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课程开发

2023-12-13 09:31王秋英段新焕石红梅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807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8000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外国语学校深圳807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8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8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5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心理品质活动课

◎ 贾 取 王秋英 齐 玲 段新焕 石红梅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 807;.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 8000;.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外国语学校,深圳 807;.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 8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 80)

一、课程的开发背景

有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广东省深圳市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儿童青少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也时有发生。防范心理危机的根本在于预防,预防的根本在于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赋义能力,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基于此,根据深圳市学生的特点,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我们组织编写《PREMAL 积极心理活动课操作指南》(包括小学1~3 年级分册、小学4~6 年级分册、初中分册、高中分册)作为地方课程资源性读本,用于指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该系列课程将24 项积极心理品质整合在中小学生需要面对的生活事件和成长内容中,使其贯穿在一个人成长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过程中,从而铺设一条培养积极人格的主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目标定位

(一)理论支撑

心理学家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与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提出“人格优势的价值与实践分类体系”( VIA,Values in Action Classification of Strengths),建构出人类本性中的六大美德和24 项积极心理品质[1]。并提出了PERMA 模型: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成就(accomplishment),这五个元素构成了人的全面幸福[2]。

根据国家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文件精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3]。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会学习和生活。因此,本套《PREMAL积极心理活动课操作指南》的编写,是以当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为核心,在充分围绕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生活话题和成长议题的基础上开展预防性、发展性和积极性的教育,并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适合中小学生的“PREMAL”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围绕积极自我(Positive self)、积极关系(Relationships)、积极情绪(Emotion)、积极意义(Meaning)、积极应对(Active coping)和积极学习(Learning)这六大儿童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打造“PREMAL 深圳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PREMAL 深圳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框架

(二)课程目标

《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它的确定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具体可行的、兼顾社会规范与个人需要的。

由于个体在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因此根据小学(低段和高段)、初中、高中四个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主要发展性问题,如何制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和主题,需要放置在“PREMAL”这六大成长议题之下并各有侧重,从而在四个学段之间形成不断上升、逐步递进的知识结构。(见表1)

表1 PREMAL 深圳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三、课程的内容建构

(一)积极自我(Positive self)—P 坊

进入21 世纪,以塞里格曼为代表的积极取向的心理学家就认为,心理研究的注意力应该从探究心理问题转向探究心理优势上[4]。因为当个体对自身能量和优势有更多的认识、探究和挖掘时,便能有效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成就感和心流体验;当我们感受到自身的能量和潜能时,才能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完善自己,甚至超越自己。

中小学生充分了解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努力超越自我,在其一生的发展成长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发展较好,则会形成自信的人生底色,反之会自我怀疑甚至自卑。因此,积极自我单元主要关注的是认识和发展自我,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自我优势的挖掘和提高,以及对自我不足的悦纳和改善。因此本单元是所有单元的基础与核心。

(二)积极关系(Relationships)—R 坊

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尔比认为,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反之,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5]。人际交往能够满足孩子的社交需要,是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构建积极美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中小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因此,积极关系单元正是在依恋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处理好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重点培养学生友善、爱、真诚、宽容、团队合作等社会智能。

(三)积极情绪(Emotion)—E 坊

心理学家巴巴拉· 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6]认为,积极情绪可以促进人们的心理、生理和社交资源的增长与发展,从而促进适应性行为的形成,并产生正向的生命体验。在教育领域,积极情绪被广泛研究,这些研究旨在理解积极情绪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塞里格曼通过为期十五年的学校计划测试发现,教授积极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7]。在中小学阶段,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中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起伏较大,冲动易激惹,极端且发展迅猛,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拥有积极情绪能量,就是积极情绪单元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因此本单元重点培养学生乐观、希望、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增加心流体验,学习用乐观和希望应对生活。

(四)积极意义(Meaning)—M 坊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重视对于人生意义的挖掘和探索。有研究表明,拥有人生意义的生活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8]。《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一书中关于意义的阐述部分指出:人生意义是对世界的连贯理解,它促进人们对长期人生目标的追求,从而提供一种使命感和成就感[9]。通过很多方法可以获得有意义的生活:亲密的人际关系、创造价值、繁衍后代、帮助他人、利他主义、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等。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阶段,他们会不断思考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我对这个世界的意义如何等问题。

因此在积极意义单元,需要引导学生寻找成长的意义、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意义等,重点培养学生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开放思想、洞察力、感恩及对于世界和生命的信仰等积极心理品质。

(五)积极应对(Active coping)—A 坊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顺利度过这一生,但现实却充满坎坷,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都会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生活中的诸多挑战,有的人能够顺利度过,并且能因此获得更多能力来保护自己,就像增强了自己的铠甲;但另外一些人却沉溺于困难中,被逆境打倒,无法自拔,导致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不同的行为正反映出每个人应对困难的不同方式。

积极应对单元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在挫折中成长,重点挖掘学生的内在积极优势,发挥身边的外部支持资源,以及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用好奇心、创造力勇敢地应对生活,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

(六)积极学习(Learning)—L 坊

学习是中小学生最重要的日常活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将为他们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及参与社会生产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完成基础教育学习任务的质量,以及其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人生发展的第四阶段是潜伏期(6~12 岁),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也是个体不断吸取知识的关键期。如果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的能力日益发展,智力也不断得到发展,则会加强他们的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反之,他们就会产生自卑。

积极学习单元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爱学习、乐学习、愿学习、能学习的能力。

四、PREMAL 课程的实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没有严格的课程标准,心理教师需要按照地域、学校、年级、班级和学生的差异性与需求选择相应的主题内容。PREMAL 课程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的资源,为心理教师们在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的蓝本,启发教师们设计出更富创造性的心理课堂。PREMAL 课程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包含小学1~3 年级、小学4~6 年级、初中及高中四个分册,每个分册的整体内容分为6 个专题和36 个具体教学设计(每个专题6 个课时)。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等政策文件精神,每两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除了开学初、放假前、考试季、新生入学等特殊节点以外,每个学期大致安排8 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其中6 节可以分别从PREMAL课程的六个专题中各选一个课时,其余2 节为机动课时,由教师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例如地域区别、学校类型区别、生源区别等)设计主题[10]。我们可以小学1~3 年级分册的课时目录为例进行课程实施的解析。(见表2)

表2 《PREMAL 积极心理活动课操作指南(小学1~3 年级分册)》的课时目录

五、课程的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内隐性、滞后性和复杂性,对学生身心影响也很难量化,但课程评价是判断课程效果,促进课程完善,激励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评价可以从课程主题的契合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的深度、学生活动的参与度、课程设计的创新度及教学资源的生成度这六个维度来进行[11]。深圳市心理学科教研员王秋英带领团队制定了相对应的课程评价表,对PREMAL 积极心理活动课的评价主要从题目与目标、辅导内容、形式与方法、活动组织及结构与过程五个维度进行。为便于操作,将课程评价列成表。(见表3)

表3 PREMAL 积极心理活动课评价表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心理品质活动课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