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继花
(临沭县农业农村局,临沂 276700)
山东省临沂市以高效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建立了特色园区,大力发展了棚式草莓栽培技术,为草莓提供了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有效提高了草莓的果实产量和品质,延长了草莓的市场供应期,显著增加了农户的种植收益。为促进棚式草莓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现笔者拟对棚式草莓栽培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草莓育苗一般在清明节前后进行,此时气温适宜,利于萌芽。目前,草莓育苗多采用匍匐茎繁殖壮苗法,该育苗方法成本较低,且育出的苗多而壮,能有效保证幼苗存活。
选择地势较高、光照充足、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壤疏松肥沃、沙质壤土的田块作为育苗地。育苗地前茬作物最好是小麦、瓜类等,忌用草莓重茬育苗地。在定植前1 周,育苗地进行旋耕整平,并结合整地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2 000 kg、平衡肥50 kg、联苯噻虫胺2 kg、嘧酯恶霉灵3 kg。若育苗地土壤偏碱性,每667 m2用硫酸亚铁20~25 kg 进行改良。整地施肥后,育苗地作高垄(垄宽1.5~2.0 m、高30 cm,垄沟宽20~25 cm)待种。在育苗前1 周,育苗地施用二甲戊灵和丁草胺进行垄面封草。
选择品种纯正、无病毒、无病虫害、经过充分休眠的健壮植株作为草莓母株。草莓母株若采用双行栽植的方式,要求株距为50~60 cm、行距为90~140 cm,且母株距离垄边30 cm;若采用单行栽植的方式,要求株距为50~60 cm,且母株栽植在垄中间。草莓母株的栽植深度以苗心与地面平齐为宜,即“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具体管理措施为:在草莓母株栽植后,先浇透地水,然后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连续3 d在早晚各浇1 次水,要求浇至土壤湿润、地面不积水。在草莓母株成活后,要多次进行中耕锄草、松土。在草莓母株长出2~3 片叶时,每667 m2追施高氮肥5 kg、鱼蛋白肥3 kg,并配合喷施1 次赤霉素(5~10 mL/ 株)。于8 月上旬,喷施磷钾肥2 次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1 次,并配施含有中微量元素、海藻素的肥料,以培育壮苗,促进花芽分化。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是要预防炭疽病、角斑病的发生。
草莓苗生长出匍匐茎后要及时进行引蔓,即在生苗发根节位上培土、压蔓,一般每株草莓母株保留5~10条匍匐茎,每条匍匐茎保留3~5株幼苗,其余去除。草莓母株采用单行栽植方式,宜进行放射状布蔓;采用双行栽植方式,宜进行单向布蔓,以使幼苗均匀分布在垄面上。
草莓喜光、喜水、喜肥、怕涝,应选用光照充足、地势稍高、地面平坦、灌溉方便、土壤肥沃疏松、土壤pH 为5.5~7.0 的地块进行建棚种植。同时,草莓大棚需南北向建棚,顶棚外盖遮阳网,采用2层套膜加地膜的栽培方式。
具体措施为:(1)仔细清理棚内植株病残体,并运出园外烧毁,避免土传病害。(2)做好温室过道、后墙、两侧山墙、温室前底脚1 m 处的杀菌消毒工作。(3)使用化学药剂杀虫、杀菌,杀虫剂可用11%来福禄5 000 倍液或18 g/L 阿维菌素乳油,杀菌剂可用20%粉绣宁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 倍液或15%三唑酮1 000 倍液。
在作垄前,大棚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500 kg、石灰40 kg、微生物菌肥200 kg、豆饼150 kg、辛硫磷5 kg 作基肥;若土壤偏碱性,每667 m2用硫酸亚铁20~25 kg进行改良。当土壤含水量在70%以上时,大棚即可进行翻耕、开沟、作垄,一般要求垄高40 cm、宽35 cm。作垄后8 d 左右,可进行定植,每垄定植2 行,采用“Z”字形种植,并在两行苗间铺设滴管。
起苗前,清除幼苗上的老叶、枯叶、病叶及小的匍匐茎,留青绿叶片5 叶1 心。起苗前2~3 d,对幼苗喷施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次,使草莓苗带药移栽。
临沂市草莓苗的适宜定植期为8 月底—9 月初,此时日温为28~30 ℃、夜温为20~22 ℃,且以在晴天15时以后或在阴天全天进行定植为宜。选择根系完整、长度在6~8 cm 之间、颜色呈微黄色或白色,茎粗为0.8~1.0 cm,有4~5 张叶片,叶片厚且颜色浓绿,苗龄在55~90 d 之间,叶柄粗壮,维管束不变色,髓心发白,根基部发白的健康种苗进行定植。
草莓苗起苗后,先用清水清洗种苗,然后把根茎放入25%嘧菌酯3 000 倍液、30%甲霜恶霉灵3 000倍液、18%阿维菌素1 500 倍液和生根剂的混合液中浸泡0.3 h(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抵抗病害),然后进行定植。值得注意的是,需将种苗按照大小进行分棚定植,以利于种苗在定植后花芽分化整齐,从而便于统一管理。
在种苗定植前1 d,垄面需浇足底水,并在定植前挖好定植穴(深10 cm 左右)。在定植时,将草莓种苗根部垂直置于坑内进行定向种植,注意不要窝根;在填土时,稍微向上提一下种苗,以确保根部不弯曲,然后压实土壤,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一般来说,‘红颜’草莓种苗的定植株距为18~20 cm、‘章姬’草莓种苗的定植株距为15~18 cm,不能种植过密,否则会影响草莓的单果质量。在定植后,马上浇透定植水,也可随栽随浇。同时,为加强空气流通、以降低棚内湿度,不要立即覆盖遮阳网,但也要避免种苗根系被晒到,以防根腐病的发生。
在种苗定植后、增加2张新叶时,剪除枯叶、老叶和匍匐茎,并进行查苗补缺(尤其是出现无根苗时,应及时补苗);待草莓苗达3 叶1 心时,再次摘除枯叶、老叶和病叶。
在种苗定植成活后,每次浇水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1次,以消除因浇水造成的土壤板结,并防止杂草滋生。值得注意的是,在除草时,要小心操作,勿拔出草莓苗。
具体管理措施为:在种苗定植后4~5 d,覆盖遮阳网的种苗一般每天喷水1 次,未覆盖遮阳网的种苗每天喷水3~4 次,每次浇水3~5 min,以浇至土壤湿润、地面不积水为宜,同时要进行棚内通风。在草莓苗缓苗后,周期性进行浇水、施肥,一般根据土壤的保水保肥性确定浇水和施肥的周期,且要求弱苗施平衡肥,壮苗施高磷肥,加施生根肥及中微量元素肥。在草莓开花坐果期,保持土壤湿度为60%,可间隔12 d 滴灌1 次水,每次每667 m2用水量为4~6 m3;施肥则遵循“每结一茬果施两次肥”的规律,即在草莓坐果后施平衡肥,每间隔10~12 d 依次施高钾肥加钙镁肥、生根肥、养根促花肥等。在草莓果实膨大期,草莓植株需水量较大,保持土壤湿度为80%,浇水宜采用水温在12 ℃左右的地下水,间隔3~5 d、于晴天上午浇1 次小水;这个时期因地温低、根吸收营养速度较慢,宜进行少量多次施肥,一般每周施肥1 次,以施生根肥为主,配合施用中氮低磷高钾肥、中微量元素肥(每20 d 施钙肥1 次)。值得注意的是,若草莓绿果多,则需轮换施用平衡肥和膨果肥;若草莓白果多,可交替施用中钾肥和膨果肥。
4.4.1 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的发病高峰期为5 月—6 月,可通过清理植株感病部位,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进行防治,常用药剂为醚菌酯、烟酰胺1 000 倍液、5%腈菌唑1 500 倍液等。
4.4.2 红蜘蛛
红蜘蛛以选用成虫卵双杀的药剂进行防治较好,如联苯肼酯、阿维菊素螺螨酯等。为提高防治效果,一般可在春节前、温度回升前进行药剂喷施预防;虫害防治时,重点虫害发生区域要重点喷,特别是叶片背面,做到喷湿、喷透、不留死角;间隔1~2 d连续喷药2次;喷药时棚内温度宜为20 ℃左右;在草莓盛花期,施药方式不宜使用喷施方式,宜随灌溉水冲施药剂,以有效避免喷施药剂造成的草莓授粉不成功、坐果率低、畸形果多的现象。
4.4.3 蚜 虫
具体防治措施为:(1)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杂草。(2)悬挂黄板诱杀。(3)选用敌敌畏、溴氢菊酯类农药以及苏云金杆菌、吡虫啉、酵素A、苦参碱、藜芦碱等药剂进行防治,一般在开花期前喷药1~2 次,在采果前15 d 停止用药,且要求各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单一用药。
4.4.4 蓟 马
具体防治措施为:(1)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浇水,及时清理棚内枯枝、病叶等。(2)化学药剂防治。每5~7 d 施用乙基多杀菌素(或多杀菌素或吡虫啉或噻虫嗪或联苯菊酯等药剂)1次,连喷2~3 次,以在下午至傍晚用药的防治效果较好。(3)物理防治。悬挂蓝板诱杀,一般1个标准棚悬挂规格为25 cm×30 cm 的蓝板30 块,并要注意蓝板的定期更换。
在草莓新生叶片颜色变为浅绿色、植株直立生长、夜间温度为7~8 ℃时,进行控旺。可选用对土壤安全、不会有土壤残留的药剂,如每667 m2随浇水施多唑甲哌鎓50 g;也可在夜间温度达12~13℃时,结合浇水,每667 m2喷施叶面肥100 g。同时,结合控旺去除垄内侧最壮和最弱的侧芽。值得注意的是,当温度低、草莓苗茎部有花蕾或挂果较多时,不宜进行控旺,以免影响授粉。
具体管理措施为:10月中旬草莓进入初花期,应及时放置蜜蜂箱(平均每棚放6箱)进行放蜂授粉,以减少畸形果。11 月中旬草莓进入盛花期,棚内管理以通风为主,以降低棚内湿度,促进植株开花结果。11月下旬草莓进入果实膨大期,要及时清除老叶、枯叶,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此时以红蜘蛛和灰霉病的发生为主,用药防治要在上午10时之前进行[1]。
覆膜前要清理植株叶片,每株留4~5 片叶,同时做好棚内消毒、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减少浇水量,使草莓植株处于缺水状态。一般在扣棚10 d左右或草莓花苞形成前(当日最低温度在15 ℃以下),按照“壮苗晚扣、弱苗早扣”的原则进行覆膜。覆膜太迟,易折断花梗,造成草莓减产;覆膜太早,易使膜内温度较高,造成草莓苗旺长及发生炭疽病。覆膜后要立即破膜提苗,但破膜孔应尽量小,以免影响地膜的增温、保温效果。地膜展平压实后应立即浇水,并做好壮苗和病虫害管理工作。
具体管理措施为:在草莓现蕾前,棚温白天控制在25~30 ℃,夜间控制在15 ℃左右。在草莓现蕾到开花期,棚温白天控制在22 ℃左右(不超过27℃),夜间控制在5 ℃以上,且要求在上午9时左右进行大棚通风,在下午2时30分左右进行闭棚保温。在草莓果实膨大期,要拉大棚温的昼夜温差,使温差达13~15 ℃,即棚温白天控制在18~20 ℃,夜间控制在5~8 ℃。
在草莓果实膨大期,需缩短灌水追肥的间隔时间,且在灌水追肥后要注意通风,以利于降湿度、控病害。在第1 批果实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清除老叶、枯叶,并于1月底增补蜜蜂进行放蜂授粉。在3月初,拆除二层膜,加强棚内通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