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会学视角下黄河文化传播的路径探析
——以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为例

2023-12-13 21:57王浩远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东阿县东阿黄河流域

王 敏 田 斐 王浩远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保护、弘扬、传承黄河文化是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但目前黄河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本文将主要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黄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黄河文化本身需要被视为意义的象征,整个黄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被视为黄河文化的互动过程。这将有助于提高黄河文化传播的水平和深度,并将在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一、黄河文化传播的现状

(一)东阿县居民对黄河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

实践团成员通过在东阿县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居住地、不同年龄段等各种条件下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一大部分人对东阿县黄河文化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知晓东阿县有黄河流经,部分居住在黄河或文化遗址附近的村民只了解一些有关黄河的故事和历史。总体来说,由于东阿县对黄河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黄河文化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关联程度较小,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发挥作用较少,所以大家对黄河文化的了解程度不足,关注度不高。

(二)黄河文化在东阿县的传播渠道缺乏创新性,传播范围较小

通过实践团在走访调研过程中的交流和观察发现,东阿县居民了解黄河文化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新闻媒体,极少部分的人会亲自参观走访与黄河文化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等。这些渠道对大众的吸引程度不够高,有待丰富和拓宽。同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的需求把握不到位,缺少一些针对性的渠道创新,受众群体也应扩大。

(三)对黄河文化遗迹的保护措施不完善,保护力度都有待加强

实践团到达东阿县曹植墓、仓颉墓、关山、苫山、魏庄等多处黄河文化遗迹所在地,通过横向对比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譬如仓颉墓中的破坏较多,许多石碑都有明显的残损痕迹,且周围的环境较为简陋,在受天气因素、历史因素等的影响下会受到更严重的损坏;在关山北山门,该地虽有设立牌等标志,但事实上,保护力度并不到位,破坏现象明显;通过与仓颉墓旁乘凉的老人和北山门附近居住的村民交流后,实践团成员也了解到了村民们希望该处得到修复和保护的心愿。在关山北山门后有一条唯一的小路,但是路面十分不平,难以通过,是在挖掘北山门时一起留下的,但是后期却无人修复重建,导致村里的交通困难,村民们的出行不便。调研结果表明,对文化遗迹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其所需的发展程度不相符也会造成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流失,不利于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当地的进步。

(四)黄河文化与当地资源的融合程度不足,地区优势发挥作用不明显

东阿县在母亲河的哺育下,兼备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等多种优势,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东阿的阿胶资源。但是黄河文化与当地的这些资源的融合程度不够好。实践团成员拜访了东阿县著名的阿胶企业贡禧堂,并与其总经理开展座谈会进行交流。在座谈会上,总经理田军先生也表明,当前企业更多融合党史文化发展,对于黄河文化的关注程度确实不够。此外,东阿黄河水资源丰富,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与黄河文化深度融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通过实践团的调研发现,东阿县旅游业发展缓慢,缺乏特色,与黄河文化的融合程度较低,影响力不足。

(五)黄河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利用不足

随着经济和社会水平的发展,互联网科技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张,贡献不断增强,传统的文化产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实践团在走访中国阿胶博物馆时,深刻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对于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实践团成员发现在博物馆之外,能够利用现代科技促进黄河文化的方式有很多,但是缺少联系,无法融合。实践团成员寻找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打造新时代创意的想法和行动受阻,一方面是可用的资源不足,另一方面是可利用媒介单调,没有充分的支持条件和推动力。所以使得黄河文化在大众面前展示时,传承与发展的动力缺乏,创新性不足。

(六)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应有的支持和特殊的保护遗产措施且创新性不足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走访调研了东阿县杂技团。东阿县被誉为“杂技之乡”,东阿杂技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实践团到达东阿县杂技团并与杂技团成员沟通后发现这里的发展较为落后,杂技团内人员较少。虽然有定期的节目演出、日常训练以及展厅荣誉参观,但是实践团成员一致认为,东阿杂技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更多来自社会的支持。杂技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也要积极融合黄河文化要素,在共同努力下使杂技成为东阿县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实践团还在调研过程走访相关村落,寻找东阿二郎拳的踪迹,二郎拳作为东阿县曾经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本应该以更好的姿态传承下来,与现代技艺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但令人遗憾的现实是现在的二郎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保护,大部分百姓和二郎拳继承人也因为原本的一些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不再世代学习二郎拳。而除了二郎拳外,还有其他一些东阿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的现象也有发生。

二、文化社会学视角下黄河文化传播的路径探析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黄河文化,其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黄河的文化资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黄河文化。因此,必须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和黄河文化的历史细节,打造黄河文化品牌,推出黄河文化研究产品,将黄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使黄河文化能够传播和发展,这不仅需要部门的领导,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一)加强宣传,提高居民重视程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表达权利,把黄河文化以及非遗文化作为文化资本,推动黄河流域非遗融入生产生活,支持和引导各地将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与黄河文化、非遗保护、文物保护等相结合,综合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运用抖音、快手、b 站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一些普及黄河文化历史的小视频,对黄河文化、非遗文化等进行宣扬传播,鼓励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享保护成果,持续加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满足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精神需求和向往。

(二)拓宽黄河文化的传播渠道,扩大黄河文化的传播范围

东阿县的黄河文化资本非常丰富,随之带来了很多隐藏的历史文化。而文物遗迹就是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再加之现代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渴望和想要了解的好奇心,可以形成一种牵引力,使人们来到文物古迹处进行参观。首先要拓宽传播渠道,可以在公交站牌、商场屏幕处张贴或放映有关遗迹的宣传片,让人们知道有这个景点;其次在文物遗址旁设置一些小商铺或者游戏摊;最后可以形成品牌文化,让其他地域的人们也知晓黄河文化遗迹,进而来参观。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黄河流域非遗展示、展演、论坛、讲座、传统工艺比赛等各类传播活动。

(三)创新黄河文化遗迹的保护措施,加强保护力度

在历史长河流逝的过程中,许多黄河文化遗迹已经由于恶劣天气或者人为等原因失去了部分原貌,其所要展现给世人的历史文化也相应地减少了。在当今时代,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保护好黄河文化遗迹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保护”意味着多方协作,所以相关部门加之社会群体都要联合起来,加强地区间统筹协调,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和记录,提高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建设水平,然后调查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现状,修复需要修复的部分;改造需要改善的环境。[2]

(四)增强黄河文化与当地资源的融合程度,努力发挥地区优势作用

当今东阿县居民对于黄河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可以借助其他资源来增进当地以及其地区居民对它的了解。以东阿阿胶为例,东阿县最令人熟知的就是东阿阿胶,东阿阿胶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的品牌产业。其阿胶文化积厚流光、历史深远,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将东阿阿胶与黄河文化深度融合,更能打造出专属于东阿县的一张具有代表性的名片,让东阿产品成为传承、展示黄河流域产业产品的重要文化空间。在带动阿胶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加强黄河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创意的融合程度

文化创意和黄河文化息息相关,一些独特小众的文创产品尤其深受人们喜爱,黄河元素就是其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加强黄河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创意的结合,不仅能够增强黄河文化的传播力度,还有利于促进黄河文化的发展。东阿县可以打造黄河文化技艺品牌并由此衍生出一些文创产品。比如东阿县的艾山卡口黄河公园可以衍生一些文创产品,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融入多种黄河文化元素;在产品的形状上融入艾山卡口这一标志性的河段形状等。推动黄河文化和非遗文化保护创新过程中,在非遗的展示传播方面,充分运用VR、AR、AI、云计算等高科技,探索黄河文化和非遗展示、媒体推广新模式,提高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水平。[3]

(六)加强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力度和建造专门保护传承体系

针对东阿县当今存在的传承效果极差、传承人出现断层等问题,实践团在多方收集资料后认为需要开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调查和记录,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记录,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社团等积极参与记录,不断提高非遗记录水平,妥善保存记录数据。深化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利用。在实践团走访过程中,发现东阿县已经开始加大对非遗有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相关实物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处理的工作,但是仍然需要加大力度。东阿县可以与研究机构、高校合作建设黄河流域非遗研究中心,设立黄河流域非遗重点实验室,开展相关非遗保护研究,培养专业研究人才,促进黄河文化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

总而言之,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河,植根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4]调研黄河文化是大学生提高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中国梦的凝聚力,帮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东阿县东阿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在东阿阿㬵的世界里寻找DNA的足迹
秦玉峰:这一生都献给东阿阿胶
2017年东阿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总结
第二十三回 东阿镇盛产东阿胶 慈禧后喜得小皇子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精准扶贫探析
赏桃花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