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莎
文题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根据要求作文。
这幅图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有启示意义。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由图画与文字组成。中心词有两个,即“成熟”与“想开了”。
结合图文,成熟的表现有两个层面。一是图画所示,图中两个果子,右侧裂开口露出果实的是成熟的石榴,提示成熟的表现是有了成果,有了可以展现的“资本”。联系左侧的果子思考,要想“开”,需要经历成长的过程。二是基于“想开了”,由果子的成熟延伸开去,成熟的表现是面对自己的现状,豁达释然,心灵健康成长;面对眼前的困难,不纠结不困扰,学会取舍,做好心理建设。
考生凡围绕以上任何一个内容立意行文,均符合题意。或谈认知和理解,或谈过程与策略,均在题意范围。
例文
诗家由己开,仙风倒蓬莱
□一考生
石榴长叶,开花,结果。判断一个石榴是否真正成熟可以看它是否自然开裂。拔苗助长、适得其反之理妇孺皆知,石榴成熟如是,人的“成熟”亦如是。
初中喜诗文,熟读李白名篇。后知放翁宏志,樊川情怀,少陵抱负,遣词造句之意似春柳抽芽而出。试作几首,不尽如人意。虽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青涩年华如何能有宽阔的意境、成熟的思虑?我们总不能指望石榴在生芽长叶之前便成熟结果吧?
高中爱宋词,初识柳永大才。后知苏子旷达,幼安豪放,易安清婉,拟造瑶华之心似夏荷含苞待放。待到生日,终写下“生同华夏享福宴,日去多来意兴阑。快于今朝皆相聚,乐在诗酒望流年”。没有化用、借鉴,虽似古语,亦含今人之意。为什么夏天石榴才开花?为什么一定要先生芽长叶才能开花?这些问题就像在问诗是怎样写成的?诗为什么这样写才算好?若以当时,恐不知所云;而今看来,可释为:“锦绣诗句本从天上来,狂写诗词三百。”
现在博采众家之长,各家名篇、短篇、长篇均有所涉猎,我把目光移向了一些长篇作品。适学《琵琶行》,白居易所绘琵琶女之凄凉,其云“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颇感稍有不足。少年轻狂,通读全文,且叹白居易应是为押韵所言。便怀着“趁年轻,我偏要勉强”的心思,自改白诗两句为“有道少年忽索事,应啼红妆混旧滴”,句成,大喜过望。亲笔所写,究其意境,与白诗相较,竟觉有些满意。佳句似偶得,硕果似忽成;谁见春葉夏花,谁知厚积薄发?
诗词具有魅力,亦如祖国的发展。有人曾问我如何写诗,我不敢夸大,虽倾囊相授,效果微乎其微。因为我也在思忖:世界上不只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世界上只有中国这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跻身世界最前沿。为何?我国自1949年一路走来,打破苏式社会主义,历经多次磨难,终迎改革开放,开辟出独属中国的道路。只有自己想开了,才是真正的成熟。所以写诗也是一样,有了一步步的积累和准备,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才是真正的成熟。
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都应由自己亲力亲为,外物仅可借鉴。个人和国家亦如此。作诗填词绝不是对字句的压缩概括,也不是对字句的凝练、浓缩;若偏要讲诗词,我以为“浑然天成”即可一以论之。国家建设绝不是对相对先进的制度的照搬,也不是对相对合适的制度的仿行;若偏要说发展,我以为“自强不息”即可一以论之。
中国“想开了”,实行改革开放,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也在诗词中“想开了”,方知“每道诗家由己开,仙风直欲倒蓬莱”。
评点
考生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通篇散整综错,明白晓畅,文采飞扬。立意新颖,考生独具慧眼,不落俗套,把成长中对诗歌的理解、感受、认识变化与立意结合起来,别有新意。诗句信手拈来,遣词造句游刃有余,用词精简,形象生动,可见考生扎实的语言功底。结构完美,文章起承转合,首尾呼应,由己及国,有深度,有格调。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