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2023-12-12 01:59王劭溢
新楚文化 2023年21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杜甫

王劭溢

【摘要】《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作为BBC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旨在通过讲述中国诗人的故事来呈现其背后所凝聚的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借助中国文化意象、诗歌文化和杜甫形象的西化表达来实现跨文化认同的建构,同时也通过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单一到多元的叙事方式等重塑中国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建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1-0041-04

一、引言

2020年4月,在BBC第四頻道播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中央电视台参与拍摄的,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长中讲述了中国“诗圣”杜甫的一生,这是杜甫第一次以英文纪录片的形式出现在西方人的视野里,该纪录片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此纪录片承担着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使命。本文旨在解读该纪录片是如何建构跨文化认同,塑造中国形象的,为进一步挖掘中华精神遗产,推动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提供启示。

二、跨文化认同的建构

“文化认同”的关键在于对一族群或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可,这是由于当地居民在与其他群体共享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们认为对自己族群最具影响力的内容的积极认识。所以,文化认同是建立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基础。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文化认同早已发展成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软实力”。

在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主持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用了一个西方的类比来帮助我们理解杜甫痛苦的根源。他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写下了一篇关于伤心的文章。他说,一个人可能为了一种理想或文明而感到深深的悲痛,就像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一样。我认为这就是杜甫所经历的——一种文化的哀伤。”几年之后,杜甫离开了成都,来到了夔州。在这里,杜甫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他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而他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他曾经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再也不会实现了。

事实上,杜甫是一个有些理想主义的人,或者说,儒家理想对他影响重大。正如纪录片里说提到的:“孔子的教诲是杜甫一生的指导观念——善、仁、忠。在某种意义上,你可以说,他的观念是乌托邦式的。”

在美国的人类学者Edward Hall所著的《跨越文化》一书中,他提到了:“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于认同感,它起着连接文化和个性之间的关键角色。”可见跨文化认同可以促进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认知。正如学者戴晓东所说:“跨文化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延伸与更新,它是一种超越性认同,寓于交际者认可、欣赏和体验其他文化,并且善于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更新。”带有跨文化认同的跨文化交流,可以使异族异国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也就是说,文化的认同度越高,彼此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深度也会相应增加。

(一)文化意象的视听呈现

帕尔默,一位美国的语言人类学家,主张意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也包含了人类通过其他感官获取的信息。他认为,意象是一种通过想象力或记忆力进行心理感知的方式。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作为一部视听作品,也正是通过视听觉来呈现杜甫诗歌创作背后的人物性格和时代特色以及两者所派生出来的文化意象,从而消除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认同的建构。

首先,是纪录片《杜甫:中国为伟大的诗人》中所呈现出的视觉文化意象。为反映杜甫所生活时代的文化特征,镜头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地点和物件进行拍摄。比如具有明清建筑特色的西安回民街、山东曲阜的石刻碑林、杜甫李白的水墨画像以及写有诗歌的竹简等,这些视觉形象所塑造出来的时空跨越感油然而生。其次,是具有古诗词韵律的听觉文化意象。杜甫诗歌里的诸多词汇都是描述听觉的文化意象,如《阁夜》中“野哭千家闻战伐”的哭啼声、“夷歌数处起渔樵”的悲凉歌声、《春望》中“恨别鸟惊心”的鸟鸣声等。片中选择中国传统乐器来进行配乐,而这些乐器的独特音色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特定的文化意象,《梦李白》片段选用了善于表达思念与悲伤之情的二胡作为配乐,用来表现杜甫由于思虑朋友李白的生死而积思成梦的忧虑之情。萧与笛子的合奏映射出《江南逢李龟年》中杜甫于乱世中流离的凄凉之情。片中种种文化意象的呈现都建立在克服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从具有通感的视觉和听觉出发,还原杜甫的诗歌作品及其所处时代所折射出来的中国文化意象。

(二)诗歌文化的莎腔演绎

在中国流传已久的古代诗歌文化或许早已被我国大众所熟知,但是,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难免成为西方受众理解纪录片内容的一道屏障。为了帮助西方受众更好地感知中国的诗歌文化以及诗歌中所反映的现实与情感,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邀请西方戏剧界出色的莎士比亚剧老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用极其标准又浑厚的莎士比亚腔调来逐字逐句地演绎杜甫所写的诗句,使得西方受众通过自己的文化传达方式来体悟中国诗歌文化的内涵。

伊恩麦克莱恩在吟诵杜甫的《壮游》时,宛若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正在回忆他此生的峥嵘岁月,杜甫的少年风发意气和当时的盛唐气象让受众神往;在演绎《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时,麦克莱恩精准独到的表演将杜甫在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的痛恨和悲愤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杜甫晚期作品《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中的诗句进行深情的演绎,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痛苦。麦克莱恩的表演成功展现出了诗人年轻时期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心愿和他老年时代的悲惨遭遇间的矛盾。正如英国《每日电讯报》所述:“麦克莱恩爵士以平缓且富有叙事性的方式朗读着杜甫的作品,使我们能真切体验到这些诗词的美感。”这种莎士比亚式的吟唱不仅展示了一种跨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翻译和重新诠释的过程,同时也能让西方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并欣赏中国的古典文学。

(三)杜甫形象的西化表达

在BBC镜头下的杜甫,一改以往“诗圣”的人设标签,而是通过塑造一个具有西方英雄主义色彩的杜甫形象,来让西方受众更好地接受杜甫作为“诗圣”之外的“独立人”的表达。在好莱坞电影里,英雄角色常常身份卓越,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们总是能够成功地完成拯救世界和人类的伟大使命,最后变为全球瞩目的大英雄。这种英雄主义也正是西方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

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就是延续这种以往的创作手法,对中国杜甫的形象进行了西化的表达。片中迈克尔·伍德用“传说”来讲述杜甫的出生,而后又提到杜甫身负时代命运的印迹,致力于表达杜甫身上所显现出来的个性和与众不同,比如年少的杜甫怀揣着功成名就的梦想;结交李白时的杜甫无比重视他们之间的友情;入朝为官的杜甫性格耿直,敢于替百姓发声共情。尽管关于杜甫伟大的解释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存在差异,但是他展示出的真挚感情与人性却得到了东西方观众共同的敬仰。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把西方视角下的“英雄”形象与中国文化中的“圣贤”相联系,从而使杜甫成为向西方传达中国人情感表达的一种途径。也正因如此,如此具有独立意识和自我价值的杜甫形象才能透过西方文化,实现跨文化传播,深深植根于西方文明之中。

三、国家形象的重塑

BBC在创作中国题材纪录片时,始终是以一个“他者”视角来进行创作,向世界和外国展示一个他者话语叙事下的中国形象。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逐步上升,越来越引起世界上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好奇心。于是,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成为BBC的选材之一。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对于叙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呈现出一种从微观到宏观、从单一到多元、从物质到精神的创作趋势。在纪录片的话语态度中,一改以往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转而积极地反映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正面内容,重塑中国的国家形象。

(一)视角上:从宏观到微观

若是直接依靠宏大叙事来反映整个国家的形象,或许会给受众一种假大空之感,何况是呈现在外国人的视野里,文化与文化之间本就面临着解构与重构的风险。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创作策略上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表达,以聚焦微观视角的人物来间接反映整個国家的形象表征。

杜甫作为此纪录片的主角,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因为他的一生都与中国的国家命运、朝代兴衰密切相关。他以敏感的文人思维用诗歌述说着中国的历史变迁,感受着百姓的浮沉,处处体现着人们对于家国离乱的通感。正如洪业先生的评价:“当诗人杜甫追求诗艺的最广阔的多样性和最深层的真实性之际,杜甫个人则代表了最广大的同情和最高的伦理准则。”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用解说词和杜甫的诗歌相结合的方式来述说唐朝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杜甫出生时唐玄宗登基,在政治方面建立考察制度,精简官僚;在经济方面,推崇节俭;在军事方面复兴马政,这段时期被公认为是大唐盛世。杜甫四十三岁时,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片中用大量杜甫的诗歌来表现此时唐朝的政局动荡、腐败不堪、民不聊生与兵荒马乱的衰败景象。所以,杜甫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使得BBC可以透过这一典型人物反映整个国家的宏大形象。

(二)叙事上:从单一到多元

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不仅只有主持人伍德承担叙事任务,更有解说词、朗诵者和被采访的中外专家加持,组成以杜甫的人生历程为主,主持人、朗诵者和专家为辅的多元叙事结构。多元叙事在能更加清晰立体地刻画杜甫人物性格特色的同时,也对外国受众理解中国形象及中国所特有的民族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经历战乱与磨难使杜甫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这个主题下,影片首先利用影像展示了历史事件,接着又以杜甫的作品如《壮游》《月夜》《咏怀五百字》及《彭衙行》等诗歌为载体进行了强调。

另外,纪录片中为了体现杜甫从舞蹈中获得创作诗歌的灵感,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朗诵处插入了一段空灵的舞剑表演;在长沙取景处加入了唐装演奏《江南逢李龟年》的表演;或许西方受众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纯文字性表述的时代巨变与人生沧桑,但歌舞演奏表演的加入会使之对于片中所表达的内容产生更为形象具体的通感。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运用诗词歌舞进行多元的表现既呈现出立体叙事效果,又拓展了外国受众对于中国诗词歌舞表演文化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塑造中国形象的作用。此外,为了使得国外受众更加深入的地了解片中所提及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学作品与场景,片中采用类比的手法,将杜甫所处时代与英国史诗《贝奥武夫》的完成时间进行类比;将杜甫在流离失所时的创作与但丁的创作手法进行类比;将盛唐的长安城与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进行类比;将远离安史之乱的长沙与法国的卡萨布兰卡进行类比,且在叙述杜甫的文化哀伤时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伤心的阐释进行类比。每一处类比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在不同的层面上加深了国外受众对于杜甫乃至整个中国形象的理解。

(三)题材上:从物质到精神

虽然物质基础对于任何国家的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正是由于我国悠久的历史传承与独特的精神内涵,才使我们的文明得以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正如伍德在他的著作《寻找文明的源头》所述,其中最为突出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实用的伦理思想,它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尊崇前辈、品行高尚及文字的力量”。这种理念深深植入人们的内心,无论国家经历怎样的盛衰更迭,都能保证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就是对于伍德理论的最好证实。杜甫是中国诗人的典型代表人物,被尊称为“诗圣”,同时,他也是中国儒家精神的代表。杜甫对于君王的政治理想、对于国家存亡命运的担心忧虑,对于百姓生活苦楚的感同身受,都是中国的传统精神文化中对君忠诚、心系国家、入世济民的精神表征。他以诗歌文字的形式来表达的政治理想,吐露真情实感,体现了中国的文人雅士对于塑造其精神世界的方式之独特。这种精神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同纪录片《杜甫:中国的至高诗圣》阐述的那样,仅以“诗人”来形容杜甫的身份,其实是对他在中国文化传承和精神建构上的关键作用有所忽视,他是代表着全民族感情及道义感的存在。所以此纪录片的定位是通过讲述杜甫这一具有历史文化性的人物而呈现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精神。纪录片《中国故事》侧重于通过青铜器、丝绸之路和印刷术等物质文明来表现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则是重点呈现中国的政治策略、经济方针和科技教育等方面;而《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选择放弃只表现物质层面的策略,转向更具有深度的精神层面,来解读杜甫之伟大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挖掘这位历史文化人物在中国所产生的历史回响,从而实现重塑中国形象的理念追求。

四、结语

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一部名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纪录影片,不仅展现了对我国历史文化的敬意,同时也在积极促进东西方之间的跨文化理解及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这部电影于全球范围内播放,这使得它有机会去修正外国人对于我们的错误认知并重新构建我们国家的形象。但是纵然如此,最终建构国家形象,还需要提高我国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呈现出一个立体多元而又历久弥新的中国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2]戴晓东.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认同的建构[C]//戴晓东,顾力行,主编. 跨文化交际与传播中的身份认同(一):理论视角与情境建构.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迈克尔·伍德.追寻文明的起源[M].刘耀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108.

[5]洪业.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M].曾祥波,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6]余雅琴.是什么让杜甫“破圈”?专访BBC纪录片《杜甫》主持人迈克尔·伍德[N].新京报,2020-05-01.

[7]胡宇齐.“杜甫红了”让世界认识文化的中国[N].北京日报,2020-04-24(007).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杜甫
绝 句
杜甫的一生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巴黎夜未眠》中体现的中法跨文化要素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