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影响
——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2023-12-13 02:40苏比努尔吉力力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组态条件变量

苏比努尔·吉力力

(北京邮电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以及地方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全民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高涨,大学生群体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崭露头角,成为创业的生力军。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大学生创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 187万人,同比增长7.6%,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来缓解就业压力势在必行。然而,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仅占总数的3%左右[1],与欧美发达国家的20%~30%相比[2],这个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这种现象引起了学者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的广泛关注[3-4]。

大学生创业是创业主体和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外部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者主要研究创业环境单要素对创业活动的净效应[5-6],较少关注多种要素的协同效应,忽略了创业环境要素的系统性特征。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提供多要素互动的典型创业情境,其强调研究创业环境时,应注意观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基于对称思维传统回归只能分析变量之间的净效应,不能分析创业环境要素以组态形式影响创业行为的复杂情景。因此,本文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研究框架,结合运用必要条件分析法(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以我国31个省市区创业环境为例,探究创业环境要素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主要探究以下问题:哪些创业环境要素是产生高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哪些省份的创业环境要素组态实现了高创业活跃度?哪些省份的创业环境要素组态产生了非高创业活跃度?产生高创业活跃度和非高创业活跃度的组态有什么样的差异?这种差异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提供什么样的实践启示?本文的创新点:①以往有关创业活跃度的研究聚焦于返乡农民工[7]、科技人员[8],较少涉及大学生群体。本文将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丰富了创业活跃度的研究主体;②结合组态视角和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提供的创业环境框架,系统地整合大学生创业环境要素,研究创业环境中的哪些因素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为研究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多元路径以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1 文献综述

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创业环境是创业者所处的环境,也是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所依赖的要素范围,是将创业意愿转化成创业实践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9],并激励他们参与创业活动。

1.1 理论基础

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创业环境和创业主体构成的生态体系,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系统性特征[10]。区域性是指不同区域的创业环境及创业主体存在差异。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区为样本,比较不同区域的创业环境和大学生创业活跃度,并且分析高水平创业活跃度区域的创业环境,找出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有效环境机制。系统性是指创业生态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研究创业环境要素时,从组态视角出发,观察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这种互动关系并有效服务于大学生创业活跃度。

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可以从创业主体的需求特征出发,从制度环境和创业活动的资源环境中进行筛选[11]。制度环境分为正式制度环境、非正式制度环境。正式制度环境是指国家机关直接干预而形成的创业支持环境,比如政府支持;非正式制度环境是指具有价值导向的、影响个体创业选择的社会现象,例如创业文化。在选择大学生创业必须的资源环境要素时,本文引入供求理论,解释创业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特定关系。研究表明,消费需求是影响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消费需求会更大,创业机会也会更多[12]。与其他创业群体相比,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其创业活动更多是追求创业机会的机会型创业[13],而非以解决温饱为目的的生存型创业。由此可以判断,大学生创业活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本文将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大学生创业所依赖的资源环境。

1.2 创业环境研究现状

目前,创业环境的概念以及构成要素没有统一的说法。最初的创业环境研究从企业成长的角度,将创业环境定义为企业成长过程中必须适应的一系列外部条件的集合[14]。学者逐渐认识到创业环境在个体产生创业意愿之前就已存在,并且在创业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于是将创业环境进一步界定为促进创业意愿产生、影响创业活动整个过程的一系列外部环境要素构成的整体[15]。

随着研究深入,学者开始关注它的测量维度。截至目前形成的创业环境维度,一方面立足于整体性视角,将创业环境看作由影响创业活动的多个因素组成的整体;Gartner[16]的研究正是基于整体性视角;另一方面研究则立足于系统性视角,认为创业环境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生态体系。相较于整体性视角,基于系统性视角的相关研究无论在数量还是内容方面更为成熟。运用在创业研究领域的全球创业观察(GEM)模型,以及国内的研究从系统性角度出发,探讨创业环境的测量维度。国内早期的创业环境研究通过比较美日两国正式制度环境发现,政府较为完善的资金支持、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大量潜在创业者参与创业活动[17];研究显示,政府的教育投入也可以通过拓宽知识渠道改变个人的思维方式、提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促进创业[18]。与正式制度环境同步,非正式制度环境对创业的影响引起关注。学者通过区域创业能力或区域创新水平解释创业文化对创业活动的影响。以创业企业数量衡量的区域创业能力通过产业聚集效应吸引更多潜在个体参与创业活动[19];区域创新水平通过创造更多创业机会来驱动创业[20]。除了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环境要素之外,经济发展水平也能通过扩张需求,提供更多创业机会来促进创新创业[21]。

综上所述,政府通过资金支持、创业服务、教育投入等促进创业活动,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创业文化通过区域创业能力和创新水平对个体的创业选择产生影响。

1.3 创业活跃度研究现状

创业活跃度是衡量创业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指标,创业活动具有较强的环境嵌入性特征[22]。良好的政府支持[23]、经济发展[19,24]环境能有效促进创业活跃度。有助于激发创新精神、鼓励个体创业的文化环境也能对创业活跃度带来正面影响[25-26]。

1.4 创业环境和创业活跃度之间的关系

创业环境是创业活跃度的重要决定因素,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2]。政府以教育支持[27]、融资支持[28]、创业基础设施[29]等促进创业环境改善的地区,创业活跃度得以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带来的创业环境优化为潜在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30]。硅谷的成功表明,包含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不亚于政府支持和经济发展[31]。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QCA与NCA混合

综观现有文献,大学生创业活跃度受多个创业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单个要素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非常有限,只有同时观察多个要素的影响才会有解释力度。QCA方法运用布尔运算和集合理论,能分析出多个条件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32]。QCA方法中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在承认因果非对称性的前提下,能识别出同一个结果不同的条件组态,突破传统回归方法无法分析多个变量之间复杂关系的局限性。研究发现,创业环境和创业活跃度因为区域差异而存在很多“殊途同归”的等效组合,导致条件和结果存在非对称性。因此,本文采用fsQCA方法,分析多个创业环境要素对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作用机制,观察这些要素匹配模式的地区差异性,找出适合各地情景的创业环境优化路径。

用fsQCA进行条件变量必要性分析时,由于方法局限性,只能大致了解一个条件变量对结果是否必要,没办法具体了解条件变量在多大程度时,才能成为结果的必要条件。NCA作为一种新的必要条件分析法,能定量展示条件变量对结果的必要程度,很好地补充了fsQCA的不足。因此,本文结合两者优势展开研究。

2.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2.2.1 大学生创业环境条件变量选择

在选择创业环境条件变量时,首先,根据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提供的由正式制度环境、非正式制度环境以及创业活动所需资源环境构成的创业环境研究框架,分别设计政府支持、创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3个一级指标;其次,在政府支持指标下设计教育投入、基础设施、资金支持,创业文化指标下设计创新水平、创业能力,经济发展指标下设计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

政府支持与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关系:

(1)教育投入。教育财政支出是反映一个地方教育投入力度强弱的重要标志,其占一个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越高,说明该地方教育投入力度越强[33]。研究表明,人们所拥有的有关创业的知识和能力与选择创业的概率呈正相关[34]。教育投入力度的增加通过拓宽知识获取渠道来提升人们的知识储备与受教育程度,从而改变思维方式,让其拥有更多创业思维和能力[26]。大学生通过系统教育,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与能力[13],在这过程中,政府教育投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2)创业基础设施。创业基础设施是提供创业服务的设施总称,包括众创空间、企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其中,孵化器是提供创业服务的主导机构。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环境,促进创业项目的实践转化,为初创企业的顺利成长提供机会[27]。大学生尚未接触社会、缺少人脉和资源、缺乏实践经验。创业孵化器作为大学生创业者的摇篮,可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创业经验、创业指导、人脉和创业资源,普及相关扶持政策[35],为创业项目开展和孵化提供全方位支持。

(3)资金支持。目前,资金缺乏是阻碍我国大学生投入创业的主要原因[36]。资金问题影响着创业意愿产生到创业活动运行的整个过程。通过观察现实和查阅相关文献[37]发现,资金体系相对完善、资金获取门槛较低的地区创业活动得以良好发展,创业企业成长非常迅速。

创业文化与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关系:

创业文化是影响创业主体创业选择的社会环境、特征以及条件的总和[37]。良好的创业文化激励并促进创业活动[38]。创新水平[39]和创业能力[40]作为一个地区创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激发个体创业积极性、促进创业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创新水平。地方创新水平作为文化嵌入的重要形态,能激发创业意识,促进创业活动。创新本身具有知识的扩散效应,地方创新水平的提升会聚集更多的人流、信息流。这些充足的社会资源有助于降低创业机会的搜寻成本[20],促进机会型创业的开展。地区创业水平常见的测量方式有两种:专利授权量和商标注册数量。由于有些技术不一定会申请专利[41],所以,选择每万人商标注册数量来表示地方创新水平。

(2)创业能力。根据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地方出现一批创业企业之后,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其中,这导致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也纷纷加入,形成产业集群。由此推断,一个区域创业企业越多,对潜在创业者的吸引力也会越大[41]。参考已有研究,本文以私营企业数量来测量区域创业能力[42]。

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关系:

经济发展和创业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关系[43]。创业活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经济发展通过提供创业机会的方式反作用于创业。区别于其他创业群体的思维和生存选择,使得大学生拥有机会型创业的独特优势[13],大学生创业更多的受到创业机会的驱动。借鉴以往研究[22,44],本文采用人均GDP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2.2 结果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在测量大学生创业活跃度时,在有关区域创业活跃度研究基础上进行研究。

有关城市创业活跃度的研究将每万人拥有的私营企业数量作为测量一个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依据[19]。本文参照此方法,将参与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且入围省级决赛的创业项目数量与具备参赛资格学生人数之间的比例作为观察各省份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依据。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以培养双创主力军为目标的一项竞赛,已成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是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赛事[44]。按照参赛要求,参赛申报人员须为在校大学生,或者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生;已成立企业的参赛申报人必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未成立企业的参赛项目需具备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45]。

因此,本文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参赛要求,将入围“2019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的创业项目数量与2019年在校大学生以及2014年之后毕业的学生之和之间的比例,即每百万大学生拥有的创业项目数量作为测量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依据,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2.2.3 数据收集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区2019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条件变量原始数据分别来自2020地方统计年鉴、地方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创业孵化器发展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商标注册情况。结果变量测算所需的创业项目数量来自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发布的2019年各地相关报道,大学生人数来自2020国家统计年鉴,如表1所示。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校准

未校准数据只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某个指标比另一个地区高或者低,不能反映哪个地区处于高水平,哪个地区处于低水平,而且未校准数据也不能满足定性比较分析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校准分析。校准之前,根据研究和样本的实际设计锚点。参考已有研究[46],以及样本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分别设计3个锚点,即完全隶属点0.95、中间点0.5、完全不隶属点0.05。条件变量及结果变量的校准定位点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校准定位点

3.2 单个条件必要性分析

进行组态分析之前,要对单个条件的必要性进行检验。本文首先用NCA方法[47],检验单个创业环境要素是否为构建高水平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用QCA进行分析。NCA方法主要使用上限回归分析(Ceiling Regression)和上限包络(Ceiling Envelopment)分析,分别适用于分类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必要条件的效应量应大于0.1(d>0.1),且p值显著(p<0.05)[48],由于条件变量均趋于连续型变量。由于本文变量趋于连续型,将CR作为参考,CE作为辅助。由表3可以看到,资金支持(p<0.05,d>0.1)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但具体何种程度需要通过瓶颈分析来判断。

表3 NCA方法必要条件分析结果

为获取瓶颈分析表,本文基于变量类型计算瓶颈效应。NCA方法瓶颈水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为达到某种程度的结果变量Y,条件变量X最少需要满足的水平。可以看到,为达到总观测范围内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80%,教育投入至少要达到20.9%,基础设施、资金支持、创新水平、创业能力、经济发展分别要达到9.6%、33.2%、32.4%、28.7%、30.1%的水平,而满足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30%,只有资金支持是必要条件,其他条件都非必要条件,可以判断资金支持是促进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

表4 NCA方法瓶颈水平分析结果

条件变量的必要性是指结果发生过程中该条件一直存在,如果该条件不存在,结果就无法发生[49]。如果某一项条件的一致性水平低于0.9、且覆盖率大于0.5,该条件与其他条件共同出现时才能导致结果发生。反之,该条件单独出现也可以导致结果发生。通过表5可以看出,所有条件的一致性均低于0.9,覆盖率大于0.5,说明单个条件不能导致结果出现。

表5 单个条件变量对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性分析

3.3 组态分析

组态分析的关键步骤是构建真值表,构建真值表有两个因素:一致性阈值和频数阈值。一致性一般可以用来表达由多个条件组成的条件集合是不是结果集合的子集[26]。有学者提出一致性的设定不得低于0.75[48],为保证结果的严谨性,本文将一致性水平设定为0.8[50]。真值表的第二个因素——频数阈值的设定与样本量有关,对于数量为40~60个的大样本,频数阈值应该大于1,对于40个以下的中小样本频数阈值应该为1[41],本文样本量共31个,小于40,因此将1作为频数阈值。

通过对真值表进行标准化分析,得到3种解,即复杂解、中间解、简单解。其中,简单解包含所有逻辑余项,中间解包含符合理论证据的逻辑余项,复杂解不包含任何逻辑余项,相较于其他两个解,中间解拥有更好的普适性。因此,本文选择中间解进行组态分析,找到组态路径的核心条件和辅助条件需要观察单个条件是否在中间解和简单解中同时出现,是则为核心条件,否则为辅助条件,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组态分析

6个条件变量形成4条产生高创业活跃度的组态和1条产生非高创业活跃度的组态。前4条组态总覆盖度约为0.52,表明这4条组态能解释52%的案例。4种组态一致水平均在0.9以上,一般单个组态或者总的组态的一致性大于0.8,说明该条件组态能较好的解释结果变量。可以看出,所得组态都具备了较强的解释力。基于这些条件组态,可以了解创业环境各要素影响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不同组合形式。

3.3.1 产生高创业活跃度的组态分析

(1)政府、文化双元驱动型。其表示高基础设施、高资金支持、高创业能力、低创新水平、低经济发展为核心条件,高教育投入为辅助条件的组态,能实现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活跃度。该条组合路径能解释41%的高水平创业活跃度案例,约9.2%的案例仅能被这条路径解释,代表省份有河北、河南。例如,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比较靠后,但是创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2019年,河北省创业孵化器数量仅次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排在全国第五,而且河北省将政府投资开放的创业孵化中心拿出一定比例向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免费开放,为创业者解决了硬件设施问题。同时河北省不断提升政府对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降低创业贷款申请门槛,简化申请流程,创业者只要满足相关要求,并且在网上上传有关材料,无需各部门之间奔走,同样可以获得创业担保贷款[51]。教育投入方面,河北省2019年加强教育投入力度,扩展普惠性教育资源,教育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1.8%。较为完善的创业基础设施、更贴近创业者需求的资金支持力度,加上教育投入力度,使河北省摆脱经济发展落后的困扰,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活跃度。

(2)文化主导型。高创业能力、低创新水平为核心条件,高教育投入、高资金支持、高经济发展、低基础设施为辅助条件的组态,能实现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活跃度。该组态可以解释33%的高水平创业活跃度案例,典型代表省份是湖南。《2019年湖南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湖南省致力于优化创业环境,通过鼓励“个转企”、民企精准帮扶、“多证合一”等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此外,资金支持加以教育投入的扶持,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活跃度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支持。

(3)政府主导、文化辅助型。高基础设施、高资金支持、高创业能力、低经济发展为核心条件,高创新水平、低教育投入为辅助条件的组态,能实现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活跃度。该路径可以解释30%的案例,其中有5%的案例仅能被这条路径解释,典型代表省份是四川。《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四川省创业基础设施数量排名全国前列,商标注册量位居全国第九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8%,在基础设施以及资金支持的带动以及上游级别创新水平的辅助下,四川省持续促进创业活动,实现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活跃度。

(4)政府、经济、文化多元主导型。高教育投入、高基础设施、高创业能力、高创业水平、高经济发展、低资金支持为核心条件的组态,也可以实现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活跃度。该组态原始覆盖度0.32,唯一覆盖度为0.02,能解释32%的大学生创业活跃度案例,约2%的案例仅能被该组态解释,该组态典型省份是陕西。陕西省2019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排在全国中下游,但是其他创业环境要素均排在全国中上游,虽然资金支持力度欠佳,但是在其他创业环境要素的协同作用下,陕西省实现了高水平大学生创业活跃度。

3.3.2 产生非高创业活跃度的组态分析

这条组态中,核心条件和边缘条件均处于缺失状态。说明区域创业环境要素缺乏难以实现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活跃度。这条组态对应的案例有青海、宁夏和山西。三个省份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具有先天劣势,难以吸引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导致地区创新水平、创业能力较低,创业文化环境较弱,创业活动主要依赖政府的推动,而政府相关支持性政策的制定受到中央政策的影响,其独立性、创新性不足,未能贴合地方创业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导致省内创业活动推动力不足;三省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这些省份GDP主要来自于几个中心城市,生产要素和创业机会在区域内部匹配的不合理阻碍了创业活跃度。

3.3.3 不同条件组态的对比分析

对比产生高创业活跃度的4条组态可知,组态一的原始覆盖度和唯一覆盖度远高于其他3条组态,说明创业环境在该条组态的驱动下更容易实现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相较于政府支持和经济发展,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创业文化环境较多作为核心条件出现,说明创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对比高创业活跃度和非高创业活跃度的条件组态可知,影响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组态具有非对称性,即非高结果的条件组态并不是高结果组态的对立面;单靠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或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实现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活跃度,三者协同作用时大学生创业活跃度得以提升,这也验证了创业生态系统理论的系统性特征指出的创业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3.4 稳健性检验

根据已有研究,变更锚点、一致性阈值、新增条件、增加或删除案例,组态不会出现实质性变化[48],说明所用数据有较好的稳健性。本文采用变更一致性阈值的方法,将原定的一致性阈值0.8提高至0.85重新进行QCA分析之后,核心条件和路径未出现实质性变化,说明案例数据对结果变量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研究结论较为稳健。

4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文以中国31个省市区创业环境数据为样本,使用fsQCA 方法进行条件组态分析,探究地方教育支出占比、孵化器数量、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人均GDP、每万人商标注册数量、私营企业数量6个创业环境要素对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组态效应,揭示影响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核心条件及其联动作用形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从总体来看,6个解释变量都不能单独作为高水平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这些变量必须以特定的组合方式聚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导致高水平大学生创业活跃度;高水平创业活跃度存在4条关键路径,可归纳为政府、文化双元驱动型;文化主导型;政府主导、文化辅助型;政府、经济、文化多元主导型。其次,大学生创业活跃度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各地在发展创业环境时,不能只看重单个要素,需要全面考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效整合资源,寻找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路径,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创业活跃度。最后,4个组态路径中私营企业数量一直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同样,以私营企业数量衡量的创业能力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存在着积极效应,地方创业能力越高,越能激发潜在创业者,新创业企业也会随之出现,新出现的创业企业又提升当地创业能力再度促进创业活动[33],这种效应在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的提升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4.2 政策建议

一是完善正式制度环境,让政府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创业。根据《2019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关于大学生创业者最需要的机构支持调查显示,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政府支持,具体为创业贷款、注册手续简化、场租优惠、技能培训、税费减免、专利保护等。研究显示,良好的政府支持体系是创业活动的主推力量[17]。大学生初出校园,缺乏资金、经验和人脉。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需求特征,在高校内创建“孵化器+校友基金”模式的创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场地、专业化培训、政策指导以及项目对接等支持。这些大学生毕业后,政府部门通过创建创业者交流平台,实现大学生创业项目与客户市场有效对接。

二是提高政策传播质量,提升目标群体的政策知晓度以及政策的执行效果。《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90.4%的青年创业者创业启动资金来源为个人、父母积蓄或亲友借贷,创业启动金来源比较单一,政府的资金支持在其中发挥作用不够,相关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相关研究显示,已创业或潜在创业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不多[52],然而,政策感知是促进个体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53]。为促进政策知晓度,保证政策执行效果,应从以下两方面改进措施。首先,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媒体使用特征,在媒体上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政策解读与宣传,并将相关内容推送到大学生手中,节约大学生搜寻和理解政策的成本,从而提升目标群体的政策知晓度;其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线上建设政策咨询服务平台,进行政策宣传与解答,线下定期安排工作人员进入高校进行政策宣讲与培训,并定期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保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三是重视非正式制度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创业文化对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通过观察4种组合路径,可以发现创业文化中的创业能力始终作为核心条件出现。相关研究显示,对创业友好的非正式制度环境会显著影响大学生是否将创业作为职业选择[54]。非正式制度由于具有更广泛的渗透性,比政府的正式制度更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政府应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创业对国家、民生的重要性,让创业精神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将创业视为一种职业的良好创业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组态条件变量
排除多余的条件
抓住不变量解题
选择合适的条件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也谈分离变量
基于PLC和组态的智能电动拧紧系统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铸造行业三维组态软件的应用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