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2+3”处理策略探讨

2023-12-13 03:50沈颖周宇杰骆琴陆剑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噻唑叶枯病大田

沈颖,周宇杰,骆琴,陆剑飞*

(1.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浙江 杭州 310009;2.诸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诸暨 311800)

水稻白叶枯病作为影响水稻产量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水稻三大传统病害之一,由革兰氏阴性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orzaepv.oryzae(Xoo)]引起,在田间借暴风雨或灌溉水进行近距离传播,并通过小孔、伤口侵入水稻,水稻整个生育期、各个器官均可被病菌侵染。发生流行程度受品种抗性、病菌致病力、空气湿度和温度、降雨等因素影响,发生水稻白叶枯病的地块一般减产10%左右,病害发生严重时减产可达70%~80%[1-3]。水稻白叶枯病分布广泛,除南极洲外均有发现,而我国受水稻白叶枯病危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等产区,近年来由于台风暴雨频繁、病原菌积累、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和病菌的高度变异性,该病在长江流域稻区又有明显上升流行趋势[4-5]。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耕地4.28 万hm2,常年种植水稻2.4 万hm2,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居浙江省前列。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水稻白叶枯病曾从次要病害转为主要病害,1977年发病面积达7 960 hm2,随后通过品种改良和综合防控,得到控制。但自2017年开始,该病害发生面积开始逐年增加,2021年有近70%的乡镇街道发生,面积达2 000 hm2。虽然有以种植抗性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但目前常规还是采用化学防治,如喷施铜制剂、噻唑类等杀菌剂等。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病菌来源广泛、传播途径多、增殖速度快且初发具有隐蔽性,往往农户在观察到时病害已大面积流行,此时农户为有效控制病害不得不增加防治次数和药量,造成环境污染、稻米品质、安全性下降及病菌抗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水稻白叶枯病的主要来源是带病种子,在大田内先是自稻株的基部叶片开始,再向上蔓延,因此,将原有见病打药的传统方式调整为预防为主的“治未病”策略或许对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和减少用药具有一定意义。因此,笔者通过水稻种子浸药处理、秧苗期带药下田和大田期(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施药的“2+3”处理策略来综合防控水稻白叶枯病,旨在确定该处理策略是否有效,最终为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20%噻唑锌悬浮剂(SC)、20%噻唑锌SC(纳米制剂)(以下简称20% N-噻唑锌SC),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噻菌铜SC,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点概况

试验在诸暨市水稻白叶枯病常发、重发的暨南街道新南村稻田进行,土壤为黏壤土,肥力中等,品种为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公司售卖的甬优7860,2021年5月17日播种,6月9日机插,密度为30 cm×20 cm。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处理1~3采用“2+3”处理策略,即处理1和处理2分别采用20% N-噻唑锌SC和20%噻唑锌SC 200倍液浸种,处理3采用20%噻菌铜SC 200倍液浸种。移栽前5 d处理1~3分别用20% N-噻唑锌SC、20%噻唑锌SC和20%噻菌铜SC 1.5 g·m-2喷施秧苗,拔节期(7月24日)、孕穗期(8月25日)和齐穗期(9月3日)分别用20% N-噻唑锌SC、20%噻唑锌SC、20%噻菌铜SC每667 m2200 g叶面喷施。处理4、处理5采用常规措施防治,即在移栽前5 d分别用20%噻唑锌SC、20%噻菌铜SC 0.19 g·m-2喷施秧苗,上部叶片病害初见期(8月7日)用20%噻唑锌SC、20%噻菌铜SC 200 g喷施,然后间隔10 d进行第2次用药,孕穗期(8月25日)进行第3次用药。空白对照在拔节期、孕穗期和齐穗期均用清水喷施。处理1~3面积为0.67 hm2,处理4、处理5为0.13 hm2,空白对照为0.012 hm2。生产中其他农事操作与空白对照一致。药械采用濛花-16型电动喷雾机,带药下田,水量450 L·hm-2。大田防治药械采用极飞P10,飞行高度2.5 m,飞行速度22 km·h-1,用水量22.5 L·hm-2。

1.4 调查方法

在病害发生相对稳定后(9月24日),采用平行取样法,每小区取5点,每点查20丛,共查100丛,重复3次,调查总株数、病株数、上部3片叶的病叶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收获期(11月8日)进行实割,量取面积、称重、去水分后,计算产量。

水稻白叶枯病病情指数分级:0级,叶片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1/5以下;2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1/3以下;3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1/2以下;4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3/5以下。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5个处理的病叶率均小于空白对照,处理1和处理2的病叶率分别为27.96%和33.97%,显著低于处理4的病叶率;而处理3病叶率为54.74%,虽然比处理1和处理2高,但依然显著低于处理5。病情指数同样也是采用“2+3”策略的处理较低,处理1和处理2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02和8.95,显著低于处理4;处理3的病情指数为16.96,显著低于处理5。因此,“2+3”策略的防治效果要优于常规措施。处理1和处理2防治效果分别为78.08%和72.01%,显著高于处理4;处理3防治效果为47.02%,显著高于处理5。

表1 “2+3”策略与常规措施预防水稻白叶枯病效果比较

通过20%噻唑锌SC、20% N-噻唑锌SC和20%噻菌铜SC 3种药剂的“2+3”处理策略效果比较看,无论是病叶率、病情指数都是采用20% N-噻唑锌SC的处理最低,其次是20%噻唑锌SC,20%噻菌铜SC最高,并且3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稻谷成熟后进行实割测产,无论是“2+3”策略还是常规措施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2+3”策略处理的产量要高于常规措施。

3 结论与讨论

以往水稻白叶枯病的药剂防治策略是在水稻孕穗期前的始病期或台风暴雨过境后病害初见时再适期进行防治,药剂也一般选用噻唑锌、噻菌铜等噻唑类药剂[6-8]。而种子带菌是水稻白叶枯病重要的传播途径,病菌可自水稻种子萌发起,从根部或其他部位侵入植株,长时间潜伏于植株体内,待植株生长和环境条件适宜时进行繁殖,造成水稻植株烧叶、枯心等症状,其发病率、严重程度与种子带菌量的多少成正比[8-9]。而病菌也会以“保菌”状态存在于秧苗组织中,随秧苗移栽至大田,新生分蘖自叶鞘中伸出,较易使病菌与分蘖叶片的水孔接触而入侵,从而出现白叶枯病症状[10-12]。虽然已有研究[13-14]证明,采用敌枯双“一浸三喷”(浸种、喷芽、喷苗、喷发病中心)和单一的秧苗喷药的措施能有效推迟病原菌急增日和减少数量,并减轻发病率。然而,近几年水稻白叶枯病防控指导思想依旧还是建议在病害初见后才采取药剂干预,并且实际防治过程中我们发现常规措施也较难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关于全程或整个生育期防控的研究报道也比较少[15-19]。

通过本次试验发现,采用“2+3”处理策略,即大田前2次(稻谷浸种、秧苗期带药下田)和大田期3次(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处理,药剂选用噻唑锌和噻菌铜时对水稻白叶枯病均有好的控制效果,并且增产较明显。而从N-噻唑锌、噻唑锌和噻菌铜3种药剂比较结果看,N-噻唑锌效果最佳,噻唑锌次之,噻菌铜稍差。

综合认为,针对水稻白叶枯病常发、重发区域的预防需从种子开始处理,并结合带药下田和大田施药才能获得较好效果,因此,建议采用“2+3”处理策略,药剂选择N-噻唑锌或噻唑锌为宜。另外,通过本次试验还发现生育期长的水稻品种在10月份受秋季干燥气候影响,水稻白叶枯病病情指数会进一步增加,所以在11月份中下旬收割的迟熟品种,建议在10月中下旬进行病情观察再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无人机作业高度和田间施肥量、均匀度对白叶枯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影响,建议在未来试验中作为变量加以考虑。

猜你喜欢
噻唑叶枯病大田
基于苯并噻唑用作分析物检测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大蒜叶枯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绿色防控技术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苹果炭疽叶枯病在芮城县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反应液中的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
含噻唑环的磺胺母核合成与鉴定
微波辐射一锅法合成N-(4-芳基噻唑-2-基)-腙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