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岩 张 艳 薛沾枚 沈思思 江波涛 张 军 白长胜 王 欢 张鹏宇 张国华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
牛恶性水肿是由厌氧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菌可经创伤感染。特征为局部发生炎性气性水肿和全身性毒血症, 呈散发。 人发生该病称气性坏疽。
该病的病原菌主要为腐败梭菌,分离率较高。此外魏氏梭菌、 水肿梭菌和溶组织梭菌引起的恶性水肿则很少见。 腐败梭菌是一种粗大杆菌, 宽0.6~0.8 μm、长3~8 μm。 菌体平直,两端钝圆,培养物涂片镜检呈短链或散在, 在病变的渗出液内常呈长链或长丝。 易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的近端或中心,致菌体膨大,幼龄细菌周围有鞭毛,运动活泼。
腐败梭菌在适宜条件下能产生α、β、γ、δ 四种毒素,能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产生炎性水肿,并不断向周围组织扩散和引起坏死,毒素吸收入血液,引起致死性毒血症。毒素的致死力与溶血力有关,各种理化因素引起毒素的溶血力下降时, 其致病力也随之下降。该菌的抵抗力很强,一般消毒剂需长时间作用才能杀死,20%漂白粉、3%~5%氢氧化钠等可于较短时间内杀死。
因病原菌分布的广泛性,该病在临床上较常见。患畜可将病原菌散布于外界,增加土壤污染程度,不应忽视。致病菌主要经皮肤和黏膜创伤感染,多呈散发,在生产中的剪毛、断尾、去势、分娩、注射以及手术消毒不严等原因均会导致牛感染该菌的芽孢而发病。
腐败梭菌由伤口进入受伤的组织中, 在厌氧条件下繁殖,产生毒素,损害血管壁,引起局部组织炎性水肿。 病菌繁殖时分解肌肉中的部分肝糖和蛋白质, 产生数量不等的气体。 毒素进入血流引起毒血症,发生严重的全身症状和迅速死亡。牛恶性水肿潜伏期12~72 h。 牛多在创伤局部发生界限不清的炎性气性肿胀, 迅速向周围组织扩散。 肿胀部初期热痛、硬固,以后变软而无热痛,触之有轻度捻发音。随炎性肿胀的迅速发展, 患畜多有体温升高, 呼吸困难、脉搏细速,眼结膜充血,偶有腹泻,大多在1~3 d因毒血症而死亡。母牛常见于分娩感染,在分娩后不久,可见阴户和阴道黏膜水肿,并向会阴和腹下部蔓延。 从阴道流出污秽的恶臭液体,并伴有全身症状。
剖检病死牛, 可见肿胀部皮下及肌间结缔组织中有酸臭、含有气泡的红黄色或淡黄液体浸润[1]。 实质器官变性,脾和淋巴结肿大,偶有气泡,肝脏、肾脏浑浊肿大,血液凝固不良,腹腔和心包积液[2]。 肺脏充血、水肿。 因分娩引起时,表现为生殖器官黏膜充血、肿胀,被覆污秽、腐败的糊状物,临近骨盆的肌肉气性水肿。
5.1 临床诊断 若是伴随创伤或分娩而发生,以牛恶性水肿居多,如查不出创伤或分娩等原因,则应注意与牛气肿疽区别。
5.2 鉴别诊断 牛恶性水肿主要侵害皮下和肌肉间结缔组织,肌肉一般没有明显变化。牛气肿疽则主要侵害肌肉组织,呈黑红色或黑褐色,压之有黑色液体渗出, 含有多量气泡, 腐臭, 有一部分受损肌肉状似海绵, 含有多量气泡。 此外, 牛气肿疽多发于0.5~4 岁牛和仅限于气肿疽流行地区, 而牛恶性水肿则否。
5.3 实验室检查
5.3.1 细菌分离培养 腐败梭菌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37 ℃和微碱条件(pH 7.2~7.6),有血液、血清或葡萄糖时生长更好。 致病性梭菌在熟肉培养基中生长后可分为分解蛋白型与分解糖型2 种, 腐败梭菌在熟肉培养基中生长后可使肉块变粉红且产气,属于分解糖型。常用厌氧培养法是焦性没食子酸法,其次是培养基中加硫乙醇酸或其钠盐, 在厌氧条件下生长出灰白色、心形或豆角状、边缘不规则、丝状突起的大菌落[3]。 该菌在葡萄糖鲜血平板上可产生溶血环。
5.3.2 生化鉴定 腐败梭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见表1。
表1 腐败梭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
6.1 预防措施 防止损伤, 发生外伤时要及时处理,防止污染。手术及注射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密消毒,术后要加强护理,防止伏卧感染。 患畜应隔离治疗,注意饲料和饮水卫生,被患畜排泄物和局部渗出物污染的物品、场所应严格消毒。尸体烧毁或深埋。
6.2 治疗措施 该病经过急,发展快,全身中毒症状严重,须从速从早进行局部和全身治疗,才有治愈希望。治疗时,早期应用青霉素和四环素等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同时大量输液。局部治疗时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扩大创口,切开创囊,根据肿胀大小、深浅,分数处切开,彻底清除创内异物、坏死组织及水肿液,直至露出健康组织,然后用大量1%~2%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反复冲洗,开放治疗,按外科常规处理[4]。 还可用3%过氧化氢于肿胀周围进行点状注射,每点5~10 mL,创口开放,每天冲洗1 次,直至肉芽新生,再按一般感染创治疗。此外,还应注意强心、补液、解毒等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