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无偿献血者献血后HBsAg筛查及确证实验的结果分析

2023-12-12 12:35:30冯丽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23期

徐 强,余 辉,杨 柳,张 丹,冯丽娟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血站,陕西汉中 723000

乙型肝炎病毒(HBV)性肝炎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广泛、危害性大的一种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早期诊断HBV的重要指标,其在普通人群中的阳性率为7.20%[1]。HBV可通过血液传播[2],是国内外输血安全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保证输血安全,避免因输血而导致的HBV感染,加强血液筛查对防控因输血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对汉中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BV感染的阳性率进行筛查,并对阳性样本做进一步的确证实验,统计并分析了汉中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人群中HBV携带者的分布情况,以期为无偿献血者HBV反应性筛查提供参考依据,现对2020-2022年汉中市无偿献血者HBsAg筛查及确证实验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汉中市中心血站体检合格并献血成功的106 139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60岁。

1.2试剂与仪器 (1)试剂:HBsAg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或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HBV核酸检测(NAT)试剂盒(瑞士Roche公司);HBsAg确证试剂盒(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分别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测合格,且均在有效期内使用。(2)仪器:TECAN EVO 150全自动加样仪(瑞士TECAN公司);FAME24/2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瑞士哈美顿公司);HAMILTON STAR全自动混样仪(美国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TaqMan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仪(美国Roche公司)。

1.3方法

1.3.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NAT 首先采用2种国产ELISA检测试剂盒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HBsAg检测[吸光度(A)≥临界值,判定为阳性],2种试剂检测均为阴性的标本采用Roche COBASs201系统(6混检)进行HBV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将混检阳性的6个样本继续做单检实验,单检阳性的样本即为NAT阳性。

1.3.2中和实验法(HBsAg确证实验) 应用HBsAg确证试剂盒,对HBsAg初筛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和NAT阳性的无偿献血者1个月后抽取的静脉血样本进行确证实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并计算阴性对照平均值、阳性对照抑制率、样本抑制率,以样本抑制率≥50%为阳性,<50%为阴性。初筛结果为阳性,确证实验结果为阴性,则被认为假阳性。若阴性、阳性对照的计算值不符合试剂盒说明书中关于实验有效性的判定标准,则视为实验无效。

1.4收集无偿献血者的基本资料 收集献血者数据库中2020年确证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无偿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并统计不同年龄(<28岁、28~60岁),性别(男、女),民族(汉族、其他民族),婚姻状况(单身、已婚),生活区域(城市、农村),献血次数(1次、>1次)献血者的数量。

1.5质量控制 按照本实验室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若室内质控检测结果在控且试剂盒内阳性、阴性对照检测结果符合预期要求,则提示本次实验有效。若室内质控检测结果不在控或阳性、阴性对照检测结果不符合预期要求,则提示本次实验无效,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检测。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应用ELISA和NAT初筛2020-2022年无偿献血者的HBV阳性率比较 ELISA初筛HBsAg和NAT初筛HBV的总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应用ELISA和NAT 初筛2020-2022年无偿献血者的HBV阳性率比较[n(%)]

2.22020年ELISA单、双试剂初筛阳性的确证实验阳性率的比较 ELISA双试剂初筛阳性进行确证实验的阳性率要高于单试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初筛试剂(北京万泰,英科新创)进行ELISA单试剂初筛阳性的确证实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NAT初筛HBV阳性的33例无偿献血者中,有1例未完成确证实验,其余32例无偿献血者中进行确证实验结果均阳性的有3例,确证阳性率为9.4%。

表2 2020年ELISA初筛阳性标本及确证实验阳性率的比较[n(%)]

2.32020年确证实验阳性的无偿献血者基本资料比较 28~60岁的无偿献血者进行确证实验的阳性率比<28岁的无偿献血者高(P<0.05);农村无偿献血者的确证实验阳性率比城市无偿献血者高(P<0.05);献血次数为1次的无偿献血者的确证实验阳性率比献血次数>1次的无偿献血者高(P<0.05)。见表3。

表3 2020年确证实验阳性的无偿献血者基本资料比较[n(%)]

3 讨 论

为了规范临床用血,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汉中市中心血站除在献血前使用胶体金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筛查,对初筛合格的血液样本应用ELISA和NAT再次筛查HBV感染,多种方法的同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HBV感染的“窗口期”,降低了HBV输血感染的发生率。有研究发现ELISA检测HBsAg的假阳性率较高,NAT也易产生假阳性,其中标本、试剂、气溶胶污染等都可能导致假阳性的情况发生[3],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由于检测成本高和工作量大等原因,我国目前未要求对HBsAg初筛为阳性的样本进行确证实验,因此丢失了一部分HBsAg假阳性献血者,造成了血液资源的浪费[4]。

本研究发现,虽然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均经过胶体金法检测HBsAg,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无偿献血者应用ELISA和NAT检测HBsAg为阳性。由此可见,为保血液安全,采用ELISA和NAT检测HBsAg必不可少。本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1-12月36 469例经过胶体金法检测的结果为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中,ELISA和NAT共检出HBV阳性感染者131例,阳性率为0.36%,和南京胡珀璐等[5]研究结果相符,远低于国内其他地区,比如内江市的0.91%[6]和济宁市的5.04%[7]。

本研究发现,应用NAT检测2020年无偿献血者的HBV阳性率为0.09%,与常州的0.1%[8]相近,提示应用NAT能有效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性疾病感染风险[9]。但本研究也发现NAT初筛HBV阳性的32例无偿献血者中,确证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样本仅有3例,确证阳性率为9.4%,其原因有可能是NAT可造成假阳性,确证试验试剂灵敏度偏低,或者献血者处于隐匿性肝炎,和其他研究相符[10-12]。此外,本研究中28~60岁的无偿献血者确证实验的阳性率高于<28岁的无偿献血者(P<0.05),这与我国从1992年起将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列入国家免疫计划中[13],实施强制性的0-1-6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方案有关。<28岁的人群出生时都接种了乙肝疫苗。本研究中,农村无偿献血者确证实验的阳性率比城市无偿献血者高(P<0.05),这与满小青[7]对济宁市献血者HBV感染研究结果不符,提示原因可能为:本研究所在地为五线城市,以农村人口居多,献血者也主要以农民为主,农村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较差,易导致HBV传播;本研究中,献血次数为1次的无偿献血者确证实验的阳性率比献血次数>1次的无偿献血者高(P<0.05),这可能与献血者的献血动机有关,如四川省绵阳市对献血人群HBV流行情况的分析[14],重复献血者能积极参与本站组织的多种宣教活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而初次献血者往往存在其他动机,如因种种原因借献血行免费健康体检等。最后,本研究还发现ELISA双试剂检测HBV感染的确证实验阳性率高于ELISA单试剂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试剂包被物不同、献血者个人体内某些抗原抗体存在类似交叉反应等有关。为了提高血液安全,在建立筛查HBV阳性者归队流程中,应重点跟踪HBV ELISA单试剂阳性和NAT阳性的无偿献血者。同时,政府应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鼓励固定无偿献血者积极献血,巩固和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降低输血传播HBV的风险。

综上所述,ELISA双试剂初筛阳性进行确证实验的阳性率要高于单试剂初筛阳性。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本研究选用献血后的HBsAg阳性样本进行分析,并未将胶体金法初筛阳性样本纳入确证实验。(2)未对2021-2022年ELISA和NAT阳性样本进行确证实验。未来将在局限性之上继续进行研究,以期完整建立无偿献血者HBV反应性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