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永定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12-12 16:00:30赖小兰福建省永定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福建永定3641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6期
关键词:牛肉丸永定区牧草

赖小兰 福建省永定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福建永定 364100

肉牛是草食动物,主要饲喂牧草适当补充精料,属节粮型和政府扶持的养殖品种。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深受崇尚健康生态食品的人们喜爱。龙岩市永定区地处福建西南部,位于北纬24°23′~25°05′、东经116°25′~117°05′,全区林地面积17.52 万hm2,草地1 433.51 hm2,牧草资源丰富,气候环境条件适宜,且永定区及周边地区牛肉丸、泡牛皮等食品加工、牛系列餐饮市场需求旺盛,牛肉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升。 为此,近年来永定区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扩大肉牛养殖规模,推动肉牛屠宰和加工业链条壮大延伸,使肉牛产业规模有了长足发展,对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菜篮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建设助力添彩。随着肉牛产业的不断扩张,生产增长放缓、养殖技术落后、养殖模式单一、环保压力增大、肉牛种源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本地肉牛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本文对永定区近年来肉牛养殖和消费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就永定区肉牛企业养殖、 乡镇养殖规模及屠宰加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肉牛产业发展提出对策,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1 永定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全区畜牧业基本情况 据2022 年统计部门统计, 永定区畜牧业产值32.28 亿元, 肉蛋乳总产量9.52 万t(肉类总产量89 526 t、乳类产量147 t、禽蛋产量5 546 t)。 其中生猪存栏46.8 万头, 出栏82.1 万头;家禽存栏269.8 万羽,出栏1 242 万羽;兔存栏16 万只,出栏38.8 万只;牛存栏8 127 头,出栏6 500 头;羊存栏10 547 只,出栏15 101 只。牛肉产量1 113 t,羊肉产量230 t,兔肉产量590 t。

从上述数据分析,永定区主要以饲养生猪为主,肉牛数量较少,全区每年消费肉牛16 000 余头(节假日宰杀量较大),需从外地调运牛近万头,牛肉自给率约40%,60%靠外调。

1.2 各乡镇肉牛饲养、屠宰及消费情况 据永定区统计局统计,2022 年永定区肉牛存栏8 127 头,出栏6 500 头, 各乡镇肉牛饲养、 屠宰及消费情况见表1。

表1 永定区2022 年肉牛养殖与消费情况

1.3 肉牛规模养殖情况 具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有福建益旺华农业有限公司、永定区天天牛场、培丰镇东中村村赖炳文养殖户、洪源村简锋禄养殖户、湖雷老刘农业养牛场等5 家, 牛存栏分别为400 头、200 头、100 头、100 头、150 头,其余均为散养户。 永定区肉牛养殖场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主要靠外调来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因此,市场前景广阔。

2 永定区肉牛屠宰和加工现状

2.1 肉牛屠宰情况 全区日均屠宰肉牛40 头左右, 年宰牛1.6 万头左右, 其中用于加工牛肉丸3 200 多头, 鲜销和餐饮12 800 头, 年销售额约2.4 亿元。

2.2 永定牛肉丸加工产业发展情况 永定牛肉丸加工以集镇农贸市场、 家庭作坊和饭店饮食店加工为主,分布在全区各乡镇,以及省内外永定外出经商开饭店人士经营的摊点。 区内年加工牛肉600 t,生产牛肉丸约750 t,产值6 000 万元[1]。 目前,从事牛肉加工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龙岩市永定区下洋光明食品厂、龙岩市永定区聚香轩食品厂、福建省永兴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牛肉丸销售对象以饮食店、当地居民为主,销售方式以就地就近为主,近年来开始在网络少量销售[1]。

总体而言,永定肉牛养殖由零星散养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永定牛肉丸加工从手工作坊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产品销售由就地就近线下零星销售向大中城市和互联网线上销售齐头并进。 随着永定牛肉丸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永定肉牛养殖业与永定牛肉丸加工业呈现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肉牛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

3 永定区发展肉牛养殖有利条件

3.1 牧草资源和场地丰富 一是山林、田地草类资源丰富,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统计,永定区草地面积有1 433.51 hm2。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新农村建设发展, 形成了为数众多的以荒杂地为主的草场,据调查可利用面积为13 243 hm2,占山地面积的7.66%。 植被类型以禾本科的芒、 五节芒、四脉金茅、鸭咀草以及蕨类的芒箕骨为多见,豆科牧草少。 二是林地面积17.52 万hm2, 果树面积1.18 万hm2,这部分山地草类生长旺盛,优质牧草资源丰富。三是棉花滩库区缓冲地带可利用场地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荒杂地面积约5 333 hm2,这部分土地草类资源最丰富、质量最好,是发展草食动物最理想天然牧场。

3.2 气候条件适宜养殖肉牛 永定区属亚热带气候,丘陵山地,年均温19.5 ℃,年降水量1 495.1 mm,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雨量充沛,适宜牧草生长,也适宜草食动物生长繁殖。同时,永定区群众素有饲养草食动物习惯,有较丰富的草食动物养殖经验。

3.3 市场前景看好, 养殖效益高 根据2022 年的统计数据,全区每年屠宰消费肉牛1.6 万余头,如果牛肉丸、牛系列等加工(企业)投入运营,屠宰消费量可加倍增长。永定区交通发达,与漳、泉、厦及广东汕头等经济发达区域运距短,牛肉产品外销渠道通畅。目前,牛肉价格不断升高,养殖效益稳中有升,因此,饲养肉牛比饲养其他动物(猪、禽)前景看好、效益更高。

3.4 技术服务网络完善 永定区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40 多人,其中有高级职称7 人、中级职称11 人,区级有专门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和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每个乡镇均设有畜牧兽医水产技术推广站,每个村有村级动物防疫员,形成县(区)、乡、村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网络。

4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4.1 品种单一且有退化的现象 目前永定区还没有一个经农业行政部门批准许可的草食动物种畜场, 由于没有经过专业选种繁殖, 种畜生产性能退化,本地黄牛、水牛近亲繁殖,后一代越来越矮小,生长速度缓慢,严重制约永定区肉牛养殖发展。

4.2 草山、草坡、草场退化 由于疏于管理等多种客观原因,牧草变疏,草类枯老,牧草质量及产量锐减,有效载畜量明显降低。

4.3 规模化养殖水平不高 永定区肉牛养殖基本上为农村散养户当作副业,这些养殖户管理滞后,技术不完善,养殖设施设备落后,导致养殖效益较低,产品供给量小、市场竞争力低。

4.4 产品加工企技术含量低 目前,永定区牛肉产品加工品种只有牛肉丸、牛肉干、牛皮,产品较单一,牛肉丸加工以作坊简单设备加工为主, 机械化程度不高, 没有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的牛肉丸加工技术规范,一定程度上制约肉牛养殖的发展。

4.5 牛肉品牌建设工作滞后, 销售网络不够完善缺乏活牛交易市场,没有完善的物流仓储设施,缺乏统一的品牌商标,品牌宣传推介、牛肉制品企业产销直挂、网络销售手段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永定区牛肉产品知名度的提高。

5 对 策

5.1 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综合考虑各乡镇资源禀赋、生产基础、屠宰加工和区位优势等条件,结合旅游消费和预测前景, 编制全区和重点乡镇的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适当的扶持政策。

5.2 加大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引进 一是对全区优秀种公牛进行登记, 指导利用优秀公牛与本地没有血缘的母牛进行配种,防止近亲繁殖,适当开展杂交改良,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提高产肉率。 二是引进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率高的西门塔尔肉牛进行饲养。

5.3 推广适宜的养殖模式一是放牧养殖水牛,一般放牧在水源充足、地势平缓、草类鲜嫩的低海拔地区。 如棉花滩库区(海拔165~185 m)缓冲地及其他区域荒毁耕地、山地,载畜量每2 000~3 333 m2牧1 头牛。 二是围栏养殖本地黄牛,采用围栏轮牧的形式进行养殖, 场址选择在海拔800 m 以下的草山、竹山,辅助人工种草,载畜量每333 m2牧1 头牛。三是舍饲圈养外来品种, 采用发酵的青贮饲料配合精料进行一条龙育肥西门塔尔牛等外来品种肉牛,每头牛占地4~5 m2。

5.4 做好饲养管理 按免疫程序做好传染病疫苗的接种,定期做好体内外寄生虫驱除,特别要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治工作。舍饲要做好通风换气,温度保持在15~25 ℃为宜; 放牧要根据季节变化做好防暑、防寒、饮用水安全和生物安全措施。

5.5 加强技术培训 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和老师傅对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进行饲养管理、牧场种植、青贮饲料制作等技术进行培训或现场观摩教学,提高整个肉牛养殖行业的饲养管理水平。

5.6 推进草山改造 虽然永定区草场面积大、数量多,但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草场退化严重,改造草地成为燃眉之急,如消除有害毒草、杂灌及荆棘植物。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多年生优质牧草品种改良,提高牧草质量和产量。 鼓励养殖专业户或养殖合作社承包经营草山,使肉牛养殖发展有稳定放牧草场,让养殖户安心大胆做强做大产业。

5.7 推进产业化经营 以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 龙头企业带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组织化经营模式,增加经济效益,调动农户饲养肉牛积极性[2]。 对肉牛养殖专业户或合作社,政府加强引导,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出台优惠政策,如开设贷款绿色通道,贴息贷款,养殖保险,土地、电力、道路等惠民服务项目。

5.8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牛肉丸、牛肉干、牛皮等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特色牛肉丸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牛屠宰加工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扶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协会等新型合作组织发展,提高肉牛养殖组织化程度[3-6]。 引导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生产基地, 并与养殖场户或专业合作组织结成稳定的购销关系。 提升产、加、销一体化程度,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2]。

5.9 打造区域性品牌 唱响 “永定归来不食牛”的品牌效应,宣传打响永定牛系列品牌,结合永定“东楼西湖北线”区域旅游发展,大力宣传牛肉丸、泡牛皮、牛肉干等制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建绿色无公害草食动物产业化基地和品牌, 促进永定区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壮大。

5.10 推广绿色养殖 舍饲肉牛要做好牛粪的再利用,发展食用菌种植,尿水用于浇灌牧草,实现养殖粪污零排放,推动肉牛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牛肉丸永定区牧草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00
汕头牛肉丸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中华戏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8:08
国审牧草品种
——黔南扁穗雀麦
潮汕美食牛肉丸
永宁 永定区退休医生坚持16年为边远乡村群众送医送药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44
潮汕牛肉丸
牧草总在雨季生长
鹿鸣(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我爱牛肉丸
永定区:开展谈心对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