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男 路明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瑞典一项队列研究显示,肛周脓肿发病率为16.1/100 000[1]。在我国,肛周脓肿约占肛肠科常见疾病的3%[2]。肛周脓肿以20~50 岁人群多见,且男性远高于女性,其中以青壮年男性为好发人群[3]。目前治疗肛周脓肿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开引流,但术后仍有约44%的患者可能复发[4]。因此,寻找肛周脓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及早采取措施干预,进而降低术后复发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危险因素作一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切开引流术治疗的333 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83 例,女50 例;年龄16~80(40.19±12.01)岁;BMI≥28 kg/m279 例,<28 m2254例;有饮酒史209 例;有慢性腹泻史177 例;合并糖尿病者97 例;脓肿位于深部92 例,表浅241 例;术前应用抗菌药物285 例。纳入标准:(1)肛周脓肿的诊断符合2022 年美国结直肠外科协会肛门直肠脓肿和肛瘘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相关标准[5];(2)首次接受切开引流术。排除标准:(1)肛门形态与功能异常;(2)外伤所致的肛周脓肿;(3)既往有肛周脓肿病史;(4)合并盆底神经疾病、脊髓疾病等;(5)合并肛门直肠恶性肿瘤;(6)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7)合并凝血功能异常;(8)孕妇。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文号:K202303-05),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饮酒史、慢性腹泻史、合并糖尿病、脓肿深浅(术前肛周MRI 检查显示脓肿在肛提肌以上为深部脓肿,肛提肌以下为浅表脓肿[6])、脓肿范围、手术切口类型、致病菌群、术前抗生素使用、手术方式等临床资料。
1.2.2 术后转归评估 术后随访时间3~15 个月,随访期间若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则认为术后肛周脓肿复发:(1)出院1 个月后门诊复查发现原部位仍有红肿、硬结,伴有疼痛不适等,再次行肛周超声检查提示有低密度回声灶;(2)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但3 个月后术区创口经久不愈,伴有间断性流脓液;(3)初始术区创面完全愈合后,在同一区域再次出现肛周分泌物,门诊直肠指检可触及硬条索状瘘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术后有、无复发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67 例(20.1%),未复发266 例(79.9%)。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复发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合并糖尿病、脓肿位于深部、致病菌群为革兰阴性菌、采取单纯切开引流术式的比例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饮酒史、脓肿范围、手术切口类型、术前抗生素使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术后有、无复发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例(%)]
2.2 影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上述P<0.05 的5 个因素为自变量、术后转归(复发=1,未复发=0)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慢性腹泻史(OR=2.340)、脓肿位于深部(OR=2.605)、致病菌群为革兰阴性菌(OR=3.959)、手术方式为单纯切开引流术(OR=8.098)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2。
表2 影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切开引流手术是肛周脓肿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本研究对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危险因素作一分析,结果显示有慢性腹泻史、深部脓肿、革兰阴性菌感染及单纯切开引流术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众所周知,腹泻患者极易形成肛周脓肿,而腹泻所致的肛周脓肿患者接受切开引流术的复发率高达44%,且多数发生于初始治疗后的1 年内[4]。本研究随访时间为3~15 个月,结果显示肛周脓肿术后复发率为20.1%。相关文献报道,炎症性肠病导致腹泻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7-8]。本研究结果亦提示有慢性腹泻史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故对于伴有慢性腹泻史的肛周脓肿患者,由于长期反复出现的肠道炎症刺激,极易造成肛周脓肿术后复发。因此,临床医生应明确患者慢性腹泻的病因,并积极针对病因给予对症治疗。研究指出,深部脓肿可能增加术后复发的风险,考虑与脓肿较深而引流不充分导致脓腔底部残留脓液有关[9-10]。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深部脓肿是肛周脓肿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肛周脓肿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11-12]。虽然肛周脓肿患者接受及时的切开引流术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但感染部位可能残留少许病菌,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能导致肛周脓肿复发。本研究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感染是肛周脓肿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切开引流脓肿是缓解肛周脓肿局部及全身症状的有效方式之一,95%的肛周脓肿患者合并肛瘘,而内口处理质量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切开引流术是肛周脓肿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根治性切开引流术处理了潜在的瘘管,有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13-14]。脓肿切开引流是常规疗法,而瘘管处理较为复杂,需要在治愈率和肛门失禁风险之间寻找平衡点[15]。目前关于术后复发和肛门失禁的风险平衡也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6]。
综上所述,有慢性腹泻史、深部脓肿、革兰阴性菌感染和单纯切开引流术均可能增加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的风险。临床上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术后复发率。