对于形成适合都市圈发展的体育格局和空间,打造支撑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助力安徽省成为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梳理并总结出合肥体育都市圈建设的若干现实困境,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发展对策。

1 构建合肥体育都市圈的基础

1.1 合肥都市圈的区位优势

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形成“1+6+1”的都市圈范围,是推动安徽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着力点。合肥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具备明显的区位、空间和创新优势。芜湖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直都处于安徽的领先位置。六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合六同城化”已基本成型。此外,合肥都市圈内还有马鞍山、滁州、蚌埠等一批制造业基础较强的城市,他们肩负着合肥都市圈引领安徽未来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1.2 构建合肥体育都市圈的经济基础

合肥都市圈已发展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其战略地位越来越高[8],安徽的大部分产业和经济总量高度集聚在此。

图1 显示,2010—2021 年合肥都市圈安徽省GDP(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变化。2012 年合肥都市圈GDP达到11 311.7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21年合肥都市圈GDP为27 305.18亿元,占安徽省经济总量的63.56%[9]。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合肥都市圈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体育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的顺畅流通,也为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注入能量。

图1 安徽省和合肥都市圈GPP

1.3 构建合肥体育都市圈的交通基础

目前,合肥都市圈已实现高速公路全覆盖,干支结合的公路骨架网已经成型,圈内公路密度超过180 km/100 km2,其中超过2 200 km为高速公路,“两环十三射”高速路网初现雏形。2020年4月《合肥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发布,提出要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密与其他长三角都市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建设[10]。目前,商合杭高铁、合安高铁已正式开通,合新高铁、合六城际铁路已开工建设,合肥都市圈基本形成“1小时生活圈”。发达的交通增强区域内城市间的配套能力,给体育赛事表演、体育旅游、体育休闲活动等出行带来极大地便利,也为体育产业的融合协同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1.4 构建合肥体育都市圈的产业基础

图2是2010—2021年安徽省产业变化趋势图,显示第三产业的逐年增加并超过第二产业、跃升为第一大产业的走势。据统计,2021年全省GDP为42 959.1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 360.6 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7 613.19 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21 985.39 亿元,增长8.7%。安徽省第三产业从2010年的5 253.23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21 985.39亿元,年均增长8.8%,居长三角首位、全国第8位。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合肥都市圈内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旅游业和体育健身休闲业等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机遇。

图2 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GDP变化

2 合肥体育都市圈建设的现实困境

2.1 行政壁垒引起的合作机制缺失

合肥都市圈内城市虽均属于安徽省行政区范围,在行政协调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但芜湖、马鞍山、滁州3市的产业发展与南京都市圈的合作更为紧密,中心城市合肥辐射力和带动力不足。同时行政区行政的传统思维仍根深蒂固[11],8个城市包括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较为复杂,行政区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导致圈内体育产业融合、体育资源共享程度等都处于较低水平。

同时,合作制度的供给不足和实施不力,也严重制约着合肥都市圈体育一体化发展。首先,大量优秀资源流向省会合肥和部分皖南城市,对其他城市的协同发展形成制约。其次,缺乏利益分配机制,淮南、蚌埠等市为更好地响应“强省会”战略,作出巨大牺牲,即便在产业帮扶与合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对其做出部分补偿,但力度并不大。地方政府在利益和资源的博弈限制体育要素的通畅流通,严重迟滞区域体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2.2 经济失衡发展导致体育资源共享难

合肥都市圈各地市之间仍存在较为显著的基础性差异(见表1),数据显示,2021年合肥和六安人均GDP差额达到77 497元,马鞍山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六安的近2倍。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六安、桐城等地在资金、技术和人才引进上的困难,也间接造成本地的资源流失。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失衡造成各地在财政支出上差距明显,降低合肥都市圈体育发展的整体活力。尽管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一体化都市圈已是各市共识,但由于缺乏强有力协调机制导致区域内各方利益需求得不到有效解决,都市圈协同发展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表1 2021年合肥都市圈各市国民经济数据及排名

2.3 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突出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区域资源禀赋优势,选择本地适合发展的体育产业,并做强做大重点体育产业[12]。合肥都市圈各市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及人文习俗上相似度较高,再加上近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区域内体育制造业占据较高比重。但随着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和体育旅游业消费逐年增加,作为体育产业本体的体育服务业市场愈发广阔。尽管近几年安徽省大力开拓体育竞赛表演业,举办诸如合肥国际马拉松、中国(合肥)房车露营大会、环巢湖全国自行车赛等赛事,但品牌影响力不够突出。而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六安、滁州、芜湖等市发展的体育旅游产业规模较小,且以低端产品居多。如何推动体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两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是当前起到主要难点。

同时,合肥都市圈内体育龙头企业较少、体育品牌知名度较低以及市场主体活力较弱。龙头企业除起到良好的整合和带动作用外,还能够明确产业内部分工,吸纳优秀资源,壮大产业集群[13]。而过多的中小微企业致使体育产业整体竞争力不足,影响体育产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3 构建和发展合肥体育都市圈的路径与策略

3.1 突出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合作协商机制

体育都市圈是跨行政区区域规划,在体育项目实施、服务平台搭建和人才资源共享上,仅靠区域行政主体进行规划执行显然是不够的。合肥都市圈创建晚,起步慢,整体影响力不强,目前虽然也部分解决了圈内城市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但整体来看,合肥都市圈仍未建立由主管部门统筹协调的联动发展机构,圈内城市协同发展的支撑政策尚未形成。因此,建议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体育事业合作机制。科学合理地指导体育资源调配、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和体育科研人才流动,保障跨区域体育整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另外,要鼓励和推动圈内各市与南京都市圈的双圈协同发展,实现体育市场要素在长三角区域的自由流动,形成更高层次的资源整合和产业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合肥都市圈在长三角体育一体化中的作用。

3.2 优化空间布局,推动都市圈城市间体育产业错位发展

合肥都市圈8 市拥有广阔的腹地空间和功能互补的城乡体系。应形成以“合肥—芜湖”为核心层,“滁州—六安”为东西2个发展极,“马鞍山—蚌埠—淮南—桐城”为协作圈层的空间布局,打造独具特色的圈层体育圈。

合肥定位为省域体育中心,通过引进优质赛事资源和培育特色赛事来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以此来塑造体育用品消费、体育场馆服务和体育赛事观赏等为主的产业链。芜湖市应重塑制造业优势,以健身器材装备制造为重点,提升产品质量和影响力,打造体育装备制造业高地。滁州和六安在积极接受核心城市辐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促进以观光、度假、运动体验等为主要形式的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马鞍山、蚌埠则应把重点放在与核心城市的产业联动和互补上,并带动周边县域的发展。淮南、桐城发展相对缓慢,应积极接受核心城市辐射,根据自身优势形成本区域特色体育产业。此外,各市还应根据群众基础,形成各自的特色运动项目,如蚌埠的足球、滁州的手球和桐城的龙舟运动等,推动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发展。

3.3 共享体育资源,强化都市圈内经济社会联系

都市圈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空间支撑,圈内城市在社会文化和经济产业等方面愈发紧密的联系,为建设标准互认和开放统一的区域共同市场提供有力的保障[14]。

首先,要构建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框架,打破“行政区经济”现象。支持合肥市通过创新来驱动体育产业升级,以此催生新的体育消费需求并创造高端体育消费场景;其他城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利用产业专业化发展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助推合肥都市圈体育产业统一大市场建设。其次,要让各市都能够分享合肥都市圈的发展红利。充分发挥行政手段和市场调节双重作用,积极探索体育资源要素自由合理流动的多重路径,实现政府管控向谈判协商的治理模式的转变,以此来增强要素在都市圈范围内的配置效率,放大各自利益[15]。最后,要避免产业同构导致的恶性竞争。在经济新常态下,鼓励都市圈内体育企业和机构以资源、资产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体育企业。例如南京都市圈近年来就积极尝试打破分割,通过建设合作区来实现江苏和安徽2省行政管理边界的消融,减少阻碍生产要素流动和市场一体化的壁垒[16],取得的良好效果为合肥体育都市圈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借鉴。

3.4 实现精准供给,推动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

由于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合肥都市圈在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及保障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场地设施、文化建设和供给主体等方面要实现精准供给,才能加快补齐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短板,使合肥都市圈内居民均等化享受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

要建成高水平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统筹都市圈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首先,对乡镇的公共体育服务要精准化建设。合肥都市圈涉及皖江、皖南、皖北等多个区域,在进行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时,要开展具有群众基础和当地特色的供给服务。另外,要合理对场地建设进行规划,尽可能使体育场地设施的供给与乡镇需求相吻合。其次,要加强体育文化服务建设。要利用多种渠道宣传体育文化,引导各种人才资源参与到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上来,例如举办健身知识讲座,宣传科学健身方法等,提高农村公共体育的服务质量。最后,要丰富乡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体育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上来,以此来实现与政府的优势互补,构建合肥都市圈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4 结语

合肥都市圈体育产业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既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长三角体育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动力。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并促进体育消费,加强与沪苏浙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合作,强化在长三角区域内的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合肥、芜湖等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合肥都市圈的特色和优势,努力打造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助力安徽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圈内合肥都市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你不在
“打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